電影拉貝日記觀后感
《拉貝日記》是當年在南京的一名德國友人親身目擊南京大屠殺所作的真實記錄。本文是學習啦小編整理的電影拉貝日記觀后感,供你選擇。
電影拉貝日記觀后感篇1
《拉貝日記》是當年在南京的一名德國友人親身目擊南京大屠殺所作的真實記錄。
1882年,約翰·拉貝在歐洲十字路口的明燈——德國漢堡誕生。拉貝先生始終堅持“把世界還給人,把人歸還自己”這一人道主義的精髓,像一彎持久不落的新月,沐浴,凈化著無數(shù)的魂魄。1937年日軍向南京進攻前夕,約翰·拉貝從北戴河趕回南京被推為南京安全區(qū)主席。12月13日,日軍攻戰(zhàn)南京,進行了令人發(fā)指的血腥屠殺。金陵古城陷入黑色的恐怖大海。拉貝利用自己的納粹身份,在自己的住宅收容了600多名中國以民,在他負責的不足4平方公里的安全區(qū)內(nèi),他和他領(lǐng)導(dǎo)的十多位外國人,不僅拯救了25萬中國人的生命,而且捍衛(wèi)了人類的真理和尊嚴。他在他租住的小粉橋1號院子內(nèi),寫下了著名的《拉貝日記》。
這部日記所記述的,都是拉貝的親歷親見親聞,非常具體、細致和真實,無人能否認其可信度。
“在清理安全區(qū)時,我們發(fā)現(xiàn)有許多平民被射殺于水塘中,其中一個池塘里就有30具尸體,大多數(shù)雙手被綁,有些人的頸上還綁著石塊”,揭發(fā)了日本軍國主義的殘暴,對他國民眾生命的無視。
“1937年12月24日:我到放尸首的地下室……一個老百姓眼珠都燒出來了……整個頭給燒焦了……日本兵把汽油倒在他頭上。”一個細節(jié)寫出了日本軍國主義對人性的踐踏,表現(xiàn)了拉貝先生對中國民眾的同情。
“1月3日:這些城陷后放下武器的中國兵當中,恐怕有2000人被日本人刺殺,這是非常殘忍的,而且絕對違反國際法;在攻城的時候,大約2000平民被打死。
1月6日:克羅格看見漢中門邊的干渠里大約有3000具尸首,都是被機槍掃射或是別的方法弄死的百姓。”這些明顯的數(shù)據(jù)揭示出日本所犯下的罪行是不可磨滅的,是存在的。
拉貝先生所寫的日記在告訴我們:歷史是不可磨滅的,而作為一個人要真實,真誠的去解釋還原事實。而對于我們來說,就是做一個誠實,甘于奉獻的人。
為了紀念拉貝先生,1997年,德國柏林的墓碑運抵南京,現(xiàn)保存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內(nèi)。他的墓碑上也僅只書寫下“一個好人,一個不屈的人,約翰·拉貝”。他所做的,所寫的,所成就的,幾乎可以說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部分,但他從來沒有認為自己是個英雄。
今天,面對拉貝故居,我們仿佛仍能聽到拉貝先生朗朗的笑聲,沉重的嘆息;看到他揮舞手臂的憤怒表情,伏案奮筆疾書的側(cè)影。
電影拉貝日記觀后感篇2
給我感覺最深的印象就是,這沒有過多的刻畫屠殺的場面,但是同樣讓人感受到1937年南京的恐怖,其中有三個場景:
第一個是“納粹旗下求生存”,日軍開始進攻南京,雖然號稱是打擊重點目標,但實際對市區(qū)實行了無差別轟炸,拉貝所在西門子公司也遭到攻擊,他命令門衛(wèi)把擋在廠門外的中國人放進來,冒著危險取出一面碩大的納粹旗,讓人們都躲在旗幟下面,最終日軍飛機離開。螞蟻般的人聚集在下面祈求保命,那面巨大的納粹旗幾乎充滿銀幕,非常有視覺沖擊力。
網(wǎng)上有人說:“在自己的土地上,竟拿著納粹旗才能活命是對中國人的侮辱”。我不贊同,一種特殊的歷史時期,連自己的國家都被別人侵占,人的生命都如草菅一樣任人隨意踐踏時,這位仁兄還在高唱“拿著納粹旗才能保全性命”不免有些站著說話腰不疼的味道。那些人可都是像我們一樣的普通老百姓,在那樣危及生命的時候,保命是很自然衍生出來的反應(yīng),難道這位仁兄以為是在拍《蜘蛛俠》《超人》《變形金剛》嗎?
第二個是“拉貝的司機慘遭砍頭”,拉貝到日軍總部交涉,中國司機在樓下抽煙,卻被一名日軍刁難抓走。拉貝四處尋找,卻只從門縫里看到日軍砍去了司機的腦袋,影片沒有正面描寫砍頭的細節(jié),但當拉貝沖進場去,只看到一排中國人頭顱,看得出是按照某張很著名的暴行照片來設(shè)計,雖然鏡頭一晃而過,那種視人命如草芥的肅殺已令人心寒。雖然看這部影片前已知道會有這樣一個場景,扮演司機的中國演員李明,也說了那些頭顱(包括他自己的)都是十分逼真的仿真人頭,可是真正看到那一幕時還是讓我忍不住閉上了眼睛。
第三個是“瑯書冷靜的用相機拍下了被日軍槍殺的中國士兵的慘狀”,安全區(qū)遵照和日本人的協(xié)議,將繳了械的中國士兵一百多名交給了日本軍官,以換回他們的生命和安全區(qū)的安全,可是卡普蕾女士面對日軍軍官提出“要帶走二十名中國女學生時,以予了斷然的拒絕”。日本軍官冷冷的說:“你會為你的行為后悔的”,隨后就是一陣槍場響起,那一百多名士兵被槍殺了,卡普蕾女士痛苦的掩面而泣,這時,張靜初扮演的中國女學生出場了,她以冷靜的態(tài)度按下了手中的快門。
我曾看過報道,拉貝日記中除了張靜初扮演的瑯書是虛構(gòu)的人物外,大部分影片人物都是真實的,可是在拉貝先生的日記中也提到,向“那些提供給我照片的中國年輕人致敬,沒有他們,就沒有還原南京歷史真相的可能”。所以,當我看到在瑯書拍照時,冷靜得竟看不到一絲表情的臉上,我突然有了許多的感動,我知道,正是這些勇敢的中國年輕人(我們的前輩),才能讓我們現(xiàn)在的人如此真實的知道那段沉痛歷史。
雖然沒有過多的描寫屠殺場面,《拉貝日記》卻以德國人道救助者的視角,講述南京大屠殺這段中國近現(xiàn)代史上永遠的傷痛。其客觀冷靜善良溫暖且不乏對日獸罪行的鞭笞,我想會受到像我一樣的中國觀眾的尊敬和支持。
我想起現(xiàn)任南京大屠殺紀念館館長的話:“紀念館存在的意義就是為了永不忘卻,既不忘卻那段歷史的真相,也不忘卻浩劫中人性的光輝”。我相信,這也就是《拉貝日記》的主題。
最后再次向拉貝先生以及那些真實出現(xiàn)的歷史人物:約翰遜大夫,卡普蕾女士和其他安全區(qū)的工作人員,還有像瑯書一樣勇敢的中國同胞們致敬!
電影拉貝日記觀后感篇3
也許,因為了陸川電影《南京南京》的熱映,引起了我對另一部同題材小說《拉貝日記》的興趣,從網(wǎng)上,我讀完了它。
《拉貝日記》是當年在南京的一名德國友人親身目擊南京大屠殺所作的真實記錄。這本書的作者約翰拉貝是德國西門子公司的雇員,1937年日軍進攻南京前夕,他和十幾位外國傳教士、教授、醫(yī)生、商人等共同發(fā)起建立南京安全區(qū),并擔任安全區(qū)國際委員會主席。他和一些國際友人在當時極其危險艱難的戰(zhàn)爭環(huán)境中,四處奔走呼號,奮不顧身地抗議和盡其所能地阻止侵華日軍對中國人民瘋狂施暴。他們設(shè)立的南京安全區(qū)為大約25萬中國平民提供了暫時棲身避難的場所。在他自己的住宅和小花園里,也擠進了600多名中國難民,受到保護。他還在他的日記和其他文字中記述了侵華日軍在南京犯下的一樁樁令人發(fā)指的暴行。他在1938年4月回到德國以后,連續(xù)舉行報告會,向德國當局呈送書面報告,繼續(xù)對日軍在南京的罪惡進行揭露。在受到德國警察蓋世太保的訊問和警告之網(wǎng)后,他仍然暗暗地細心整理自己的日記和有關(guān)資料,將這些歷史記錄留給后人。
這本書主要采取的是日記體這一形式,在情節(jié)上,他更多的是翔實的、樸素的記述,讀完后令人壓抑、憤怒,為那段黑色的歷史。
對于南京大屠殺,我最初的記憶是在初三那年,學校發(fā)了一本補充教材,那上面的記載。對于這段歷史,我想每一個中國人的感覺都應(yīng)該是相同的。
電影拉貝日記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1.拉貝日記觀后感
電影拉貝日記觀后感
上一篇:遼沈戰(zhàn)役觀后感
下一篇:費城故事影片觀后感電影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