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教師暑期培訓總結
2017教師暑期培訓總結
教師的職業(yè)道德,集中體現在教育責任感,關愛學生和工作效率上。暑假學習正是老師們提升自身綜合能力的好機會。今天學習啦小編為大家精心挑選了關于的文章2017教師暑期培訓總結,供大家閱讀和參考,希望能夠很好的幫助到大家,謝謝大家對小編的支持和鼓勵。
2017教師暑期培訓總結篇一
20xx年8月22日到8月28日,我校組織全校教師進行為期一周的培訓,這次培訓的內容十分豐富,從現代教師心理健康教育,到師德師風講座,再到學習多媒體應用以及觀看名師講課。通過這幾天的培訓活動使得我受益匪淺,對我來說,來得及時,來得實在,使我深受啟迪?,F將本次培訓總結如下:
一、通過學習《現代教師心理健康教育》,我認識到了教師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教師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體實施者,一個成功的教師,除了要有淵博的學識和優(yōu)良的教學技能,還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教師的言行對學生有很大影響,特別是對低年級學生更是如此,在他們的心目中,教師是智者——什么都懂;是能者——什么都會;是圣者——不會犯錯;是權威者——具有比父母還高的權威力量。教師的衣著舉止,言談風度,以及待人接物等,都會使學生受到深刻的影響。人格健全的教師,能在課堂中創(chuàng)造一種和諧與溫馨的氛圍,使學生如沐春風,輕松愉快,而人格不健全的教師,只能在課堂上造成一種緊張或恐怖的氣氛,使學生如坐針氈,惶惑不安。所以,教師完善的心理素質和人格,是構成良好師生關系的基礎,是實施心理健康教育、情感教育的出發(fā)點和首要原則,新的教育實踐要求每一位教師都應該從自身的心理健康的角度,完善自己的人格,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通過學習,我也知道了教師要善于做好自身的心理調節(jié)及保健工作,了解自我,辯證地看待自己的優(yōu)缺點;學習心理衛(wèi)生知
識和心理健康知識,掌握心理調節(jié)的方法,學會緩解心理壓力,改善不良人格,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調整情緒,保持心理的平衡;善于選擇自己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處理問題,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系;樂于為工作奉獻,并合理安排時間,張弛有度;培養(yǎng)多種興趣與愛好,陶冶情操,只有這樣,才能積極健康地工作。
二、通過聆聽《師德師風講座》,我對開展的師德師風學習的重要意義有了更加明確的認識。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大計,師德為本。”師德建設決定教師隊伍建設的成敗,也就決定教育事業(yè)發(fā)展和改革的成敗。教育部長周濟指出:教書育人,教書者必先學為人師,育人者必先行為世范。教師職業(yè)的特點決定了教師必須具備更高的素質,而師德是教師最重要的素質,是教師的靈魂。師德決定了教師對學生的熱愛和對事業(yè)的忠誠,決定了教師執(zhí)著的追求和人格的高尚;另一方面,師德直接影響著學生們的成長,教師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人格魅力直接影響到學生的思想素質、道德品質和道德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高尚而富有魅力的師德就是一部教科書,就是一股強大的精神力量,對學生的影響是耳濡目染的、潛移默化的、受益終生的。因此,開展師德師風教育活動是極有必要的,加強師德師風建設也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和實施新課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三、通過學習多媒體應用,我對網絡課件制作有了初步了解。 對于現代教師而言,運用現代教學技術進行多媒體教學是現代教育的一大趨勢,本次信息技術培訓給我?guī)砹艘淮闻c現代技術接觸的
機會。通過學習,我對網絡課件制作有了初步了解,老師精彩的講解,熟練的操作,淵博的知識,給了我很大的觸動。學高為師的警言更加鞭策著我,接下來我要更加努力地學習,提高自己的業(yè)務水平,并逐步提高自己的計算機知識水平,多學習課件制作方面的知識,使自己盡快適應現代化教學的需要,盡快成為一名具備高水平、高素質的新型教師。
四、通過觀看名師課堂,使我再次領略名師風采。
聽吳正憲老師的課,使我深受震撼,真正感受到了“新課程,新理念,新思路”帶來的新變化;感受了他對學生、對教育那深情的愛;感受到了他身上所透露出來的無窮的知識力量。并使我深切體會到,要想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不僅要具有扎實的專業(yè)知識,還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良好的教育素養(yǎng),更要有不斷學習、多思多想的意識,這才是改變自己、提高自己的關鍵。
時代賦予我們的是機遇、是挑戰(zhàn)。通過這次培訓,使我深感當前教學任務的艱巨。在新的課改理念下,如何使教學工作煥發(fā)出新的光彩,是值得深思、感悟的。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我會多學習、多研究,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構建和楷高效的數學課堂,用愛與責任引領學生健康成長。
2017教師暑期培訓總結篇二
短暫的暑期學習使我受益匪淺,感觸頗多。應試教育已不能適應新形式的發(fā)展,教育是知識創(chuàng)新、傳播和應用的主要基地,我們每一所學校、每一位教師都要精心呵護和培養(yǎng)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幫助學生樹立自主學習、獨立思考,那種以考試分數作為衡量教育成果唯一標準,過于劃一呆板的教育模式必將被淘汰,素質教育是一種尊重學生主體的教育,學生作為一個有獨立人格的人,理應得到教師全方位的尊重,學生只有得到人格的尊重和信任,才有可能主動進入學習情境中,參與知識的形成、發(fā)展、應用的過程,激發(fā)起求知欲,可見尊重和信任每一位學生這是教師從事教育工作的第一原則。 蘇霍姆林斯基說:“讓每一個學生都抬起頭來走路。”馬卡連柯認為:“我的基本原則是永遠盡量多的要求一個人,也要盡量多地尊重一個人。”
教師與學生建立平等、民主的關系,是社會主義國家的本質要求,教師要有民主作風,允許學生提出不同的意見,不能把教師的話當作命令強加給學生,讓學生絕對的服從,反之,教師就會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大家都知道孩子天性頑皮,愛惡作劇,經常做錯事是他們的“特權”,但隨著孩子們年齡的增長,過去在學校不聽話的孩子聽話了,有出息了,因此,教師要用發(fā)展的眼光對待學生,對后進生要有愛心、耐心和恒心。
英國教育家洛克說:“事實上,一切教育都歸結為養(yǎng)成兒童的良好習慣,往往自己的幸福都歸于自己的習慣。”良好的日常行為習慣地培養(yǎng),對學生今后的發(fā)展終身受益,作為教師教書育人是我們的神圣職責,在教育教學中從學生身邊的點滴小事抓起,嚴格要求,以身示范,培養(yǎng)學生見到老師或長輩要主動問好,行走時注意右行禮讓,參加集體活動要穿校服,遵守紀律,按時參加衛(wèi)生值日,講究個人衛(wèi)生,課前預習,上課認真聽講,課后獨立完成作業(yè),學生這些良好的日常行為習慣地培養(yǎng),看似簡單,其實需要老師們付出很多的努力和心血,天長日久,日積月累,集腋成裘,一旦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將為他今后的終身學習和再發(fā)展奠定根基,因此,我們教師不僅要學會傳授科學文化知識,而且要學會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堅持“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
教師要不斷學習和拓展學科知識,孟子曰:“資之深,則取之左右逢其源。”教師不能滿足已有的知識,在不斷學習本學科最新知識的基礎上,了解其它學科知識發(fā)展的最新動態(tài),以科學知識不斷武裝自己,以適應新世紀教育發(fā)展的需要,隨著新課程的改革,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注重學科知識的整合,觸類旁通,而且還應積極指導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使學生在活動中學會學習、學會生存、學會合作、學會發(fā)展,教師以豐富的知識塑造人格魅力,使學生“親其師,信其道”。
學習現代教育技術手段,豐富教育內容,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發(fā)展,掌握現代教育技術手段是教師的職責,教師通過學習,可以較熟練地制做投影片、積極的解決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知識,使教學更直接、更生動,對提高教學質量事半功倍;另外,教師在備課時,可以通過微機備課,發(fā)揮集備組集體力量取長補短,使教學資源共享,這不僅節(jié)約了時間,使教師有更多的時間進行學習,而且使教師之間增進了合作意識,從而更好地提高教學質量。隨著校園網的建立,教學內容和學習內容將有新的改革和突破,教師不斷學習現代教育技術的任務任重道遠。
教育遵循教育規(guī)律和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新世紀,學生無論在思想還是在學習上,有許多過去我們曾未遇到的新問題,我們切不可“一把掌了之”或“罰寫幾十遍了之”,簡單粗暴的工作方法,不僅不能解決問題,而且損害了教師形象,違背了教師職業(yè)道德,作為教師我們應該吸取教訓,要把良好的動機和有效的結果緊密地結合起來,“育人要先育心”只有心與心的交流和融合,才能真正把教育做到人的心坎上,教育才會有成績的回報。當然,教師擁有一個健康地心理將有積極地指導作用,它可以使教師在社會、工作和生活等壓力下,學會調控、宣泄和轉移不良的情緒,老師們在平日可以多看一些名人傳記,參加一些有意義的文體活動,保持積極樂觀的思想和較輕松的心理狀態(tài),從而不斷完善自我,提高自我,做學生的良師益友。
一、愛崗敬業(yè)
要熱愛教育事業(yè),要對教學工作有“鞠躬盡瘁”的決心。既然我們選擇了教育事業(yè),就要對自己的選擇無怨無悔,不計名利,積極進取,開拓創(chuàng)新,無私奉獻,力求干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盡職盡責地完成每一項教學工作,不求最好,但求更好,不斷的挑戰(zhàn)自己,超越自己,恪盡職守,遵守社會公德,忠誠人民的教育事業(yè),為人師表。
二、愛心是師德素養(yǎng)的重要表現。
崇高的師愛表現在對學生一視同仁,絕不能厚此薄彼,按成績區(qū)別對待。要做到“三心俱到”,即“愛心、耐心、細心,”無論在生活上還是學習上,時時刻刻關愛學生,特別對那些學習特困生,更是要“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切忌易怒易暴,言行過激,對學生要有耐心,對學生細微之處的好的改變也要善于發(fā)現,并且多加鼓勵,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人格,樹立學生學習的自信心,注重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興趣。 三、孜孜不倦,積極進取
有句話說的好,沒有學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就向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不斷完善自己,以求教好每一位學生。怎樣提高自身素質呢?這就要求我們一定要與時俱進,孜孜不倦的學習,積極進取,開辟新教法,并且要做到嚴謹治學,誨人不倦、精益求精,厚積薄發(fā),時時刻刻準備著用“一眼泉的水”來供給學生“一碗水”。 四、以身作則、率先垂范
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的思想、行為和品質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學生都喜歡模仿,將會給學生帶來一生的影響,因此,教師一定要時時處處為學生做出榜樣,凡是教師要求學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學生不能做的,自己堅決不做。嚴于律已,以身作則,才能讓學生心服囗服,把你當成良師益友。
總之,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們要從思想上嚴格要求自己,在行動上提高自己的工作責任心,樹立一切為學生服務的思想。提高自己的鉆研精神,發(fā)揮敢于與一切困難做斗爭的思想和作風??炭嚆@研業(yè)務知識,做到政治業(yè)務兩過硬。用一片赤誠之心培育人,高尚的人格魅力影響人,崇高的師德塑造人。只有不斷提高教師自身的道德素養(yǎng),才能培養(yǎng)出明禮、誠信、自尊、自愛、自信和有創(chuàng)新精神的高素質人才。
2017教師暑期培訓總結篇三
去年的教師節(jié),正在烏茲別克斯坦進行國事訪問的向全國廣大教師致慰問信,希望全國廣大教師牢固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信念,帶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今年的教師節(jié)前夕,到北京師范大學看望和慰問廣大師生時指出,好老師要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實學識、仁愛之心。對廣大教師的這一殷切希望,為廣大教師投身偉大的教育事業(yè)、傳承社會文明提供了根本遵循,豐富了教師的職業(yè)發(fā)展內涵,為教師教育的培養(yǎng)目標指明了重要方向。
理想信念源自現實,又高于現實,具有一定的超越性和崇高性。但理想信念并不是完全抽象的,更不是高深莫測的存在,而總是與一定的社會物質條件相聯(lián)系,并通過具體的社會實踐最終實現。就此而論,教師理想信念的堅定,與教師的教學本職工作密切關聯(lián)。古人講:“賢希圣,士希賢。”廣大教師只有樹立崇高的職業(yè)信念,把教書育人當作自己的偉大使命,我們的教育才會燦爛,我們的學生才有希望。
道德情操,是好老師踐行教育使命的核心品質。“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養(yǎng)子使做善” 教師要帶頭堅持修身立德,增強為人師表的使命感。教師的修身立德,是指廣大教師通過修養(yǎng)自己的身心,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水平。中國古代的儒家思想,一直強調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在這其中,修身是本,是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基礎和前提。個人的修身立德,不僅包含著為人、處世的人生智慧,也包含著對待自己職業(yè)和工作的基本態(tài)度。教師只有以德立身、以身作則,學生才能以師為鏡,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自古以來,身為一名合格教師,其首要一條就是具備深厚而廣博的學識,這是一名教師最基本的業(yè)務素質。一名理想的教師的知識結構應包括三個方面:廣泛深厚的文化科學基礎知識,扎實系統(tǒng)精深的專業(yè)學科知識,全面準確的教育科學知識和心理科學知識。這就要求教師不但對所教課程有精深的認識,還要有廣博的知識。所謂“精”,就是要對專業(yè)知識不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所謂“博”就是要觸類旁通,具有相關學科的有關知識。為了走在時代的前列,不做知識的落伍者,這就要求我們具備“學會學習、善于學習”的能力,不斷汲取知識,擴大學識,做一個有淵博知識的教師,善于更新知識結構,樹立并實踐終身學習的理念,以適應時代發(fā)展的要求。
對于教師素質的要求,人們有種種說法。有人說“要給學生一滴水,教師必須有一杯水”有人說:“教師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必須有一桶水”;有人說:“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必須有長流不息的小溪水。”作為一名教師,我們沒有悠閑自在的舒適和安逸,沒有令人羨慕的財富和權利,更沒有顯赫一時的名聲和榮譽,但我們必須有的卻是廣博的學識。當我們面對孩子們純真的眼神流露著對知識的渴求時,甚至當我們看到孩子們的作文中寫著對我們的無限信賴時,我想,在那時,我們更能真正領會到“學高為師”對我們的要求。
“人才與國相始終,千古興亡鑒青史”。人才的培養(yǎng)離不開教育,教育的發(fā)展離不開教師。“ 學高為師,德高為范”,精辟概括了人民教師職業(yè)道德和良好素質、素養(yǎng)的基本內容;凝聚著國家、社會對人民教師職業(yè)的崇尚和敬重;集中體現、反映和寄托著學生、家長乃至時代對人民教師的更高要求和期望。
教師的仁愛之心體現為充分理解學生。老師要充分理解學生的需要,既包括學習的需要、成長的需要,也包括休息的需要、交友的需要等社會化的過程,特別要理解學生具有人格尊嚴的需要。教師充分的理解是師生間對話和溝通的導向,理解的過程就是師生雙方相互探討交流、交互作用的過程。因此,教師要善于傾聽學生的心聲,善于分享自己的感受,從而達到心靈與心靈的溝通、靈魂與靈魂的交融、人格與人格的對話。
教師的仁愛之心體現為寬容地關懷學生。教師的寬容是一種無私的仁愛,是愛中有嚴,嚴中有愛。寬容的關懷不是妥協(xié),是教師用理解的態(tài)度來對待學生成長中遇到的問題,用自己的言行感化學生,用科學的方法幫助學生;寬容的關懷不是遷就,是教師施展教育的藝術,在適當的情形下用恰如其分的方式幫助學生解決問題,獲得成長;寬容的關懷不是放縱,是教師自始至終把愛心融化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以關愛的心態(tài)分析學生的不足與過錯,進而激勵學生的上進心與志趣,以高度的責任心達到育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