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奮刻苦的名言和事例
勤奮刻苦的名言和事例
勤奮,這看似簡單的兩字,做起來卻不那么簡單。名人勤奮刻苦的名言和事例一直是激勵我們勤奮努力的好榜樣。下面學習啦小編為你分享的是勤奮刻苦的名言和事例,希望你喜歡!
勤奮刻苦的名言(最新篇)
1) 你熱愛生命嗎?那么別浪費時間,因為時間是組成生命的材料。——富蘭克林
2) 埋頭苦干是第一,發(fā)白才知智叟呆。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華羅庚
3) 應該記住我們的事業(yè),需要的是手而不是嘴。—童第周
4) 當你的希望一個個落空,你也要堅定,要沉著!——朗費羅
5)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蘇軾
6) 毫無理想而又優(yōu)柔寡斷是一種可悲的心理。——培根
7) 人生不是一種享樂,而是一樁十分沉重的工作。——列夫·托爾斯泰
8) 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愛因斯坦
9) 勤奮者廢寢忘食,懶惰人總沒有時間——日本
10)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唐·杜甫
11) 勤奮者廢寢忘食,懶惰人總沒有時間——日本智慧源于勤奮,偉大出自平凡——民諺
12)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論語》
13) 不存在沒有熱情的智能,也不存在沒有知能的熱情,如果沒有勤奮,也不存在熱情與才能的結合。——約瑟夫
14) 人生的價值,即以其人對于當代所做的工作為尺度。——徐瑋
15) 藝術的大道上荊棘叢生,這也是好事,常人望而卻步,只有意志堅強的人例外。——雨果
16) 好問則裕,自用則小。——尚書·仲虺之誥
17) 靈感不過是“頑強的勞動而獲得的獎賞”。——列賓
18) 君子之學必好問,問與學,相輔而行者也。非學,無以致疑;非問,無以廣識。——劉開
19)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唐·王之渙
20) 人生的價值,并不是用時間,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列夫·托爾斯泰
有關勤奮刻苦的名言(精選篇)
1) 天才是不足恃的,聰明是不可靠的,要想順手揀來的偉大科學發(fā)明是不可想象的。——華羅庚
2) 不學不成,不問不知。——漢·王充
3) 無私是稀有的道德,因為從它身上是無利可圖的。——布萊希特
4) 人生應該如蠟燭一樣,從頂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蕭楚女
5) 埋頭苦干是第一,發(fā)白才知智叟。呆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華羅庚
6) 勤奮是一條神奇的線,用它可以串起無數(shù)知識的珍珠。——佚名
7) 對自己不滿足,是任何真正有天才的人的根本特征。——契訶夫
8) 科學的未來只能是屬于勤奮而又謙虛的年輕一代!——巴甫洛夫
9) 人類要在競爭中生存,便要奮斗。——孫中山
10) 喜歡讀書,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換成巨大享受的時刻。——孟德斯鳩
11) 我的箴言始終是:無日不動筆;如果我有時讓藝術之神瞌睡,也只為要使它醒后更興奮。——貝多芬
12) 沒有加倍的勤奮,就既沒有才能,也沒有天才。——門捷列夫
13) 應當隨時學習,學習一切;應該集中全力,以求知道得更多,知道一切。——高爾在
14) 要工作,要勤勞,勞作是最可靠的財富。—拉封丹
15) 盡忠職守,勤奮工作,并且熱愛榮耀相信自己的直覺。——李奧貝納
16) 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韓愈
17) 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勸學》
18) 生活只有在平淡無味的人看來才是空虛而平淡無味的。——車爾尼雪夫斯基
19) 少年讀書,如隙中窺月;中年讀書,如庭中望月;老年讀書,如臺上玩月。皆以閱歷之深淺,為所得之深淺耳。——張潮。
20) 天才不是別的,而是辛勞和勤奮——比豐謹慎的勤奮帶來好運——英國
關于勤奮刻苦的事例(經(jīng)典篇)
《諸葛亮喂雞》 諸葛亮,字孔明,東漢三國時期徐州瑯琊郡陽都縣人,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軍事家。如果你看過《三國演義》,肯定不會忘記諸葛亮。至今,諸葛亮的智慧一直被后人所傳頌,許多人甚至把他當作了智慧的化身??墒悄阒绬幔谥T葛亮的小時候,為了上學,發(fā)生過一些故事,好玩極了!
《玄奘苦學佛法》 玄獎是唐代一位高僧,為了求取佛經(jīng)原文,玄奘從貞觀三年八月離開長安,萬里跋涉,西行取經(jīng),終于到達印度,歷時十七年,著有《大唐西域記》,為佛教和人類進步、世界文明作出了偉大的貢獻。
《岳飛學藝》 民族英雄岳飛生逢亂世,自幼家貧,在鄉(xiāng)鄰的資助下,拜陜西名師周桐習武學藝,期間,目睹山河破碎,百姓流離失所,萌發(fā)了學藝報國的志向,克服了驕傲自滿的情緒。寒暑冬夏,苦練不綴,在名師周桐的悉心指導下,終于練成了岳家搶,并率領王貴,湯顯等伙伴,加入到了抗金救國的愛國洪流中。 1 理想不是一只細磁碗,破碎了不有鋦補;理想是朵花,謝落了可以重新開放。 2 理想就在我們自身之中,同時,陰礙我們實現(xiàn)理想的各種障礙,也是在我們自身之中。 3 理想是力量的泉源、智慧的搖籃、沖鋒的戰(zhàn)旗、斬棘的利劍
《文天祥少年正氣》 南宋末年著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少年時生活困苦,在好心人的幫助下才有機會讀書。一次,文天祥被有錢的同學誤會是小偷,他據(jù)理力爭,不許別人踐踏自己的尊嚴,終于證明了自己的清白,而且通過這件事,更加樹立了文天祥金榜題名的志向。
《陳平忍辱苦讀書》 陳平西漢名相,少時家貧,與哥哥相依為命,為了秉承父命,光耀門庭,不事生產(chǎn),閉門讀書,卻為大嫂所不容,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對一再羞辱,隱忍不發(fā),隨著大嫂的變本加厲,終于忍無可忍,出走離家,欲浪跡天涯,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計前嫌,阻兄休嫂,在當?shù)貍鳛槊勒?。終有一老著,慕名前來,免費收徒授課,學成后,輔佐劉邦,成就了一番霸業(yè)。
《范仲淹斷齏劃粥》 范仲淹從小家境貧寒,為了讀書,他省吃儉用。終于,他的勤奮好學感動了寺院長老,長老送他到南都學舍學習。范仲淹依然堅持簡樸的生活習慣,不接受富家子弟的饋贈,以磨礪自己的意志。經(jīng)過刻苦攻讀,他終于成為了偉大的文學家。
《岳飛學藝》 民族英雄岳飛生逢亂世,自幼家貧,在鄉(xiāng)鄰的資助下,拜陜西名師周桐習武學藝,期間,目睹山河破碎,百姓流離失所,萌發(fā)了學藝報國的志向,克服了驕傲自滿的情緒。寒暑冬夏,苦練不綴,在名師周桐的悉心指導下,終于練成了岳家搶,并率領王貴,湯顯等伙伴,加入到了抗金救國的愛國洪流中。
貝多芬拼搏成長 大作曲家貝多芬小時候由于家庭貧困沒能上學,十七歲時患了傷寒和天花之后,肺病,關節(jié)炎,黃熱病,結膜炎等又接踵而至,二十六歲不幸失去了聽覺,愛情上也屢遭挫折,在這種境遇下,貝多芬發(fā)誓"要扼住生命的咽喉".在與生命的頑強拼搏中,他的意志占了上風,在樂曲創(chuàng)作事業(yè)上,他的生命之火燃燒得越來越旺盛了.
王獻之,字子敬,是東晉大書法家書——圣王羲之的第七個兒子。他自己也是東晉著名的書法家。王獻之三四歲的時候,母親就教他背詩誦詩,到五六歲的時候,就能夠出口成章,順口吟出幾句詩來。和他的哥哥王凝之相比,越發(fā)顯得機警聰敏,而且還特別喜歡習字。王獻之家有一只大水缸,本片的故事,正與這個大水缸密不可分!
袁隆平,農(nóng)學家、雜交水稻育種專家。 袁隆平長期從事雜交水稻育種理論研究和制種技術實踐。1964年首先提出培育“不育系、保持系、恢復系”三系法利用水稻雜種優(yōu)勢的設想并進行科學實驗。1970年,與其助手李必湖和馮克珊在海南發(fā)現(xiàn)一株花粉敗育的雄性不育野生稻,成為突破“三系”配套的關鍵。 1972年育成中國第一個大面積應用的水稻雄性不育系“二九南一號A”和相應的保持系“二九南一號B”,次年育成了第一個大面積推廣的強優(yōu)組合“南優(yōu)二號”,并研究出整套制種技術。1986年提出雜交水稻育種分為“三系法品種間雜種優(yōu)勢利用、兩系法亞種間雜種優(yōu)勢利用到一系法遠緣雜種優(yōu)勢利用”的戰(zhàn)略設想。被同行們譽為“雜交水稻之父”。
看了勤奮刻苦的名言和事例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