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子曲姑蘇行賞析
笛子曲姑蘇行賞析
《姑蘇行》是一首由深受廣大人民群眾喜受的竹笛經典名曲,那么,我們該如何賞析這首如此優(yōu)秀的笛子曲呢?下面就跟隨學習啦小編的步伐一起來了解一下笛子曲《姑蘇行》賞析的相關內容吧!
笛子曲《姑蘇行》賞析(一)
《姑蘇行》采用昆曲音調,具有江南風味。樂曲典雅,表現了古城蘇州(古稱姑蘇)的秀麗風光和人們游覽時的愉悅心情。寧靜的引子,是一幅晨霧依稀、樓臺亭閣、小橋流水誘人畫面。抒情的行板,使游人盡情的觀賞精巧秀麗的姑蘇園林。中段是熱情的小快板,游人嬉戲,情溢于外。接著再現主題,在壓縮的音調中,更感旋律婉轉動聽,使人久久沉浸在美景中,流連忘返,令人尋味。此曲韻味深長,發(fā)揮了曲笛音色柔美,寬厚而圓潤的特征,再結合南方笛子演奏常使用疊音、打音、顫音等技巧,使樂曲表現更加動人完美。
樂曲一開始是一段寧靜的引子,主要表現了人們即將看到蘇州園林之前的美妙遐想,寧靜中帶有旋律的起伏和情緒的變化,整個引子由寧靜--激動--寧靜。旋律多采用長線條,長音短音錯錯落落快慢有序。好似來到園林門前,由外向內眺望,亭臺樓閣,小橋流水,假山噴泉在晨霧之中依稀可見,朦朧神秘中格外富有詩意,通過富有詩意的景色描繪刻畫出人們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向往。
笛子曲《姑蘇行》賞析(二)
接著是呈示部A段開始,抒情優(yōu)美的行板,恰恰符合了游人進入園林后邊走邊看,腳步悠然而輕松,欣賞美景時發(fā)自內心的愉悅之情。此段共分三小段(a,b,c),第一部分行板第一至第15小節(jié)(a段)著重描寫了樂曲的主題“行”。行板應稍慢一些,此段音調由昆曲的一個曲牌《節(jié)節(jié)高》演變而來。
第二部分(b段)在第16小節(jié)至第27小節(jié)在音響在a段有明顯的區(qū)別。用弱奏(p)開始,在顯示部第16小節(jié),這一段又很形象地描繪了園林的精巧,細致之處:水榭臺前清清荷花池里,荷葉上幾粒晶瑩的水珠在微風的吹拂下左右搖擺;美麗的蝴蝶在萬花叢中悠閑地飛來飛去,這些很平常毫不在意的情景把細心的游人陶醉了,a,b兩段有點有面,有粗有細。
c段由顯示部第28小節(jié)至第39小節(jié),力度比b段有了明顯的增強,含有總結a,b兩段之后的感嘆之情,表達了人們欣賞到美景之后激動的心情。這一段也達到了整個A段的情緒高潮,該段最后兩小節(jié)應作漸弱,漸慢處理,為下一部分的進入起先抑后揚的作用。
笛子曲《姑蘇行》賞析(三)
發(fā)展部B段是一個起伏較大的小快板,和段在節(jié)奏和旋律上有了鮮明的對比。我認為可以把它理解為兩層含義:第一,是游人在休息時坐在亭子回廊的椅子上贊嘆園林美景時心里十分激動,興奮的心理刻劃;第二,也含有看見一群頑皮的兒童追逐于亭臺小橋之間,嬉戲于假臺水塘之畔,活潑而富有動感,氣氛熱的情景描述。旋律輕快流暢,原作中小快板作反復處理,第二遍較第一遍更加歡快熱烈,從而使全曲情緒達到高潮。在歡快熱烈中進行了f-p-f-p的力度變化,使表現力更加豐富。
最后部份為呈示部A主題的再現,速度比A部更趨舒緩,形象地表現了夕陽西下,人們游園離開時依依不舍,回味無窮的情景。幾個同音"do"的打音運用,極富感染力,在更加放慢的微音“sol”上延長后作了一個長長的回味,停頓,最后落在主音“do”的長音上,在“do”長音的后半段虛指顫音漸弱,再漸弱至消失,生動地體現了意猶未盡的想象空間,把游人蕩漾在心里的美好思緒帶向廣闊的遠方。
《姑蘇行》這首樂曲的旋律取材于昆曲音樂,曲式為“慢(A)——快(B)——慢(A1)”加引子組成的三段體結構。樂曲技巧采用的是江南絲竹中典型的“顫、疊、贈、打”的手法,手指要靈活并具有彈性。同時,要求氣息飽滿、流暢;音色上要追求“潤、厚、松”與甜美。
猜你感興趣:
4.d調笛子演奏視頻
5.笛子演奏技巧
7.笛子滑音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