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學生演講三分鐘
孔子,字仲尼,祖籍宋國栗邑,出生于魯國陬邑,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被后尊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師等,“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一起來看看孔子學生演講三分鐘,歡迎查閱!
孔子學生演講1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香九齡,能溫席?!靶⌒↑S香,九歲就懂得孝敬父母,為父親溫暖床席,他多有孝心啊!黃香乃孝悌也者,不亦君子乎?黃香是一個君子,長大后成為一名好 官。
黃香的故事正應了《論語·學而》篇第二條的一句話——有子曰:”其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 道生。孝悌也者,其為人之本與?“
這句話的意思是,孔子的弟子有若說,一個人如果能夠孝敬父母,敬愛兄長,卻喜歡觸犯上層統(tǒng)治者,這樣的人是很少的;不喜歡觸犯上層統(tǒng)治者,卻喜歡造反 的人是沒有的。君子在根本上下功夫,根本有了,”道“自然就形成了。能做到孝敬父母,敬愛兄長,其實就是有了”仁“的根本。
看一個人會不會有所作為,成為有用之人,就要看這個人能不能做到”仁“的根本——孝敬父母,敬愛兄長,能做到這一點,他才會愛民、愛國,做一個群眾喜 歡并支持的好官,才能成就一番利國利民的大事業(yè)。
學習了這一篇《論語》,我想,我也要做到”仁“的根本,孝敬父母,敬愛兄長。這一切都要從生活中的小事開始,為父母鋪床、打洗腳水,幫他們做家務,給 疲憊一天的父母做飯……
總之,我要努力了!
孔子學生演講2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這個寒假,我又溫習了《論語》,通過學習,我對《論語》有了更深的理解。
《論語》一開始就提到了”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老師曾告訴過我們,這句話的意思是:已經(jīng)學習過的知識,常常溫習,一定會十分愉快。后來,當我學 到一些知識后,都會主動的多復習幾遍,每次復習都會有更深的理解和認識,對別人提到的相關問題也能很快的回答,我高興極了。
《論語》還說了”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意思是說”一味的讀書,而不思考,只能被書本牽著鼻子走,就會被書本所累,從而受到書本表象的迷惑而 不得其解。而只是一味的埋頭苦思而不進行一定的書本知識的積累,進而對知識進行研究推敲,也只能是流于空想,問題仍然不會得到解決,也就會產(chǎn)生更多的疑惑 而更加危險?!斑@是孔子提倡的學習方法,只有把學習和思考結合起來,才能學到有用的真知。 現(xiàn)在我們正處在知識大爆炸的時代,面對浩瀚的知識海洋,盲目的死 記硬背是不可能學到有用的知識的。只有在學習中思考,使知識深化和升華,才能真正掌握到有用的知識,服務于社會和人類。
《論語》就是這樣一本書,它用樸實的語言教給我們做人的道理,告訴我們學習的方法,認真的、反復的閱讀這本書,總能給我們更深的體會。
孔子學生演講3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在朗朗的誦讀聲中,我緩緩地打開了論語。偶然的一瞥,看見了述而篇的”敏以求之者也?!拔液闷娴胤_,細細地 品味這句飽含哲理的話。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斑@句話的意思是:我不是一個生來就什么都知道的人,而是一個愛好古代文學,勤奮、對知識敏感而去尋求 知識的人。孔子在這句話中,把自己比作一個勤奮好學的人,在勤奮和好學的雙重努力下,從一個”非生而知之者“變成一個博古通今的大思想家,教育家。說明了 知識來自于對知識的敏感、勤奮的求學,雖然每個人的吸收和理解能力不同,但是要獲得知識,除了勤奮敏捷的尋求知識,再也沒有其它的捷徑了。古時候,諸葛亮 在讀書時,老師以雞叫為下課。而諸葛亮為了多聽老師講課,便從家里帶了一些米,當雞快要叫的時候,便撒一把。當米撒完時,老師已經(jīng)多講了一個時辰了,諸葛 亮也因此多學了好多知識,成為了杰出的軍事家。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論語的聲音仍在我耳邊飄蕩,但勤奮、對知識敏感而尋求知識,才能有所成就的道理,卻永久烙在我心上。
孔子學生演講4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我們學校是經(jīng)典古詩閱讀學校。從一年級開始,我們就開始讀一些像《三字經(jīng)》、《弟子規(guī)》啦等等,都是我們經(jīng)常讀的。
上了四年級,我們經(jīng)常讀的就成了《論語》,慢慢地,我們熟能生巧,熟讀成誦。其中讓我感到有興趣的那可有好篇呢,比如:《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 》、《觀其志,觀其行》等等還有很多,其中《溫故而知新》讓我忘不了: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那聲音若是從同學們口中發(fā)出來,如同唱歌一樣甜美。每當我聽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這句話時,我就會想到自己,每天寫完作業(yè)去玩的時候,就會傳 來媽媽的一句話:”乖乖,快去復習一下英語好嗎?“每次,媽媽都以溫柔的語氣跟我說,可我卻是不理不睬,但媽媽又一次地對我說:”斯羽、寶貝快去讀英語好 嗎?你要是讀的話我?guī)闳ネ?。“這時我說了一句:”好吧,不過就一小會兒哦!“”好!“我想:我每次都是有附加條件,才肯去復習。而《論語》中的道理是要 我們自覺學習復習,就能掌握很多知識,這讓我很慚愧。我以后再不敢這樣了。
我們天天早上都讀《論語》,可以聽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以后我們還要多讀一些經(jīng)典古詩文呀!
孔子學生演講5
我個人一般把孔子的思想分為三個方面:仁,禮和教育?!叭省笔强鬃铀枷氲暮诵?,孔子的仁分為兩部分,對于人與人相處之間的“仁”和政治上的“仁”。第一個“仁”用孔子最著名的話說就是“仁者愛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張的是愛人和為別人考慮,當然儒家的愛人不是墨家的“兼愛”思想,無差別的博愛,儒家的“愛人”的最低限度是不侵犯他人,限度之上是分等級的愛,不同的人不同的愛,這是最通俗的解釋,更深層次的我能意會一些但是無法言傳;第二種“仁政”就是強調為政者的“仁”,首先強調德政這是對為政者的普遍要求,論語中“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中而眾星拱之”就強調了這一點;第二是強調的當政者的素質,尤其強調帝王的以身作則,“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遂令不行”,要求領導者用自己的行為去帶領自己的團隊,但是這也是儒家在孔子的春秋戰(zhàn)國時期沒有被接受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舉個例子來說吧,某學校某輔導員,為了讓自己的孩子在老師那里加印象分,竟然能夠讓20多個大一大二的男生去給他孩子的學校鋤地去,而且不發(fā)放專業(yè)工具,給的是鐵鍬,連學校特色都發(fā)揮不好,但就是這種情況,還有些同學因為干活太賣力,手給磨破了,我想說這就是tmd的荒.唐,但就是一個輔導員手里有一些讓不讓你進學生會入不入黨的權力就能讓他的學生干這種荒.唐事,那么在春秋時期呢?帝王手里握著生殺大權,還有一大幫人吃不飽肚子,他根本不愁找到聽話的還能干活的人,所以沒人管孔子這一套,我行我素,反正有人干活。
那么問題來了,為什么在這樣的情況下儒家思想統(tǒng)治了中國兩千多年呢?是因為儒家思想中的“禮”。其實就是規(guī)定了人與人之間相處的規(guī)矩,這對于這個社會來書是必需的,但是卻為孔子招來了陣陣罵名,用魯迅先生的話說就是“吃人的禮教”。其實禮教其本身并沒有好壞,因為人與人之間相處,除了法律外,需要一些其他的規(guī)矩來維護。但是中國自來有的是家天下的思想,老子是皇帝,兒子是皇帝,孫子也的是皇帝,不能出了這個框框,也就是說要一代一代下去的維持現(xiàn)狀,你該干嘛干嘛,尊卑不能亂,而儒家思想正好契合了封建帝王的需求。儒家的“禮”來源于周禮,孔子本人是一個復古狂熱分子,他喜歡古代的制度,主張“法前”,就是向前學習,祖宗留下來的去遵循就好,改革會勞民傷財,這正好是那些帝王所需要的。一代一代下去,咱們不能亂,都好好的各安其職,社會也就和諧了,每個人有自己的框框,一代人繼承一代人的框框,傳下去就ok了。這樣的思想忽略了一個重大問題,就是生產(chǎn)力的發(fā)展,生產(chǎn)力發(fā)展了,需要相應的制度改革與其相適應,社會才能取得進步,但是中國的封建歷史的發(fā)展進程中,收到這種思想的控制,改革始終涌現(xiàn)的是控制,而不是開放。所以即使明朝中后期出現(xiàn)了資本主義萌芽,但是也被扼殺在搖籃里了,當然這與清朝統(tǒng)治者嚴重的民族主義傾向和閉塞思想有很大的關系。其實我覺得雇傭關系在宋朝已經(jīng)產(chǎn)生了,把資本主義萌芽定義在宋朝應該更貼切一些,但是就像明朝,讓在當時思維相對落后的統(tǒng)治者扼殺了。
最后一個就是孔子的教育思想??鬃又鲝埵恰耙虿氖┙獭?,也是現(xiàn)在素質教育喊得口號,但是我覺得僅僅就是口號了,個人認為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是很困難的??鬃拥囊虿氖┙滩恢皇菍τ诓煌茏拥囊虿氖┙蹋覍τ谄涞茏拥牟煌A段也會予以不同的教育。比如孔子對于樊遲的回答,論語中記載了樊遲三次問仁,第一次問,孔子回答說:“愛人”,這就是仁者愛人的由來,但是樊遲似乎沒有相通,第二次樊遲問仁,孔子的回答是:“先難而后獲”,就是做困難的事有了收獲,可以說是仁,即是對樊遲的解惑,又是對樊遲的鼓勵;第三次樊遲問仁時已經(jīng)很成熟了,他變相的問了一下“崇德”,孔子夸獎他問得好,后回答”先事而后得”,就是先做一件事情然后再去考慮這件事情的利益就是”崇德”。而孔子的了另一位弟子顏淵問仁,孔子的回答是”克己復禮”,約束自己的行為使它符合禮儀。這是孔子的因材施教,也是我參加新東方面試,成為老師渴望做到的一個境界,希望新東方給我一次學習的機會。
孔子學生演講三分鐘相關文章:
孔子學生演講三分鐘
上一篇:小學生遵紀守法演講稿
下一篇:孔子學生演講稿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