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上的禮儀演講稿5篇
從個人修養(yǎng)的角度來看,禮儀可以說是一個人內(nèi)在修養(yǎng)和素質(zhì)的外在表現(xiàn)。從交際的角度來看,禮儀可以說是人際交往中適用的一種藝術,一種交際方式或交際方法。一起來看看餐桌上的禮儀演講稿5篇,歡迎查閱!
餐桌上的禮儀演講稿1
一個人的素質(zhì)和教養(yǎng),在餐桌上可以很好地展現(xiàn)出來。吃飯時,一個不起眼的小動作,往往能體現(xiàn)出一個人的素養(yǎng)和家教家規(guī)。
媽媽經(jīng)常對我說:“吃飯有吃飯的規(guī)矩,好的習慣在家里就要養(yǎng)成?!币郧?,我不太理解為什么媽媽對我老是要求這,要求那的。直到今年春節(jié),去舅舅家,看到小表弟吃飯的情景,才明白餐桌禮儀是有多么的重要。
這次春節(jié),因為疫情的影響,我一直待在外婆家,因此經(jīng)常能看到小表弟吃飯的“囧狀”。每次吃飯之前,大人們都需要使盡洪荒之力才能把小表弟拽到餐桌旁。開始吃飯了,他一會仰著吃,一會整個人爬到桌子上。夾菜的時候,還在盤子里挑來挑去,一定要挑最大的。飯吃到一半,就跳下來,開始四處亂跑。好不容易吃完飯,他前面的桌子都是飯粒和菜渣。
看到我的小表弟這么頑劣,我挺難受的。真心希望舅舅、舅媽能嚴格管教小表弟,讓他改掉這些壞毛病,成為一個有修養(yǎng)的孩子。
那么餐桌上的我們該怎么做,才能養(yǎng)成良好的素養(yǎng)和禮儀呢?首先,飯前要洗手,要注意坐姿,吃飯、喝湯不要發(fā)出吧唧吧唧的聲音,更不要隨意四處亂跑。其次,等人齊了,再開始吃飯,長輩先動筷,以表達對長輩的尊敬。第三,吃飯的時候,碗中的米粒和菜要吃光,桌子上不可留下飯粒與菜渣。不浪費糧食,更要講衛(wèi)生。當然,為了避免交叉感染,盡量使用公筷。
中國是個禮儀之邦,餐桌上的禮儀要靠生活的積累。積累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記住長輩們的諄諄教導,讓我們把餐桌文化傳承下去,做一個有教養(yǎng)的人吧!
餐桌上的禮儀演講稿2
古人云: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古時候的人們就知道要節(jié)約糧食了,我們身為現(xiàn)代人,更要講究餐桌上的禮儀。
學會餐桌上的禮儀先要節(jié)約用餐,學校食堂用餐時,我無意發(fā)現(xiàn)我身后坐的那位同學每次吃飯都是一點不剩,我便把他當作了我學習的目標。倒飯的時候,我每次都能看見同學們的剩飯裝滿了一桶又一桶??梢娢覀冎袑W生也要帶頭做好節(jié)約用餐。我們的食堂里面的白墻上貼著七個紅色的大字“讓我們學會吃飯”,這不是說我們不會吃飯,而是要讓我們節(jié)約糧食,文明用餐。
現(xiàn)在,社會上流行一種餐飲方法,叫“自助餐”就是付一定的錢然后在餐館里想吃什么拿什么,直到吃飽為止。然而我去吃飯時發(fā)現(xiàn)很多人明知道自己吃不了那么多還拼命地拿,結(jié)果剩了許多,白白浪費了糧食?,F(xiàn)在有很多的自助餐館里貼著許多的牌子,上面寫著如果有剩菜剩飯,按剩的多少交一定的金額。自從牌子一貼,剩飯的人越來越少,成功的節(jié)約了很多白白浪費的糧食。
明朝的朱柏廬在《治家格言》里說過: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意思是:吃每一碗粥、每一碗飯時,應該想想這粥飯里有多少人的付出,多少能源的消耗,真的是來之不易;我們生活所需的每半根絲、每半縷線,都要常常想想其中包含幾多物質(zhì)能源和幾多人的心血,應好好珍惜。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浪費糧食,我們要像朱柏廬所說的那樣想想農(nóng)民伯伯辛苦種的莊稼,一起來節(jié)約糧食。
很多飯店里的餐巾紙都是免費的,這樣一來就引起了人們對餐巾紙隨意使用的想法。紙是中國四大發(fā)明之一,發(fā)明出來是給需要的人使用的,而不是用來浪費的。每用一包紙,世界上就會減少一棵樹。所以,我們節(jié)約用餐同時也要節(jié)約用紙和節(jié)約用水。
在家里用餐時也要講究家庭用餐的禮儀。古人曾說過:長輩不上桌,晚輩不動筷。不要總把好的給自己吃,要想想父母,還有他們做飯的來知不易。
小小的餐桌,大大的道理。餐桌上的禮儀,人人都得知道。
餐桌上的禮儀演講稿3
今天,我從何老師的作文課上了解到英國父母從餐桌上開始教育孩子的故事,給我很大的啟發(fā)。
我細細閱讀,發(fā)現(xiàn)了英國父母非常注意鼓勵孩子自己用餐。這倒沒什么,可是英國的孩子居然從一周歲就開始自己嘗試進餐了。要知道,我小時候,要吃一頓飯,可是“千呼萬喚始出來”,老爸老媽千哄萬哄的,我才可能吃上那么一兩口,直到上小學,偶爾還是父母親喂我呢。我還知道英國的父母在孩子五歲左右就讓孩子幫忙在廚房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雜事,他們認為,這樣不僅可以減輕家長的負擔,而且也能鍛煉孩子自己勞動的能力。再回頭看看我自己,到了七歲,都還沒有幫父母在廚房中做過什么事兒,有時候一時興起,想起來了,去廚房里晃悠幾圈。原本想擺放餐具吧,爸媽又怕我摔了,到了吃飯時,又是一個三請四請請不動,老爸老媽叫了好幾遍,應了好幾聲,才心不甘情不愿地走出來。自然,餐前工作是一項都未做。吃完飯,“拍拍屁股”走人嘍!
我真是越看越驚訝,人家孩子那么小就可以幫父母做一些事兒,可我呢,這么大了還沒幫父母做過什么事。而且,英國的孩子,從小就學習用餐的禮儀,比如,有客人到家中吃飯,英國的孩子就讓客人先用餐,而后才是自己,而我呢,平時,有客人到家里吃飯,我不管“三七二十一”,上來就一頓狼吞虎咽。平時都沒這么能吃,客人一來好像要跟客人一比高低似的。想起來,真是有些愧疚啊
原來,何老師也是讓我們接受一些教育啊。我如夢初醒,忽然意識到,我一定要幫助爸爸媽媽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兒,無論是餐桌上的,還是生活中的。我總不能被比我還小的孩子該比下去吧!
餐桌上的禮儀演講稿4
小籠包、灌湯包、大肉包、北京烤鴨、麻婆豆腐、京醬肉絲、魚香肉絲……一提到這些菜,相信許多人口水都已經(jīng)留下來了。但是,光知道吃還不行,我們還要知道吃什么,怎樣吃。那么,這“吃”里面都有些什么講究呢?
眾所周知,由于中國幅員遼闊,地大物博,各地美食種類各不相同。而中國傳統(tǒng)飲食分為八大菜系和眾多細分菜系。這八大菜系分別是魯菜、川菜、粵菜、蘇菜、浙菜、閩菜、湘菜、徽菜,都具有著各自的地方風味特色。在口味上,常有南甜北咸東酸西辣之分。
而提到“吃”,不得不提一下筷子。作為華人必備的飲食工具,“筷子”也有著不少的含義。
筷子的標準長度是七寸六分,代表人有“七情六欲”,是不同于一般動物的情感動物;因此,吃飯時也時時提醒人們要節(jié)制不當欲望。而筷子一頭圓、一頭方,圓的一端象征著天,方的一端象征著地,表示天圓地方,是古人對世界原則的基本了解。此外,手持筷子時,拇指食指在上,無名指小指在下,中指在中間,是為“天地人”三才之象,這是古人對人和世界的關系樸素理解。并且,筷子常是成對出現(xiàn)的,也與中國太極理念相符:太極是一,陰陽是二。一分為二,這代表著萬事萬物都是有兩個對立面組成的;合二為一,這陰與陽的結(jié)合,也意味著一個完美的結(jié)果……
關于筷子也有一個有趣的說法。如果出國旅游,在餐廳里,聽到有人說“服務員,來一雙筷子。”說明這是中國人。而說“服務員,來兩根筷子。”那么這就是外國人了。
僅僅是一雙筷子都有這么多講究,不得不感嘆一下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而在餐桌上,講究就更多了。
中國人特別愛請客吃飯,不論談生意、論交情、混官場,請客吃飯是必須的。所以,人們才更應該注意自己吃飯時的儀表,也要遵守中國的飲食禁忌。
如果有長輩,要請長輩先入座,不能只顧著自己,只管著餐桌的菜,而不顧及禮儀了。而且,最年長的長輩應坐上座,其他人依次坐下。但小孩子可以坐在長輩旁邊,但座椅不能高于老人的。當全家人圍坐好時,大人沒動筷子,小孩子也不能動。在吃飯時,不能吧嗒嘴,而且在喝粥、湯或吃面等食物時,不能發(fā)出聲響,這在別人看來是不禮貌的行為。但是在日本,吃面時發(fā)出聲響,表示這面很好吃,是對做飯的人的一種贊賞,所以去日本吃面時,發(fā)出“吸溜吸溜”的聲音可不是不禮貌的行為哦。在吃飯的過程中,不能用筷子敲到碗,夾菜也不能亂攪,這樣既不衛(wèi)生,別人看著也不舒服。吃飯時,不能一手扶著碗,另一只手放到桌子底下,這是很不文雅的行為。如果中途要上個廁所、暫時離開,切記不能把筷子直插在碗里,因為這和上香很相似,被人認為會冒犯逝者。也不能用筷子在桌上擺出個叉形來,這會讓餐桌上的人覺得被否定了。如果吃飽了,最好將碗里面的食物吃干凈,不要剩余一些食物殘留,這不僅不禮貌,還浪費了食物?!罢l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講的就是這個道理了。
是否遵守這些餐桌禮儀,決定著一個人在別人眼里的地位,別人也能從中看出你的文化底蘊和家庭教養(yǎng)如何。所以,我們一定要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了解中國的餐桌禮儀,不能在餐桌上讓別人看了笑話。
關于“吃”的講究還有許多,這里也不再一一贅述了??傊覀円J識“吃”,學會“吃”,并且可以正確地“吃”。
餐桌上的禮儀演講稿5
12月16日,我懷著無比興奮的心情來到駐馬店建苑大酒店參觀,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我學會了餐桌禮儀?;顒娱_始,工作人員首先帶領我們參觀了后廚。隨后,我們來到宴會廳,餐桌上整齊地擺放著各種餐具。好多餐具我以前都沒見過呢。我們爭搶著坐在桌前。在這里,我知道了主人、客人在餐桌座位的坐法、上菜的方法等。主陪(主人)要坐在對著門口的座位,主陪兩側(cè)坐主賓(客人)和副主賓,然后依次坐客人。主陪對面坐副主陪,副主陪兩側(cè)坐其他陪客。
哇!原來我搶來的座位是副主陪。我問工作人員:“我的位置是幾把(數(shù)第幾)?”他們說:“倒數(shù)第一。”同學們都笑了。工作人員說,上菜要從副主陪的位置上,上菜后要把菜轉(zhuǎn)到主賓的位置,讓客人先夾菜。還有倒酒的順序也是有講究的,一般先客人后主人。我不禁贊嘆,原來餐桌上的學問這么多呀!
活動結(jié)束了,我戀戀不舍地離開了飯店。回想著今天學到的知識,我開心極了,希望下一次還能參加這樣有意義的活動。
餐桌上的禮儀演講稿5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