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精神演講稿三分鐘
我們要以袁隆平的行為為榜樣,以他的精神為榜樣,向他學習,向他學習忘我、堅忍不拔、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袁隆平精神演講稿三分鐘,歡迎大家來閱讀。
袁隆平精神演講稿三分鐘篇1
大家好!
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自古以來飽受饑餓的威脅。
就在這時,袁隆平站了出來,他用他的心血給人們帶來了香噴噴的飯菜。
袁隆平為我們中華民族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袁隆平的祖籍在江西德安,1953年畢業(yè)于西安農(nóng)校。
袁隆平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他還得過“科學獎”,“杰出發(fā)明獎”,“金質獎章”,“世界糧食獎”等十項國際大獎。2006年,他當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1961年,當我們中國人正因為饑餓失去生命的時候,袁隆平站了出來,他經(jīng)過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終于發(fā)明出了具有較強的雜種優(yōu)勢和增產(chǎn)潛力的優(yōu)質水稻。1980年,袁隆平將我國第一項農(nóng)業(yè)專利技術轉讓給了美國!
袁隆平為了我們大家的糧食,世界的糧食,他不顧自己去為別人著想。袁隆平在攻關的十年里,他有七個春節(jié)是在海南度過的。袁隆平還有一些名著,比如說《雜交水稻》等。
現(xiàn)在,家家戶戶都能夠吃上香噴噴的米飯了,這些都離不開袁隆平的心血,沒有他的努力,就沒有我們的今天!
袁隆平,你真是中國的驕傲!
謝謝大家!
袁隆平精神演講稿三分鐘篇2
大家好!
袁隆平,一位在世界上赫赫有名的“雜交水稻之父”,一位農(nóng)民朋友眼中的“當代神農(nóng)”,離我們的生活如此遙遠又如此接近。
袁隆平,為了實現(xiàn)綠色的夢,為了科學上的突破,為了解決饑荒的恐懼。他埋頭苦干,不畏艱辛。他堅定、執(zhí)著、飽含著激情,他立志要讓載著生命根源的種子,長出累累的稻穗,養(yǎng)活一雙雙饑餓的眼眸。天道酬勤,穿越過50多年風雨的艱辛,雜交水稻的研究才有了今天的成就。袁隆平為了一個“人類沒有饑餓的未來”付出了自己所有的青春年華,付出了自己所有的精力汗水。一次次人為的惡意破壞,讓精心培養(yǎng)的秧苗毀于一旦;一次次的天災所難,讓科研進程舉步維艱。但是50多年的艱難險阻最終都在夢想的力量下低了頭,都在與夢想的較量中敗下了陣來。他對科學的熱愛,對事業(yè)的熱愛,對夢想的執(zhí)著,是無論在什么時代背景,什么外界威脅下都不會變質的,因為他的一生在為科學研究而歌,為他的事業(yè)而唱。
袁隆平夠執(zhí)著,一次次的失敗,也沒能阻止他最后獲得成功。他的執(zhí)著體現(xiàn)在以苦為樂,逆境中也常開玩笑;他的執(zhí)著體現(xiàn)在癡心不改,數(shù)十年如一日只想著雜交水稻;他的執(zhí)著體現(xiàn)在我行我素,就算是沒有國家和別人的支持,他也要將雜交進行到底。他的成果,不是坐在辦公室里,用電腦算出來的,而是長年累月蹲在田間地頭一點一滴摸索總結出來的。他頂著烈日酷暑,不分黑白晝夜,從一般雜交稻研究到超級雜交稻研究,一步一步向科學高峰攀登,為的是產(chǎn)出更多數(shù)量更高質量的糧食,最終取得了成功,創(chuàng)造了震驚中外的當代神話。有多少人能像袁隆平那樣能甘于寂寞、吃苦耐勞、不怕失敗、不屈不撓呢?雖歷經(jīng)一次次的失敗,也沒能阻止袁隆平最后獲得成功。支持他如此執(zhí)著的是其心中牢牢堅持的“為民謀食,使人類不再忍受饑餓煎熬”的精神。
現(xiàn)今,他已成為國人敬仰、舉世矚目的偉大科學家,各種榮譽數(shù)不勝數(shù),可謂功成名就。但他并沒有就此功成身退、頤養(yǎng)天年,他仍然是一身布衣、一頂草帽、一雙高高挽起的褲腿、一副黝黑且布滿皺紋的臉龐,穿梭于鄉(xiāng)村原野,守候在田間地頭,以實際行動踐行著“奮斗終身”的諾言。這就是袁隆平,執(zhí)著追求,持之以恒,百折不撓,淡泊名利的袁隆平。讀《袁隆平傳》,不僅讓你感受到科學的力量,更感覺到人格的力量。
我們要以袁隆平的行為為楷模,以他的精神為榜樣,向他學習,學習他樂于奉獻的高尚情操和堅持不懈、吃苦耐勞、頑強拼搏、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為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和目標奮斗一生。
謝謝大家!
袁隆平精神演講稿三分鐘篇3
大家好!
我們都聽說過袁隆平爺爺,他是中國的“雜交水稻之父”,就因為有了他的付出,用他的青春和汗水全都灑在了雜交水稻之上,才有我們現(xiàn)在的糧食。
袁隆平爺爺1930年9月7日出生于北京,祖籍江西省九江市德安縣,以前我們的糧食非常的少,以至于我們的廣大人民經(jīng)常挨餓,這時候袁隆平爺爺就看不下去了,進入了雜交水稻專業(yè),開始為新中國雜交水稻奉獻了一份力量。
說起袁隆平爺爺,我就想起了1960年罕見的天災人禍,帶來了嚴重的糧食饑荒,袁隆平爺爺也經(jīng)歷了饑餓的痛苦,袁隆平爺爺決心努力發(fā)揮自己的才智,開始研究水稻,決心為祖國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
從袁隆平爺爺身上我知道了,祖國是神圣的,偉大的祖國需要我們的奉獻,大事難事看擔當,危難時刻顯本色。我們要發(fā)揮強大的力量,為我們偉大的祖國貢獻力量,雖然一個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但是眾人拾柴火焰高,只要眾多個人的力量加起來那么一定會創(chuàng)造奇跡,袁隆平爺爺一個人為祖國貢獻了那么大的力量,非常值得我們學習。
聽到袁隆平爺爺去世的'那一瞬間,我淚崩了,如果沒有袁隆平爺爺,就沒有我們現(xiàn)在來之不易的今天,向袁隆平爺爺致敬!
謝謝大家!
袁隆平精神演講稿三分鐘篇4
大家好!
常言,民以食為天。生存,是人類亙古不變的主題,自人類誕生起就從未停止過對糧食的渴望。又有俗話說,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足以體現(xiàn)糧食于人們而言的重要性。一個國家想要在世界上立有不敗之地,首先要解決的就是人民的溫飽問題。
上世紀,災禍來臨,饑荒嚴重,人們的生活遭遇嚴峻考驗。懷著對國家、對人民的憂慮,對生存下去的迫切期盼,有一位博學多才的人,踏上了培育水稻新品種的漫漫研究長路。他,就是偉大的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黑且瘦,顴骨突出。青絲間染上了白雪的顏色。手掌寬大粗糙。衣著樸素。話并不多。身為中國工程院院士的袁隆平,形象卻樸實得像個平凡的農(nóng)民。他亦笑稱自己,“再怎么打扮都是個農(nóng)民”。
不同于別的院士坐在室內(nèi)、享受國家的津貼,袁隆平是實實在在當了一輩子的農(nóng)民,在田里勞苦了一輩子。
袁隆平是堅韌而執(zhí)著的。在探索雜交水稻的這條路上,他遭遇過太多太多的困難,遇到過太多太多次的失敗,可他始終沒有放棄。他擁有博愛,寬厚的胸懷,憐憫蒼生,以己身赴湯蹈火在所不惜。在研究尚未成功時,袁隆平為了尋找一株自然突變的雄性不育株,在田間,頭頂毒陽,腳踏爛泥,一穗一穗的仔細尋找。
他用粗糙的大手撫過稻穗,向深沉的黑土地傾訴夢想。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國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推廣種植雜交水稻。種植雜交水稻后,產(chǎn)量大增,獲得了全國無數(shù)農(nóng)民大力稱贊。之后,雜交水稻引起了世界范圍的關注,世界各國紛紛引進種植。雜交水稻,養(yǎng)活了中國,養(yǎng)活了世界。
袁隆平成功了。
他能夠成功的原因值得我們深思與探究。袁老說過,他信奉這樣一條公式:知識+汗水+靈感+機遇=成功。首先,知識——袁隆平畢業(yè)于西南農(nóng)學院;其次,汗水——幾十年如一日對雜交水稻的研究;其三,靈感——依據(jù)對遺傳學已有的較深的認識,論證出“鶴立雞群”的稻株是“天然雜交稻”;其四,機遇——發(fā)現(xiàn)了一株雄花花藥不開裂、性狀奇特的植株。這幾點,他都具備了,所以他成功了。而這四點其中,最可貴的莫過于“汗水”,試問有誰能堅持把一生的時間都花在田里?若是幾個月,或許有人能堅持,若是幾十年,都怯了。袁隆平做到了,所以成為“雜交水稻之父”的不是別人,而是他,袁隆平。
袁隆平是專注而敬業(yè)的。一次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沒多久,袁隆平便起身告退,“水稻長了,要到田里去了?!笔沁@般的樸質的話語,滿溢出對名利的淡泊與對本業(yè)的鉆而不倦,如何不教人感動!如今的人們,已經(jīng)被社會上的浮華迷失了眼睛,靈魂覆滿塵埃,空洞而貧乏。袁隆平獲得成功的道理與我們能否獲得成功,本質上是相通的,我們企望獲得成功,卻總是不愿付出,與成功屢屢擦身而過,終不可得。
他一生只做了一件事情,并把這件事做到了極致。說他拯救了世界也并不為過。
“我畢生的追求就是讓所有人遠離饑餓?!?/p>
——這是他澤被蒼生的胸懷。
這位老人,現(xiàn)已過古稀之年。他仍然用他的生命燭光照亮著世界,關注著農(nóng)業(yè),將一生獻之天下蒼生。在他身上,彰顯出了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盛而不衰的傳統(tǒng)美德——孜孜以求,鉆之彌堅的探索精神,博愛無私,敬業(yè)樂業(yè)的.奉獻精神。他用他的智慧,支撐了世界以億計的人民!
如果沒有雜交水稻的發(fā)明,很難想象我們依靠什么存活至今。我們每個人,都應懷著最誠摯的謝意與最真摯的感動,向袁老致敬!
袁隆平精神演講稿三分鐘篇5
大家好!
我國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出生于1930年,八十幾歲高齡的他仍然活躍在科研場上,為我國的水稻研究事業(yè)做著貢獻。袁隆平的勵志故事充滿了奮斗和堅持的色彩,不畏艱難,知難而進是袁隆平院士做科研一貫的原則?!耙活w種子改變世界”是對袁隆平所作貢獻的詮釋。
這個勵志故事從袁隆平年輕的時候開始講起。1953年,袁隆平從西南農(nóng)學院畢業(yè),成為新中國培養(yǎng)的第一批大學生。那時國家實行畢業(yè)分配政策,袁隆平被分到窮鄉(xiāng)僻壤的安江農(nóng)業(yè)學校當教師,負責教三門課。然而就在這個落后的湖南鄉(xiāng)下,袁隆平度過了人生中最難忘的18年歲月——這些日子里,他一邊教書育人,一邊做農(nóng)業(yè)科研,積累了大量的經(jīng)驗。
那個年代的人都深受饑餓的折磨。1960年,嚴重的大饑荒像蝗蟲般掠過中華大地,餓殍遍野,慘不忍睹。袁隆平內(nèi)心的壯志被激發(fā)起來了,他發(fā)誓,一定要研究出一種高產(chǎn)的水稻,讓自己的同胞吃飽!當時,科學家都認定水稻雜交沒有優(yōu)勢,可是倔強的袁隆平不認輸,他相信自己的判斷沒有錯,無數(shù)次實驗、無數(shù)次失敗,都沒有使他氣餒。天才都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和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有一天,袁隆平像往常一樣走在實驗田里,突然發(fā)現(xiàn)一株特殊的稻穗,袁隆平在驚喜之下,繼續(xù)潛心研究。終于,在1973年,袁隆平在全國水稻科研會議上,正式宣告中國秈型雜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
謝謝大家!
袁隆平精神演講稿三分鐘篇6
大家好!
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在三亞試驗基地做過一個夢:夢中雜交水稻的莖稈像高粱一樣高,穗子像掃帚一樣大,稻谷像葡萄一樣結得一串串,他和他的助手們一塊在稻田里散步,在水稻下面乘涼。
這是多么美妙的夢境!誰能不為一位水稻科學家對事業(yè)的如醉如癡,夢魂牽繞,發(fā)出由衷的贊嘆呢?
袁隆平投身雜交水稻研究,一干就是幾十年。他說,搞這個研究工作,是很苦的,頭上有太陽曬,腳下是泥和水,但是在這里有希望,有目標,有成果,所以只感到快樂。幾十年來,他基本上是默默無聞,孜孜不倦地從事他的研究。衣著簡樸,飲食清淡,閑時拉拉小提琴自娛。
他的快樂,他的充實,來自他所執(zhí)著的事業(yè)。他總結說,自己一是不怕失敗,搞研究難免有失敗,怕失敗就不要搞研究;二是淡泊名利,人活在世上,要高尚一點,不要斤斤計較名利得失,過于計較,一旦得不到就很不痛快;三是生活儉樸,身體要好。這是一位做學問的人的人生三昧,很值得玩味。
生態(tài)環(huán)境對種水稻很重要,古人概括為任地、辨土、審時,違背這些自然規(guī)律,就葉大實少,多粃厚糠,食之不香。做學問也是如此:“強扭的瓜不甜”,也要看“天時”、“地利”,不能光盯著幾個錢。從心理準備上講,心猿意馬難以到達彼岸,束腰禁欲,也不會爆出靈感的火花。袁隆平贊成這樣一個公式:知識+汗水+靈感+機遇=成功。假如去掉“靈感”,就是“苦行僧”的哲學。靈感產(chǎn)生于快樂,產(chǎn)生于“性情所近,能力所及”的專心致志——這是成功的關鍵。
人生倏忽,把生命的光束集中在這一點上,深入地學下去和做下去,心無旁騖,才會有所成就。色諾芬說得好:大黃牛心目中的上帝,也只是一頭牛。
作為“雜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他把理想、生命和愛付諸自己的事業(yè),他的人生是快樂的,他的夢也是快樂的,溫馨的。
謝謝大家!
袁隆平精神演講稿三分鐘篇7
大家好!
他把鞋子深深地陷入稻田里,讓清晰的腳印指向遙遠的未來,邁向我們美好的新時代!
自古以來,人民都是推動歷史發(fā)展的潮流,“民以食為天”、“食以稻為天”,因此,最令我敬佩的科學家莫過于“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我的腦海里,袁隆平的形象總是定格為一位身穿白色襯衫,站在一望無際的稻田里辛苦勞作的老者。常年的躬身在田間地頭,他皮膚黝黑,與其說是一位科學家,倒不如說他更像是一個普通農(nóng)民。
“禾下乘涼夢”,“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這是兩個多么宏大的設想,雜交水稻大面積畝產(chǎn)900公斤又是個什么樣的概念?這是世界上迄今尚無人登臨的一個高峰,也是“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帶領著中國專家迎戰(zhàn)世界糧食問題的一個新跨越。袁隆平曾直言,這條道路雖然是艱難的,但前途是光明的,苦就苦一點,出了產(chǎn)量更高的新品種,全中國、全世界人民都能解決溫飽問題,他心里高興,吃點苦沒關系。
袁隆平在講話時會有中英交雜的習慣,就像是吃多了雜交水稻,講中文后會自動翻譯,人們稱這是“袁氏幽默”,他還會講俄語,愛好體育,愛好音樂,考過空軍,像這樣一個多才多藝的“寶藏男孩”怎能不讓人敬佩!
這是每一位有良知的科學家身上所具備的品質,許許多多的科學家一生致力于科學研究,或許他們沒有千億的身家,卻甘愿把技術無償?shù)呢暙I給全人類,造福全人類。他們夜以繼日的工作,誰有功夫閑看云隱;他們精確地估量著生命的意義,誰有私心去計較生命的長短;他們在模糊的泥土上撿拾細小的沙粒,是這些美妙的晶瑩綻放開來,給了我們方向,使得世界更精彩。
我每天都在幻想自己何時才能發(fā)芽,茁壯成長,成為綠蔭,去感恩那些為我們無言付出的科學家。因為,我堅信自己可以不斷地向未來邁進,致敬新的時代!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