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個國家公祭日個人心得體會五篇
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歷史不會因時代變遷而改變,事實也不會因巧舌抵賴而消失。不知你們是否還記得今天是國家公祭日,那么你們知道關(guān)于第七個國家公祭日個人心得體會內(nèi)容還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準備關(guān)于第七個國家公祭日個人心得體會五篇,歡迎參閱。
第七個國家公祭日個人心得體會一
1937年12月的南京,是一片荒涼的死城,它彌漫著死氣沉沉和絕望的氣息。
電影開始了,電腦上顯示出了四個巨大的字:“南京!南京!”然后過了一會兒,電影上出來了幾行書法字,上面寫著從1937年12月到1938年2月初,僅僅6個星期內(nèi),毫無人性的日本人侵略入江蘇省南京市,將南京的老百性一個也不放過地給殘忍地殺了。他們以槍殺、刀砍、焚燒、活埋,水溺等許多殘忍的酷刑對待我無辜的市民,日本人們將燒光、殺光,槍過作為口號,向我國的南京人民進行大屠殺。
他們將五萬四千七百名老百姓趕到一片洼地里,架起機關(guān)槍,對著那些痛苦的人群掃所射……除了個別的幸存者外,絕大多數(shù)都躺在了滿是血腥味的血泊里,連一幢大多數(shù)完好的樓房也沒有,都被可惡的日本鬼子打得落花流水,將南京這座曾是六朝古都的歷史名城變成了人間地獄,可怕極了!日本軍隊還齊心協(xié)力將孫中山的雕像用鐵鏈拉起來推倒,扔到大江深處。再看看一些勇敢的人們:當姜淑云講出日軍需要一百名慰安婦的時候,她是第一個站出來的,小江的勇氣是為了能夠讓所有人換取更多的食物,帶來生命,最后回眸的瞬間有可能知道一去不復返。她是一個很悲慘的角色,不堪凌辱,最后赤裸裸地死去。一批人死前,他們大大聲地大喊:“中國萬歲!中國不會亡!”
看完了電影,我的心情沉重,這刻苦銘心的國恥,我們中國人永遠不會忘記,中國不會亡!
翻開歷史的篇章,回憶那段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
日本軍隊闖進南京時,城內(nèi)的軍人們用身軀鑄成了一道道人墻??蛇@些都無濟于事,日本軍隊以強大的沖擊力沖垮了人墻,把軍人們踏在腳底。大肆的闖進南京。
南京城內(nèi)所有的戰(zhàn)俘都被抓起來了。有的人,葬身在機關(guān)槍接二連三的掃射中;有的人被帶到海邊,又是一陣瘋狂的掃射,人們倒在海邊,海水沖刷著他們的身體,將他們輕輕拖入海中,頓時鮮血染紅了整個海面……
我怎么能不痛恨日本人,我何嘗不想讓他們付出血的代價。想一想,當他們的孩子在搖籃中甜甜的入睡時,我們的嬰兒卻被殘忍的摔在地上;想一想,當他們的兒童享受美好的童年時,我們兒童卻要面對死亡;想一想,當他們的老人在家安享晚年時,我們的老爺爺、老奶奶卻流浪在街頭無家可歸;
正如電影里所說“中國不會亡!”是的,中國沒有滅亡,但祖國現(xiàn)在的興旺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多少英雄沖鋒陷陣,用鮮血和平,他們何嘗不想在家和一家老小過平安、幸福的日子可是日本的侵略打破了這樣的生活。為了祖國他們必須要上陣殺敵。
是啊!“落后就要挨打”我們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長大為國家做出貢獻,使中國更加強大這樣才不愧對那些抗日英雄,中國才不會重蹈覆轍。
第七個國家公祭日個人心得體會二
侵華日軍南京_遇難同胞紀念館是中國南京市人民政府為銘記日軍攻占南京后制造的南京_事件而籌建。位于中國南京城西江東門茶亭東街原日軍_遺址之一的萬人坑。為悼念遇難者,南京人民政府于1985年建成這座紀念館,1995年又進行了擴建。紀念館占地面積3萬平方米,建筑面積5千平方米。建筑物采用灰白色大理石壘砌而成,氣勢恢宏,莊嚴肅穆。
來到一個大空地的地方,有一個母親喚子的雕像,這個雕像就像是一個母親正在呼喚自己的孩子,而孩子卻遲遲未現(xiàn),這個情景真動人心弦。過了大空地,便看見一小塊地噴著十股小噴泉,這個便是“祭靈泉”。過了“祭靈泉”,就來到了“萬人坑”遺址,這個“萬人坑”遺址就是日本侵略者殺害南京同胞的鐵證,上面赫然用中、日、英三種文字鐫刻著“遇難者300000”。中文和英文,這容易理解;日文,用在這里,更容易理解。這是一座用日本侵略者屠刀建起來的建筑。對具有正義感的日本人來說,這是一根日本民族的恥辱柱。
我沒有哭的_,因為我沒有看到血腥。這里是戰(zhàn)場,這里又不是戰(zhàn)場;來這的人很多都很虔誠,大家心無雜念地在悲涼的歌聲紅拜祭著漂浮在頭頂上的冤魂,一切都那么清晰。
這里面的人的遺骨,有的殘缺不齊,有的已經(jīng)被子彈射得亂七八糟,有的還很完整,有的遺骨已經(jīng)消失無蹤了。同時望著飄著小雨的天空,蒼天仿佛也在為死去的同胞落淚。
館內(nèi)很大,但卻沒什么建筑,大片的空坪占據(jù)它的中心。坪中散落著鵝卵石,散落著沙粒。在這看不到生機勃勃的空坪中,偶爾又能遇到挺拔的小草,在悲顫的音樂中亭亭玉立。小草啊,你是真的不了解你腳下的土地嗎?
“滴……嗒……滴……嗒……”,不知是什么聲音,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發(fā)出一點聲響,像水滴的聲音。隨著這聲音的發(fā)源的方向,我漸漸地看見了三個大字“十二秒”,我很好奇,便走了進去。里面比較黑暗,墻上也后很多很小的照片,總是一閃一閃的,還散發(fā)著微弱的亮光,看了注釋后才明白——墻上那小小的模糊得看不清的照片,是被殺者的照片,而每隔12秒,一個照片就將在墻上消失—落下,并發(fā)出像水滴落下的聲音,這樣就代表這個人從人時間結(jié)束了寶貴的生命。我看完后,給我的震撼非常大,這是太殘忍了!它們仿佛像一道閃電從我的心頭劃過,把我的心劃痛,并留下了深深的痕跡。
出門,發(fā)現(xiàn)在門口的雕塑柱上,停著一群白色的鴿子。鴿子象征著和平,但這只是代表了善良的中國人的心思,當人家不想和平的時候,只有戰(zhàn)爭才能找到和平之門。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讓我們記住這一段慘痛的歷史,齊心協(xié)力,振興中華,是祖國變得更加繁榮強大!
建黨九十周年了,祖國在一天天繁榮昌盛,但是,我們還是與別的國家有差距。我們要更加好好學習,創(chuàng)造出屬于自己的藍天!
走出紀念館,空氣格外新鮮,天特藍,一切就像被雨沖刷過,也許這就是的結(jié)局吧。
第七個國家公祭日個人心得體會三
今天上午,黨和國家領導人在南京參加南京_國家公祭日活動,紀念77年前南京_慘案中30萬死難者的亡靈,喚起13億人民勿忘國恥,珍惜和平,奮發(fā)圖強,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夢想而努力奮斗。整個公祭過程莊嚴肅穆,引領國人尤其是青年一代對歷史的回顧,振奮青年一代對未來的憧憬。
看了公祭過程之后,心不由己地想起身邊的青少年學生,他們太缺乏愛國主義教育了,今天這樣的大型活動,他們是不會自覺觀看的,甚至說,既是看了對他們觸動也不會太大。
為什么這樣說呢?或許你會覺得我是在胡說,但我還是想說說農(nóng)村學生的實際情況:他們基本上是生下來就與父母分離,靠爺爺奶奶撫養(yǎng)長大;這些隔代撫養(yǎng)的孩子,大都任性,自私,缺乏家庭觀念,無集體意識,一切唯我獨尊,根本談不上愛家愛國。等到入學之后,學生從一年級就被灌輸分數(shù)觀念,學校引導著學生圍繞著分數(shù)轉(zhuǎn),什么思想品德、音樂、美術(shù)課根本沒有教師教;一些學校干脆把思想品德課本扔在后勤處,過一段當做廢品賣掉。學生們從來沒有唱過國歌,參加過升旗儀式,你看到的五星紅旗是校長隨便叫個學生拉起來的。不少學生上初中了,還不會左右轉(zhuǎn),不會唱國歌,更不懂什么歷史、國情。
因此,筆者認為,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就應該從娃娃抓起,從小學生抓起。使他們從小就知道社會主義祖國的來歷,就能唱國歌中“起來,不愿做奴隸的人們,冒著敵人的炮火……”,就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學校應該把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教育當做第一要事抓,培養(yǎng)學生的家庭、集體觀念,引導學生樹立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體,處處想祖國,祖國的利益高一切的理念。
第七個國家公祭日個人心得體會四
作為一名__大學的學生,作為一名水之子,在南京,我呆了已是快滿四個月了,我終于鼓起勇氣去參觀了南京_紀念館,去祭奠那些在烽煙戰(zhàn)火中永恒消逝的生命。
和我期待中的陰霾天不大一樣,這是一個大晴天。從看到初中歷史課本上關(guān)于南京_的描寫以來,我就一直在想著:有機會的話,應是在那樣的一個陰霾天,用滾燙的心去觸摸南京_紀念館那灰黑冰涼的記憶。然而這次卻有點諷刺,在溫暖的,甚至是有點刺眼的陽光中,我踏入了這座城。
這是一個周末,沒有多少人來,冷清的感覺與晴天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雖然還未進入館內(nèi),但氣氛已然被旁邊的雕塑和音樂烘托得稍顯壓抑,相信沒有一個人看到這組雕塑時心里是沒有震動的。首先進入視野的也是的一個雕塑是一位丈夫死于日本人屠刀之下,手里抱著死去的孩子,自己也被_了的母親。她衣衫襤褸,頭微仰,像是在哀嚎老天的不公,又像是在控訴日本人的暴行,表情痛苦欲絕,我能夠看到她的絕望與憤怒。再往前,能看到一些稍小的雕塑:背著已經(jīng)死去的奶奶的少年,抱著已死小孫子的老人,趴在已死母親身上的嬰兒??他們的親人都是慘死在日本鬼子的鋼刀,炮彈之下的。這不是一個人,幾個人的仇與恨,而是一個民族的血與淚!傷痕太深,怎能愈合如初?我知道這些雕塑絲毫沒有夸張當時的情景,自己在之前也想象到了那些血淋淋的場面,然而到這里還是被深深的震撼了。雕塑的基座下是默默地泛著漣漪的水,那應是整個民族為紀念死難者而流下的永不干涸的清淚。
進入館門,看到來參觀的各色各樣的人:像我一樣的學生,工人??沒有一個人不懷著敬畏的神情,我感到一絲絲的欣慰。歷史的教育沒有只停留在課本里,學校中。不管是什么人,只要是中國人就應該關(guān)注這段受難史。整個場館按照時間的順序布置,從抗日戰(zhàn)爭的背景開始講起,配以大量的圖片,文物,文獻,視頻和仿真的場景等,講到抗戰(zhàn)勝利,日本投降,以及對南京_的紀念等。進入第一個展廳,看到墻壁上刻滿了遇難者的名字,我忍不住用手輕輕地撫摸它們,想稍稍撫平他們心中的傷痕,想稍稍安撫它們凄怨的靈魂。櫥窗里面看到最多的是日本兵遺留的_和其他生活用品。剛開始我還抱著些許“考古”的心理,但當我看到一枚枚桐葉軍功章時,我憤怒了----它們是日本人用多少中國人的血鑄造的,一枚接著一枚,暗示著一條條鮮活的生命不復存在。那些侵略者將自己的驕傲建立在鮮血之上,他們應該受到譴責。
往里走,就是重點的南京_部分,配有很多當時日本軍人_平民事情的照片,其場景不可謂不悲慘。所建造的很多仿真場景,也真實地再現(xiàn)了日本人的累累罪行。被轟炸過的房屋滿目瘡痍,殘垣斷壁上的炭火還未熄滅,讓人如穿行在狼藉的街巷之中,看著家園頃刻間化為灰燼,親人身首異處,有著無盡的恐懼和恨意。還有根據(jù)幸存者回憶出的一個個小房間,隔著窗,能看見幽暗里慘死的無辜百姓。特別是對一家人的_,我之前對其中的慘狀有所耳聞,當我真的面對這幕場景時,我仿佛看到了那個黑色的天,聽到了那些痛苦的哀嚎聲,聞到了那些令人作嘔的血腥味。
看到那些婦女受迫者的史料,無論是視頻,圖片,還是文字,都能讓我看到一幅幅慘痛的畫面,讓我深深的握緊了拳頭,我作為男人的自尊被深深傷害,他們殘害了我們中國的女人,世間最惡毒的詞都無法形容那些加害她們的日本人!對于她們來說,一生已毀,有的不忍其辱,了斷了性命,但冤魂恐怕永久地留在了人世間,揮之不去;有的為了生活,仍然繼續(xù)著一生,她們多希望自己可以失憶,不要再讓那些噩夢般的記憶夜夜刺痛著心靈,艱難,漫長......
還有最慘絕人寰的場景:“萬人坑”----層層堆積的白骨,男的,女的,老的,少的??一開始我是不愿進去的,并不是怕見這樣的尸骨,怕被眼前的一幕幕嚇到,或者心里留下什么陰影,而是怕里面的那種氣氛,更是害怕褻瀆了這些尸骨的在天之靈。我個人認為我們這些后人應該做的首先是讓這些尸骨入土為安,而不是作為一種歷史的罪證而暴露于外,畢竟他們已經(jīng)有過不幸。但是最后我還是進去了,不是為了心中的那份對日本人的恨意,而是為了對那些受難者的銘記。原本以為自己看到那些白骨會慌張,然而我錯了,真正臨到那一刻,心中反而有一種異常的平靜,不知緣由的平靜。這平靜不代表麻木,這是一種深思,是一種銘記。單純的仇恨已不能代表此刻心中萬般糾結(jié)的心緒,這些心緒要花一生去清理,關(guān)于生命,關(guān)于戰(zhàn)爭,關(guān)于和平...正如李自健的《屠生佛》留給我的思考一樣,那幅油畫左邊是兩個手拿屠刀,趾高氣揚的日本士兵,中間是一座尸山,尸山頂端是一個活著的幼兒,右邊是兩位僧人。畫里有罪孽,有控訴,有苦難,有希望,有寬恕,還有無盡的思考......
參觀雖然略顯的匆匆忙忙,但我的內(nèi)心仍然在略顯壓抑的紀念館中激動不已,在此期間我受到的的觸動就是這些不幸的靈魂在那個中華民族最羸弱的時代失去了自己的生命,換來的是現(xiàn)代人們對那段歷史的銘記,對和平的追求,對生命的敬畏。整個過程中,我也體會到紀念館設計者們的苦心,他們并不完全是在向世人控訴那段黑色的歷史,而是給我們當代人足夠的警示:暴力帶來的只是無盡的苦難,和平才是人類應該永遠追求的主題。理解了這樣的初衷,才能夠理解整個場館的內(nèi)容布置。夕陽西下,那橙色的余暉鋪滿在整個紀念館內(nèi),為端莊肅穆的紀念館籠罩上一層溫暖的霞光。透過那層柔柔的光線,我仿佛看到了那些永遠逝去的生命。他們不再面目猙獰,眼中不再透著無盡的恨意,相反的,他們面目安詳,那是沉淀恨意之后從內(nèi)心最深處釋放出來的寧靜祥和,那是對罪惡的寬容,對和平的向往與追求。在暖色調(diào)的晚霞中,我從內(nèi)心深處感觸到了那段歷史帶來的無盡的思考,同時也感知到了最真實的平和。我想,這溫暖的霞光不僅溫暖了那些無辜的受害者的靈魂,同時也溫暖了我們這些后人,它其實是想讓我們不要永遠記著恨,不要永遠生活在對罪惡的厭惡之中,而是應該記得那些教訓,那些用鮮活的生命換來的和平?;厥淄?,館內(nèi)那破舊的城墻,雖依然孤獨地佇立在那里,卻不是在控訴著一段黑色的歷史,而是在展望著一段美好的未來......
喪鐘為不幸的逝者而鳴,也將為忘記苦難,曾一度失去精神信仰的民族而鳴。不要讓南京_紀念館作為一個景點而被后人銘記,而是作為一段永不被塵封的歷史讓后人永記于心!
第七個國家公祭日個人心得體會五
祭是對于逝者表達致敬哀悼的儀式。國家公祭就是國家設祭,向逝者鄭重表達致敬致哀的莊嚴儀式。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二屆全國人大會第七次會議決定將12月13日確定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標志著在南京大屠殺中遇難的三十多萬同胞,從此獲得國家給予的最高規(guī)格的公祭,預示著這段錐心痛史將成為中華民族綿久的心靈刻度。
國家公祭南京大屠殺死難者,首先是為了銘記暴日侵華的罪惡歷史。日本乃中國近鄰,與中國交往歷史悠久,先承中國文化啟蒙,完成封建化;進入近代,脫亞入歐,學習西方,早于中國完成工業(yè)化,獲得優(yōu)于中國的綜合國力,但是國家卻步入軍國主義道路。受其邪惡本質(zhì)的驅(qū)使,不僅沒有利用先發(fā)優(yōu)勢造福人類,反而危害世界,蹂躪亞洲,侵略中國。鐵蹄所到,獸性畢露,燒殺擄掠,無惡不作,罄南山之竹,書罪未窮,決東海之波,流毒難盡。南京大屠殺更是慘絕人寰,人神共憤,盡管如此,也不過是其無邊罪惡中的一個縮影而已。
民族的歷史必須被民族記憶。南京大屠殺更不應該隨著歷史時空的變遷而淡出歷史。往事已矣,必須銘記,銘記歷史才能以史為鑒,前事不忘乃為后事之師。忘卻歷史,意味背叛,輕淡罪惡,易蹈覆轍,企圖掩蓋歷史罪惡,決不是對歷史價值的無知,而是巨奸大惡心懷叵測文章國家公祭日有感--銘記痛史,復興中華。南京大屠殺的制造國,現(xiàn)在處心積慮地淡化乃至否定這樁人類歷史中的滔天大罪,其別有用心恰恰警示我們一定要勿忘痛史。
國家公祭南京大屠殺死難者,也是為了更好地認清中日關(guān)系的政治現(xiàn)實。歷史與現(xiàn)實本來就有天然聯(lián)系。1945年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后,中國政府和人民秉承我中華民族特有的厚德仁愛精神,著眼中日長遠友好大局,體恤日本人民,厚待日本戰(zhàn)俘,主動放棄國家賠償,減輕日本戰(zhàn)后負擔,助益日本戰(zhàn)后恢復與發(fā)展。只因冷戰(zhàn)之故,日本軍國主義的歷史罪責并未得到徹底清算 ,終致孽種暗藏,禍根深植,以滴水穿石之韌功,由點及面,由微至著,由暗到明。
反映在日本現(xiàn)實國家政治活動中,多有政府要員,罔顧受害國人民的感情,公開拜神祭鬼,為戰(zhàn)爭罪犯招魂;修改教材,美化侵略歷史,直至公然否定南京大屠殺,試圖掩惡匿罪以欺世,重溫軍國殘夢,伺機東山再起;近年來,日本右翼政權(quán)竟借“購島”之名,攪亂東海,播云布雨,興風作浪,試圖修改和平憲法,突破戰(zhàn)后體制,美其名曰“做正常國家”,是可忍孰不可忍!但是南京大屠殺罪孽深重,事實清楚,史冊銘刻,國際公認,豈容隨意作踐,任意否定!現(xiàn)在,國家設立公祭日,通過提高公祭規(guī)格,使全體中華兒女共同緬懷罹難同胞,銘記慘痛歷史,弘揚正義,堅守底線,捍衛(wèi)和平,警示當下,啟迪未來,彰顯國家意志,展現(xiàn)民族決心,其意義既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
國家公祭南京大屠殺死難者,更是激勵國人為民族復興而奮斗。想我中華民族,歷史悠久,文化輝煌,歷經(jīng)五千年而綿延不絕;道德厚重,懷仁行義,遠者慕名而近者信服;疆域遼闊,物產(chǎn)饒豐,國家富強而人民殷實;地靈人杰,英才輩出,國治邦安而自立世界民族之林。惜近代伊始,國勢衰敗,列強屢犯,橫遭暴掠,直至上個世紀三十年代,日寇悍然全面侵華,中華民族空前危急。面對錦繡河山支離破碎,生靈涂炭哀鴻遍地,硝煙密布日月無輝,民族之恥刻骨銘心,國家之恨如箭穿胸,中華民族不甘沉淪,以空前的民族犧牲決死抵抗,精英先進前赴后繼,慷慨悲壯義薄云天,壯烈志士實難盡書,艱苦卓絕世所罕見,終于獲得民族獨立,國家新生。
及至今日,民族復興的光榮夢想即將成真,國家現(xiàn)代化僅欠臨門一腳;當此之時,國家公祭,緬懷遇難同胞,我們要深刻汲取忘戰(zhàn)必危,落后挨打、國破家亡的歷史教訓,將國家之恥民族之恨化為強國動力,以臨淵履薄之心,懷臥薪嘗膽之志,萬眾團結(jié),眾志成城,腳踏實地,竭力奮斗,既以復興中華民族為職志,更以復興中華民族的偉大成果惠及世界,貢獻人類的和平與發(fā)展!
第七個國家公祭日個人心得體會五篇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