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卡AV在线|网页在线观看无码高清|亚洲国产亚洲国产|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學習啦 > 實用范文 > 心得體會 > 教師心得體會 > 關于教師學論語心得體會3篇

關于教師學論語心得體會3篇

時間: 劉麗666 分享

關于教師學論語心得體會3篇

  《論語》是一部內涵豐富、思想深刻的書,值得我們認真閱讀、仔細品味。下面是學習啦,為大家準備的關于教師學論語心得體會,希望大家喜歡!

  關于教師學論語心得體會范文1

  孔子是中華民族歷史上第一個偉大的教育家,在一定意義上說,他也是全人類歷史上一個偉大的教育家,被后人稱為“萬世師表”??鬃邮讋?chuàng)平民教育,繼承、發(fā)展和傳播了古代文化,相傳孔子“弟子三千,賢人七十”,足見孔子對當時教育的貢獻??鬃釉谝簧慕虒W實踐活動中,積累了一套極有價值的教學理論,在許多方面反映了樸素的辯證法和唯物主義觀點。他的教育思想、教學方法、治學態(tài)度,以及所倡導的互敬互愛的師生關系,直到今天仍然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

  (一)學思結合,溫故知新。孔子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在教育方面有很多精辟的言論,他主張“有教無類”和“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從治學的角度看,他強調“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認為一個人要增長知識,必須認真學習并進行思考;他提倡“溫故而知新”,認為時時溫習已經(jīng)學過的舊知識,由此就能獲取更深的新知識。特別是“學思結合”和“溫故知新”已成為人們長期遵循的學習規(guī)律。新的課改確立了鮮明的課改理念的最高宗旨,就是“以學生發(fā)展為本”。我們知道教師的一切都是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fā)展。作為學生,要發(fā)展首要任務是學習,這其中包含著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學習文化知識,這就離不開“學思結合”;二是學習如何獲得文化知識,這就離不開“溫故知新”。只有這樣,才能用所學到的知識去解決面臨的各種各樣的問題。所以,我個人認為今天課改新理念其實是對《論語》中有價值的孔子教育思想的繼承和發(fā)展。

  (二)因材施教,循循善誘。孔子進行教學活動的特點,是能夠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針對智力的高下不同而因材施教,“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孔子培養(yǎng)弟子學習興趣的方法,是通過日常生活中一些生動的事例,用形象思維的方式去誘導,如用“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喻指節(jié)操,教導學生要有忍苦耐勞、不屈不撓的精神;用“逝者如斯夫”比喻時間一去不復返,意在勉勵弟子們珍惜時間、發(fā)奮圖強。這樣的教學方式,受到了弟子們的稱贊,顏回說:“夫子循循然善誘人。”我們通過“校本培訓”,已經(jīng)確立了新的教育觀。新的教育觀要求教師面向全體學生,同時注重學生個性發(fā)展。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要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根據(jù)學生的特點提供個性化教育,讓全體學生都在原先水平上得到發(fā)展。這里提到的個性化教育是與“因材施教”有著密切聯(lián)系的。新的教育觀還要求教師要尊重、理解、寬容每一個學生,要善待學生的錯誤,要用優(yōu)點融化學生的缺點?,F(xiàn)在學生厭學輟學現(xiàn)象嚴重,部分學生存在灰心失望、悲觀消極的心態(tài),這就要求教師對學生要“循循善誘”,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讓學生燃起希望之火,去發(fā)揮自己的聰明才智。

  我認為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心靈王國,都有一片自己的情感樂園。所以,作為教師就要“因材施教”、“循循善誘”,發(fā)現(xiàn)每一個學生的智能強項,扶持它,呵護它,使它成為學生的成長起點。

  (三)善于啟發(fā),觸類旁通。孔子特別強調把握時機,進行啟發(fā)式教育,實際上“啟發(fā)”一詞就來自《論語》。他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只有對求知欲強卻百思不得其解的人加以點撥,對竭力想要表達自己的看法卻無從表達的人加以引導,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鬃拥倪@一論點是非常高明的,他要求學生積極地思考問題,善于推論,聞一知二,舉一反三。這種啟發(fā)式的教學方法,在今天新課改的過程中仍有十分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我們知道科學在飛速發(fā)展,很多知識都會迅速被淘汰而變得一錢不值。因此,知識本身的獲得已經(jīng)不是最重要的了,重要的是如何去獲得知識,如何在知識的獲取過程中,開發(fā)學生的各種潛能。所以說,現(xiàn)代教學不僅是教給學生知識,更應該教會學生學知識。教師“舉一隅”是教給學生知識,學生能“以三隅反”才算教會學生學知識。要想教會學生學知識,使學生真正把知識學活,就得在舉一反三上下功夫,從而收到以一當十、觸類旁通的效果。

  (四)相互切磋,教學相長??鬃釉诮虒W法上提倡師生之間相互切磋、共同討論,以收到教學相長的效果。

  《論語·學而》記載子貢聽了孔子的教導后,領會了“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道理,孔子非常高興。一部《論語》,實際上就是記載他們師生之間互相討論的問答情況。孔子的教學是民主的。他樂于接受來自學生的批評,對于不肯提意見的學生反而要責怪。顏回是孔子最贊賞的弟子,但顏回對孔子的話句句順從,從來不提意見。因此,孔子責怪說::“回也,非助我也,于吾言無所不說。”意指顏回從來不向他提出不同的意見,這就不能使師生之間收到教學相長的好處,所以說“顏回不是能幫助我的人”。可見,孔子是開明、民主的教育家。今天,我們提倡師生互動,與孔子的教學相長是一脈相承的。教師不僅教,也要在互動中學;學生不僅學,同時也要在互動中教。師生共同對自己和對方的發(fā)展成長負責。我們大家都教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一課,寫的是孔子與四個學生的一次課堂活動。

  當年孔子在課堂操作上“以問題為主線,以活動為載體,以體驗為收獲,以情趣為動力”,為我們今天的課改提供了成功的范例。只有師生互動,才能讓師生的創(chuàng)造精神在課堂上得到有效地發(fā)揮,課堂也才會有真正的歡樂時光。

  (五)聯(lián)系實際,評人評事??鬃釉u價過的人很多,上自堯、舜、禹、湯、文、武、周公、伯夷、叔齊,下至春秋時期的管仲、子產(chǎn)等各類名人,以及他自己的弟子。孔子通過對人的評價,教育學生辨別善惡是非,為弟子們修身養(yǎng)性樹立了理想人格的典范??鬃由钤谝粋€動蕩不安的時代,社會新聞很多,作為一個政治家和教育家,他密切注視和關心時事,隨時表明自己的態(tài)度,宣傳自己的主張。孔子在自己的一生中評論過很多人和事。從這些評語中可以看出他審時度勢的胸懷和抱負,并且也反映了他通過實例教育學生的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良好學風。理論聯(lián)系實際,是教學的一條根本原則。今天,聯(lián)系實際,評人評事,也是各科教學不可或缺的內容。貫徹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教學原則,既能使學生牢固地掌握學到的基礎知識,又能培養(yǎng)學生應用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次課改明確提出要實現(xiàn)三維目標,即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其中就體現(xiàn)了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教學原則。在這一教學原則的指導下,“教師既要給學生干糧,還要給學生獵槍。” 總之,《論語》是一部內涵豐富、思想深刻的書,值得我們認真閱讀、仔細品味??鬃拥慕逃枷胧恰墩撜Z》中最精華的部分,是一份珍貴的遺產(chǎn)。讀后受益無窮。

  關于教師學論語心得體會范文2

  《論語》是我國先秦時期一步語錄體散文,主要記載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由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記錄編纂而成。全書二十篇。四百九十二章。首創(chuàng)語錄之體,其書比較忠實地記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也比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它是儒家思想的精髓,故千年來為論語作注者不盡其數(shù),經(jīng)典者也是層出不窮,而這些古代學者是用文言注文言,我們已經(jīng)和傳統(tǒng)的文言相去甚遠,因此,只能舍遠求近——通讀一些近現(xiàn)代學者所注《論語》的佳作,在我看來,最為深刻的當屬南懷瑾的《論語別裁》,稍為遜色則有李澤厚的《論語今讀》,當然少不了熱得如火朝天的《于丹<論語>心得》,這也可以作為一個大眾化的版本來參照,除此之外,還有一本林語堂的《孔子的智慧》堪稱經(jīng)典,當然,這些都只是一些很好的參照版本,我們想深入到孔子思想里面,還是得親身去品味《論語》那些古老的文字,還得親身去體味孔子的箴言,親自去領悟孔子的智慧。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魯國人。

  中國春秋末期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鬃釉缒陠矢?,家境衰落。他曾說過:“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年輕時做過委吏(管理糧倉)與乘田(管理牲畜)。他雖然生活貧苦,但好學上進善于取法他人,曾說過:“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rdquo;出身貧且賤,一生生活艱辛,在他55歲那年,認定自己的政治理想不可能在魯國實現(xiàn),于是開始周游列國,但是沒有一個國家愿意接受其政治理想,他受到了一次次的拒絕,但他又一次次的振作,向下一個國家邁進,堅定不移的為自己的政治理想而奮斗,直到13年后,他才認識到自己的政治理想在自己的有生之年是不可能實現(xiàn)的,于是回到故鄉(xiāng),從事教育活動和整理古籍,授徒講學,是私人講學之風的開創(chuàng)者,打破了學在官府的傳統(tǒng),進一步促進了學術下移,對我國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做出了重大貢獻。從孔子苦難與輝煌并行的一生,我認為可以從中學到孔子那種在求知上的永不滿足,永遠追求智慧的人生態(tài)度;還有他那種對自己信奉的價值體系的實現(xiàn)而作出的不懈努力和那誓不罷休的毅力。

  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學思想,在中國教育史上有較大的影響。他認為一個教師,必須掌握學生在學習上常犯的四種心理表現(xiàn),即廣泛而不精、知識面過窄、把學習看得太容易和有畏難情緒。只有了解學生的心理特點,才能給予幫助、補救。就是說,學生心理的差異性,決定了因材施教的必然性。 在教學上,孔子還提倡師生之間相互切磋,共同討論,互相啟發(fā),以收到教學相長的良好效果。一部《論語》,實際上就是記載他們師生間互相問對、討論的情況。如子路、顏回和子夏就是這樣做的。性率直而魯莽的子路,出于對孔子的愛護,常常向孔子提出批評性的意見,孔子也很關心、愛護子路,對他的批評也能接受,當有的學生對子路不太尊重時,孔子對他們說:子路的學問是不錯的,只是還不夠精深罷了。顏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學生,但由于顏回從未對孔子提出過疑問和批評,孔子曾不滿意地說過:顏回不是對我有所幫助的人,他對我的話沒有不喜歡的。有一次,子夏引《詩經(jīng)•衛(wèi)風》上的詩句,向孔子請教:“‘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謂也?”(《論語•八佾》意思是,《詩經(jīng)》上說:有酒渦的臉笑得真美呀,黑白分明的眼睛流轉得真叫人喜愛呀,潔白的底子上畫著花卉呀。

  這幾句詩是什么意思呢?)孔子回答說: 先有白色底子,然后畫花。子夏接著進一步闡明說:那么,是不是禮樂的產(chǎn)生在仁義之后呢?孔子高興地說:卜商呀,你真是能啟發(fā)我的人?,F(xiàn)在可以同你進一步討論《詩》了??鬃痈矣诔姓J比他小44歲的子夏在學問上對自己有啟發(fā),說明孔子能向被教育者學習的勇氣,其精神可敬佩! 治學方面,孔夫子曾經(jīng)說過“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以及“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諸如此類的話,并且還說過“吾十有五而志于學”。孔子一直活到了七十二歲,五十七年的經(jīng)歷使他仁德兼?zhèn)?,學問淵博,成為冠絕一時的大學問家,大思想家,可謂是震古爍今(不敢說后無來者,也起碼是前無古人了)。以如此身份,當他的高足問他時,他的回答竟然是“朝聞道夕死可矣”,多么令人不可思議! 作為一個完全有足夠的資本炫耀自己的大學問家,孔子還有必要孜孜不倦的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學習探索中去嗎?答案是肯定的。為了學習,可以三月不知肉味,這足以見孔子的勤奮,可如果僅僅是勤奮,恐怕孔子就不會如此得到世人的尊敬了。

  他的好學表現(xiàn)在方方面面: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這是謙虛;我不如老農(nóng),我不如老圃,這是實事求是;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這是一種樂觀??鬃訒宰畈┐蟮男貞眩ソ蛹{包容世間萬物,這就是我們所不及的。 “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rdquo;這是《論語》中給我感觸最深的。是說幾個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當老師的人;這兩句話雖然出自兩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義至大。“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rdquo;這句話包含著一個廣泛的道理:能者為師。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觸的人甚多,而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優(yōu)點,值得我們去學習,亦可成為我們良師益友。在這個集體里,就有籃球上的猛將、繪畫巧匠、書法好手、象棋大師。有的是上曉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滿腦子的數(shù)字;有的能歌善舞……多向我們身邊的這些平凡的人學習,就像置身于萬綠叢中的小苗吸收著豐富的養(yǎng)分。高山,是那樣地雄偉,綿延;大海是那樣地壯麗無邊,山之所以高,是因為它從不排斥每一塊小石;海之所以闊,是因為它積極地聚集好一點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懷和大海的淵博,就必須善于從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們點滴之長——“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rdquo;。

  一個幾歲的小朋友當然不如四十開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樣沒有史學家的見識廣博……但是正是這樣的“不恥下問”而造就了許多偉人。 孔子說,“居之無倦,行之以忠,”他主張“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這就強調教師要有愛崗敬業(yè)的精神和終身學習的理念。作為一名教師,應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水平,以較高的水平去完成自己的任務,努力教好自己的學生,向他們傳授有用的知識,讓他們有所發(fā)展。還應利用平時的休息時間來不斷學習,來適應時代對教師的要求。在工作和學習中,在不斷提高自己的業(yè)務水平和職業(yè)道德水平中,一種涵養(yǎng)一種自信讓我感受到無比的充實和快樂。

  關于教師學論語心得體會范文3

  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是傳承生命之火的人,他也應該經(jīng)??紤]“人為什么活著?”,然后明白“人是為追求幸?;钪?rdquo;。如果此生注定不幸,而又有一種生前前知的可能性,我想人人都會拒絕出生。筆者認為,《論語》開篇《學而第一》的第一段話就講什么是幸福。而且對于教師的幸福觀啟示尤大。“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悅)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段話告訴我們人生有三種幸福:學習的幸福,朋友講習的幸福,心胸開闊的幸福。在這三種幸福中,第一位的是學習的幸福,因為它在生命成長中,起的作用是最大的。因此,筆者讀論語的第一句話,首先悟出“人生幸福學習始。”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這是《論語》中的第一句話。《論語》第一句話就講學習,決不是偶然的,它反映著儒家對學習型人生的向往,告訴我們學習是出于生命成長的需要,生命成長就是每個人都要成為最好的自己。成為最好的自己,取決于兩個條件,一是造物主給了我們什么,二是我們努力到什么水平。因此,所謂命運是先天條件和后天努力互動的結果。先天條件是不能選擇的,只好把它叫做命,我們要尊重它,因為它是后天發(fā)展的物質條件,它決定著我們可以往哪些方向發(fā)展,發(fā)展到什么程度。因此儒家認為,做人首先要“知命”,“子曰:不知命不足以為君子”。“知命”就是對人生的一種科學態(tài)度,就是尊重事實,就是接受自己,就是給自己的發(fā)展科學定位。這是科學發(fā)展觀。“知命”才會“安命”,“安命”的人會把人生的寶貴精力從怨天尤人中解放出來,從而專心致志謀發(fā)展。安命以后,心有所止,氣定神閑,所以張海迪、奧斯特洛夫斯基、桑蘭坐在輪椅上笑對人生。安命之后,一個人才能積極從現(xiàn)有起點出發(fā),創(chuàng)造自己的未來。所以知命、安命是人生成長的第一步。知命、安命就是接受、承擔今天所不能改變的現(xiàn)實。但是生命狀態(tài)中不僅包括不能改變的現(xiàn)實,還包括可以改變的元素。對于這些元素,應盡到最大的努力去爭取最好的結果!感謝造物主,他只決定人類命運的一半,把另一半交給了人類自己。因此,當我們失意的時候,不要忘了造物主還給了我們一半的生命自主權,因此一個人永遠都不可消沉。當我們得意忘形的時候,也別忘了,人不可能無所不能,人是有命管著的,必須量力而為。所謂成長,專指對于自己能把握的那部分的充分發(fā)展。而充分發(fā)展唯一手段就是學習。

  “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就是漢語中學習這個詞的詞源。這句話首先告訴我們學習是“學而時習之”,然后告訴我們學習是是快樂的事情??墒墙裉旌芏嘀袊膶W習者體驗不到學習的快樂了。這跟對“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的誤讀關系極大。長期以來,語文老師把它翻譯成“學習完了之后及時溫習、復習,不也是很快樂的事情嗎?”我上初中的時候,語文老師就是這么翻譯的。那時感到很奇怪:學習完了及時溫習、復習有什么可樂的?問同桌“你學完了及時溫習、復習,很快樂嗎?”他說“我從來不復習”,我笑了,難怪他學習不好!如果學完了及時溫習、復習是很快樂的事情,那么中國還會有學不好的學生嗎?尤其是還會有厭學的學生嗎?因此,那時覺得孔子很淺,說的話不符合人之常情。

  但是我現(xiàn)在明白了,孔子被現(xiàn)代人誤讀了。我們怎么能把“學而時習之”中那個“習”翻譯成溫習、復習呢!習在繁體字中的寫法是上下結構,上面是“羽”,下面是“日”,習的本意是小鳥學飛,小鳥學飛得一遍一遍地練,因此習的本意是練習、實踐的意思。這樣一來,“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不就可以理解了嗎?學完了之后就時不時地把自己學到的用于生活、用于工作,那么學習到的都是有益于生活、工作的事情,學習是多么快樂的事情啊!原來《論語》中的第一句話就包含著我們中國哲學的一個偉大的命題“知行合一”!

  這句話可以破解中國當代教育中的很多難題——為什么中國的孩子體會不到學習的快樂,贏在起跑線上輸在終點?為什么我們今天的教育培養(yǎng)不出一流的科學家?為什么很多大學生人格萎縮?因為我們的教育與生活、社會實踐嚴重地脫節(jié)。學習應是學而時習之,結果成了學而不習,成了僅僅掌握書本知識,只備考試之需,學習者意識不到考試之外它還有什么價值!因此,學起來索然寡味,學習就成了只有硬著頭皮才能堅持下去的事情!學習不是為了生命的成長,只是為了考試,因此,在考試之前還有動力,考試之后,動力全無。學習與生命成長脫節(jié),這正是中國人感覺到學習是苦差事,而外國人不以學習為苦的原因。

  然而,更可怕的是,中國很多的教師都不喜歡學習。中國的中小學教師的繼續(xù)教育,在很多地方都是低效的。有課程和培訓者水平的原因,然而更重要的原因在于我們很多的中小學教師職業(yè)倦殆,沒精打采,甚至混日子,敷衍學生。很多教師除了教科書、參考書之外,有益文化水平提高的書一概不看,幾年不讀一本正經(jīng)書,看書看的都是《女友》、《故事會》、市井小說一類的東西。學生課代表給老師往辦公室里抱作業(yè),總是看到老師在打無聊的網(wǎng)絡游戲。“師者,人之模范也”。老師如此,學生怎么能在學習方面歡欣鼓舞呢?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母,必有其女;同樣,有其師,必有其學生。老師怎么能給學生發(fā)揮這種教師影響呢!因此,老師不學習就是誤人子弟。

  筆者因為在河南省的中小學校長培訓中教學效果好的緣故,因此,經(jīng)常受到河南省各地教育局、中小學校、教師進修校邀請,給中小學教師講學,深感中小學教師素質良莠不齊,很多中小學教師不學習。為什么?學習觀不端正。把學習僅僅與狹窄的功利目的聯(lián)系起來,只要不考試,就不學習。把學習僅僅理解為學,而不把學到的東西想辦法用于生活、工作,結果生活、工作無起色,也就體驗不到學習的快樂。因此,今天學《論語》,目的就是重樹正確的學習觀。《論語》中的學生觀告訴我們,學習是最快樂的事情。我學習,我快樂;學習是生命成長的需要;因此應該學到老,活到老;學習是人生快樂、幸福的源泉;學習使我們青春常在。

  因此,教師節(jié)來臨之際,我要對親愛的同行們談談我自己對幸福生活的第一個感受,就是想當一個好老師,尤其是想當一個擁有快樂心情從而享受幸福生活的老師,此生必須與學習相半。在古代,秀才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千鐘粟”。我認為是有道理的,不僅如此,“書中還有不老藥,讓我們將來免得老年癡呆癥;書中自有金鑰匙,讓我們一生更理性;書中自有好朋友,讓我們一生不感孤寂;書中自有好氣質,讓我們超群絕俗。”教師只要喜歡學習,善于學習,不管他長得是否漂亮帥氣,站在講臺上,就會光彩照人。好老師是什么樣的人?就是站在講臺上就顯得比一般人更美麗的人!


看了關于教師學論語心得體會的人還看了:

1.教師讀論語學習心得3篇

2.教師學習論語心得體會3篇

3.教師讀論語心得體會3篇

4.老師讀論語心得體會3篇

1006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