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閱讀觀讀書心得3篇
我的閱讀觀作者朱永新。本書選擇作者關(guān)于閱讀的觀點與部分精彩的序言,匯編成冊,讓讀者走進他的閱讀世界。下面是學習啦為大家?guī)淼奈业拈喿x觀讀書心得,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我的閱讀觀讀書心得范文1:
讀書可以感知社會,了解自我。讀書可以給人智慧,使人勇敢,讓人溫暖。讀書是最好的學習手段,作家們讀書如恒,筆耕不輟,正是因為讀書,他們才有了更多的靈感和創(chuàng)作的源泉,他們的思想和對生活的感悟,離不開書籍的滋養(yǎng)。對于讀書,他們都有著自己的觀點和理解。
胡適認為,讀書的目有三點。第一點:讀書為了生活。讀書是為了獲得應(yīng)付環(huán)境、解決困難的方法,同時還可以獲得一些思想的來源。第二點:讀書是為了更好地繼承人類文化遺產(chǎn)。因為書是先人傳給我們的知識遺產(chǎn),我們只有在接受了這些遺產(chǎn)以后,并在這些遺產(chǎn)的基礎(chǔ)上,方可發(fā)揚光大。第三點:為要讀書而讀書。讀了書便可以多讀書,不讀書便不能讀書,要能讀書才能多讀書。也就是說,人們之所以讀書主要是為了增加自己的知識和讀書能力。
易中天對讀書有著自己的理解,他認為讀書分為兩種,一種是為“謀生”,一種就是為“謀心”。有些人讀完大學,找不到工作就讀研究生,讀完研究生也找不到工作,結(jié)果就讀博士生,博士生讀完還找不到工作,就讀博士后,博士后畢業(yè)了找不到工作就不知怎么辦了,這種人讀書完全就是為了“謀生”。為“謀心”而讀書,是為了給心靈尋找寄托與安慰,易中天認為要為“謀心”讀書才算是讀書。讀書需要一些“呆氣”,也需要一點“靈氣”。他建議大學生們要多讀一點專業(yè)之外的書,文科要讀理工科的書,法學、理工科的要多讀一些人文藝術(shù)方面的書。作為文科的研究生,起碼要“通一經(jīng)”,就是要通曉一本“經(jīng)典”。我們?yōu)槭裁匆x經(jīng)典 就是因為能從經(jīng)典中讀人,讀人生,讀智慧,讀社會。
我的閱讀觀讀書心得范文2:
愛因斯坦的世界觀居然是相對的 每每想到這就覺得不可思議,想到時間可以伸縮更覺玄妙,自己也開始對世界有一點看法。
愛因斯坦的世界里,除了光速不變還有什么不是變的 一想到鍾慢效應(yīng)也就理解了為什么運動可以使人長壽,因為運動的時間比靜止的時間走的慢埃愛因斯坦已經(jīng)讓人匪夷所思,但我覺得世界還遠不及如此簡單。
如果我是一只聰明的螞蟻,那么我就想竭盡全力去解釋這個世界發(fā)生的事情。我認為草是不會動的,可一陣風吹來,他還是動了。為什么呢 于是我就在構(gòu)想,也許是一種力吧!于是我就發(fā)明了力,并想同伴們解釋這個世界。同伴們都叫我科學家,我也不辜負大家所望,繼續(xù)探索這個莫大的世界。
有一天,我終于發(fā)現(xiàn)自己這個體系有時不適用,我努力地想重新解釋??晌抑了酪膊粫氲绞侨祟惖沽艘槐畬?dǎo)致了我們所謂的洪災(zāi)。人類捉了一個伙伴,我們就認為伙伴離奇失蹤?,F(xiàn)在知道了是空的,我早就死了。也許死了就知道所有的所有了吧。
愛因斯坦做的對,這個世界應(yīng)該是變的。可我覺得他煩了一個莫大的錯誤,為何偏偏要有公式呢 沒有公式還不是一樣的活 也許到后來有被哪個公式所代替呢
世界變幻莫測,豈是一兩個公式能解釋得了的 今天某某離奇失蹤,明天某某說自己看到了外星人。說不定光速是可以變的,說不定時間是可以穿越的。所以不要對科學家抱有太多的希望,其實我也只能解釋一點點埃
也不必去知道這個世界,人生短暫。研究出來了又如何 說不定就像一條蛇咬著自己的尾巴,結(jié)束就是開始,開始就是結(jié)束。在另一個世界,重新來吧。
世界改變我們,不是我們改變世界!
我的閱讀觀讀書心得范文3:
有幸,學校發(fā)給每位教師一本朱永新先生的書——《我的閱讀觀》,只是在會議上隨手翻了幾頁,便被深深吸引了。
朱永新先生的思想總是那么鏗鏘有力,讀著他的文字,總有一種歡欣鼓舞的感覺,仿佛又回到了學生時代:研究生即將畢業(yè)的一天,蘇大教育學院請來了朱永新先生給莘莘學子做《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講座,那是我第一次見到這位老先生。說他是老先生,因為在我的印象中他應(yīng)是位德高望重的老學者。但他并不老,反而滿面紅光,面對密密麻麻的學生,他的嗓音渾厚,甚至可以穿透到偌大會議室的最后一面墻里。記得那時候的他用了兩個小時的時間講述了他教育思想,教育應(yīng)是幸福的,完整的。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點是閱讀,他認為一個人的精神發(fā)育史實質(zhì)上就是一個人的閱讀史;一個民族的精神世界,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全民族的閱讀水平。懷揣教育夢想的我被深深的打動了。于是,我也記住了朱先生所提到的新教育實驗基地之一:湖塘橋中心小學。
不知是不是命運的安排,我竟真的來到這所學校,看到走廊上那頗具文化韻味的墻面設(shè)計和那醒目的幾個大字“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總有一種心欲騰飛的感覺。
今天,捧著沉甸甸的書,我沉浸其中。翻到“朱余之爭”,我看到了兩位教育大家關(guān)于閱讀的分歧與辯論,更加興趣盎然。兩人為為“國家閱讀節(jié)”的設(shè)立而產(chǎn)生了不同見解。朱永新在提案中寫道:“和世界上其他民族相比,我們中華民族的閱讀水平堪憂。”由于國民疏于閱讀,遠離經(jīng)典,導(dǎo)致部分國民缺乏應(yīng)有的文化底蘊,心態(tài)浮躁。他認為:。“猶太民族為什么那么強大?為什么這個在公元70年后就失去了祖國,到處流浪,寄人籬下的民族,卻產(chǎn)生那么多世界級偉人呢?為什么他們依然能保持自己獨特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呢?這與猶太人視書如命、崇尚讀書息息相關(guān)。” 而余秋雨先生則認為,其一,現(xiàn)在每年已有“世界讀書日”,沒必要再增加類似節(jié)日;其二,網(wǎng)絡(luò)閱讀日趨流行的今天,信息爆炸,閱讀不是欠缺,而是成為災(zāi)難;其三,今天閱讀不再重要,對文化見識而言,更重要的是考察、游歷、體驗、創(chuàng)造。我被兩人的堅定立場與博學善論所折服。但是,我想說,無論如何,兩位學者的目光是一致的,即都關(guān)注閱讀。我贊同,佩服。但我想,這場爭論無論結(jié)果怎樣,都是一件好事,至少能讓很多人重新將眼光投向閱讀。有了分歧與爭論,才有關(guān)注與發(fā)展。
我敬仰朱先生及他敢于創(chuàng)新的思想,崇拜他思國憂生的胸懷。作為一名教育工作崗位上的小輩,我喜歡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看過我的閱讀觀讀書心得的人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