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歷史》心得體會范文
現(xiàn)代金融經(jīng)濟是一種無所不至的全能性組織力量,它之統(tǒng)治所及既要全部包涵,又要不容與它類似的其他因素分庭抗禮。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關于中國大歷史,歡迎借鑒參考。
《中國大歷史》讀書心得體會
其實先前對這本書我了解并不是很多。只是知道作者黃仁宇先生經(jīng)歷不凡。我想在讀一讀中國歷史的初衷,所以就動了心翻看這本書,剛開始看的時候,也確實覺得有點寬泛、不得要領的感覺,不過還好,堅持就是勝利,花了一段時間繼續(xù)讀下去欲有一種與從不同的感受:很新鮮,令人耳目一新。第一次感覺到讀史的趣味。
作者以其宏闊的視野,獨到的見解來解析中國歷史。這所以把它稱為"中國大歷史",是因為中國在過去的150年內經(jīng)過人類歷史上規(guī)模最大的一次革命,從一個閉關自守中世紀的國家蛻變成為一個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影響到13億中國人口的思想信仰、婚姻教育與衣食住行文章。本書從技術的角度分析中國歷史的進程,不是從道德的角度檢討歷史,它著眼于現(xiàn)代型的經(jīng)濟體制如何為傳統(tǒng)社會所不容,以及是何契機使其在中國土地上落腳。
黃仁宇先生在歷史學中展示出來的眼光無疑是值得欽佩的。在本書中他以地理條件來發(fā)展歷史,尤其不同于傳統(tǒng)歷史書寫方法,將歷史事件以宏觀的角度、綜合條理,使讀者隨之眼界開闊,縱橫千年。特別是在本書起首,作者由中國歷史的發(fā)源地來推展引領全文,而非一向認定的以年代來劃分,讓人了解圍繞著地理發(fā)生的歷史情景,對于歷史的演化,更能產生具體而清晰的概念。
首先,應當說作者是非常專業(yè)的。黃仁宇先生這部書以短短的二十余萬字的篇幅,勾畫了整個中國歷史長達數(shù)千年的全貌,實在需要很強的取舍功夫。但是,他不是以其短,或未能對于歷史的人與事件細細地加以描述來顯示其大歷史的特點的。大歷史之所以為"大"歷史的理由在于,作者一改以往中國歷史學家的著述歷程,不以史料的堆砌為著述的目的,也不以單一歷史事件的描述為著作的主要關注點,更不以對接近作者時代的歷史大事的歡呼喝彩為能事。他是以一種全新的手法,從長遠的社會、經(jīng)濟、財政、社會思想、官僚制度、地理環(huán)境等多種視角來觀察中國歷史的脈動。在歷史的圖景中為我們描繪出了歷朝歷代的大政治,大財政,大文化,大軍事,大法令,而這些都是我們歷朝歷代興衰的根本所在。在著作的意圖上,作者先確立起一個大意向,利用歸納法將現(xiàn)有的史料高度的壓縮,構成一個簡明而又前后連貫的綱領。在文字中,他還加了很多與歐美歷史的比較,然后去做進一步的研究??梢娺@種大歷史的著述方式,注重的是對歷史宏觀線條的勾畫,注重的是歷史本身相沿成型的狀態(tài)描述,并且是在區(qū)域歷史的相互比較中凸現(xiàn)其歷史特質。因此,我們不必要將歷史讀作資治通鑒,不必要將歷史認作弘揚某種道德理念的工具。跳出歷史的價值旋流,滿足今天人們對歷史的好奇心。同時也能夠在其中給我們更多的借鑒。
其次,作者是有趣的,之所以說他有趣?是因為在這本書中,有很多非常形象的比喻。比如他認為明朝是內向的;整個華夏古代史,就像是一部完整的農業(yè)文明;16世紀末的中國就像玉制的裝飾品,表面光鮮但內在異常脆弱。紛繁錯綜的社會現(xiàn)實,經(jīng)他這么一說,就清晰而簡單了。
第三,作者是相當理性的。他沒有落于俗套,保持了自己的獨立思考。在一般的歷史評價中,顯得更有新意和見解。他認為國家的法紀堪為根本,法紀廢弛,則變亂陡生。所以,在他寫的這本大歷史中,他不是在講故事,而是在文字中穿插了政治經(jīng)濟學的知識做深入分析,是可以為我們提供治國的借鑒的。歷史是不斷前進的,但變亂,分裂乃至亡國的原因往往都是一樣的。這些道理對當今企業(yè)管理也同樣適用。企業(yè)若想生存,就必須要有一套嚴格的財務管理體系,不能糊涂;規(guī)章制度的健全與執(zhí)行力的好壞更是關系到企業(yè)能否持續(xù)健康的展和在發(fā)展中能否保持競爭優(yōu)勢的關鍵。
《中國大歷史》仍然保持著黃仁宇先生一貫的"大歷史"觀點;從小件看大道理,從長遠的社會、經(jīng)濟結構觀查歷史的脈動;從中西的比較提示中國歷史的特殊問題;注重人物與時勢的交互作用、理念與制度的差距、行政技術與經(jīng)濟組織的沖突,以及上層結構與下層結構的分合。看了黃仁宇先生的書,就再接受一次歷史的教育,他的書不同于我在以往教科書上學到的,令人受益非淺,他不會以一種民族狹隘的心理去看待中國歷史上所發(fā)生的事件,而是將中國的歷史放在一個龐大的歷史背景下來探討,或者放在西方觀點下來評價。作者一直在西方研究我們自己,因此它能更用接近西方的方式和觀點來思考我們自己的問題,這也許就是這本書不同于傳統(tǒng)歷史書籍的原因所在。
這種方式對于我們讀者來說是新穎的,這當然與作者的人生閱歷有著很大的關系,作者早期就讀于南開,然后隨"國軍"入緬作戰(zhàn),抗戰(zhàn)勝利后曾在東北參與過短時"內戰(zhàn)",而后就讀于美國的一個陸軍參謀大學,最終選擇了他終生的事業(yè):歷史。作為處于具體歷史情境的治史者,所面對的畢竟不是冷冰冰的科學模型,而是還在續(xù)寫著某種歷史主題的真實生活。他直接牽扯著我們的神經(jīng),連接著我們的血肉。所以,黃仁宇先生的文字里不但有著很濃厚的傳統(tǒng)氣息,而且散發(fā)出很多西方的味道。除了能夠學習歷史知識之外,黃仁宇先生以另一種角度解讀歷史問題的思維方式和深入細致的研究方式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歷史不是偶然的,每一次歷史轉向的背后,都是政治、社會等諸多因素相互交融的結果。歷史是需要客觀評價的,這點對于歷史學家來說尤難做到,因為作者在敘述的過程中或多或少會添加自己的主觀成分,但是當你讀了這篇書以后你就會有一種異樣的感覺。生動,形象,打破了以往教科書式的羅列,將歷史又一次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對今日的現(xiàn)實有著很好的借鑒意義。相對于今,當代的許多重要事件,在宏觀歷史來看都顯得微不足道。如果將視野拉開,許多歷史上經(jīng)歷之事在今日仍然存在或發(fā)生。尤其是中國人的政治、官僚體然依然存在,讀古驗今、令人驚詫。
《中國大歷史》成功之處是作者把專業(yè)的歷史知識寫成了趣味讀物,卻又蘊含歷史沉重感與深刻的歷史的反思。特別是書中對當今社會的預言的兌現(xiàn)讓我們佩服不已。由此也實現(xiàn)了歷史的最根本目的:以史鑒今?!吨袊髿v史》對我的影響力還體現(xiàn)在另外一方面,王朝的盛衰,如同人生的輪回,如果把自己置身于"人生大歷史"中來看,最大的收獲便是領悟在歷史的洪流中,每個人的生命極為渺小,因此對于生活中的許多紛擾,片刻的痛苦與偶爾的得失又算得了什么呢?也許我們可以以一種更加寬容的心態(tài)去面對人生、笑看人生。人生過后是否應該留下點什么,如同王朝在歷史上劃過的痕跡。
《中國大歷史》讀后心得
現(xiàn)代金融經(jīng)濟是一種無所不至的全能性組織力量,它之統(tǒng)治所及既要全部包涵,又要不容與它類似的其他因素分庭抗禮。顯而易見的財產權之被尊重和分工合作的交換率所根據(jù)之客觀價值,不能在某些方面有效而在其他方面無效。如果這當中產生兩種條例和不同的習慣,則必生出罅隙,不僅引起爭辯,而且將鼓勵經(jīng)濟因素逃脫管制。大凡金融經(jīng)濟生效,有關貨幣與信用的食物必須取得隨時隨地都可以公平而自由交換的法定地位......要將這帝國之財政商業(yè)化,金融之管制方式必須到位。有關匯票、提貨單、保險單、共同海損、以船作抵押之借款、股份、打撈權利等都要經(jīng)過立法才能執(zhí)行無礙。更重要的是法律上有關遺產繼承、破產、喪失贖取權、假冒、欺騙、監(jiān)守自盜等之規(guī)定也要與商業(yè)社會里的流動狀態(tài)相符,且一切都用金錢統(tǒng)治,這一點才做的通。(《中國大歷史》第十一章:北宋:大膽的實驗——改革的盲點和障礙)
大凡專制政體總離不開道德作護符......(《中國大歷史》第十四章:明朝:一個內向而非競爭性的國家——高度中央集權)
傳統(tǒng)官僚主義的作風,真理總是由上至下,統(tǒng)計數(shù)字反映著上級的要求與愿望.......(《中國大歷史》第十七章:1800年:一個瞻前顧后的基點——社會經(jīng)濟方面的限制)
但在社會主義旗幟下廓清私人財產權仍無從避免,雖說這行動已算是姍姍來遲而且在解釋其立場時中共已大為感到邏輯上之困難......說國家經(jīng)濟計劃都能將各節(jié)籌辦得完滿,不免是欺人之談。19世紀中國的自強運動之所以失敗,即是缺乏以上有縱深的準備。(《中國大歷史》第二十章:現(xiàn)代中國及其在世界上的地位——經(jīng)濟成長與法制)
我自信我的敘述比較近乎實情,可是也會造成一種定命的印象,亦即注定將發(fā)生的事物總會發(fā)生,道德與否和事實之來往無關。這樣無人性的立論很可能擾亂讀者的心情,更可能冒犯有些敏感的讀者,然則這不是作者本意。(《中國大歷史》第二十一章:臺灣、香港與澳門——本書命意)
大致看完了黃仁宇先生的《中國大歷史》,摘錄了幾段自己有些感觸的文字出來做個交代——前幾日老公見我在讀《中國大歷史》,遂問我這書講了些啥,說與他聽聽,我竟一時語塞,不知從何講起,老公遂言我大約就是那種只讀自己想讀的東西的那種人,不管讀多少書,心里裝著的,還是自己自以為是的東西。我有些不忿,卻也無力反駁。想起這些年雖然讀了些書,卻真是沒有留下什么痕跡。心里一發(fā)狠,決定把多年前語文老師的假期作業(yè)必殺技拿出來:以后但凡讀了什么書,必得寫篇讀后感出來,多多少少能提煉一些書中所言吧和自己所想吧。
黃仁宇先生自言macro-history這詞看來是他創(chuàng)用,他也為這大歷史之說吃了不少苦頭,因著歐美史學界研究歷史向來是各取一小段歷史作為自己的研究方向,比如明史專家清史專家甚至某些專家只是研究唐代經(jīng)濟或宋代某個方面而已。他卻大筆一揮,縱橫中國上下歷史五千年,硬要把中國當代這百年歷史的傷痕累累之因由,攀扯到秦始皇一統(tǒng)天下中央集權種下的果。為此在歐美史學界掀起陣陣風波,尤其讓那些中國專家們大為不滿,然而黃仁宇堅持己見,雖然不至于披荊斬棘,想來也遇到了不少阻力,能有今日之成就,實可見黃心性之堅定,令人起敬。
按黃的解讀,秦之統(tǒng)一實則是中國地理位置之必然——一則中國的文化發(fā)源地黃河流經(jīng)中原,含沙量高達百分之四十六甚至百分之六十三,年年都有河道堵塞改道的事情發(fā)生,沒有統(tǒng)一的中央集權,這黃河治理實在難為。二則則是“十五英寸等雨線”,這線從中國東北向西南,當中的一段與長城大致相符,更西而南則使青海與西藏和中國本土分隔。這等雨線之東南,平均每年至少十五英寸的雨量是常態(tài),故中原農業(yè)茂盛,人口繁殖。而線之西北,則氣候干燥,人民游牧為生。而氣候不利之年,這馬背上的剽竊者就不由自主地打算襲取種田人,于是雙方戰(zhàn)事不斷,此種情事,亦需一個強有力的中央集權共御外辱。故秦之一統(tǒng),雖早在兩千年前,超越同期其他文化,實為必然也,因為不管是治理黃河的水患,還是共御長城之北的游牧民族的侵略,都急需一個強有力的中央集權政府,所以即使之后中國歷史分分合合,然而這大一統(tǒng)的趨勢始終不變。黃先生在他的大歷史觀里,把中國分成了三個帝國解讀。第一帝國即秦--前漢--后漢,樹立了中央集權的典范;第二帝國即隋唐北宋南宋,是最開放最具世界色彩的朝代,可惜政府架構雖在第一帝國的基礎上有所突破,但終究沒有成功;第三帝國即元明清,內向而非競爭性,終致閉關鎖國而落后于世界。
按黃先生的說法,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權,是中國因為防洪救災以及抵御北方游牧民族之需要,在技術尚未發(fā)展之際,先造成了這種中央集權的體制。這種體制以儀禮代替行政,以紀律代替法律,只注意以家族為單位構成政治上的向心力,不鼓動各地域各就其特點及經(jīng)濟上的長處發(fā)展,他們注重“尊卑、男女、長幼”的倫理教育,忽視個人之經(jīng)濟性格,對于私人財產權沒有保障,民法不能展開,以致整個組織缺乏結構上之堅實性,也因此無從發(fā)揮功能上的機動能力。這種體制均勻地滲透著某種公共精神。不過,這種公共精神只能依靠皇帝個人的警惕來維護。一旦皇帝做不到這一點,這種體制就會允許一大群與政府聯(lián)系緊密的人來壓榨窮人和無發(fā)言權的人,這種體制下,在頂端的帝王權威和中層以及大量納稅人之間,存在著一個真空管理地帶。中國傳統(tǒng)社會次序是“士、農、工、商”,商人處于社會最低的位置,他們從未有足夠的影響力來改變行政管理方式,也不足以導致國家體制的修正。國家財富通常消耗在土地市場或者被用來購買進入學者或士紳官僚行列的資格。一個王朝帶著原始落后經(jīng)濟的狂野精神而興起,然后在將這種經(jīng)濟引導導更高發(fā)展階段后,它就失去活力而變得頹廢。這種情況在中國歷史上反復出現(xiàn)。到了清朝末期,在西方列強的搶奪中,滿清君臣的還企圖局部修正這個體制,其實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那時中國之改變,有如走獸化飛禽,非脫胎換骨不可,然滿清倒臺民國建立之后的憲法約法都是紙上文章,所以舊體制崩潰,新體制尚未登場,故有后來的萬事紛紜軍閥割據(jù)之局面。而蔣介石和國民政府借著北化和八年抗戰(zhàn),替中國創(chuàng)造了一個高層機構,因為一切都是無中生有,所以缺陷重重;而毛澤東與中共,因借著內戰(zhàn)與外界隔絕的機會,以土地革命的手段翻轉了中國的底層機構;現(xiàn)如今中國政府則是在努力完善各式法律,以完善這社會架構的中間機構,從而引導中國邁入這世界大舞臺。
雖然我并不是從事歷史研究的,但讀完《中國大歷史》,還是很難贊同黃仁宇先生這大歷史觀。他批評司馬光的歷史觀免不了一個歷史“應當如是”演進的偏見,自詡他自己是以歷史“何以如是”展開的因果關系。但是在我看來,他的歷史觀,其實更堅持歷史“應當如是”,很有點“成王敗寇”的味道,更有宿命的論調。而且大歷史的架構實在太大了,薄薄一本書三百多頁要寫完中國五千年歷史,完全是粗線條的推進,這也不合我喜歡看歷史人物故事的口味,所以黃先生的大歷史,于我而言只是換個角度讀一讀中國歷史,但我實難認同他的大歷史說法。
我讀歷史,是為了尋求歷史“何以如是”,但我拒絕相信“歷史應當如是”。我從來覺得人類歷史一如個人一生,很多偶然的事件就會導致人生發(fā)展向不同的方向,有時候雖然會跟朋友附和“這都是命啊!”但我從來不是一個相信宿命的人。雖然讀了別人的歷史故事未必能幫助我重蹈覆轍不犯相同錯誤,但至少可以讓我少些迷惑糾結,所以我更喜歡讀那些歷史中個人的歷史故事,更不用說這些故事要有趣得多。
心得體會
近期,拜讀了黃仁宇先生所著《中國大歷史》,加深了原有記憶中有關中國古今歷史的條線和印象,體會了作者貫通古今中外的視野和心境,以及作者所采用的重點提取綜合評判的研究方法,有以下感想、感悟。
一、綜合與歸納的方法
正如自序篇中概括的一樣,以“中國大歷史”命名本書,作者力圖將宏觀視野這一觀念引導到中國歷史的研究里去。由于身在海外,授課對象是異國學子,作者曾懷疑講述歷史知識的意義及實用價值,輾轉反思之后,最終決定利用歸納法將現(xiàn)有史料高度壓縮,構成一個簡明而前后連貫的綱領。在閱讀“王安石的變法”、“數(shù)字管理還沒成熟”、“張居正與萬歷皇帝”等篇章時,我對作者的宏觀綜合分析法逐漸熟悉并認可,對其通過講說分析不同階段、不同朝代有關“政府抽稅”的歷史演變,論證“傳統(tǒng)社會不容產生現(xiàn)代型經(jīng)濟體制”的觀點慢慢領會逐步接受。或許這些觀點在歷史課本、野史小說中早所提及,不敢確定是作者首創(chuàng)或獨創(chuàng),但這種寫法確實是第一次跳出政治形態(tài)、道德意識去寫史,讓讀者體會經(jīng)濟體制、技術條件等其他因素對于歷史、社會、朝代更迭的重要意義,以及它們對中國歷史的推進作用。
二、視野與胸懷的開闊
本書自華夏文明起源至近代中國景象作通史串講,宏觀看去全面系統(tǒng),朝代更迭、烽火硝煙、分合之勢、民族聚散等展現(xiàn)的淋漓盡致,五千載煙云換作寥寥數(shù)語,千古風流人物化為過眼云煙,其中既有中華血脈的傳承,也有脈絡發(fā)展的足跡。在暢游歷史的波瀾壯闊中感受世事無常、時事造人,一些大事件,借力于天時地利人和,順勢發(fā)生或無可避免;一些大人物,受命于危難,問鼎于亂世,有的功成名就、光宗耀祖,有的功虧一簣、遺臭萬年。在思想意識推演方面,本書將儒、法、道、墨等各家并舉,涵蓋佛說禪學、老莊之道、基督天主、伊斯蘭等各家宗教信仰,包羅萬象、交互輝映,爭鳴沖撞中不斷迸發(fā)出新的生命光彩。閱讀本書既是沉淀知識、開闊眼界和心胸的體驗,也是穿越今古,凝練智慧和思想的盛宴,深感受益匪淺。
三、游歷與見聞的印證
讀史過程中,突然想起“書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的警語來。比如書中讀到“兵馬俑的幕后”、“佛教的普及影響”、“初唐的繁榮壯盛”、“西湖與南宋”等篇章時,因為曾經(jīng)游歷身臨其境,親見過、觸摸過、聆聽過、體味過,感覺就較其他更真實而親切,舊景、人物、故事都可以對上號,再回味歷史品讀作者點評時,條理更清晰,印象更深刻,或是豐富或是印證或是異議,更易得到共鳴或形成判斷。
四、讀史與研史的感悟
本書讀起來有些艱難,翻翻停停好多回,一遍讀下來,除了對中國大歷史進行史實梳理和印象加深外,對于作者的一些新角度、新觀點或評價雖然稱奇,但體會不足、尚處于一知半解的狀態(tài)。這或許主要源于我對政治、經(jīng)濟、文化、社會等知識積累不足或視野局限的因素。仔細想來,史實雖已既定、不可逆轉,但隨著研讀之人知識拓展、視野拓寬、閱歷豐富、境遇變化,是可以常讀常新的。讀史的基礎在于自身的知識、修養(yǎng)和眼界。同一段歷史不同人讀或同一個人在不同階段研讀,注定會有不同的感悟、不同的收獲。
歷史雖已過去不能重演,但通過對史實史料的認知和對后人評說的解讀,仍可啟發(fā)后人、大有裨益。細細品味、辨識,理解和思考歷史,嘗試把眼界放得更寬敞,把胸懷放得更寬大,放下身段,汲取精華剔除糟粕,積極當下,勇敢嘗試大膽創(chuàng)新,歷史必將為今所用、造福當代、影響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