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呂氏春秋》有感范文
讀《呂氏春秋》有感范文
《呂氏春秋》集先秦道家之大成,是秦道家的代表作,全書共分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萬字。下面是關于《呂氏春秋》的讀后感,歡迎閱讀。
呂氏春秋讀后感
近幾日,讀《呂氏春秋》略有偶得。
《呂氏春秋》,成書于戰(zhàn)國末年,是秦國丞相呂不韋主編的一部古代類百科全書似的傳世巨著,有八覽、六論、十二紀,共二十多萬言。呂不韋自己認為其中包括了天地萬物古往今來的事理,所以號稱《呂氏春秋》又稱 《呂覽》。關于此書還有一段佳話:為使此書精益求精呂不韋請人把全書謄抄整齊,懸掛在咸陽的城門,聲稱如果有誰能改動一字,即賞給千金。消息傳開后,人們蜂擁前去,包括諸侯各國的游士賓客在內,卻沒有一個人能對書上文字加以改動,可見此書確實是字字珠璣啊!
《呂氏春秋》的十二紀是全書的大旨所在,是全書的重要部分,分為《春紀》、《夏紀》、《秋紀》、《冬紀》。每紀都是5篇,共60篇?!洞杭o》主要討論養(yǎng)生之道,《夏紀》論述教學道理及音樂理論,《秋紀》主要討論軍事問題,《冬紀》主要討論人的品質問題。中間包括了一些人們耳熟能詳?shù)墓适略⒀匀纭兑龐胪督?,告訴人們:一是本領的獲得要靠自己,而不能靠先天的遺傳。二是處理事情要從實際出發(fā),對象不同,處理的方法也要有所不同;《刻舟求劍》告訴人們情況發(fā)生了變化,解決問題的途徑應靈活有變;類似的還有《循表夜涉》告訴人們處理問題要從實際出發(fā),情況發(fā)生了變化,人們的觀念也應該隨著變化,解決問題的方法也要靈活多變。最著名的就要數(shù)《去私》了,它告訴我們只有去心中之私才能正確地舉薦人才;從被舉薦的對象實際考慮,做到人盡其才,這樣才能做到大公無私
看完全書,覺得《呂氏春秋》最大的特點就是對先秦諸子的思想進行了總結性的批判?!恫欢菲姓f:”老聃貴柔,墨翟貴仁,墨翟貴廉,冠伊貴清,列子貴虛,陳駢貴齊,楊生貴己,孫臏貴勢,王繆貴先,兒良貴后。“它認為,這不同的思想應當統(tǒng)一起來思想統(tǒng)一后,才能”齊萬不同,愚智工拙,皆盡力竭能,如出一穴。“統(tǒng)一的過程,實際上是一個批判吸收的過程。所以,《呂氏春秋》對各家思想都進行了改造、發(fā)展與摒棄。提出了中央集權歷史是不斷發(fā)展的等進步觀點。難怪司馬遷稱它為”備天地萬物古今之事“呢!直至今天看來它在理論上和史料上都有很高的參考價值,有著唯物主義因素,富有教育意義,很值得我們去閱讀一番。
呂氏春秋讀后感
我周末太無聊,到書店閑逛,青島開發(fā)區(qū)得書店還行,數(shù)的品種不少,但是和北京甜水園一比就差遠拉,我足足在書店呆了有三個小時,我以前對一些古籍有愛好,也讀過三十六計,孫子兵法和鬼谷子等,我對呂不韋不看好,在我的印象里他是個反面人物。
仔細讀來讓我受益匪淺,我感覺他的觀點到現(xiàn)在也很實用,他倡導的思想不在孔孟之下,真不愧為出自百家之言,高于諸子之作,真的,望我的朋友有機會都來讀一下。
呂氏春秋讀后感
近讀《呂氏》,初行甚澀,殆漸入佳境,欲罷而不能?!秴问洗呵铩窞閰尾豁f及其門客所撰著,間雜百家,于百家之論取其養(yǎng)并為其所用。呂不韋何人也?作此書何意也?觀不韋一生,商人而已。其以“奇貨可居”,而貴為秦相,位及尊寵,功成名就,作此書當有所圖。慮之再三,方有所悟,雖則揆度臆測、一家之言,姑妄述之。
所圖無非在“利”,此“利”非彼利也,乃國家之大利。《呂氏》兼采百家,非一家之專論,非為留戀虛名之榮,探其旨,在于務實求用,以佐 國君,以治平天下為利。試言之。
《孟春紀》之《孟春》,言禮,卻非為論理,乃君王行禮教程,詳盡君王行禮儀程之所在,行禮所在,命之時。又《大樂》、《侈樂》、《適音》、《制樂》多了些敬畏之言,兼聽之明,身危國亂之論,而勸勉寓于論道,論道又成于正聽,可謂諄諄善誘者也。此禮樂之論,非為孔孟之言,然睹之則警,聞者足戒,立足于實際,志在導君王之言、行,斯為善言良謀也。
“昔先圣王之治天下也,必先公,公則天下平矣。平得于公。”“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人之天下也。”此言之利,在于警策,得與失、取與舍、善與惡、仁與暴、義與毒,皆在一念之間,或為商紂,或為西周,言雖苦,卻秉于實。其余《任數(shù)》、《察今》、《知度》、《用民》、《有度》、《分職》諸篇,一體而成治國之道。治國之道何在?務其任,揆其要,分其職,察古今之變,順民為本,治吏為體,則國道可成,民道可存,上下一體,庶幾國治矣。
及為任賢舉能,察人之道:《論人》、《愛士》、《知士》、《謹聽》、《聽言》、《察賢》等分而屬之。如《察賢》有言:“宓子賤治單父,彈鳴琴,身不下堂而單父治。巫馬期以星出,以星入,日夜不居,以身親之,而單父亦治。巫馬期問其故于宓子。宓子曰:”我之謂為任人,子之謂任力。任力者故勞,任人故逸。“彈鳴琴而治,與星出星入而治,豈可同日而語?故賢能之人,人主曷不渴求?
再有《上農(nóng)》《慎行》《當賞》等篇,無不以事說理,以理順事,以事理干于治國,其言論明于時實之務,順合時情時勢。
故,讀《呂氏》,要言不繁,真帝王之圭臬,人主之佐策:其旨一、其法一、其成一、其言一、而其質實、其用專、其能用。無虛夸之辭,貴在務實為用。此為國,亦”奇貨可居“也,為其利大于言也。而其昭于世也奇,懸之咸陽城門,增減一字千金,蓋言之有物,為論不避務實,故而自信如此。
不韋商人耶?相國耶?
讀書心得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