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卡AV在线|网页在线观看无码高清|亚洲国产亚洲国产|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學習啦>實用范文>工作計劃>教學工作計劃>

小學四年級上冊語文《古詩三首》(出塞、夏日絕句、涼州詞)教案范文3篇

時間: 浣靜1289 分享

  小學是我們古詩背誦打造基礎的階段,今天小編給大家?guī)淼氖顷P于小學四年級上冊語文《古詩三首》(出塞、夏日絕句、涼州詞)教案范文,供大家閱讀參考。

  小學四年級上冊語文《古詩三首》(出塞、夏日絕句、涼州詞)教案范文一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塞、秦、征”等8個生字,會寫“胡、催、醉”等11個生字,理解“但使、飛將、欲飲、人杰”等詞語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并背誦默寫古詩《出塞》《夏日絕句》。

  3.理解詩句的意思,再明白詩的大意。

  4.體會詩人的思想,理解詩中所含的哲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教學重點

  1.借助以前學過的讀詩方法,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的思想。

  2.引導學生把握好朗讀的節(jié)奏,掌握抑揚頓挫。

  教學難點

  1.理解詩句的意思。

  2.體會詩人的思想,理解詩中所含的哲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生字詞。

  2.理解詩句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讀。

  3.背誦古詩《出塞》。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設計

  一、知詩人 解詩題

  課前預熱:以詩會友《靜夜思》。李白在什么情況下會思念家鄉(xiāng)?你有過想家的經歷嗎?

  1.知詩人:今天我們來學習《古詩三首》。說到唐詩,你們會想到哪些唐代詩人?你對詩人了解多少?我們今天學習著名邊塞詩人王昌齡寫的《出塞》。(課件出示2)

  2.讀詩題《出塞》?!叭笔鞘裁匆馑?“出塞”怎么解釋?

  (是古代軍歌的一種題目,出征到塞外的意思。)

  3.你想到邊塞看看嗎?

  欣賞圖片。邊塞給你什么樣的感覺?(教師板書:《古詩三首》)

  在學習在這首詩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詩人。

  (課件出示3)

  (出示課件——王昌齡照片、生平簡介)

  二、初讀詩文,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古詩,注意讀準字音。

  (課件出示4)“塞、秦、征、還”

  2.學習生字

  (課件出示5)“塞、秦、征”

  指導書寫:(課件出示6)

  “塞”的中間第三橫長;

  “秦”上大下小;

  “征”左窄右寬。

  三、再讀詩文,探究詩意

  1.師:學習著名邊塞詩人王昌齡寫的《出塞》。

  檢查預習情況。

  (1)指名說說哪個字容易讀錯。

  (2)大家跟讀,學習“秦”字。

  (3)提問“但使,飛將,不教,胡馬”等詞的意思。

  2.朗讀古詩:根據平仄規(guī)律和七言絕句這種詩體的特點來讀。

  師:到底詩人吟了什么詩,我們來聽聽看。

  (生聽課件中范讀)(課件出示7)

  (指名讀,齊讀,師范讀。)

  讀得字正腔圓是學詩的第一步,我們還要讀出詩的韻味,讀出詩的感情,這就是要理解詩的意思。我們來說說學習古詩有什么好的方法?

  3.師:現在請同學自由朗讀這首詩,通過圖文結合或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詩中的字、詞,不懂的字用“△”標出。

  (生自由朗讀學習古詩)

  4.交流學習一、二兩句。

  在這兩行詩中,有什么不懂的字詞可提出來。

  小組合作理解詩意:根據我們說的學習方法再讀古詩,把理解的詞放入詩中,用我們自己的話說說每句詩的意思。

  5.反饋交流:在邊塞看到秦漢時的明月,照著秦漢時的邊關,萬里出征的將士們仍未歸還。只要漢代的飛將軍李廣還在,決不會讓匈奴的軍隊越過陰山。(課件出示8)

  6.指導第一句的修辭手法“互文”。像這樣前文含有后文中省略的詞這樣的修辭手法叫“互文”,古代詩歌中常用的修辭手法。(教師板書:互文 秦漢)

  7.同桌互說詩意,再讀古詩。試著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兩句詩的意思。

  (指名說詩句的意思)

  8.指導朗讀朗讀整首詩。

  朗讀古詩時不僅要讀準字音,有感情,還應有節(jié)奏,我們根據畫好停頓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

  (生有節(jié)奏地朗讀古詩)

  三、悟詩情

  體會“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我們理解了古詩的意思,現在我們來體會詩中的情感。

  (一)感悟畫面之悲。

  1.師范讀詩句。

  你眼前出現一幅什么畫面?

  (板書:明月 關 人未還)這樣的畫面給了你什么樣的感覺?

  2.指導讀出感覺。

  小結:古代描寫軍旅生活的詩歌,大都要寫到明月和邊關?!懊髟隆薄斑呹P”已經成了戍守邊關將士們生活的兩個典型的景物。

  (二)感悟人心之悲。

  1.從征人角度感悟。

  “人”指什么人?(板書:同情征人)(唐代鎮(zhèn)守邊塞的士兵統(tǒng)稱征人)

  (1)想一想:白天軍務繁忙,到了靜夜面對邊塞荒涼的關山和一輪明月,那些背井離鄉(xiāng),長途跋涉來駐守邊關的征人們,會想什么呢?(家 親人)

  (2)補詩句:(課件出示9李頎詩:“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xiāng)?!?

  師:不知何處傳來悠揚的蘆笛聲,引得征人直往家鄉(xiāng)的方向望。他們望到了什么?

  (望到的依然是明月和邊關。)他們什么心情?體會失望、悲傷。

  讀出語氣。

  (3)激情引讀:回家是千百萬征人縈繞心頭上的夢啊!卻只能化為一句——(引讀)

  課件出示10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2.從親人的角度感悟

  (1)過渡:征人在萬里之外喋血沙場,在同一輪明月下他們的家人在做什么呢?

  (2)想象說話:白發(fā)蒼老的雙親,拄著拐杖,倚在門口,對遠方的兒子說__________。勤勞善良的妻子,干完農活,站在村口,對遠方的丈夫說____________。孤苦年幼的孩子,對遠方的父親喊:_________。(課件出示11)

  指名反饋

  (3)師:多么動情的呼喚,多么強烈的期盼,但他們等來的盼來的卻依然是“人未還”引讀。此時月圓人卻不圓他們會是什么樣的心情?(悲傷)(板書:悲壯)

  (4)指導讀出感情。

  (三)感悟歷史之悲

  師:這樣的思念,這樣的等待,是不是一年,兩年呢?從哪里看出來的?

  自秦漢以來,邊關戰(zhàn)事頻繁,征人死傷無數。翻開歷史的長卷,朝代變遷:我們發(fā)現從秦代到唐代中間隔著秦—漢—三國—晉—南北朝—隋—唐。這是悠悠千年的歷史啊。(課件出示12)

  師:至秦至漢至唐,明月依舊,邊關如故,多少征人盡望鄉(xiāng)啊,依然是——(引讀)

  課件出示13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边@悠悠千年,月圓家不能圓,多少親人望穿雙眼,哭斷心腸,依然是(引讀)

  體會詩人情感:一句“人未還”讓我們嘗盡了戰(zhàn)爭給人們帶來的痛苦。

  寫下這兩行詩句,詩人王昌齡留下了眼看淚。這是什么樣的眼淚?反饋并讀出語氣。

  師:這是傷心的眼淚更是同情的眼淚。同情征人有家不能回的悲傷,同情征人的家人失去親人的悲痛。讓我們帶著感受來齊讀這兩行詩。

  3.征人們?yōu)槭裁床换丶?我們來看一段資料。另外還有許多邊塞詩,也反應了邊塞戰(zhàn)爭給人們帶來的苦難。

  課件出示14“據《資治通鑒—唐》記載:玄宗時,改府兵為募兵,兵士戍邊時間從一年延至三年、六年,終于成為久戍之役。“天寶”以后,山東戍卒還者十無二、三。”

  年年戰(zhàn)骨埋荒外,空見蒲桃入漢家——唐•李頎《古從軍行》

  黃塵足今古,白骨亂蓬蒿——唐—王昌齡《塞下曲》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唐—王翰《涼州詞》。

  體會“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p>

  1.看到征人悲慘的生活,看這千百萬妻離子散的家庭,你們想對這無休止的戰(zhàn)爭說什么?所以詩人這樣寫到:“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1)為什么要寫西漢飛將李廣呢?

  (補充:《塞下曲》能騎善射,力大無比。)“不教”是什么意思?

  (2)讀出豪邁、勇敢、一往無前。

  從這兩行詩中感受到詩人什么樣的希望?(板書:渴求良將,渴望和平。)

  2.激情引讀

  (1)這兩句詩表達了王昌齡殷切的希望,我們來表達下詩人的希望好嗎?(引讀)

  (2)這兩句詩僅僅表達了王昌齡的希望嗎?還表達了誰的希望?是呀,這千百年來千百萬征人的希望,他們希望(引讀)這也是千百年來征人們親人的希望,他們希望。(引讀)

  3.體會壯的感情

  出示《從軍行》“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斌w會戰(zhàn)士們的豪情壯志。齊聲朗讀。

  四、布置作業(yè)

  將你今天在課堂上的收獲加上你的想象,將《出塞》這首詩改成一篇記敘文或一個故事。

  五、總結

  1.“人未還”雖說是悲痛的,但也見證了戰(zhàn)士們保家為國的壯烈。讓我們帶著自己的感受再讀這首詩。從詩中你感受到王昌齡是一個什么樣的詩人?(板書:憂國憂民)

  2.寫法:這首詩的體裁是“七言絕句。”這首詩氣勢雄壯,既寫了征人的哀嘆,又寫出了渴求良將的愿望和報效國家的志向。真不愧為“七絕詩”的壓卷之作。

  同學們,古時戰(zhàn)事不斷,今天的世界仍不太平,世界上戰(zhàn)爭從未停止。但歷史卻留下了王昌齡的《出塞》這樣一首渴望和平,關愛所有生命的詩篇。讓我們帶著體會齊誦這首詩。有能力的同學可以不看書。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生字詞。

  2.在明白古詩意思的基礎上,學習李清照崇高偉大的愛國精神,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奮發(fā)圖強的精神。

  3.背誦古詩。默寫古詩《夏日絕句》。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設計

  一、談話激趣

  同學們,我們知道,古詩語言精煉,意境深遠,是悠久的中華文化瑰寶之一。今天,我們再來學習另外兩首詩。

  2.出示并理解課題。

  (課件出示16:沙漠圖片)西域沙漠,人煙稀少,這,就是唐朝的邊塞重鎮(zhèn),涼州當地歌曲中夾雜有少數民族的曲調,別具一格,人們稱之為涼州詞,許多詩人都喜歡為它填寫新詞詠唱。今天我們來學習唐朝著名詩人王翰寫的《涼州詞》。(教師板書:《涼州詞》)

  二、初讀詩文,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古詩,注意讀準字音,讀出節(jié)奏感。

  (課件出示17)“琵、琶”注意:葡萄和琵琶的讀音。

  2.學習生字

  (課件出示18)“催、醉”

  指導書寫:“詞、催、醉”都是左右結構的字,“催”是左窄右寬;“醉”左右結構勻稱。

  3.教師范讀,指導讀出節(jié)奏。

  4.學生自由讀注意讀出詩的節(jié)奏感,借助注釋說說讀懂了什么。

  5.小組交流讀懂了什么。

  三、學習古詩《涼州詞》

  師:剛才大家通過讀詩初步了解了古詩的內容,你剛才說到那盛宴擺滿了葡萄美酒啊,讓我們讀讀這一句(出示詩句第一行)。(課件出示19)

  1.展開想象,你看到了什么?

  醉人的葡萄酒、那精致的夜光酒杯閃著亮光盛滿了香甜的美酒。

  師:同學們,這就是夜光杯,相傳是周穆王時代,西域胡人用白玉精制成,因“光明夜照”得名;涼州往西就是新疆的吐魯番,那里可是盛產葡萄美酒和夜光杯的地方,(課件出示20)很多同學發(fā)出了驚嘆聲,誰來讀出這樣驚喜的感覺?

  這樣的葡萄美酒和夜光杯,讓你眼前仿佛出現了怎樣的場景?你想想到些什么?

  碰杯聲、歡笑聲,勸酒聲,多么歡快的氣氛啊。這情景使人異常興奮——讀:

  盛大的酒宴上有很多夜光酒杯盛滿了香甜的葡萄酒,酒席上擺滿了豐盛的食物,很多將士在舉杯歡慶,真是豪華的盛宴啊,真是令人神往啊,誰能把這樣盛大的場面讀出來。

  指名讀,女生讀。

  2.將士們剛要舉杯豪飲時,你們聽,什么聲音傳來了?急促的琵琶聲。

  邊聽邊讀,這急促的琵琶聲在催促什么?

  (1)這急促的琵琶聲在催促戰(zhàn)士們趕快奔赴戰(zhàn)場。

  (2)這急促的琵琶聲還在催促什么?還有不同的感受嗎?西域人有騎在馬上彈奏他們特有的琵琶以助興的習俗。

  ——是不是應該從“催”里讀出:

  (1)快盡興暢飲;(2)快奔赴戰(zhàn)場(3)快喝,喝完了要奔赴戰(zhàn)場。

  師小結:同學們通過邊讀邊想,從這個“催” 字中讀出了不同的情懷。

  3.小結:這場酒宴真是非常隆重,有歡快的琵琶聲,有醉人的美酒,酒宴上人聲鼎沸、酒杯交錯,誰來讀出這樣盛大的場面。指名讀、分組讀。

  4.激越的琵琶聲,讓我們在場所有的將士們興致飛揚,諸位老兄,我有點醉了,想告辭了,你們想對我說什么?這樣難得的盛宴就應該一醉方休。

  展開想象:“怕什么,醉就醉吧,醉臥沙場,不也是人生一大快事嗎?請諸位莫笑,引入下一句。(板書:醉)

  指名讀,從“醉臥沙場”中我聽出了你們那份瀟灑從容,小組讀,醉了躺著沙場上為什么不要笑我呢?因為從古至今沒有幾個人在戰(zhàn)場上能活著回來。

  5.是啊,你抓住“幾人回”讀出了將士的心聲,大家再好好讀一讀這一句,想一想你從幾人回中讀出了什么?小組討論匯報。

  自古以來邊關烽火難息,多少將士血灑疆場!多少母親失去自己的兒子,多悲涼啊,指名讀,從你的朗讀中讓我想到王昌齡《出塞》的一句詩“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多少將士就這樣到了戍邊再也沒回來啊,誰再讀。女生配樂讀,我聽出了母親們的心聲。

  傷人一萬,自損八千,戰(zhàn)爭是多么殘酷啊。——讀全句沒有幾個人活著回來啊,這里運用反問的句式說出將士們的心聲,在質問這場殘酷的戰(zhàn)爭啊。

  小組讀。

  盡管有那樣多的將士們戰(zhàn)死沙場,可仍然有無數的熱血男兒們奔赴戌邊、前仆后繼,這是為什么?為國戌邊死得其所,是無比悲壯的。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從古至今戌邊的戰(zhàn)士為了國家領土的完整拼死沙場、寸土不讓,他們的死是悲壯的,更是豪邁的。(板書:悲壯 豪邁)

  ——男生齊讀。

  正是因為將士們有這樣的豪邁的氣度,才有醉臥沙場的瀟灑從容。全班讀。

  小結:好一個“幾人回”,同學們今天很會學習,通過反復品讀,讀出了幾種不同的感受。

  6. 總結全文,回歸整體:

  《涼州詞》短短四行,二十八個字,那盛大的場面讓我們聞到了醉人的美酒,看到了將士們一醉方休、醉臥沙場的那份瀟灑從容,全詩前后形成了強烈的對比,抒發(fā)了戍邊將士為國捐軀的悲壯與豪邁。讓我們帶著這樣的情感把整首詩自己試著讀一讀。

  師:從你們這悲壯豪邁的聲音中,讓我們聽到了戰(zhàn)士們的心聲:為國捐軀、視死如歸。

  7.指導背誦。

  師:下面讓我們將這種豪情融化在記憶中,融化在血液里,把這首詩試著背一背。

  學生試背,指名背,小組背,全班齊背。

  四、學習古詩《夏日絕句》

  (一)(課件出示21)全詩內容

  1.用多媒體出示,指導朗讀。

  師導語:在那個國破家亡,風雨飄搖的時代,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而南宋統(tǒng)治者卻整日沉迷于享樂,不思恢復中原,公元1127年,李清照途經當年項羽自刎的烏江渡口,觸發(fā)了她的無限感慨,寫下了這首著名的《夏日絕句》。

  (在激昂的琵琶聲中,毛筆楷書的詩句一一出現,師富有感情地大聲朗讀。)

  同學們聽出老師怎樣的感情讀的這首詩嗎?

  (悲憤、激昂)

  誰來試著讀一讀?

  2.請三、五名同學大聲朗讀,其他同學評一評,誰讀得好?為什么?

  ((課件出示22)用多媒體課件,入情入境,一下子將學生帶入詩中描繪的意境中,因此,學生讀得非常有感情。)

  3.分小組討論,理解詩句含義。

  (1)理解第一句

  學生討論,匯報:活著要做人中豪杰;死了,也要成為鬼中的英雄。(板書:生 人杰 死 鬼雄)

  (2)理解“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學生討論,匯報:至今人們還懷念項羽,佩服他寧死不肯逃回江東。(板書:有骨氣 有氣節(jié))

  4.思考討論:

  (1)“項羽”是什么人?李清照為什么“至今思項羽”?(說說項羽的故事。)

  (課件出示23)秦朝末年,統(tǒng)治者的殘暴激起了人民的不滿,各路豪杰紛紛起義抗秦,項羽率領八千江東子弟渡江轉戰(zhàn)中原,消滅秦軍主力,立下赫赫戰(zhàn)功,秦朝滅亡后,與劉邦爭奪天下,最終,項羽兵敗亥下,退至烏江渡口。當時,烏江亭長勸他急速渡江,回到江東,重振旗鼓,項羽覺得自己無顏再見江東父老,不肯過江逃生,便下馬步戰(zhàn),殺敵數百,負傷十余處,最后從容自刎,時年31歲。

  (2)讀了這段文字,你理解了項羽為什么“不肯過江東”嗎?

  師小結:是啊!項羽活著是西楚霸王,人中豪杰,就是死,也要做鬼中英雄,而決不屈膝投降。而南宋的那些統(tǒng)治者卻在做什么?請同學們再看一段資料。

  師小結:雖然岳飛被害的事情發(fā)生在李清照寫這首詩之后,但如果李清照知道了這件事也一定會痛罵當時的統(tǒng)治者。有一首寫道“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反映的就是當時中原人民的狀況,而另一首詩“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反映的就是狀況,面對這樣的遺民,面對這樣的統(tǒng)治者,李清照再也忍不住了。

  5.在理解全詩的基礎上,對學生進行語言訓練和朗讀指導。

  師過渡:李清照大聲地呼喊“南宋的統(tǒng)治者啊!你們?yōu)槭裁床荒芟耥椨鹉菢?hellip;…”生接著說“南宋的統(tǒng)治者啊!你們?yōu)槭裁?hellip;…”

  (詩句內容較簡單,學生通過自學討論就能理解詩意,后面幾道思考題讓學生進一步理解李清照為什么要寫這首詩。)

  6.總結全詩,朗讀升華

  師總結:是啊!一個封建時代的弱女子竟有如此的愛國情懷,竟有如此的胸襟和氣魄,實在令人佩服。

  討論:讀了這首詩,你懂得了應當怎樣做人?

  師小結:做人要像李清照那樣,做一個熱愛祖國的人,做一個頂天立地的人。同學們只有從小樹立遠大的理想,勤奮學習,將來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強大,才不會受敵人的欺辱。讓我們懷著對李清照的敬仰,讓我們抱著“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的信念,再一次大聲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吧!

  7.配樂朗讀全詩,讓學生的思想境界得到進一步地升華。

  ((課件出示24)在激昂的琵琶曲中,大聲朗讀,讓這首詩的字字句句和李清照的精神永遠留在同學們的心中。)

  五、作業(yè)

  1.寫一寫這首詩的讀后感。

  2.讀一讀李清照其他的詩詞。

  板書設計:

  21 古詩三首

  《出 塞》

  互文 明月 關

  秦漢 人未 悲壯

  同情征人,渴求良將、渴望和平

  《涼州詞》

  唐:王翰

  醉

  悲壯 豪邁

  《夏日絕句》

  李清照

  生 人杰 有骨氣

  死 鬼雄 有氣節(jié)

  教學反思

  1.在教學詩句時,我首先找出詩句中關鍵和難理解的字詞,掃平障礙,繼而再理解詩句就非常容易了。

  2.古詩朗讀同樣也要讀出感情和抑揚頓挫。除了老師示范,我還利用本課現成的朗讀磁帶讓學生連聽幾遍,示范效果挺好。再讓學生進行朗讀,朗讀的效果的確好多了,真還有些古人吟詩的味道呢!其次老師還在古詩翻譯的基礎上再加以聯(lián)想和想象,另配上悅耳的輕音樂朗讀給學生聽,讓學生邊聽邊體會詩中的意境,這樣既能把學生帶到美好的境界之中,又能為學生后面能順利改寫古詩作了良好的鋪墊,起到了一舉兩得的作用。

  3.以前教學古詩大多采用串講形式,這里且不談它的效果如何,至少我以為采用啟發(fā)式教學,讓學生在課堂上多思維活動,自主合作,帶著問題,由淺入深地學習理解詩句,更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本課的教學還存在以下問題:

  1.學生不能直接釋題,還得逐詞理解后才能釋題。這是四年級的第一首古詩教學,也算是學習古詩的起步,學生理解詩句的方法還要加強。應以解詞串句法作為理解古詩文意思的主要方法。

  2.課堂部分在以學生為主體這一點做得還不夠,不自覺地以教師為主,應讓“教師為導,學生為主體”成為習慣。

  3.詩是要多朗誦的。可是在本教學過程的朗誦的成分顯然是比較少的。

  小學四年級上冊語文《古詩三首》(出塞、夏日絕句、涼州詞)教案范文二

  文本分析:

  《出塞》是一首懷古傷今的感時之作,它通過描寫月照邊關時戍邊士卒思慕良將的強烈感情和報國建功的愿望,抨擊了唐玄宗開元年間邊將無能,致使邊釁四起的現實,表現了詩人王昌齡誠摯的愛國熱情。詩人以雄勁的筆觸,對當時的邊塞戰(zhàn)爭生活做了高度的藝術概括,將寫景、敘事、抒情與議論緊密結合,在詩里熔鑄了豐富復雜的思想感情,使詩的意境雄渾深遠,既激動人心,又耐人尋味。

  《涼州詞》同樣是一首邊塞詩,作者是唐代的王翰。詩歌前兩句通過描寫“葡萄酒”“夜光杯”和“琵琶”等帶有鮮明邊塞特色的事物,渲染了出征前盛大華貴的酒宴以及戰(zhàn)士們痛快豪飲的場面;后兩句借將士的心聲吐露把生死置之度外的豁達和奔放的思想。本詩寫的雖是艱苦荒涼的邊塞生活,但語言明快,體現了大唐盛世的氣象。

  《夏日絕句》是宋代詞人李清照創(chuàng)作的一首五言絕句。這是一首借古諷今、抒發(fā)悲憤之情的懷古詩。詩的前兩句直抒胸臆,提出“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的崇高境界;后兩句通過歌頌項羽的悲壯之舉來諷刺南宋當權者不思進取、茍且偷生的無恥行徑。全詩僅二十字,卻巧用典故,可謂字字珠璣。

  本課的教學內容是三首與戰(zhàn)爭有關的古詩,因此對于古詩學習的一般技巧,如朗讀、想象、背誦等,都需要運用到教學過程中。此外,課內生字的讀寫和認識,詩歌內容、情感的體會與賞析,也是課堂上的重點。同時,教師也可補充活動教學,如誦詩會或賽詩會等,借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塞、秦、征”等8個生字(包括1個多音字),會寫“詞、催、醉”等10個生字。

  2.通過看注釋、查工具書、查閱詩歌寫作背景等方法,準確地理解詩意,把握詩情。

  3.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三首古詩,默寫《出塞》和《夏日絕句》。通過對詩句的誦讀感悟,體會詩中濃濃的愛國熱情。

  教學重點:

  1.理解古詩的意思,感悟詩歌表達的情感。

  2.讀悟結合,體會詩歌氛圍,激發(fā)學生建設祖國、保衛(wèi)祖國的豪情壯志。

  教學難點:

  1.通過看注釋、查工具書、查閱寫作背景等方法,準確地理解詩意,把握詩情。

  2.比較三首古詩的異同。

  課時安排:2課時

  出塞

  1.認識本課“塞、秦、征、還”4個生字,會寫“塞、秦、征”3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并能背誦、默寫,結合注釋、工具書和寫作背景理解古詩,體會詩人抒發(fā)的感情。

  3.理解戰(zhàn)爭給人民帶來的災難和不幸,增加對和平生活的熱愛之情,體會邊塞詩的風格。

  1.反復朗讀古詩,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歌的意境。

  2.體會詩人同情戍邊將士、渴望和平的情感態(tài)度。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1.引導學生形成單元整體印象,從單元整體學習目標過渡到課文學習。

  導語:“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边@句話想必你們中不少人都聽過,它的意思是天下大事的興盛、滅亡,每一個老百姓都有義不容辭的責任。其實,可以用一個簡單的詞語來概括它的核心內容,那就是“愛國”。說到愛國,你們會想到什么?(學生自由表達,引導學生說出愛國的詩歌)沒錯,愛國的表現有很多,這個單元我們就將去誦讀一批愛國詩歌,去認識一群愛國詩人,去感受一片愛國的熱土?,F在,就讓我們步入詩歌的世界,去品一品古人的愛國之情。

  2.播放朗讀音頻,學生聽讀三首古詩,觀賞插圖,進入古詩情境。

  3.出示《出塞》課件。齊讀詩歌,校準字音,理解詩題。

  過渡:“塞”是一個多音字,在這里讀“sài”,指軍事要地,即邊關、邊塞?!俺鋈钡囊馑际堑竭叿谰€上去戍守邊疆,它是漢朝樂府詩舊題,內容多與征戰(zhàn)有關。由此可見,《出塞》這首詩很可能寫的是什么?(寫邊關的戰(zhàn)爭見聞、感想)

  知識補充:“樂府”在兩漢時是指主管音樂的官府,它主要收集編纂各地民間音樂,整理改編與創(chuàng)作音樂,進行演唱及演奏等。后來變成一種帶音樂性的詩體的名稱。

  二、初讀課文,檢測預習

  1.指名學生介紹作者,教師補充歷史背景。

  王昌齡(698—756) 字少伯,一說京兆長安(今陜西西安)人,唐代著名邊塞詩人。開元、天寶年間詩名甚盛,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稱。尤擅七絕,其詩多寫當時邊塞軍旅生活,氣勢雄渾,格調高昂。他也因此又被后人譽為“七絕圣手”。

  歷史背景 盛唐開元、天寶(713—756)數十年間,是我國歷史上的一個繁榮時期。當時因西北邊疆的征伐、守衛(wèi)而產生的戰(zhàn)爭層出不窮,征戍成為人們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許多詩人從不同角度接觸并描寫了這一題材?!冻鋈愤@首詩就是詩人王昌齡早年赴西域時所作。

  2.學生自由朗讀,小組交流。課件出示閱讀交流的要求。

  (1)讀準字音,識記生字。

  (2)圈出不理解的詞語,小組交流。

  3.檢查交流情況,重點識記、書寫生字。

  (1)出示帶拼音的字詞卡片,指名認讀。教師糾正字音,識記生字。

  會寫的字:出塞(sài) 秦(qín)時 長征(zhēnɡ)

  會認的字:未還(huán)

  方法拓展:“還”是多音字,可以通過組詞造句進行辨別;“塞”的讀音可聯(lián)系之前所講,再次進行鞏固。注意讀準前鼻音“秦”,翹舌音和后鼻音“征”?!叭?、秦”可以用形近字辨析的方法進行識記,“征”可以運用生字加減法進行記憶。

  ◆形近字示例:

  塞(塞外)——寒(寒冷)

  賽(比賽)——寨(山寨)

  ◆生字加一加:

  彳+正=征

  (2)播放生字書寫視頻,提醒學生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筆畫及筆順。

  (3)教師示范寫生字,學生進行書寫練習,教師巡視指導。

  (4)教師示范朗讀,學生嘗試劃分節(jié)奏,吟誦詩歌。

  出塞

  秦時/明月//漢時/關,

  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

  不教/胡馬//度/陰山。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出示課文配圖,引導探究。

  過渡:同學們朗讀得非常流利,也非常有節(jié)奏,讀出了詩歌特有的韻味。但是對于情感的把握,我覺得還不夠精準。下面讓我們再次走進詩歌,通過了解詩歌大意來感受詩人的情感。

  2.分小組查閱相關資料,通過交流了解詩中涉及的歷史知識。

  明確:(1)秦、漢是中國歷史上的兩個朝代,它們距唐朝有七八百年的時光。

  (2)“飛將”指李廣。李廣是西漢著名的軍事將領,一生都在邊關御敵,以驍勇善射、智謀超群著稱,匈奴稱他為“飛將軍”。漢武帝在位時,派他鎮(zhèn)守右北平,匈奴聽說他來了,都畏懼得爭相逃避,多年不敢侵入境內。(可補充詩歌《塞下曲》: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

  3.看圖想象,引導學生說一說詩歌描繪的畫面。

  示例:荒遠蒼涼的塞外山峰在夜色中隱約可見,一輪皎潔的明月照著邊關的漠漠黃沙。那些背井離鄉(xiāng)、長途跋涉來戍守邊關的戰(zhàn)士們,白天軍務繁忙。到了靜夜,面對邊塞荒涼的關山,面對一輪明月,他們靜靜地思索著,思念著……

  四、品讀欣賞,深入探究

  1.教師教學“秦時明月漢時關”。

  (1)理解“秦時明月漢時關”的意思。詩歌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勾勒了一幅怎樣的畫面?包含著詩人怎樣的情感?

  預設:詩人從描寫景物入手,首句勾勒出一幅冷月照邊關的蒼涼景象。在“月”和“關”的前面用“秦”和“漢”加以修飾,使意境更加高遠,把讀者帶到了遙遠的古代,同時也引人深思:秦漢以來,邊防戰(zhàn)爭接連不斷,一直持續(xù)至今,真是拖得太久了!這里“秦、漢、月、關”四字交錯使用,在修辭上屬于“互文見義”,意思是“秦漢時的明月,秦漢時的關”。

  方法拓展:“互文”即古代詩文中的相鄰的句子中所用的詞語互相補充,結合起來表示一個完整的意思,是古漢語中一種特殊的修辭手法。如《木蘭辭》中的“將軍百戰(zhàn)死,壯士十年歸”兩句,前句省略了“壯士百戰(zhàn)死”,后句省略了“將軍十年歸”,這兩句表達的意思是“將士們經過無數次出生入死的戰(zhàn)斗,有的為國捐軀,有的轉戰(zhàn)多年勝利歸來”。

  (2)想象畫面,串講詩意。

  過渡:這一句設定了本詩的大背景,奠定了詩歌的情感基調。讓我們走入那個寂靜的月夜,走近那些守衛(wèi)在荒涼的關山的戰(zhàn)士,去體會他們內心的情感波動。

  2.教師引導學“萬里長征人未還”。

  (1)引導學生理解“萬里長征人未還”中蘊含的情感。這里的“人”指的是誰?他們在哪里?他們在干什么?一句“人未還”讓你想到了什么?

  預設:“人”是“征人”,他們在“萬里”之外的邊關戍守,為維護國家和平而默默奉獻?!叭f里”雖是虛指,卻突出了空間的遼闊,點明了邊塞的遙遠。“人未還”使人聯(lián)想到戰(zhàn)爭給人帶來的災難,透露出作者對守衛(wèi)邊疆的將士們久征未歸的無比哀嘆和同情。

  (2)出示戰(zhàn)爭過后的畫面和相關詩句,學生自由發(fā)表感想。

  預設:戰(zhàn)爭在你眼里是怎樣的?(悲慘、恐怖、可怕)假如你是征人,面對戰(zhàn)爭,你心中會做何感想?(恨、渴望、愁、盼、苦、思念家人……)你會生出怎樣的愿望?(回家)假如你是征人的親人,你會想些什么?(期盼征人平安歸來)

  3.小組交流,學習“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1)這兩句講了什么?你從中讀出了詩人怎樣的情感?(寫詩人的希望,只要有漢朝李廣這樣的英雄在,匈奴就休想入侵我們的疆土,殺害我們的同胞。詩中透露出詩人期望戰(zhàn)爭早日平息、向往美好安寧的生活的情感。)

  (2)詩人借李廣這個典故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此處以古諷今,正是由于現今朝廷用人不當,使將帥不得其人,才造成了烽火長燃、征人不還的局面。詩人提李廣,是希望唐王朝能任用像李廣那樣英勇善戰(zhàn)的將領來抵御侵擾,保障邊關的和平與安寧。)

  4.把握情感,朗讀回顧。

  小結:這首詩跨越時空的界限,將秦漢以來直至唐代千百年修筑邊關所進行的戰(zhàn)爭都概括起來,反映出詩人對駐守邊疆的將士們久征未歸的哀嘆之情,表達了詩人希望朝廷起任良將、早日平息邊塞,使國家得以安寧、人民過上安定生活的美好心愿。下面,讓我們再次誦讀這首詩,品味詩人那誠摯的愛國情。

  五、朗讀悟情,背誦積累

  1.個性朗讀。

  過渡:詩是沒有譜曲的歌,通過反復誦讀,我們能感知詩的意境,體會詩的情感?!冻鋈愤@首詩從秦漢時的月色和關塞寫起,營造出時光流逝、物是人非、戰(zhàn)爭依舊的痛苦畫面,再采用以古諷今的手法,含蓄、深沉地抒發(fā)詩人對國家安危的關注?,F在,假如你就是詩人王昌齡,你會用怎樣的朗讀方式表達自己內心的情感呢?試著比比吧!

  2.學生配樂朗讀比賽。(學生朗讀展示、評價,最后全班齊讀收尾)

  3.想象畫面,結合板書,學生試背詩歌。

  4.課堂回顧,總結方法。

  小結:今天我們主要學習了《出塞》這首古詩,認識了一位詩人。大家用構詞法理解了詩題,在優(yōu)美的旋律中朗讀了詩文,通過查找相關資料、結合注釋理解了詩歌大意,并在相互交流中體會了詩歌意境,感悟了詩人的情感。下一節(jié)課上,我們將用類似的方法,一起學習《涼州詞》《夏日絕句》這兩首詩。

  5.延伸拓展,作業(yè)設計。(出示課件:學生自選作業(yè))

  (1)畫:畫一幅邊關月夜戍守圖,表現征人的思鄉(xiāng)之情。

  (2)寫:默寫古詩《出塞》,完成一幅書法作品。

  (3)找:另找一些描寫戰(zhàn)爭的古詩,試著理解、體會作者的情感。

  (4)學:搜集王昌齡的故事和詩歌,進一步了解詩人,體會詩人傳達出的情感。

  涼州詞/夏日絕句

  1.認識本課“琵、琶、杰、項”4個生字,會寫“詞、催、醉”等6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并能背誦、默寫。

  3.結合注釋、工具書和寫作背景理解古詩,體會詩人抒發(fā)的感情。

  1.反復朗讀古詩,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歌的意境,感悟古詩表達的情感。

  2.通過文本的分析、比較、欣賞,培養(yǎng)學生對比閱讀的意識。

  一、溫故知新,導入新課

  1.抽查背誦《出塞》,齊背。

  導語:同學們,上一節(jié)課中我們學習了《出塞》這首詩。誰能準確流利地把它背出來呢?

  2.再次歸納學習古詩的方法,引入新課。

  過渡:大家背誦得十分流利。學習這首詩的過程你們還記得嗎?(認生字、解詩題、讀詩文、明詩意、悟詩情)這節(jié)課,我們將運用同樣的方法來學習《涼州詞》和《夏日絕句》這兩首詩。我們先來看看《涼州詞》。

  二、學習古詩,掌握方法

  1.理解詩題,了解詩人。

  (1)理解詩題。

  《涼州詞》即涼州歌的唱詞,是盛唐時流行的一種曲調名。唐開元年間,隴右節(jié)度使郭知運收集了一批西域的曲譜,進獻給唐玄宗。玄宗交給教坊翻成漢化版,并配上新的歌詞演唱,以這些曲譜產生的地名為曲調名。后來許多詩人都喜歡這個曲調,為它填寫新詞,因此唐代許多詩人都寫有《涼州詞》,如王之渙、王翰、張籍等,其中最有名的是王之渙的《涼州詞》,又名《出塞》。古代所指的涼州就是現在的甘肅省武威市。

  (2)介紹詩人。

  王翰(687—726) 字子羽,并州晉陽(今山西太原)人,唐代邊塞詩人。其詩以邊塞詩見長,詩風壯麗酣暢,《全唐詩》錄存十四首。他善于描寫邊塞生活,這首《涼州詞》是他的代表作。

  2.初讀古詩,疏通字音、把握節(jié)奏。

  (1)學生借助拼音認讀生難字,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爭取讀出古詩的韻律。

  (2)教師檢查朗讀情況,教學生字。

  [催]可組詞“催促、催生”。這是一個形聲字,“崔”是聲旁,可借此記憶生字讀音;意思是“使趕快行動”或“使事物的產生、發(fā)展變化加快”,可以用動作來揭示詞義,也可以用組詞的方式幫助理解詞義。

  [醉]“酉”表示“酒”,“卒”表示“極點、極端”,二者合起來就是“酒喝到極端”的意思,這也是“酒”字的本義。從本義中又引申出“沉迷、用酒泡制食品”的意思??梢越M詞“沉醉、醉蝦”等??梢杂蒙旨訙p法的方法幫助記憶,也可以拓展“碎、粹、悴”等形近字。

  [琵琶]一種彈撥樂器。音同“枇杷”,可用同音詞辨別的方法幫助識記讀音。

  易錯字音:“詞”“催”“醉”均為平舌音;“琵”“琶”聲母均為“P”。

  易錯字形:“催”右下有四橫,不要少寫;“醉”左邊的“酉”不要漏寫里面的短橫。

  (3)學生邊聽朗讀邊劃分節(jié)奏,模仿朗讀,讀出停頓、節(jié)奏、韻律。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

  3.圖文結合,誦中會意。

  (1)小組自由學習,合作探究。

  閱讀與交流:

  ①結合課文注釋,理解詞義、句意。在不理解的地方打上問號。

 ?、谛〗M內討論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把疑難問題記下來。

 ?、坌〗M內交流對詩歌內容的理解。

  (2)觀察圖片,理解詩句。

  A.對照配圖細細品味,詩中描寫了什么人?他們在干什么?人們的心情可能是什么樣的?你有什么感受?

  過渡:邊塞詩的數量很多,名篇也不少,為什么本詩能在眾多的邊塞詩中脫穎而出,被大家推崇呢?讓我們一起品味王翰眼中的邊關情、邊關景,一同解開這個疑惑吧!

  B.理解“葡萄美酒夜光杯”。

 ?、僬归_想象,描述詩句的畫面。(醉人的葡萄酒盛放在精致的夜光酒杯中,在營火的照耀下閃爍著晶瑩的光,香甜的酒味彌漫在整個軍營中)

 ?、谠娙藶楹我x擇“葡萄酒”和“夜光杯”進行描述?(夜光杯相傳是周穆王時代,西域胡人用白玉精制而成,因“光明夜照”得名;涼州往西就是新疆的吐魯番,那里就是盛產葡萄美酒和夜光杯的地方。選擇這兩個帶有極強的邊塞色彩的意象,恰當地點明了“邊關”這個特殊的地點)

 ?、圻@樣的葡萄美酒和夜光杯,讓你聯(lián)想到什么?(將士們碰杯、歡笑、勸酒,大家都十分開懷)這時的氣氛是怎樣的?(歡快、熱鬧)

  小結:“葡萄美酒夜光杯”,盛大的酒宴上盛滿了香甜的葡萄酒,酒席上擺滿了豐盛的食物,很多將士在舉杯歡慶,真是豪華的盛宴啊!這樣熱鬧的場面該多歡快呀!來,齊讀這句詩,讀出這樣的情緒來。

  C.理解“欲飲琵琶馬上催”。

  ①戰(zhàn)士們剛要舉杯豪飲,卻聽到了什么?(琵琶聲)

 ?、诓シ排脴非?,戰(zhàn)士們聽到的琵琶聲可能會是什么調子呢?(激昂的、急促的、歡快的……)

 ?、邸榜R上催”的“催”字應該怎么理解?它是在催什么呢?(有說是催促將士們趕快奔赴戰(zhàn)場——邊關戰(zhàn)事頻繁、緊急;有說是催促將士們多飲幾杯,一醉方休——西域有騎在馬上彈奏琵琶以助興的習俗。從全詩風格來看,后者更為貼切)

  小結:在激越的琵琶聲中,將士們的興致越發(fā)飛揚了。美酒美食源源不斷地送上來,大家一杯一杯又一杯地飲酒,談笑聲、勸酒聲交織成一片,甚至還有人開懷放歌,宴會的氣氛推向了高潮。這么歡暢的場面,我們一起用朗讀來表達吧!

  D.教學“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

 ?、龠@兩句可能是在什么場景下說出的?(一陣痛飲過后,也許有人想放下杯子,這時便有人用這兩句話來勸酒;有人看到大家都醉倒在地,覺得好笑,便有醉酒的將士用這兩句話來回應)

 ?、趶摹白砼P沙場”這四個字中,你能體會出什么?(既有將士豪放、開朗、興奮的感情,還包含著他們視死如歸的勇氣)

  ③為什么詩人認為不應笑話“醉臥沙場”的將士們?(因為“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

 ?、堋皫兹嘶亍边@三個字說明了什么?你從中讀出了什么?(戰(zhàn)爭是殘酷的,自古邊關烽火難息,無數將士血灑疆場,多么悲慘。然而,盡管有那么多將士戰(zhàn)死邊關,仍然有無數的熱血男兒奔赴戍邊,他們?yōu)榱藝翌I土的完整在沙場上拼死抵抗,寸土不讓,視死如歸,他們的死是悲壯的,更是豪邁的)

 ?、葜该麑W生說詩意、悟詩情。(舉起晶瑩的夜光杯,斟滿殷紅的葡萄美酒,正要開懷暢飲,忽然琵琶聲從馬上傳來。醉就醉吧,醉倒在戰(zhàn)場上又有什么呢,請你不要見笑,從古至今在外征戰(zhàn)的人有幾個能活著回來?)

 ?、拶|疑思考:對于詩歌后兩句,有人認為是“作曠達語,倍覺悲痛”,說它表達了低沉、悲涼、感傷的情感;有人認為它展現的是狂熱、激動、向往的情緒。你覺得哪種解讀更準確?

  明確:學生自由討論,主要引導其品讀詩歌傳達的情感。

  小結:千百年來,多少視死如歸的勇士,他們胸懷壯志,共赴國難,精忠報國,魂歸關外。詩人王翰作為運送糧草的官員曾親赴邊關,被戰(zhàn)士們英勇殺敵的愛國精神所感動,被戰(zhàn)爭的殘酷所震撼,于是訴諸筆端,寫下了這兩句千古絕唱。讓我們用慷慨豪邁的語氣,再次讀出戰(zhàn)士們的偉大吧!

  (3)課堂延伸,文化積累。

  過渡:邊塞詩中往往截取極具當地特色的事物來營造氛圍,抒發(fā)情感,比如本詩就運用了“葡萄美酒”“夜光杯”“琵琶”來渲染熱烈的宴飲氛圍。請大家課下多讀一讀邊塞詩,找一找詩中描寫了哪些特定的事物,抒發(fā)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4.朗讀悟情,背誦積累。

  (1)詩歌賽讀:比一比,看誰讀得最有感情。

  (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嘗試背誦,并交流自己的背誦方法。

  (3)指名學生背誦。注意背誦要正確、流利、有感情,富有韻律感。

  三、運用方法,自主學習

  1.過渡引入《夏日絕句》,引導學生認識詩人。

  過渡:同學們,我們已經學習了兩位唐朝詩人寫的邊塞詩,他們身為熱血男兒,懷抱愛國之情,都曾奔赴戰(zhàn)場,親歷了戰(zhàn)爭。今天,我們將再學習一首宋代女詩人李清照的詩,看身為女子的她又是如何表達對國家的熱愛之情的。

  2.解詩題,明背景。

  (1)“夏日絕句”是什么意思?(“夏日”點明寫詩的時間,“絕句”點明詩歌的體裁,連起來就是“夏天寫的一首絕句”)

  (2)誰知道這位女詩人的相關情況?(出示課件或點名學生介紹)

  明確:李清照(1084—1155),宋代女詞人。號易安居士,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她年少時便頗有詩名。十八歲與太學生趙明誠結婚,趙明誠對金石書畫很有研究。夫婦間賞玩書畫,吟詩填詞,生活美滿。靖康之變,金兵入侵,宋室南遷。她與丈夫避兵江南,倉皇中丟失了珍藏的書畫,趙明誠也在途中病死,從此,她只身漂泊于杭州、紹興、金華、溫州等地,在愁苦中度過晚年。她的文學創(chuàng)作可分為前后兩個時期。前期作品情調活潑優(yōu)美,主要抒寫少女、少婦的閨情和對自然景物的喜愛。后期作品情調低沉、凄苦,深厚的故土之情、悲涼的身世之感和慷慨的國家興亡之痛,一并抒發(fā)其中。

  (3)詩人是在什么情況下寫下這首詩的?(靖康二年,即公元1127年,金兵入侵中原,砸爛宋王朝的瓊樓玉苑,擄走徽、欽二帝,趙宋王朝被迫南逃。后來,李清照之夫趙明誠出任建康知府。一天夜里,城中爆發(fā)叛亂,趙明誠不思平叛,反而臨陣脫逃。李清照為國為夫感到恥辱,在路過烏江時,有感于項羽的悲壯,創(chuàng)作此詩,同時也有暗諷南宋王朝和自己丈夫之意)

  3.初讀詩歌,夯實基礎。

  (1)出示古詩課件,學生自讀,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2)檢查自主朗讀情況,教師適時正音,教學生字。

  預設:“杰”可用同音字“節(jié)、潔”幫助記憶,也可引入學生名字加以記憶;“項”是后鼻音,可用組詞法幫助記憶,如有學生姓名相關,也可加以提示。

  “杰”為上下結構,四點底布局要合理;“亦”為獨體字,整體居中,筆畫舒展;“鬼”為獨體字,中間的豎撇不要斷成兩筆;“雄”筆畫較多,要寫緊湊,不要少寫點或橫;“項”左“工”右“頁”,用生字加減法加以記憶。

  (3)指名學生讀詩,引導學生讀好詩句的停頓和節(jié)奏。

  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4.出示自學要求。

  閱讀與交流:

  ①自讀古詩,結合注釋,理解詩句的意思。把不懂的地方圈畫出來。

  ②聯(lián)系課文插圖和項羽的生平,思考為什么詩人會提到項羽。

 ?、坌〗M交流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5.教師檢查自學情況,引導賞析古詩。

  (1)一邊讀前兩句,一邊思考:“人杰”是什么意思?“鬼雄”又是什么意思?你從中讀出了什么?

  明確:“人杰”和“鬼雄”可以用組詞法來引導學生解釋,前者指人中豪杰,后者指鬼中英雄(即壯烈死去的人)。這兩句是李清照的生命觀,即做人應該有浩然正氣,錚錚鐵骨。

  過渡:李清照生活在動亂的年代,她目睹宋朝統(tǒng)治者倉皇渡江南逃,北方的大好河山落入敵手,想到了這樣一個重大的問題:人應該怎樣生?怎樣死?并于本詩中做出了明確的回答: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這力透胸臆、直指脊骨的兩句詩,將那種生死都無愧為英雄豪杰的氣魄展現在我們面前,讓人肅然起敬。這種感受,來源于詩人巧妙的寫作技巧。

  (2)從修辭手法入手,體味這兩句詩在表達上的精妙。

  明確:“生”與“死”,“人杰”與“鬼雄”,這兩組鮮明的對比構成了詩歌中的對偶句式,讓讀者受到深深的震撼的同時,也體會到詩句的工整,富有音樂感。

  方法拓展:對偶,是用字數相等、結構相同、意義對稱的一對短語或句子來表達兩個相對應或相近或意思相同的修辭手法。它看起來整齊醒目,聽起來鏗鏘悅耳,讀起來朗朗上口,便于記憶、傳誦,在古詩中非常常見。如“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等詩句均運用了對偶的修辭手法。

  (3)指名學生讀,用凝重、莊嚴的語氣讀出詩中崇高的境界和非凡的氣勢。最后學生齊讀。

  (4)讀后兩句詩,你們知道項羽嗎?能說說有關他的故事嗎?為什么他選擇在烏江邊自刎?

  明確:項羽(前232—前202),秦朝末年農民起義軍的領袖,自稱西楚霸王。他是一位悲劇性的英雄,既具備亂世梟雄的霸道和任性,剛愎自用,不聽人言,又帶著末世后主的優(yōu)柔寡斷,婦人之仁。關于他的故事有“破釜沉舟”“霸王別姬”等?!敖瓥|”是項羽起兵的根據地,在被敵軍追趕到烏江時,他本可以渡過烏江借此逃生,但他認為當年和自己一起渡江的八千江東子弟無一生還,“無顏見江東父老”,不肯獨自茍且偷生,于是自刎于烏江邊。

  (5)詩人為什么“思項羽”?

  明確:國破家亡,風雨飄搖,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而宋朝統(tǒng)治者卻龜居南隅,整日飲酒作樂,歌舞升平,不思恢復中原。李清照“思項羽”,是思念他“不肯過江東”的敗而不屈的氣概,因為這與南宋王朝的渡江南遷形成了鮮明的對照。詩人正是借“思項羽”來批判南宋統(tǒng)治者的投降逃跑、茍且偷生的可鄙行徑,寄寓自己抗擊侵略、收復故土的愛國之情。

  小結:都說退一步海闊天空,僅一河之遙,卻是生死之界;僅一念之間,卻是存亡之擇。項羽這位叱咤風云的西楚霸王,放棄了生的希望,“不肯”不是“不能”,不是“不行”,這就是“士可殺而不可辱”的英雄氣概,這就是“死不懼而辱不受”的壯志豪情!這壯舉怎能不讓李清照盛情謳歌?

  (6)指名學生讀,要正氣凜然,讀出詩人對項羽的盛贊之情。全班學生齊讀。

  6.朗讀背誦,感悟詩韻。

  過渡:李清照作為婉約派的詞人,寫的詩詞多含蓄、委婉,這首詩卻風格大異,顯得極為豪放,在她的作品中很是少見。這振聾發(fā)聵的高亢一呼,時刻警醒著人們。讓我們再次誦讀這首詩,感受詩人高尚的民族氣節(jié)。

  (1)指名學生讀古詩,讀出詩的韻律美。

  (2)配樂齊誦古詩,感受詩的情感美。

  四、對比閱讀,整體回顧

  1.分析比較,群文閱讀。

  過渡:同學們,學完這三首古詩并不代表著學習任務就此結束。接下來,我們將進入更高層次的詩歌鑒賞水平訓練——比較閱讀。

  (1)齊讀三首古詩。(出示課件:三首古詩)

  (2)填寫表格,比較異同。(出示課件:表格)

  A.先小組合作填寫表格,教師點撥后出示答案。

  B.對比一下三首古詩,你發(fā)現了什么?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處?

  詩名 作者 朝代 詩歌類別 寫作特點 詩人的情感

  《出塞》 王昌齡 唐 邊塞詩 借古諷今 對戰(zhàn)爭的厭惡,對和平的渴望,對國家的關注

  《涼州詞》 王翰 唐 邊塞詩 借景抒懷 視死如歸的豪情,保衛(wèi)祖國的堅定信念

  《夏日絕句》 李清照 宋 詠史詩 借古諷今 諷刺南宋朝廷的屈辱行徑,抒發(fā)愛國之情

  相同:這三首詩都抒發(fā)了(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冻鋈泛汀稕鲋菰~》都屬于(邊塞詩);《出塞》和《夏日絕句》都采用了(借古諷今)的寫作手法。

  不同:三首詩的寫作內容不同,表達的情感不完全相同。

  2.拓展詩句,促進感悟。

  過渡:中國幾千年的歷史未曾中斷,就源于灌注每個中國人心中的那份愛國情。它涌動在國人的心中,傳誦于人民的口中,也流露在詩人的筆下。你們還搜集到了哪些關于愛國的詩歌?這些詩歌抒發(fā)了詩人們怎樣的情感?讓我們一起讀一讀,誦一誦。(出示課件:愛國詩歌)

  從軍行[唐]王昌齡

  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揚子江[宋]文天祥

  幾日隨風北海游,回從揚子大江頭。

  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抓住關鍵詞語,體會戍邊之苦

  師:看,一個“人未還”包含著多少辛酸與無奈呀!據史書《資治通鑒》記載,唐玄宗時曾將士兵戍邊的時間從一年延至三年,后又從三年延至六年,最后竟從六年延至九年。你說,戍邊的戰(zhàn)士還有可能回到家鄉(xiāng)嗎?

  生:不可能。

  師:是啊,根本不可能。夜色中,一輪明月高掛天空,那些背井離鄉(xiāng)、長年征戰(zhàn)的士兵,面對這樣一輪明月,他們可能會想些什么呢?

  生:他們可能在想著家鄉(xiāng)白發(fā)蒼蒼的雙親。

  師:是的,思念親人是人之常情。

  生:他們可能在想,家鄉(xiāng)啊,我什么時候才能回去呢?

  師:身在邊關,心在家鄉(xiāng)。那么戍邊戰(zhàn)士的雙親,他們望著一輪明月,又在想些什么呢?

  生:他們會想,我的兒子什么時候才能回來和我們團聚呢?

  師:是的,兒行千里母擔憂。老人家為何會如此傷感呢?你們能用詩中的詩句來回答嗎?

  生: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師:我們可以改一改,萬里長征誰未還?

  生:萬里長征兒未還。

  師:那戍邊的戰(zhàn)士家中善良、勤勞的妻子,面對同一輪明月,她又會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呢?

  生:妻子抱著年幼的孩子,望著明月,在想,我的丈夫什么時候才能回家與我團聚呢?

  師:她為什么如此傷感呢?能用詩中的詩句來回答嗎?

  生: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師:好,誰來改一改?

  生: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夫未還。

  師:觸類旁通,一點就通,聰明!那戍邊的戰(zhàn)士家中那年幼、孤苦的孩子又在做什么呢?

  生:追問娘親,爹爹去哪兒了?

  師:誰能告訴他?

  生:爹爹在邊關保衛(wèi)國家呢。

  師:他還可能在想什么,做什么呢?

  生:他可能會看著爹爹臨走前留下的文章,思念著爹爹。

  師:這叫睹物思人。兒子孝道不能盡,天倫之樂不能享,明明有家不能回?,F在你的心中還僅僅是悲哀嗎?還有什么?

  生:悲憤。

  師:對什么的悲憤?

  生:戰(zhàn)爭。

  師:是對無休止的戰(zhàn)爭的悲憤,來,將你們的感情融入字里行間,齊讀一、二兩句。

  (生齊讀)

  賞析:在此教學片段中,教師對“人未還”一語進行了解讀,讓學生明白了戰(zhàn)爭的殘酷性。借助冷冰冰的歷史數據,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想象,分別體會了戍邊戰(zhàn)士、戍邊戰(zhàn)士的父母、妻子和孩子各自的心理感受,并通過這種情感的堆積,最終形成對戰(zhàn)爭的悲憤的情緒。教師問得巧妙,學生答得輕松,在這一問一答中,詩歌的情感水落石出。

  小學四年級上冊語文《古詩三首》(出塞、夏日絕句、涼州詞)教案范文三

  教材分析:

  《出塞》反映了作者對駐守邊疆的將士們久征未歸的同情,也表達了詩人希望朝廷起任良將,早日平息邊塞戰(zhàn)爭,使國家安寧的愛國主義情感,是一首思想性與藝術性完美結合的佳作。

  《涼州詞》這首詩是唐代詩人王翰的作品,描摹了征人們開懷痛飲、盡情酣醉的場面,表達了詩人對守邊將士忠勇報國、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的贊美之情。

  《夏日絕句》整個詩的文字高亢、激昂,字里行間,包含兩段歷史,三個典故,作者借古諷今,從而將愛國情懷表達得淋漓盡致。

  學情分析:

  學生已掌握一定的古詩學習方法,形成了一定的基礎。教學這首詩,一方面可以在熟讀的基礎上,使學生整體感知古詩的內容,理解一些關鍵詞語的意思,一方面引導學生積累描寫塞外戍邊將士艱辛的詩句以拓寬學生的視野,增加學生的知識儲備。

  教學建議:

  本課的教學重點可放在反復誦讀上,引導學生感悟古詩內容,在讀中體會詩的意境,理解詩人的思想感情。還可以通過交流、研討了解古詩的大意,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正確認讀、書寫本課生字、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并會默寫。

  3.借助注釋了解古詩的意思。

  【過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在積累誦讀中發(fā)展語感,加深體驗,提升審美情趣。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通過學習,激起學生對祖國詩歌的熱愛之情,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的燦爛文化,為我國的悠久歷史而驕傲自豪及熱愛和平、渴望和平的思想感情。

  2.養(yǎng)成主動誦讀課外詩歌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

  重點

  大體把握古詩內容,想象古詩意境,體會詩人的情感。

  難點

  在賞析中了解我國悠久燦爛的古詩文化,激發(fā)學習古詩的興趣,培養(yǎng)自學古詩的能力,提高文化素養(yǎng)。

  教學準備:

  教師:多媒體課件。

  學生:預習課文,搜集相關資料。

  教學時間:

  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會認3個生字和1個多音字,會寫3個生字。

  2.引導學生朗讀、背誦并默寫《出塞》。

  3.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重點

  引導學生理解詩句的意思,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情景。

  難點

  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同學們,古詩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在平時的學習中,我們積累了不少的古詩,現在,老師想考考大家,看看這幾句古詩,你們會背嗎?(出示課件)

  2.同學們,這幾句詩有什么特點嗎?(都是描寫邊塞軍旅生活)我們把這種描寫邊疆地區(qū)軍旅生活和自然風光的詩,稱之為邊塞詩。今天,我們來學習一首唐代著名的邊塞詩——《出塞》。(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解詩題

  1.“塞”是什么意思?(邊關要塞)“出塞”是什么意思?(到邊疆戍守邊關)

  2.簡介作者和背景。

  人們常說,不打無準備的仗,充分的預習可使你在課堂上學得更輕松,關于王昌齡,關于這首詩,你有哪些了解呢?老師這里也有一些資料。(課件出示相關資料)

  三、明詩意

  1.了解了詩題,了解了詩人,現在請同學們自由朗讀這首詩,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2.現在你們默讀這首詩,看看這首詩每句講了什么意思?不懂的地方可以用問號標出來,也可以借助書下的注釋幫助理解。

  3.生匯報『puXuewaNG.com』

  (1)哪位同學愿意和大家交流一下,你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2)學生匯報交流不懂之處。

  (3)現在,誰來把這首詩的意思完整地說一說?指名說,自由說。(教師適時講解“互文”這一文學知識)

  (4)現在,帶著你們的理解再讀這首詩。(齊讀)

  四、悟詩境

  1.古人常說:“詩以言志?!本褪钦f詩要表達詩人的一種情感,這首詩,想要表達詩人怎樣的情感呢?讓我們穿越歷史的長河,回到唐朝,再度走進這首詩。請學生們齊讀詩的前兩句。讀了這兩句,你的腦海里出現了什么樣的畫面?

  2.這樣的畫面給你留下什么樣的感受?能用一個詞來形容嗎?(荒涼的 蕭瑟的……)

  3.(配樂)是啊,寧靜的夜晚,偏遠的邊關,清冷的月光,戍邊的戰(zhàn)士,這是一幅多么孤寂、蕭瑟的畫面啊!讓我們和著音樂,和老師一起來讀讀這兩行。(師生同讀)

  4.遙望明月,我想到了詩人李白的一首詩“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這樣凄冷的夜晚,戍邊的戰(zhàn)士們望著天空中那一輪明月,他們會想些什么?(想到了故鄉(xiāng),想到了家人……)因為太思鄉(xiāng)了,所以,他們不禁回首,向家的方向望去,他們望到的是什么?

  5.老師這里有一個小資料,請同學們看大屏幕,(課件出示資料)僅山東一地的戍邊戰(zhàn)士,能回家的十個里面只有兩三人,回家有希望嗎?回首有用嗎?正如唐代詩人高適所說:(課件出示)征人薊北空回首。

  6.他們只能面對這樣的現實,讓我們一起來讀讀前兩句。

  7.人未還,心相系,和戰(zhàn)士們同處在一輪明月下的親人又是怎樣一翻情景呢,高適是這樣描述的:(出示)少婦城南欲斷腸。讀著這一句你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樣的畫面?你怎么理解這一句?

  8.僅僅是少婦在盼嗎?還有誰在盼?(父母在盼,兒女在盼……)他們那白發(fā)蒼蒼的雙親老淚縱橫地說——“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他們那可憐的妻子在哀怨著——“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他們那孤苦的孩子在哭喊著——“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9.同學們,我想用一個“悲”字就能概括他們此時心中的痛苦、無奈。

  10.這就是戰(zhàn)爭帶給我們的痛苦,戰(zhàn)爭一直延綿不斷,思鄉(xiāng)的征人,除了想念家人,還在想念誰?(齊讀后兩行)師簡介李廣,出示李廣資料。

  11.這樣的將軍怎能不讓我們懷念呢?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后兩句。

  12.為什么唐代的士兵在思念他?(希望能有一位像李廣一樣的將軍來帶領他們保家衛(wèi)國,希望朝廷能夠起用良將……)

  13.這時他們除了有思鄉(xiāng)的情懷,還有什么情懷?(誓死守衛(wèi)祖國邊疆的情懷,愛國的情懷……)其實,王昌齡也和戰(zhàn)士們一樣,有著相同的情懷,所以,才寫出了這樣的詩句——“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齊讀后兩行)

  14.這就是我們的戰(zhàn)士,他們的忠誠,感天地;他們的英勇,泣鬼神。讓我們再來讀一讀這兩句,讀出他們的豪情壯志。真的越是悲苦,就越是豪壯,這就是唐代邊塞詩的特點——悲壯。在悲壯中還飽含著深深的愛國之情。

  五、回顧全詩,拓展延伸

  1.現在,假設你們就是戍邊的將士,你們矗立在邊關,思緒萬千,有悲有壯,讓我們用朗讀來表達我們的悲壯情懷吧!(生配樂齊讀)

  2.和《出塞》一樣有著悲壯情懷的邊塞詩還有很多,老師也收集了一些。(課件出示)

  六、布置作業(yè)

  收集你喜歡的邊塞詩,并摘抄到采集本上。

  板書設計:

  出塞

  戍邊艱辛

  期盼良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會認2個生字,會寫3個生字。

  2.有感情的朗讀古詩,能熟讀成誦,體會將士們的豪情。

  3.抓住重點詞句,啟發(fā)學生的想象,讀懂詩意,體會詩人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重點

  引導學生誦讀,想象畫面,邊讀邊悟。

  難點

  有感情地朗讀古詩,體會將士們的豪情。

  教學過程:

  一、樂曲導入

  1.播放兩首有特色的樂曲,引導學生想象情境,再根據情境聯(lián)想詩句。

  2.交流匯報并背誦相關的詩句。

  3.導入新課,板題,解題,讀題。

  涼州詞:盛唐時流行的一種曲子。配的 唱詞,不是詩題,而是一種曲調名。當時許多詩人都喜歡這個曲調,為它填寫新詞。因此唐代許多詩人都寫有《涼州詞》。

  二、初讀感知

  1.出示合作學習要求:

  (1)將這首詩讀給同桌聽,要求讀準,讀通。

  (2)用自己的話說說這首詩的意思。

  (3)將自學中不懂的地方標出來或寫下來。

  2.學生按要求學習。

  3.匯報 『puxuewang.com』

  (1)指名讀文,齊讀課文

  (2)用自己的話說說這首詩的意思。

  (3)質疑。

  三、品讀悟詩情

  針對學生的疑問,引導學生悟情。

  質疑:“欲飲琵琶馬上催”是什么意思?“醉臥沙場君莫笑”又是什么意思。引導:“飲”是飲什么?琵琶聲聽過嗎?有什么感覺?“醉”是 因什么醉?看看詩中哪些詞語與酒有關?

  1.想象:席上除了酒,還有哪些東西?

  2.為什么在詩人的眼中只有這紅紅的葡萄酒, 而別無他物?

  3.說一說:酒有哪些作用?

  4.戰(zhàn)士們有哪些苦衷或煩惱?他們想借酒忘掉什么?

  5.這一杯酒杯喝完了嗎?為什么?

  6.如果你是這位戰(zhàn)士,出征前你會對父母、妻兒或自己說 些什么?(配樂)

  7.面對此情景,你有什么感受?

  8.練讀詩句,將自己的感受表達出來。

  9.配樂賽讀、齊讀。

  10.背誦。

  四、拓展延伸

  1.學生交流背誦其他的邊塞詩。

  2.教師推介。

  五、作業(yè)

  1.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課文。

  2.把你喜歡的詩句抄寫下來。

  3.積累其他的邊塞詩。

  板書設計:

  涼州詞

  畫面:熱鬧

  情感:豪邁、哀婉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會認2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

  2.了解古詩中項羽這個人物,體會其性格特點。

  3.通過對詩人思想感情的解讀,使學生體會詩人所肯定的價值取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教學重難點:

  重點

  理解“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的意思。

  難點

  理解項羽“不肯過江東”的原因。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簡介作者,了解歷史背景

  二、分小組討論,理解詩句含義

  1.默讀這首詩,看看你能讀懂什么?尤其注意抓住關鍵詞語來理解詩句,想好之后,可以和小組同學說一說。

  2.匯報。

  (1)理解:“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

  詩句含義:活著要做人中豪杰;死了,也要成為鬼中英雄。

  質疑:詩人用哪兩個詞來稱贊項羽?從古至今,還有哪些人可以稱得上是“人杰”“鬼雄”?這兩句應該怎樣讀?

  學生自讀后指名讀。

  (2)理解:“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p>

  詩句含義:至今人們還懷念項羽,佩服他寧死不肯逃回江東。

  思考討論:(puXuewaNG.com)

 ?、佟绊椨稹笔鞘裁慈?李清照為什么“至今思項羽”?(說說項羽的故事)教師適時用多媒體出示項羽資料。

 ?、谧x了這段文字,你理解了項羽為什么“不肯過江東”嗎?

  小結:項羽活著是西楚霸王,人中豪杰,就是死,也要做鬼中英雄,而決不屈膝投降。他不是“不能”,不是“不想”,不是“不愿”,而是不肯茍且偷生,這樣的精神和氣節(jié)無愧于七尺男兒之身,無愧于江東父老。與項羽比起來,大敵當前,南宋的那些統(tǒng)治者卻在做什么呢?請同學們再看一段資料。(多媒體播放一段有關的歷史資料)

  (3)看完這段介紹,你又有何感想?面對這樣的統(tǒng)治者,李清照再也忍不住了。(師領讀全詩)

  三、激情朗讀

  師過渡:李清照大聲地呼喊“南宋的統(tǒng)治者啊!你們?yōu)槭裁床荒芟耥椨鹉菢?hellip;…”生接著說“南宋的統(tǒng)治者啊!你們?yōu)槭裁?hellip;…”

  師再次領讀,過渡:此時此刻,詩人在贊頌項羽、思念項羽的同時,還表達了她怎樣的情感?(對南宋統(tǒng)治者的憤恨、失去家園的悲痛、為國家擔憂等)此時,詩人是怎樣的心情?(氣憤、悲傷……)把這種心情讀出來!

  四、總結全詩

  1.師總結:李清照,一個封建時代的弱女子,竟有如此的愛國情懷,竟有如此的胸襟和氣魄,實在令人佩服。

  2.討論:讀了這首詩,你懂得了應當怎樣做人?

  3.師小結:做人要像李清照那樣,做一個熱愛祖國的人,做一個頂天立地的人。同學們只有從小樹立遠大的理想,勤奮學習,將來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強大,才不會受敵人的欺辱。讓我們懷著對李清照的敬仰,讓我們抱著“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的信念,再一次大聲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吧!

  板書設計:

  夏日絕句

  做人:人生觀

  憶項羽:懷古

  教學反思:

  誦讀是古詩教學的法寶,所以本課我設計了多種形式朗讀,首先要求學生在小組內仔仔細細讀上幾遍,由讀準生字開始,再要求讀得字正腔圓;然后由小組長帶領組員初步感知詩意,有感情地朗讀;最后進行全班匯報,一邊匯報一邊理解詩意。結合理解進行有感情地朗讀,我不斷提高朗讀的要求,在我的引導中,學生不僅讀懂了詩意,并且學到了傾聽、感悟等學習方法。

283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