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樓拜家的星期天教學反思
《福樓拜家的星期天》這篇課文中,莫泊桑為我們描繪了福樓拜與他的幾位朋友聚會的場景。小編收集了福樓拜家的星期天教學反思,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福樓拜家的星期天教學反思篇1
通過“再現式想象”讀幾位作家后,交流時我做的是讓學生用一句話評價每個作家。不合適。有點淺嘗輒止,不知道他們再現各個作家的肖像、語言、動作做得如何。時間確是不夠用了,倘若夠用,就可以找學生自己印象最深的一處描寫,再現,研究。然后作評價。
還有一種交流方式,即出示課文插圖,辨認各人各自是誰。體會其描寫的妙。
可惜下課后學生即要離場。否則可以作一下調查,反饋我的教學。我以為上完課后還可以問問學生學得如何。不過,居然有一人向我請教問題:我發(fā)現人物的多方面,應該說哪個?我最喜歡學生來問我,因為首先是他在思考,他在上進;其次他的思考總能引起我的思考,所謂教學相長。我把自己的郵箱給了他。不知他能否與我聯系。
福樓拜家的星期天教學反思篇2
通過這一課的教學,我進一步明白,重難點的貫徹,并非一個結果,而更應關注實施的具體過程。對于《福樓拜家的星期天》第一課時,我設計教學時的初衷是把握住“怎樣抓住人物特點來刻畫”以及“根據人物形象分析人物性格”這兩個重點,分組研讀,著重分析文中三個主要人物形象的刻畫,并通過解讀人物形象來分析人物各自的特點。但由于前半節(jié)課在導入、常規(guī)性知識疏通以及朗讀等方面花了較多時間,再加上本篇課文中人物的語言描寫跟以往學生所接觸的有所不同,找起來有些難以吃準,影響了教學進度。
最主要的問題在于,我在分析人物形象的刻畫時,將學生的思維框在“外貌” 、“語言”、“行動”三個圈內,學生被動地對這三個圈加以填充。試想,假如事先不給定這一思維定勢,令學生在“抓住特色刻畫人物”這一大框架下,通過自主尋找或組內交流,將尋找到的信息自行歸類,這就可以更加充分地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和自主尋找、歸納有效信息的能力,進而體現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福樓拜家的星期天教學反思篇3
就這節(jié)課來說,我覺得比較成功之處在以下幾點:
1、學習目標初步達成。我引導學生在把握教材的基礎上,由淺入深地學習,讓學生理解了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進行描寫的方法技巧。
2、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上注意了學生的活動。如:“請從文中篩選出描寫福樓拜的語句,并談談這些語句表現了福樓拜什么樣的性格特點和精神品質?”此題的設計意在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設計的問題能夠以點帶面。引導學生對文本中的主要人物進行充分的感知,篩選有用的信息,讓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學會并掌握寫人的方法。
3、在對人物進行分析時,沒有對四位作家平均用力,而是以其中一位為代表作為范例進行重點分析,讓學生真正了解和掌握人物描寫的方法。然后其他三位作家的分析就完全放給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來完成,以能在課本插圖中準確找到人物的相應位置為準,這樣一來,加深了學生對人物群像描寫方法的印象,激發(fā)了學生極大的興趣,課堂氣氛異?;钴S,既省時,效果也好。
4、這節(jié)課還有比較好的地方就是在掌握了人物描寫方法之后,以自己最熟悉的一位同班同學進行人物描寫練習,讓大家當場猜一猜寫得是誰。這一活動,引起了學生的極大興趣,寫完之后,紛紛要求展示自己的作品,課堂上掌聲不斷,異常活躍。
福樓拜家的星期天教學反思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