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饒的西沙群島》課后反思
在不斷進步的時代,課堂教學是我們的任務(wù)之一,所謂反思就是能夠迅速從一個場景和事態(tài)中抽身出來,看自己在前一個場景和事態(tài)中自己的表現(xiàn)。反思應(yīng)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富饒的西沙群島》課后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富饒的西沙群島》課后反思1
這篇精讀課文,語言優(yōu)美,用詞準確生動,學生喜歡讀,課文內(nèi)容容易理解,所以,我在學生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把學習目標提升到:
①再讀課文,深入體會西沙群島的景色優(yōu)美、物產(chǎn)豐富。
②學習用課文的寫作方法(總——分——總或圍繞一個中心句來寫)寫一段話。在整個教學實施過程中,我覺得有兩個方面做得很好,第一方面,我始終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fā)揮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動積極性,給學生更多的主動權(quán)。通過引導學生質(zhì)疑,參與自主學習目標的制定;通過組織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啟發(fā)學生自讀自悟;通過師生、生生多向交流,促進學生自評自結(jié),整合知識體系,掌握學習方法。第二方面,我在課堂教學中大膽放手,更多地提供學生參與的機會,充分發(fā)揮學生各種感官功能,讓他們多動手,多動口,多動腦,參與觀察、思考、討論。讓學生實質(zhì)性地參與教學過程,做到了七個“讓”:即課文讓學生自學,字詞讓學生自己掌握,段意讓學生概括,問題讓學生發(fā)現(xiàn),方法讓學生尋找,重點讓學生思索,難點讓學生突破,真正讓學生參與課堂的全過程。這樣,學生能夠在短時間內(nèi)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學生在寫一段話時,大多學生學會了本課的寫作方法,能夠圍繞一個中心句,通過動作、神態(tài)、語言的描寫把一段話寫通順、具體、生動。美中不足之處是,學生在朗讀課文時,如能用配樂配畫就會激起學習的興趣;又如讀“蠕動的海參、威武的大龍蝦、色彩鮮艷的和外形奇特的魚”時,如能邊朗讀邊伴有動作,學生對課文的印象就會更深,背誦課文就會更快。
《富饒的西沙群島》課后反思2
葉圣陶說過:“我們讀一篇東西,無論詩歌詞曲,總要像吃東西一樣,細細咀嚼……把它的滋味辨出來?!比绾卧谧x中把西沙群島美的味道讀出來呢?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一、自由讀,充分醞釀情感。
上課伊始,我讓學生充分朗讀,自由體會,自由遨游美麗的西沙群島。讓學生在讀中了解文本。果然,短短的幾分鐘自由讀,給學生以充分醞釀的時間。你看,有的學生讀得搖頭晃腦,有的學生讀得猶如游客般神往,有的學生讀得入情入境,更有的學生好像當了一回導游……到我提問的時候,學生已完全走進了文本。我提的第一個問題是:“課文是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西沙群島的富饒和美麗的?”學生大概的內(nèi)容已經(jīng)明晰了,而且回答各不相同,尖子生還用自己的話回答。例如:
1、西沙群島的海水很特別,你看,深藍的,淡青的,淺綠的,杏黃的,吸引的許多游人的目光。
2、西沙群島的為什么顏色各不相同呢?哦,原來都是海底犯的錯,海底高低不平,海水有深有淺,從海面上看,色彩就不同了。
3、西沙群島美在珊瑚,美在魚兒,美在貝殼,美在海島。
4、西沙群島的鳥是一寶……這是自由讀的好處,既醞釀了情感,又感知了文本。
二、默讀,整理思考。
無聲的朗讀(默讀)有助于人的思考。讓學生默讀,就是讓學生在讀的過程中整理思考。整理出有價值的問題,然后進行思考,最后得出結(jié)論。這是讓學生走進文本,與文本對話的極好機會。所以在實際教學中,要抓住默讀的機會,多讓學生默讀。在《富饒的西沙群島》的教學中,我讓學生默讀描寫魚那部分的內(nèi)容,邊讀邊想:魚有哪些樣子,除了這些樣子外,還有哪些樣子?學生在默讀時,足足花了六分鐘,其實讀這部分內(nèi)容只需花一到兩分鐘,但學生卻花了六分鐘,為什么呢?因為學生需要時間思考?;肆昼姡玫降氖浅搅昼姷男Ч?。你看:
1、還有的像打醉拳,搖搖擺擺的;
2、還有的像一朵朵的花朵,五顏六色的;
3、我這是圣誕樹,魚的尾巴就像樹葉,一擺一擺的;
4、我的是旅游帽,帽的邊是魚的眼睛,帽的身子就是魚的身子……如果教師花六分鐘向?qū)W生講解,能使學生產(chǎn)生如此神奇的想象嗎?可見,默讀是無聲的,但效果卻在不言中。
三、互讀,交流提高。
互讀分為生生互讀和師生互讀兩種。生生互讀,能讓學生在交流中提高。教學中,我讓學生小組讀一讀海水那一段。學生讀有差異,但讀中有提高。就把鏡頭瞄向劉穎思這一組吧!先是張文杰讀,他的朗讀實在不敢恭維,感情不到位倒也原諒,但是字音不準,真讓人失望!見怪不怪;接下來是黃健城讀,不錯,音準,還有感情;到鄒芷晴的時候,聲音太小了;到劉穎思讀,聽者是一種享受,她的聲音清晰,咬字準確,感情到位。聽完了,讓四個孩子自由練讀,隨后再讀一次,效果截然不同:張文杰字音不準的毛病基本改正,原來他在聽的過程中把自己讀錯的音偷偷的糾正了;其他的三個學生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原來他們在練讀的過程中把別人的優(yōu)點順手拈來,填補了自己的空缺。這就是互讀,學生們喜歡的讀書方式。
總之,在讀的過程中,或許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如學生讀得沒有自己想象的完美,又或者學生讀的字音不正確,但讀能讓學生醞釀情感、思考、交流提高等。所以課中有讀,學生足矣!
《富饒的西沙群島》課后反思3
《富饒的西沙群島》是第五冊第六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它介紹了位于我國南海的西沙群島的美麗和富饒?!陡火埖奈魃橙簫u》一課,按海面、海底、海中、海灘、海島的順序介紹了位于我國南海的西沙群島的美麗和富饒。學習課文一是讓學生了解我國南海水域的廣闊與富饒,西沙群島風光的美麗;二是感受課文語言的優(yōu)美,積累好詞佳句。
在第二課時的教學中,以欣賞和朗讀為主。
我設(shè)計并制作課件,運用網(wǎng)絡(luò)教室實施交互式教學。讓學生欣賞海底世界的影片剪輯,學生非常感興趣,都看的十分認真和投入,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熱情??赐旰笞屗麄儼l(fā)表自己的感想。讓學生看海底的各種產(chǎn)物,非常形象直觀,學生猶如身林其境,感受深,有話可講。而且學生發(fā)言比較積極,講的也很精彩,能運用自己積累的好詞好句來進行描述,突出海底產(chǎn)物的特征,訓練了學生的說話能力。
在進行句段的教學時,讓學生選擇喜歡的句子來讀一讀并說說理由。學生拿出自己欣賞的句子來讀,并對句子進行分析,先提出個別用的好的詞語,指出好在哪里,理解詞語的意思,再理解整個句子的意思,然后結(jié)合圖片,戰(zhàn)時事物的特征,使學生理解的更透徹、更全面。通過個人讀,小組讀,全班讀等各種形式的朗讀,讓學生體會和感受文章語言的精練和優(yōu)美,從而感受西沙群島的美。
最后,我播放了課外的一段影片剪輯,是介紹海底的魚類的,目的是想啟發(fā)學生,讓他們課外也用自己的語言來介紹一些海底的產(chǎn)物,這樣就把課堂很課外聯(lián)系起來了,開拓了學生的思維,不僅讓學生學到了課堂上的知識,也讓他們到課外去繼續(xù)學習,對課堂的延續(xù)和補充。
整堂課我和學生配合的比較默契,課堂氣氛也比較活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較高,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教師的主導性,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教師成為引領(lǐng)者。我讓學生自己來讀,從不段的讀中,學生有自己的感悟和體會,然后自己來講,把自己讀懂的拿出來跟大家一起來交流,這樣可以取長補短。但是對個別詞語的理解,有些地方學生還講的不是很到位,我的指導也還不夠,所以還是有些一知半解。對有些只能意會不能言傳的詞語,其實可以讓學生來做做動作或者直接看圖片,使他們有這樣的印象就可以了??傊诮虒W中,有精彩的部分,也有欠缺,要不斷找出不足,加以改進。
《富饒的西沙群島》課后反思4
茸北分校胡蓉
教學片斷
師:自由讀第三節(jié),想想作者向我們介紹了哪些生物?用“——”畫出,然后向同桌說說自己最喜歡的生物。
(生讀、畫、說)
師:誰來說說自己喜歡的生物及喜歡的原因。(說話訓練)
生:我喜歡海參,因為海參很多,到處都是。
生:我也喜歡海參,因為海參爬得很慢很慢,懶洋洋的,真可愛。
生:我喜歡珊瑚,因為珊瑚顏色很美,形狀也很美,像盛開的花朵,像美麗的鹿角。
師:大家想了解更多的珊瑚知識嗎?請快速閱讀拓展材料。(課外延伸)
(課件出示)大海退潮了。海面上露出了美麗的珊瑚,有紅的,有白的,還花的。它們一叢一叢,有的像鹿角,有的像扇面,有的像菊花,有的像樹枝。
人們看到珊瑚的色彩這樣美麗,形狀這樣奇怪,以為它們是生長在海底的植物。其實它們不是植物,是珊瑚蟲發(fā)泌出來的石灰質(zhì)。珊瑚蟲是淺海里的一種小動物,它們生活在海底潔凈的巖石上,只有幾毫米大,它們不斷地分泌石灰質(zhì),這些石灰質(zhì)連在一起,就形成了各種各樣美麗的東西——珊瑚。
經(jīng)過幾萬年,它們遺留下來的石灰質(zhì)就成了珊瑚礁,再經(jīng)過幾萬年,有的珊瑚礁露出海面,就是珊瑚島。我國的西沙群島,就是由許多珊瑚島組成的。
師:通過剛才的閱讀再聯(lián)系錄像畫面,還想說說珊瑚嗎?(說話訓練)
生:珊瑚有紅的,有白的,有花的,五顏六色,異常美麗。
生:珊瑚有的像盛開的菊花,有的像一座寶塔。
生:珊瑚有的像美麗的扇面,有的像交錯的樹枝。
生:我喜歡大龍蝦,因為大龍蝦的樣子很威武,劃過來,劃過去,威風極了。
師:大龍蝦全身披甲,樣子又這樣威武,它像什么?(想象能力訓練)
生:像一位去作戰(zhàn)的大將軍。
(師指導學生讀描寫海參、珊瑚、大龍蝦的句子)
師:誰來說說魚?
生:我喜歡魚,因為有的魚身上長滿刺兒,鼓起氣來,像皮球一樣圓。
生:我喜歡魚,因為有的魚頭上長著一簇紅纓,樣子真逗人。
師:想像一下,頭上長著一簇紅纓的魚兒像什么?(想象能力訓練)
生:像一位美麗的公主。
生:像一位威武的大將軍。
師:那么身上長著彩色條紋,又像什么呢?
生:身上長著彩色的條紋,像穿著一件五顏六色的衣裳。
生:身上長著彩色的條紋,像掛著一道道彩虹。
生:身上長著彩色的條紋,像穿著一件迷彩服。
生:身上長著彩色的條紋,像畫著一道道斑馬線。
師:大家真會想像,把魚想像如此美麗。大家除了欣賞魚的美麗之外,還喜歡魚的什么呢?
生:我還喜歡魚的種類繁多。
生:魚多才說明西沙群島物產(chǎn)豐富。
師:找出魚多的句子讀一讀,體會魚得多,體會西沙群島得富饒。
(生有滋有味地讀)
師:魚多得數(shù)也數(shù)不清,誰能用一個成語來概括?
生:不計其數(shù)。
(師板書:“不計其數(shù)”,指導學生用不同方法入情入境地讀課文第三節(jié))
師:這一節(jié)共寫了四種生物,作者是什么方法來寫的呢?
生:并列的方法。
師:這四種生物,作者用并列的方法向大家作了介紹,但沒有用連接句,現(xiàn)在請你選擇最喜歡的兩種生物寫一寫,要求中間用上連接句。(寫作訓練)
(生寫,然后交流反饋)
生:海底各種顏色的珊瑚,有的像盛開的花朵,有的像美麗的鹿角,有的像交叉的樹枝。最美的要算海里的魚了。他們有的身上長著彩色的條紋,像穿了一件迷彩服;有的頭上長著一簇紅纓,像一位威武的大將軍;有的渾身長滿刺兒,鼓起氣來,像皮球一樣圓。
生:海參到處都是,在海底懶洋洋地蠕動著。海里的魚更多了。一群群的魚在珊瑚叢中穿來穿去,不計其數(shù)。
生:……
教學評析
閱讀心理告訴我們:要使語言文字升華為自我感受,必先將語言文字具體內(nèi)化為可感形象,然后借助形象感悟進行理性提升。西沙群島是一個風景優(yōu)美、物產(chǎn)豐富的地方。但對絕大多數(shù)人來說,更是個遙遠、模糊、神秘的地方。如何讓三年級的小學生也走近西沙群島,與西沙群島進行零距離的對話呢?案例告訴我們,拓展是一種有效手段。
本教學開放了教學時空,課前讓學生收集相關(guān)信息,然后在課堂上通過多渠道交流了信息。感知文本前,學生欣賞形聲同步的課文錄像,視聽結(jié)合,眼界大開。原本對西沙群島模模糊糊的認識一下子變得清晰明朗起來,心中也油然升騰起對西沙群島強烈的探究欲望。教學珊瑚時,既感知文本,又跳出文本,讓學生閱讀相關(guān)的文字材料,學生看著讀著新的材料,對珊瑚有了真真切切的感受。教學魚時,教師讓學生想想這么多的魚可用什么成語來概括,這樣借助文本語言,又及時補充新的成語,大大豐富了學生的語言積累。
拓展,讓學生走進了文本,獲得了感知,學到了新的語言和表達方法。
反思:
本課教學是我第八次的實踐。從實際教學的效果來說,很明顯這一次是最好的,也是最有價值的。以往只是在課堂上完成本課的教學目標,對于學生的各方面能力考慮得很少,也就是自己問問題,學生回答,這樣對于學生是沒有任何幫助和作用的。自從二期課改以后,學習了一些有關(guān)的新理念,我在本課的教學過程中,注意了對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培養(yǎng)和訓練,諸如口頭表達能力、想象能力、寫作能力、同時借助現(xiàn)代科技(多媒體),讓學生從枯燥的語言文字轉(zhuǎn)為形象畫面,既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又讓學生扎實得學會課文,活躍了課堂氣氛,最主要的是學會了怎樣寫狀物文章的基本方法。俗話說:“學以致用”,我們教書的目的就是讓學生把課堂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中去。這是最終目的,我想只要我們加強課堂教學效果和質(zhì)量,加強學生能力的訓練,必定會有收獲的。
《富饒的西沙群島》課后反思5
《富饒的西沙群島》一課的教學,自己在感受了“技窮”的慚愧和“實踐”的重要之余,也生出了“再做一次”的打算,畢竟“有效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研究是以課堂教學為根基的,沒有教學實踐就沒有發(fā)言權(quán)和研究權(quán),何況“反思”應(yīng)該就是持續(xù)不斷的。不說空話,實說《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后的“一憾”與“一得”:
一憾——自己的設(shè)計本意是在“引導學生以數(shù)據(jù)統(tǒng)計的形式,感性地認識到西沙群島物產(chǎn)之‘多’”的基礎(chǔ)上,再進一步地感悟西沙的“富饒”更有“奇麗”、“奇趣”之意。然而,這種深究式的思維操作設(shè)計,盡管有其邏輯的合理性,卻還是禁錮了孩子們的主體作用。因為這種設(shè)計太自我,教師的邏輯設(shè)計痕跡還是太重,太濃。這是課后反思了好長一段時間,才認識到的。也就是說,教師的設(shè)計再縝密,再邏輯,也終究是“設(shè)計”,終究是教師的主觀意志。而我們的教學對象是學生,他們的意志、他們的需求、他們的認知方式、他們的發(fā)展走向究竟是什么,這才是我們設(shè)計的起點。對三年級上學期的孩子來說,具體可感的認知方式才是主要的學習方式,這時期的孩子以感性思維見長,設(shè)計課堂上外顯化的學生認知活動,比結(jié)構(gòu)內(nèi)隱性的思維操作流程更重要。也就是說,這一階段的孩子也應(yīng)是“行動研究者”,而不是“理性思辨者”。而自己還一味排斥“課件”,這本身更是避“長”揚“短”。因此,自我評價,這節(jié)課自己的設(shè)計最大的敗筆是——過于邏輯,過于“高年級段”化。假如教學時干脆放手讓學生合作,甚至獨立完成“多”的數(shù)據(jù)統(tǒng)計,而把朗讀訓練后移至“美”的感悟之后,或許會好一些。
一得——不謙虛地說,這次反思課也并非一無是處,因為自己的一個嘗試得到了老師們的認同。一直以為對“參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認定,不等同于對一節(jié)課教學效果的估測,它還應(yīng)該有新的內(nèi)涵。只是自己對此也是很模糊的一種意識,只覺得“有效性”應(yīng)涵蓋學生的語文生活。這次反思課上,嘗試以文本為起點,引發(fā)學生對課外閱讀的關(guān)注,起初只是想說明資料的搜集并非單指課前,也可以課中或課后進行,它能使學生的課外閱讀更具有方向性和訓練性,后來讀了一篇文章,題目叫《用好書美文釀造精神的“底兒”》,忽然又意識到,我們應(yīng)把“有效”看的更遠些,即應(yīng)關(guān)注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遠效性”,我們不能急功近利地單純地從一節(jié)課的課堂氣氛、課堂密度、課堂容量等方面去評價教師或?qū)W生的課堂表現(xiàn),更應(yīng)關(guān)注學生在有了這節(jié)課的經(jīng)歷之后,所形成的成長走向,也就是在關(guān)注“即時效果”的同時,更應(yīng)關(guān)注“遠景效果”。拿《用好書美文釀造精神的“底兒”》這篇文章,把我的設(shè)計“美化”了些,勉強算做“一得”吧!
《富饒的西沙群島》課后反思6
《富饒的西沙群島》這篇精讀課文通過介紹西沙群島的地理位置和它的美麗富饒,表達了作者對西沙群島的熱愛之情。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我主要讓學生了解西沙群島是個美麗、富饒的地方,并從文本具體的詞句中感受語言文字的美,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課中我主要體現(xiàn)以下特點:
一、抓重點詞句,美讀感悟
在本課的教學設(shè)計中,我重點以“讀”為主線貫串整個課堂,讓學生在讀中感悟、讀中想象、讀中積累,讓一幅幅美麗富饒的圖畫呈現(xiàn)在孩子們的眼前。讀出西沙的美,讀出濃濃的語文味。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美文需美讀?!笔堑?,朗讀的過程就是學生發(fā)現(xiàn)美、感受美的過程。
課堂上,我讓學生讀的次數(shù)很多,但是并不是沒目的地讀,當學生初讀之后,有了自己的感受,再帶著感受讀,這時候他的朗讀自然發(fā)生了情感變化。然后引導學生理解重點的詞語,學生通過對這些重點詞語的朗讀、理解、想象,對文本又有了新的體驗和感悟,那么他的朗讀有了提升,對文本語言文字的美體會也更深了。如學生通過對“懶洋洋地蠕動”“威武”等詞語的反復品味朗讀,得到了許多獨特的感受:海參慢慢爬動的姿態(tài),大龍蝦威武神氣的樣子……有了這樣的理解,又怎么會讀不美呢?
二、抓閱讀興趣,激發(fā)感悟
使學生“喜歡閱讀”,我設(shè)計了很多激發(fā)閱讀興趣的方法,這些方法在課堂中,起到了很好的調(diào)動閱讀興趣的作用。例如在指導第二自然段的閱讀中,教師通過一邊讀一邊想像的方法,引導學生進入課文描寫的情景中,使學生逐漸對閱讀文本產(chǎn)生興趣,學生因此讀出自己對文本的體會;課件再現(xiàn)情境的方法,把閱讀引向感悟的高潮,如教學描寫“魚”片段時,學生感悟到海底的迷人。再通過圖片展示,學生的印象就更加深刻了。
三、重視語文知識的滲透和積累
1、修辭手法的體會
課文使用了多種修辭手法,或擬人或比喻或夸張,讀來格外生動、形象。我主要想讓學生在朗讀感悟過程中,引導他們發(fā)現(xiàn)特點,體會精妙,讓學生對修辭手法的妙用有一個初步的感知,那么學生對語言文字美的感悟更能落到實處。
2、優(yōu)美語言的積累
整篇課文都是用美麗的語言堆砌起來的,所以在教學中要注重引導學生自主發(fā)現(xiàn)這些優(yōu)美的詞句。在一遍遍地朗讀、感悟中,學生自然而然積累了不少句子。除了在朗讀的過程中進行指導和積累之外,我還結(jié)合本文的重點句式“有的……有的……還有的……”,仿說排比句和擬人句等進行了說話的遷移訓練,以達到積累語言的目的。但由于課堂上給學生準備的時間不夠充分,所以訓練面仍不夠廣。
課堂上還留有很多遺憾,在感悟句子時,學生語言的閃光點要及時抓住,但由于時間關(guān)系而忽略。還有,現(xiàn)在面對的是三年級學生,適時地要進行寫作特色的指導和句式的積累,這方面還需要加強。
《富饒的西沙群島》課后反思7
《富饒的西沙群島》是21世紀語文第六冊中的一篇精讀課文。這是一篇寫景的文章,作者用生動、具體、形象的語言描繪了西沙群島是個風景優(yōu)美、物產(chǎn)豐富的地方,學生通過本課的學習,不僅能領(lǐng)略西沙的美麗風景,激發(fā)他們對美的向往,也可以從作者的描繪中積累一筆語言的財富。這篇課文的訓練重點是在充分的閱讀中領(lǐng)略美麗的自然風光,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時要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掌握一些積累語言的方法。根據(jù)《富饒的西沙群島》這篇課文的具體內(nèi)容,在教法設(shè)計方面我是這樣設(shè)計的
1、直觀——情境教學法
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可以感受到直觀和情境是不能完全割裂開的,有時直觀的展現(xiàn)就是一種情境的創(chuàng)設(shè)。這篇課文對西沙群島的美麗景色的描繪無疑是優(yōu)美迷人的,但這對三年級的學生來說,這種畫面離他們的實際生活是很遙遠的,這就制約著他們的想象力的飛翔。所以在導入之后,教師可以先為同學們播放一段事前準備好的西沙群島的風景圖片或者錄像資料,首先通過畫面美來調(diào)動他們感知美的欲望,進而在已有表象的基礎(chǔ)上來談對西沙的印象就容易多了,這也是由畫面過渡到語言學習中進行想象的一個基礎(chǔ)。不僅如此,在對課文的一些重點詞語的理解時教師也可以嘗試采用這種方法幫助學生理解。
2、朗讀,學生自讀自評法
在本課的教學過程中,一定要重視對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yǎng)和訓練。而且,朗讀的形式應(yīng)該是各種各樣的。這樣,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就可以在讀中理解美,在讀中感悟美,并以情帶聲,以聲傳情,以聲傳神。同時,通過學生之間的自讀自評也可以提高朗讀水平,評價水平。學生的各抒己見,不同體會、不同讀法正是他們對課文內(nèi)容不同理解的表現(xiàn)。
3、小組合作學習法
小組合作學習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讓學生在交流評價中取長補短,共同進步。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采取同桌、四人小組討論的學習形式,讓學生在合作學習過程中充分張揚自己的個性、發(fā)表自己不同的見解,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
《富饒的西沙群島》課后反思8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激發(fā)興趣
創(chuàng)設(shè)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是喚醒學生主體意識、產(chǎn)生強烈探求欲望的“敲門磚”。在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我利用了各種多媒體手段幫助學生體會西沙群島的風景優(yōu)美、物產(chǎn)豐富,給學生一個直觀、感性的認識。比如:讓學生從視覺上感知有關(guān)珊瑚、海參、大龍蝦、魚等圖片,使學生對陌生的事物有一個感性的認識,這樣有助于學生理解課文內(nèi)容,也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情感。
二、抓住語言訓練點,培養(yǎng)語文素養(yǎng)。
語文教學不僅僅是讓學生讀懂課文,更重要的是要借助文本,對學生進行扎實的語言訓練,培養(yǎng)良好的語言素養(yǎng)。因此,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我利用文本的特點,抓了幾個比較有價值的語言訓練點,比如在學習珊瑚時,找出文中描寫珊瑚的句子,讀一讀,然后進行拓展:把顏色多說具體:有、有……形狀多:有的像……,有的像……明確這句話用比喻的方法寫的,把珊瑚比作盛開的花朵、美麗的鹿角,理解“盛開”,再引導學生看美麗的鹿角的珊瑚圖片用“有的像有的像”句式說話;在學習描寫魚多一段時,引導學生用“成群結(jié)隊”進行說話。通過這些語言訓練,既培養(yǎng)了學生想象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更在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的基礎(chǔ)上實現(xiàn)了學生與文本之間零離對對話。
當然,這節(jié)課帶給我的更多的是反思,我自己在讀這篇課文時,被西沙群島的美麗和富饒深深地吸引住了,心想孩子們一定會很感興趣,也曾幻想孩子們因興奮而激動的表情??蓪嶋H操作起來卻不盡人意。暗自思忖,感覺自己在這幾方面安排的不到位。
一、學生的主體地位不夠突出
新課程最強調(diào)的就是學生的主體性,教師的主導性。而我在這節(jié)課安排中的謹小慎微卻讓這堂課有了一些遺憾。如這堂課中的重頭戲應(yīng)該是描寫魚的這一小節(jié)。我在安排的時候以“讀了這一段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為切入點,接著就從魚的數(shù)量多說到種類多到魚的美,雖然乍一看沒有問題,但我在本堂課中問題設(shè)計過于細碎,以至于有一種牽著孩子的鼻子走的感覺。可能由于自己對孩子的能力不夠信任,使得孩子們的手腳被束縛住了,思維沒有完全打開,課堂上缺少了孩子們那充滿童趣和想象的話語和因思考而散發(fā)出的火花。
二、語文課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朗讀,以讀促悟。而由于自己整個教學安排時間不夠合理,以至于到后來有些朗讀內(nèi)容只能一步帶過,沒有真正起到讀的作用。
三、心靈的交融才是一堂課成功的基石。一堂好課離不開情感的交融,只有真正的走進孩子的心靈才能捕捉到智慧的火花,激發(fā)孩子學習興趣。我在這節(jié)課中,由于對教案不熟悉,總是在想自己下一步該做什么,而忽視了學生的學習過程,沒有真正地融入學生的學習中,所以整個課堂缺乏活力。
《富饒的西沙群島》課后反思9
《富饒的西沙群島》這篇課文描寫了我國南海西沙群島優(yōu)美的風光和富饒的物產(chǎn)。圍繞第六單元訓練點結(jié)合本課的實際情況,我定了第二課時的目標:
1、了解西沙群島海底豐富的物產(chǎn);
2、借助關(guān)鍵句理解一段話的意思;
3、圍繞一個意思寫一段話。為了落實以上目標,我是這樣設(shè)計的:
一、由回顧課文到尋找海底物產(chǎn)
西沙群島海底的物產(chǎn)孩子很容易找到,分別是:珊瑚、海參、大龍蝦和魚。作者詳寫的是——魚,這樣就順勢導入今天的描寫“魚”的重點段。
二、層層遞進學習關(guān)鍵句
1、學習關(guān)鍵句
西沙群島的魚有什么特點呢?帶著問題讀第4段。這樣讓孩子從整體感受西沙群島的魚非常多!非常美!然后讓孩子分別找出能表現(xiàn)魚多、魚美的詞語或者句子,最后再找出既能表現(xiàn)魚多,又能表現(xiàn)魚美的句子。這時孩子們會發(fā)現(xiàn)這個句子就是這一段的關(guān)鍵句。
2、練習尋找關(guān)鍵句
俗話說“光說不練假把式”,所以我們在學習了關(guān)鍵句后,緊接著就在第二段和第五段分別找出這兩段的關(guān)鍵句,以此驗證孩子找關(guān)鍵句的學習情況,不出所料,孩子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找到了這兩段的關(guān)鍵句。第二段的關(guān)鍵句是:西沙群島一帶海水五光十色,瑰麗無比。
第五段的關(guān)鍵句是:西沙群島也是鳥的天下。
3、添加關(guān)鍵句
如果說第四段是學關(guān)鍵句,第2、5段是練關(guān)鍵句,那么第三段就是運用了。孩子在找第三段的關(guān)鍵句時出現(xiàn)了畏難情緒,舉手的時候也是猶猶豫豫,回答問題的時候吞吞吐吐,還有的孩子說,老師我怎么覺得這段好像沒有關(guān)鍵句呢?我告訴孩子們先把問題放一放,我們來觀察一下第三段,第三段有三句話分別介紹了:珊瑚、海參和大龍蝦,然后我就問孩子們我們可不可以把它們的次序調(diào)換一下呢?孩子們一時難以決定。為了解決這個難題,我讓孩子們分隊讀,北隊讀第一句珊瑚,中隊讀第二句海參,南隊讀第三句大龍蝦。讀過之后,讓孩子打亂順序再讀,結(jié)果孩子們發(fā)現(xiàn)三句話分別介紹了三種不同的生物,它們是不分先后主次的內(nèi)容放在一起的段落,卻沒有一句話能統(tǒng)領(lǐng)整段話,像這樣的段落就是并列段式。
在孩子們明白這一點之后,我引導孩子們給這一段增加關(guān)鍵句。雖然有點難度,但孩子們還是能給這一段增加了關(guān)鍵句。我覺得如果孩子會增加關(guān)鍵句了,那么圍繞一個意思寫一段話就成功了一半!
三、圍繞一個意思寫一段話
1、學習作者觀察魚的方法。
首先我以第四段為例,讓孩子欣賞完本段的魚之后,我問孩子們,西沙群島的魚有3000多種,為什么作者單單只寫這四種魚呢?孩子們很快回答:這四種魚很有特點。我順勢引導,那么作者是抓住什么寫出魚的特點呢?我出示相關(guān)句子,孩子們很快發(fā)現(xiàn),作者抓住了魚的“顏色、樣子、動作”來寫的。
2、觀察魚的特點,并進行練寫一句話。
隨后出示視頻“魚”片段,我要求同學們也從魚的“顏色樣子動作”這三個方面有目地觀察魚的特點,并進行練寫一句話。
3、小組合作圍繞一個意思說一段話。
在找到第四段的關(guān)鍵句后,我相繼滲透寫法,那就是圍繞一個意思說一段話。接下來就開始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共同說一段話。第一句關(guān)鍵句大家一起讀,有的——就讀自己寫的描寫“魚”多的句子,這樣讓孩子合作完成一段話,大大降低了難讀。
4、課后寫第一幅圖,獨自完成圍繞一個意思寫一段話。
不管是找關(guān)鍵句,還是圍繞一個意思寫一段話,我都遵循由易到難的原則,循序漸進,由淺入深,最終達成目標。
不過,在學習第四段的時候,我讓孩子一邊讀,一邊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樣的魚,這樣設(shè)計的目的是,既鞏固一邊讀一邊想象的能力,又讓孩子明白這一段都介紹了哪些魚。令我沒想到的是:有些孩子是根據(jù)這段描述的想象的,有些孩子完成游離于本段之外,這是超乎我的想象的。我想不如換一種表達方法,直截了當向孩子提問,這段話介紹了哪幾種魚,分別是什么?這樣孩子或許就不會模棱兩可,就能直奔主題了。
所以我們今后的課堂不能像空中樓閣,設(shè)計問題時要把自己當成一個孩子,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這樣的課堂才會接地氣,有生命力!
《富饒的西沙群島》課后反思10
《富饒的西沙群島》是小學語文第五冊中的一篇寫景的文章,用詞非常優(yōu)美,生動,鮮明。作者按照"海水","海底","海灘","海島"的順序說明西沙群島的風景優(yōu)美,物產(chǎn)豐富,表達了作者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全文圍繞"富饒"展開,思路條理清晰,結(jié)構(gòu)嚴謹。本課的重難點是通過對課文的學習,讓學生了解我國西沙群島風光的美麗及物產(chǎn)的豐富,學習優(yōu)美的句子,積累好詞佳句。
我把本課分為兩課時,上的是第一課時,本課以朗讀和學生理解為主,通過課件展示,讓學生感受到西沙群島海面美麗的風光和海底豐富的物產(chǎn),對西沙群島有個深刻的印象。
教學中,我充分利用課件,使學生直觀看到西沙群島海水的五光十色,瑰麗無比,感嘆美的同時,引出海水為何五光十色的原因。然后出示海底海洋生物的圖片,根據(jù)學生喜好,逐個講解珊瑚,海參,大龍蝦,魚的美及多,請全班女同學帶著愉悅的心情讀出珊瑚的美,男同學展示大龍蝦的勇猛,威武,全班一起做懶洋洋的海參的動作,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使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感受西沙群島豐富的物產(chǎn)。
同時,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朗讀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老師領(lǐng)讀,學生自瀆,個別讀,同位互相讀,男女生結(jié)合讀,通過多種形式的讀,不僅訓練學生的朗讀能力和理解能力,而且讓大家感覺自己仿佛身處西沙群島那么美的地方,引出對西沙群島的喜愛,延伸出為什么喜愛,拓展出自己的感嘆之情,增加了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整個學習過程,教師都是以引導者的形象出現(xiàn),引領(lǐng)著學生自己去欣賞,去朗誦,去體會,去感悟,給學生自由感受與發(fā)揮的空間。
在講課過程中,我也存在一些失誤。
第一,在設(shè)計"魚"和"漁"的區(qū)別時,感覺沒有講透徹,講明白,只是讓學生看了解釋,然后找學生填了空,沒有及時把學生的反饋再加以解釋,使學生更容易明白,更容易理解。講完區(qū)別后,沒有把查字典的好習慣告訴同學,希望同學以后如果遇到不認識的字或不明白的詞,可以先查字典解決,自己當個小老師。
第二,領(lǐng)讀設(shè)計比較少,領(lǐng)讀時激情不夠,聲音不夠洪亮,語調(diào)抑揚頓挫不明顯,無法引起全體同學的共鳴。
第三,在講第四段用有的,有的,有的造句時,應(yīng)該找出比較好的句子大家一起齊讀,讓同學共同學習,共同進步,積累好句。
第四,板書前沒有很好的預設(shè),致使板書有些擁擠,不夠美觀,而且字體有些小。
《富饒的西沙群島》課后反思11
《富饒的西沙群島》是第五冊第六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這篇課文按海面、海底、海灘、海島的順序介紹了位于我國南海的西沙群島的風景優(yōu)美、物產(chǎn)豐富。條理清楚,用詞準確、生動、形象,是本課表達方法上的特點。詞句訓練是整個小學階段的一個教學重點。進一步加強詞句訓練更是本冊閱讀教學的重點。
因此,在備課過程中,我的教學目標很明確:1、認識本課的23個生字,學會其中的15個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海防前哨、五光十色、峽谷、全身披甲、威武、海灘、貝殼、鳥糞、肥料等。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二至四自然段。3、通過對重點句段的品讀,感受西沙群島的美麗和富饒,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及審美素質(zhì)。4、學習課文先總后分的構(gòu)段方式。
在教學過程中,我第一課時的大致安排如下:第一步,激趣導入,揭示課題,通過畫面感官,使學生對西沙群島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風景優(yōu)美,物產(chǎn)豐富。第二步,對課文整體感知,讀通課文。第三步,細讀課文,重點探究海水的美。 下面,我想談?wù)剬δ承┙虒W細節(jié)的一些想法。第四步,學習先總后分的構(gòu)段方式。
因為在導入時學生已經(jīng)對西沙群島的風光有大致的感受,所以在第三步:細讀課文,重點探究中,我將學生先引向描寫海水具體風光的句段進行品讀,抓住關(guān)鍵詞語如“五光十色”進行賞析,我讓學生在多種形式的“讀”中弄懂詞語意思,同時感受西沙群島的美麗。對“五光十色”的理解。我采用的方法是先引讀,讓學生對“五光十色”引起注意,接下來提問必須精煉、準確,比如針對五光十色的問題“西沙群島的海水顏色這么多,課文用了一個什么詞來形容的?”,這樣學生很清楚回答是“五光十色”而不是“瑰麗無比”。為了使學生進一步理解這個詞語,我出示了畫面,讓學生結(jié)合圖片來形象地理解。還通過比較近義詞“五彩繽紛、五顏六色”進一步加深理解。這個詞語學完了我馬上請學生讀優(yōu)美的句子,讀出“五光十色”的感覺,再全班齊讀,邊讀邊想象畫面。之后,我讓學生說說為什么海水的顏色會不同,學生都能找到答案,我進而讓他們用上“因為。。。所以”來說句子。最后,我讓學生學習海水這段的構(gòu)段方式,即先總后分,圍繞“秋天來了,果園里一片豐收的景象”來把這段話寫完整,寫具體,進行小練筆。
從總體上看,我的這堂課“教什么”、讓學生“學到什么”,思路是很清晰的,目標也很明確。從備課開始,我一直困惑的是“怎么教”的問題,每一個環(huán)節(jié)該把學生引向什么地方,我也比較模糊,多虧了師傅的指導,年級組老師的集體聽課及時指正,在反復修改教案試教的過程中,我存在以下問題:1、每個環(huán)節(jié)的過渡語不自然。2、引導時的提問不明確,不簡練。3、留給學生小練筆的時間太短,沒能很好地展示。
以后,我要一如既往的鉆研教學,踏踏實實地備課還要備學生,靈活機智地處理課堂教學,多聽課,多反思,多請教老師,多學習,積累教學經(jīng)驗,扎扎實實地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富饒的西沙群島》課后反思12
《富饒的西沙群島》是一篇寫景的文章。作者用生動、具體、形象的語言寫出了西沙群島是個風景優(yōu)美、物產(chǎn)豐富的可愛的地方,是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的好文章。特別在當前,更是對學生進行“熱愛藍色國土”教育的好教材。
本文按照“海水、海底、海灘、海底”幾個方面描寫了西沙群島的瑰麗風光和富饒的特產(chǎn),通過學習要讓學生從這幾個方面具體感受、欣賞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積累文中的好詞佳句,并了解文章構(gòu)段上的一些特點。本文所描寫的南國風光雖然很吸引人,但畢竟西沙群島離我們這兒太遙遠,如何使學生對西沙群島特有的風光和物產(chǎn)不僅僅停留在表面的了解,而有更深的感受與體驗,同時,在理解課文與積累語言方面做得更扎實?這成了我備課前思考得最多的一個問題。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激趣導入
色彩鮮明、富有動感的刺激物最能引起孩子的注意。因此,上課開始,我就播放與課文內(nèi)容密切相關(guān)的西沙群島的風光片,并配以課文的范讀,讓學生對本文的故事情節(jié)有一個整體的感性的認識。這樣,既為全文的學習打下良好的情感基礎(chǔ),又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接著,我問學生:你覺得西沙群島是個怎樣的地方?這既是對學生了解情況的反饋,又自然的補充了課題,找出了文中的兩個中心詞“風景優(yōu)美“、“物產(chǎn)豐富”自然地引出課文第一段。
二、運用多媒體,加強視覺感受,加深體驗。
課文中所描寫的海龜、貝殼、魚類、海鳥等生物,作為遠離海洋的學生來說是非常陌生的,但他們又對這些充滿了好奇,多媒體的運用幫助學生對這些生物有了更直觀的了解,也使得他們對課文抓住生物特點寫的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三、整體朗讀,感知大意
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我把詞語按照它們課文中的位置分成四塊內(nèi)容,檢查了詞語的朗讀情況后,然后讓學生猜猜老師為什么這樣分,答案在課文中找,這樣有利于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的把握。反饋時學生就較為容易的找到海面、海底、海灘、海島,理清了課文的條理。
四、滲透修辭手法的運用。
比喻,是本課用得最多的修辭。教學比喻句不要只滿足認得什么像什么,而要引導學生準確地認識比喻義,這樣的教學才到位。如:“海底的巖石上長著各種各樣的珊瑚,有的像綻開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北倔w與喻體的相似點是形狀,而把“西沙群島”比喻成“南大門”,本體與喻體的相似點是意義和作用。
運用夸張,可以生動、形象、深刻地表情達意?!拔魃橙簫u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魚”、“西沙群島也是鳥的天下”,教學時要指出:兩句都從“密度”的“高”進行夸張,說明數(shù)量的多。同時,要告訴學生,夸張要注意可信的“度”。對以上重點句的教學,要講清特色,教給方法,引導靈活遷移,切不可只滿足于機械的模仿。
《富饒的西沙群島》課后反思13
中年級的片斷訓練,既是低年級字、詞、句訓練的歸結(jié),又是高年級篇章訓練的基礎(chǔ)。片斷訓練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習作興趣,提高學生認識和表達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習作習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葉圣陶說:“語文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練習閱讀和寫作技巧。”因此,我根據(jù)教材特點,精心選擇讀寫結(jié)合點,給學生提供有效借鑒的對象和創(chuàng)造的依據(jù),及時讓學生進行模仿和創(chuàng)造性運用練習,從而使語言運用練習成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富饒的西沙群島》是一篇寫景的文章。這篇精讀課文通過介紹西沙群島的地理位置和它的美麗富饒,表達了作者對西沙群島的熱愛之情。全文圍繞題眼“美麗、富饒”展開,行文思路條理清晰、結(jié)構(gòu)嚴謹,構(gòu)段句群典型且多樣,遣詞用語精確且具體,所以教學這篇課文除了讓學生感受語言文字的優(yōu)美外,還應(yīng)該鼓勵學生學習段落的寫法。特別是描寫魚的一段,結(jié)構(gòu)、句式都是孩子們寫作的典范。我在預設(shè)這節(jié)課時,針對三年級孩子的特點主要從兩方面去思考:第一,突出“美”字。這篇課文的一個特點是用優(yōu)美的語言描寫了美麗的景象,是學生積累語言的好素材。所以我在第一、二課時的教學中也采用了多媒體教學,在情境美之中學習語言美,并在語言環(huán)境中學習了生字、新詞,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有了一定的理解和感悟。第二,突出“練”字。三年級是作文的起步階段,針對我班學生作文不具體、事情敘述不清楚等情況,結(jié)合本組課文的訓練重點“重視語言的積累”,我又設(shè)計了第三課時,重點是積累語段和仿課文寫片段,目的是通過加強有感情的朗讀和背誦指導,讓學生主動記憶,摘抄美詞佳句,真正把積累語言落在實處,自覺養(yǎng)成積累語言的習慣。另外是通過創(chuàng)設(shè)語言運用的情境,引導學生把課文中的詞語、句式、段落,遷移到生活中的人、事、景、物、活動中進行重組,引導學生圍繞一句話把內(nèi)容說清楚、說具體。這是對教材內(nèi)容的一種拓展,是對語言學習的一種發(fā)展,讓學生在課內(nèi)學到方法,讓他們在離開了課堂、離開了教師、離開了教材,也能夠自己去發(fā)展學習。
引導學生圍繞一句話把句子寫具體、寫清楚,我主要抓住第二和第六自然段進行教學。
(1)第二自然段圍繞“西沙群島一帶海水五光十色,瑰麗無比”寫了海水的顏色和形成原因,句中的“五光十色”、“瑰麗無比”就具體、形象得多了。
(2)“西沙群島也是鳥的天下”是概括性的一句話,如果把它當作中心句,隨后從海鳥多、鳥蛋多、鳥糞多等方面加以分述,句子就具體了,也讓我們感受到西沙群島的確是“鳥的天下”。
(3)引導學生圍繞“春天真美?。 边M行說話,說說如何將這句話寫具體,寫清楚。孩子們紛紛圍繞春天的花、草、樹等進行敘述,將這句話進行了詳細的描述,讓我們感受春天的美麗。在仿寫時,學生順著我的提示說到:“春天真美??!小草從地下探出頭來,春姑娘給小樹換上了綠色的春裝,花園里,五顏六色的花開了……”其實我已經(jīng)感動孩子的智慧,但如果我再進一步追問除了植物的變化,從動物、人的活動等方面去引導,我想孩子的回答會更精彩,遺憾的是我沒有走這非常必要的“進一步”,沒能讓孩子的智慧深入迸發(fā)。
靜下心來想,如果我在教學設(shè)計時,預設(shè)課堂的容量不要那么大,重點只體驗學習課文的第二段和第六段,孩子們對語言文字的理解感悟會更加到位,所以教學的設(shè)計也要考慮到孩子的接受程度。其次,對課文第二和第六自然段的分析不夠細致,引導不夠到位,學生對課文的寫作方法理解不是很透徹。再次,老師對學生的評價語言過于貧乏,以后應(yīng)該加強學習,豐富評價語言。
課堂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shù),但我們寧可去追求真實的遺憾,不要虛假的完美!
《富饒的西沙群島》課后反思14
由于課前對教材、學情、教學重難點等做了充分了解與研究,我們的教學設(shè)計和教學措施都是由科學的教學理念作指導的。因此,是行之有效的。經(jīng)過課堂實踐更是證明了這一點。一節(jié)課下來,孩子們就如到了森林尋寶一樣,滿載而歸!他們感受到了學習的快樂!第二課時的教學目的高效地實現(xiàn)了。課堂的亮點讓整節(jié)課熠熠生輝:
一、點燃學習熱情,激發(fā)學習興趣
法國教育家蒙田說:“教育孩童首重激發(fā)興趣和愛心,否則只是填鴨式灌輸,毫無意義可言?!焙⒆觽冎韵矚g玩,是因為玩給他們帶來了無窮的樂趣。如果學習也能給予他們這樣的感受,那學習無疑也是可以令人著迷的,他們會像對待玩那樣對待學習,樂此不疲。特別對于小學低中年級的孩子,激發(fā)學習興趣尤其重要?!陡火埖奈魃橙簫u》是一美文。對于美,人類都有感知的天性,但西沙群島離我們的實際生活較遠,要一直保持對這美文的興趣,必須點燃孩子們的學習熱情。我在教學中運用了以下設(shè)計:課文從西沙群島的海水、海底、海灘、海島來介紹它的美麗富饒,我讓學生自選感興趣的部分去自學。結(jié)果,孩子們始終熱情高漲地投入到課文的學習中。自主選擇學習內(nèi)容,能激發(fā)孩子主動探究的學習精神,正因為是自選,他們感受到學習的主動權(quán)在自己手中,而并非老師掌控下的小木偶。他們覺得這與玩有著共通點:在游戲的世界中,孩童是當中的主人,他們有著絕對的優(yōu)越感——我的事情我做主!學生可以這樣說:我的課堂我做主!
二、以孩子的視野去設(shè)計課堂
“我們必須會變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敝逃姨招兄壬@樣說。師本教育的課堂設(shè)計是以老師教得方便為出發(fā)點,根本不去考慮學生的年齡實際,不會考慮他們的知識實際。這樣的教育,是填鴨式的,孩子們只能被動地接受老師所傳播的知識。是呀,只有蹲著,我們與孩子才能處在同一高度,我們的心靈才能相通。課堂是我們與孩子一起學習,一起成長的空間,在特殊的這個只屬于老師和學生的時空里,我們的教學設(shè)計,首先應(yīng)該考慮的就是學生。在教學設(shè)計環(huán)節(jié)中,我最喜愛的一環(huán)是引領(lǐng)孩子們投入角色,內(nèi)化語言。我讓孩子們變身為海里的其中一條小魚,讓他們進行自我介紹,可以按文本內(nèi)容說,也可以把文本內(nèi)化后再用自己的語言表達。
《富饒的西沙群島》課后反思15
上了《富饒的西沙群島》一課,來談?wù)勎业慕虒W設(shè)計和值得深思的地方。先來說說我的教學設(shè)計: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激趣導入
色彩鮮明、富有動感的刺激物最能引起孩子的注意。因此,上課開始,我就播放與課文內(nèi)容密切相關(guān)的西沙群島的風光片,并配以課文的范讀,讓學生對本文的故事情節(jié)有一個整體的感性的認識。這樣,既為全文的學習打下良好的情感基礎(chǔ),又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接著,我問學生:你覺得西沙群島是個怎樣的地方?這既是對學生了解情況的反饋,又自然的補充了課題,找出了文中的兩個中心詞“風景優(yōu)美物產(chǎn)豐富”自然的引出課文第一段。
二、整體朗讀,感知大意
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我把詞語按照它們課文中的位置分成四塊內(nèi)容,檢查了詞語的朗讀情況后,然后讓學生猜猜老師為什么這樣分,答案在課文中找,這樣有利于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的把握。反饋時學生就較為容易的找到海面、海底、海灘、海島,理清了課文的條理。
三、深入研讀3、4兩段
本堂課我主要是讓學生學習3、4兩段,所以我就對學生說:“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潛入神秘的海底,去感悟西沙群島的富饒。說說你在海底看到了什么?”學生自由讀文后找出:珊瑚、海參、大龍蝦魚
師:再去讀讀你看到的珊瑚、海參、大龍蝦、魚分別是怎樣的?你能用朗讀來表現(xiàn)它的特點嗎?
這一板塊通過學生的不同形式的讀,來表達他們對文本的理解。
四、寫字
課上好了,反思了很久,覺得自己在板塊的設(shè)計上應(yīng)該是比較清楚的,一開始揭題都比較自然,當學生講到魚的時候,這個環(huán)節(jié)就出問題了,學生課文讀得不多,不熟練,所以他們還停留在讀課文的基礎(chǔ)上,所以要讓他們忙著概括、提煉、感悟有一定的難度,再加上聽課的老師將近他們的一半,別說他們緊張,我也緊張,一緊張就想不出什么好詞了。再來說說我這個執(zhí)教者吧。主要的問題還是出在我的身上,我只是注重大板塊的設(shè)計,而缺少深入地思考,對文本的解讀不到位,停留在表面。當學生說道魚很多的時候,我應(yīng)該讓他們找到相應(yīng)的句子、詞語讀讀,還可以順勢讓他們找到其他也是描寫魚多的句子,這樣學生了解的更清楚了,課文講得也更透徹。課文中有一個重點句“難怪人們要說西沙群島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魚”。這個句子我沒有講清楚,學生在我講之前是一頭霧水,我講了之后估計也是半知不解。其實課中多處細節(jié)問題都沒處理好,一聲嘆息,只悔課文解讀粗!
《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反思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激發(fā)興趣
創(chuàng)設(shè)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是喚醒學生主體意識、產(chǎn)生強烈探求欲望的“敲門磚”。在教學一開始,我就帶學生進入到西沙群島優(yōu)美風光中游覽、體會,給學生一個直觀、感性的認識。在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我也利用了各種多媒體手段幫助學生體會西沙群島的風景優(yōu)美、物產(chǎn)豐富。如文中的第四小節(jié),我通過錄像的形式讓學生體會魚的多。
二、抓住語言訓練的點
語文課除了要注重學生的體會感受外,語言文字的訓練也非常重要。所以,在本堂課中,我利用文本的特點抓了幾個比較有價值的語言訓練點。如第二小節(jié)中我安排了“因為所以。和西沙群島的海水色彩不同,是因為?!本涫接柧氁约捌渌恼Z言訓練點。
當然同時這堂課也存在著許多不足,我想這對于每位上課的老師來說找出缺點這才是最重要的。我自己在讀這篇課文時,被西沙群島的美麗所深深地吸引住了,心想孩子們一定會很感興趣,也曾幻想孩子們因興奮而激動的表情。可實際操作起來卻不盡人意。暗自思忖,發(fā)覺自己在這幾方面安排的不到位。
一、學生的主體地位不夠突出
新課程最強調(diào)的就是學生的主體性,教師的主導性。而我在這節(jié)課安排中的謹小慎微卻讓這堂課有了一些遺憾。如這堂課中的重頭戲應(yīng)該是描寫魚的這一小節(jié)。我在安排的時候以“你讀了這段,有什么不明白的嗎?”為切入點,學生一般會說“不明白‘……西沙群島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魚’這句;接著就從魚的數(shù)量多說到種類多,雖然乍一看沒有問題,但我在本堂課中問題設(shè)計地過于細碎,以至于有一種牽著孩子的鼻子走的感覺。可能由于自己對孩子的能力不夠信任,使得孩子們的手腳被束縛住了,思維沒有完全打開,課堂上缺少了孩子們那充滿童趣和想象的話語和因思考而散發(fā)出的火花。
二、語文課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朗讀,以讀促悟。而由于自己整個教學安排時間不夠合理,以至于到后來有些朗讀內(nèi)容只能一步帶過,沒有真正起到讀的作用。
三、心靈的交融才是一堂課成功的基石。一堂好課離不開情感的交融,只有真正的走進孩子的心靈才能捕捉到激發(fā)孩子興趣的激發(fā)點,才能找到牽引孩子進入想象空間的捷徑,一潭靜水才能被激活。在這節(jié)課中自覺沒有進入狀態(tài),課堂的操作自然略顯生硬。這自然讓課堂減少了些許活力,也回抑制孩子們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
《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反思
本課的學習,要達到兩個目的:一是讓學生了解我國南海水域的廣闊與富饒,感受西沙海島風光的美麗;二是學習課文里的優(yōu)美語言,積累好詞佳句。
我上的這是第一課時,本課時以欣賞和朗讀為主,通過直觀的課件,讓學生在觀看錄像和圖片的同時,感受到西沙群島的美麗風光和豐富的物產(chǎn)。對西沙群島有個深刻的印象。
教學中,充分展現(xiàn)美的形象,努力做到語文美育具體化。根據(jù)教學直觀性原則,以學生心理特點為依據(jù)、以美的熏陶感染為目的,把“五光十色,瑰麗無比的海水”,把“見都沒有見過想都想不出來的各種各樣的魚”把“顏色艷麗,形狀奇特的珊瑚”把“千奇百怪的貝殼”,把“成百上千的海鳥”以及“龐大的海龜”“懶洋洋的海參”“威武的大龍蝦”等等,都形象的展現(xiàn)在學生們眼前,從而增強了美的感染力。使學生在欣賞中去體會西沙群島的美麗和富饒。
同時,在教學過程中,努力強化文章的感情色彩,引導學生體會語言中的“意味”。課文中所蘊含的感情必須通過朗讀傳達出來。所以,首先讓學生邊看錄像邊聽課文的配樂朗誦,給學生們以美的享受,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感官,使其感悟到文章中形象的美和意境的美。在整個地學習過程中,“讀”貫穿了全課時的始終,采用個別讀、齊讀、默讀、配音樂配畫面讀、互相聽讀,自由讀等多種方式,把學生帶進文章意境中,讓學生在讀文中去體味、去感受、去琢磨,不但了解作者說什么,而且要與作者的心靈相通,增強了課堂教學的感情色彩。在加深學生對課文的領(lǐng)悟理解的同時,訓練了學生的朗讀能力和理解能力。使學生們在帶著濃厚的感情色彩的氛圍中去學習和體會,更加深了對西沙群島的印象,也更增加了孩子們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
在學習的過程中,教師以引導者的形象出現(xiàn),引領(lǐng)著學生們?nèi)バ蕾p,去朗誦,去體會,去感悟,不以乏味的說教把知識強加給學生,而讓學生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耳朵去聽,用自己的口去讀,用自己的腦去想,給了學生自由感受的空間。同時,還以鼓勵為主,充分調(diào)動每一個學生的積極性以及參與意識,讓學生在課堂上思維活躍起來。這樣才更有利于對知識的領(lǐng)悟,同時更能激發(fā)學生們學習的積極主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