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南京的導游詞5篇
怎么介紹南京?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關南京導游詞5篇,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學習!
南京導游詞(一):
各位游客,大家好!歡迎來到素有“六朝佳麗地,金陵帝王州”美譽的南京參觀游覽。我是江蘇省中旅的導游員___,大家能夠叫我_導,或者小_。我身旁這位是司機_師傅,他的駕駛技術十分了得,請大家放心。期望在接下來的幾天,我倆能夠給大家?guī)硪淮瓮昝赖哪暇┲?。南京是中國七大古都之一。東郊湯山猿人頭骨的出土,證明35萬年以前,就有了"南京猿人"的足跡。自公元229年東吳建都南京始,南京曾十次成為京都,留下了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chǎn)。南京地理區(qū)位優(yōu)越,物產(chǎn)資源豐富,地處長江“金三角”地區(qū),是中國區(qū)域經(jīng)濟中的重要城市。南京對外交通四通八達,構(gòu)成了航空、高速公路、鐵路、長江航運的立體交通體系和網(wǎng)路。南京,山環(huán)水抱,蔥籠毓秀,山水城林融為一體,自然風貌久負盛名。自然界厚賜于南京龍蟠虎踞的山川形勝,歷史在此又遺存下燦爛的文化。孫中山先生曾有名言概括南京之美:“此地有高山,有平原,有深水,在世界三大城市中亦誠難覓此佳境”。位于城東紫金山麓的中山陵、明孝陵,掩映在綠色蔥蔥的紫金山中,布局宏偉。太平天國遺址,殿闕巍峨。數(shù)十處南朝陵墓刻,碩大洗煉,堪稱一代巨制,國之瑰寶。棲霞寺內(nèi)舍利塔,造型雄健,比例勻稱,裝飾華麗,是我國現(xiàn)存石塔中不可多得的佳品。
總統(tǒng)府、雨花臺烈士陵園、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梅園新村紀念館、渡江勝利紀念碑是我國民主革命的歷史見證。玄武湖,三面環(huán)水,一面臨城,秀峰塔影,碧波蕩漾,堪稱“金陵明珠”。莫愁湖,蘊含動人凄麗的傳說,湖光倩影,花團錦蔟,典雅、幽秀而豁達、奔放。獨具南京特色被譽為中國織錦工藝“活化石”的云錦及“國之瑰寶”的雨花石,成為南京旅游商品的代表。美味的秦淮風味小吃及鹽水鴨,享譽中外。這天的南京,既是現(xiàn)代禮貌的經(jīng)濟都會,更是虎踞龍盤的秀山麗水,城桓殿闕,街巷格局,園林苑囿,綠地廣場......共同構(gòu)筑起一幅山水城林融為一體的多彩畫卷,展現(xiàn)出“綠色古都,文化之城”的獨特魅力。說到咱們南京,不得不提的就是與“吃”、“喝”、“玩”、“穿”相對應的四大特產(chǎn):鹽水鴨、雨花茶、雨花石和云錦。悠久的歷史孕育了南京豐富的旅游資源,東以鐘山風景區(qū)為主,囊括了中山陵、明孝陵、靈谷寺以及玄武湖;西以石城風景區(qū)為看點;南以著名的秦淮風光帶為主打;北以沿江風景區(qū)為主,包含了長江大橋、閱江樓和靜海寺等景點。集山、水、城、文為一體的南京,山川形勝,虎踞龍蟠,大氣磅礴,正以博大的胸懷迎之后八方來客。
南京導游詞(二):
南京導游詞
各位游客,大家好!
(開場語)
歡迎來到素有“六朝佳麗地,金陵帝王州”美譽的南京參觀游覽。我是江蘇省中旅的導游員___,大家能夠叫我_導,或者小_。我身旁這位是司機_師傅,他的駕駛技術十分了得,請大家放心。期望在接下來的幾天,我倆能夠給大家?guī)硪淮瓮昝赖哪暇┲谩?/p>
(南京總括)
南京以“博愛之都”聞名海內(nèi)外,是江蘇省的省會城市,全省政治、經(jīng)濟和文化中心。全市面積659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為741.3萬人,下轄2縣11區(qū)。
(地形地貌)
南京位于長江下游的中心地帶,主要是丘陵盆地地形,城區(qū)附近東有紫金山,西有清涼山,南有牛首山,北有棲霞山。紫金山由東向西延伸,從南京城中橫穿而過,使南京城南城北構(gòu)成了兩條水系,南為秦淮河,北為金川河。除此之外,還有玄武湖和莫愁湖宛如兩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南京的城東和城西。
歷史沿革)
南京是我國首批歷史文化名城,著名的七大古都之一,歷史上先后有十個朝代在此定都,分別是:東吳、東晉、南朝時的宋、齊、梁、陳、以及之后的南唐、明初、太平天國和中華民國,故而南京又被稱作“六朝古都”、“十朝都城”。歷朝歷代為南京留下了許多名字,如:金陵、秣陵、建鄴、建康、蔣州、江寧、州、集慶、應天、天京等,有些名字作為南京的地名沿用至今。
(交通、經(jīng)濟、科教)
今日南京鐵路、公路、航空、水運、管道等運輸方式齊全,是華東地區(qū)重要的交通樞紐。同時,南京也是中國東部地區(qū)重要的綜合性工業(yè)基地和全國六大通訊樞紐之一。目前已構(gòu)成了以“電子、石化、鋼鐵、汽車”四大支柱產(chǎn)業(yè)。金陵石化、南汽集團、熊貓電子等著名企業(yè)實力雄厚、產(chǎn)品暢銷國內(nèi)外。此外,南京科教實力雄厚,綜合實力僅次于北京、上海。教育、科技的發(fā)達,為南京城市經(jīng)濟的持續(xù)發(fā)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城市品牌)
南京城市品牌眾多,多次被評為全國十佳衛(wèi)生城市、全國園林城市、中國優(yōu)秀旅游城市等稱號。南京的綠化水平全國聞名,森林覆蓋率到達23%。南京的市樹是雪松,市花為梅花。
(特產(chǎn))
說到咱們南京,不得不提的就是與“吃”、“喝”、“玩”、“穿”相對應的四大特產(chǎn):鹽水鴨、雨花茶、雨花石和云錦。
著名風景區(qū))
悠久的歷史孕育了南京豐富的旅游資源,東以鐘山風景區(qū)為主,囊括了中山陵、明孝陵、靈谷寺以及玄武湖;西以石城風景區(qū)為看點;南以著名的秦淮風光帶為主打;北以沿江風景區(qū)為主,包含了長江大橋、閱江樓和靜海寺等景點。
(結(jié)語)
集山、水、城、文為一體的南京,山川形勝,虎踞龍蟠,大氣磅礴,正以博大的胸懷迎之后八方來客。
南京導游詞(三):
南京導游詞(總統(tǒng)府)
【景區(qū)概況】
各位游客好:這天我們參觀的景點是總統(tǒng)府??偨y(tǒng)府位于長江路292號,是中國近代史開始,同時也是結(jié)束的地方,因為他曾先后作為明朝的漢王府、清朝的兩江總督府、太平天國時期的天王府、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tǒng)辦公處所和民國時期國民政府以及總統(tǒng)府的辦公場所。歷經(jīng)明、清、太平天國和中華民國四段歷史;現(xiàn)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qū)。
此刻我給各位介紹下這天我們的游覽路線;首先我們是沿著景區(qū)的中軸線參觀,途徑大堂和子超樓;然后抵達景區(qū)的東線,參觀行政院、中國晚清與民國歷史資料館、天朝宮殿歷史文物陳列館和清兩江總督史料展館;各位請隨我進入景點參觀。
【大門】
1、“總統(tǒng)府”題字
2、建筑特色及細部描述
首先各位看到的是總統(tǒng)府的大門。整個門樓成品字型,是一座西洋式古典大門。大門建于1929年,門樓為仿古羅馬風格,正面開三券拱門,每扇門設有鐵門,原為法國進口,后復原;門兩側(cè)修飾有8根愛奧尼柱。門樓之上懸有“總統(tǒng)府”3個大字,是1948年5月,經(jīng)非法國大選舉,蔣介石任總統(tǒng)時懸掛于此;字體由原監(jiān)察院副院長周鐘岳題寫。請隨我走進大門,各位會發(fā)現(xiàn)門樓原先為兩層半結(jié)構(gòu);一樓為衛(wèi)兵室,也是門房;二樓為衛(wèi)兵宿舍;三樓為升降旗幟的平臺;1949年的4月23日我們解放軍解放南京,占領總統(tǒng)府時就是在那里降下國民黨的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升起紅旗的。
【大堂】
1、大堂的歷史沿革
2、孫中山宣誓就任臨時大總統(tǒng)時間、地點
3、“天下為公”匾額及其來源
4、四周墻上懸掛的六幅油畫名稱
5、禮堂的用途及蔣介石、李宗仁在此地登基正副總統(tǒng)
6、沿途經(jīng)過之所,如二堂、內(nèi)外賓會客廳、八字臺階、麒麟門與政務局大樓等(點到即可)
穿過大門此刻我們來到的是一個院落,東西兩側(cè)各有一排廂房,原是當年的“朝房”,后改為收發(fā)室,現(xiàn)已辟為旅游紀念品商店。院落正北面就是大堂了,那里以前是太平天國時期的真神金龍殿,又叫榮光大殿,是洪秀全大朝的地方。1864年太平天國失敗后,那里被翻改為清兩江總督署的大堂。1912年元旦孫中山先生原打算在那里就任臨時大總統(tǒng),后轉(zhuǎn)到暖閣舉行。國民政府時期那里是舉行重大禮儀活動的場所。此刻內(nèi)梁之上懸掛著“天下為公”四字匾額,為孫中山先生手書;“天下為公”出自《禮記·禮運》:“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廳堂墻壁上懸掛有代表總統(tǒng)府歷史的六幅油畫,分別是:天國風云、敕治兩江、共和肇始、國府西遷、國共和談和煦園曙光(備注:掌握每段歷史背景更重要);各位請隨我繼續(xù)參觀,穿過大堂,左手邊為大禮堂;那里原是清代兩江總督署的中式花廳,民國時那里是舉行重大典禮的活動場所。如1948年蔣介石、李宗仁就任“總統(tǒng)”、“副總統(tǒng)”的就職大典。走過二堂,穿過八字大臺階;八字臺階東西兩間原為內(nèi)賓外賓接待室;穿過當年專供蔣介石出入的麒麟門,就來到了總統(tǒng)府史料陳列展廳;走廊的盡頭就是子超樓了。
【子超樓】
1、子超樓名稱由來及樓的建筑特色
2、子超樓內(nèi)部布局
子超樓為國民政府時期的中樞辦公大樓,建于1934年,1935年完工,1936年正式投入使用。此樓為了紀念任國民政府主席時間最長的林森而得名,林森,字子超,所以叫“子超樓”。1948年5月,蔣介石召開非法國民大會,并被選為總統(tǒng),李宗仁任副總統(tǒng)。蔣介石和李宗仁就在此辦公,故又稱該樓為“總統(tǒng)府辦公大樓”。樓前有兩株高大的雪松,為林森親手栽種。該樓摒棄了二十世紀30年代流行的中國官方建筑的宮殿式大屋頂,頂部采用鋼筋混凝土澆制,立面采用西式的建筑平面組合與立體構(gòu)圖,中間高、兩邊低、呈品字型。整幅建筑簡潔明快,富有層次感。此刻我們進樓參觀:一樓文書局,主要管理中樞文告、政令和璽印、文印。二樓為秘書長辦公室和正副總統(tǒng)辦公室,北兩間為秘書長辦公室,旁邊為副總統(tǒng)李宗仁辦公室,正南面的套房是蔣介石的辦公室從東面第一間為書房;中間這間是蔣介石的辦公室;辦公室墻面上懸有蔣介石的戎裝大帥服肖像,碩大的辦公桌斜對門擺放,桌面上擺放著兩部電話及一本臺歷,臺歷的日期為1949年4月23日,這正是南京解放的時間,歷史在那里做了個定格。辦公室的旁邊為接待室。三樓南面為總統(tǒng)府會客室,曾是國民政府林森、蔣介石及李宗仁會見重要賓客的場所。正中這一大間,是國務會議廳,會議廳的北
墻面上有一漢白玉條石,上有林森手書的“忠孝仁愛信義和平”八個大字,為國民時期提倡的八德。條石的上方有中山先生像兩側(cè)配有中華民國國旗。廳內(nèi)長桌成山字形,配高靠背皮椅;國務會議每兩周召開一次,主要討論和制定國事。會議廳旁還有一間休息室。四樓和五樓不對游人開放;游客們到此為止,總統(tǒng)府的中軸線游覽結(jié)束。接下來請隨我從東邊的甬道進入東花園參觀游覽。
【煦園】4分鐘
1、煦園簡介:名稱、面積及院中特色等
2、東部花園的特色及院中主要景點
3、西部花園的特色及兩組對景
4、三段碑、乾隆之御碑亭等碑刻
煦園也稱西花園,因朱高煦而得名,位于總統(tǒng)府西側(cè),是一座別具特色的江南古典園林。占地1.4公頃,由于巧妙運用了“疊山,理水,建筑,林樹”四大要素。使得它意境雋永。再加上數(shù)百年來此地主人公皆為歷史風云人物,使得它名聲大震。全園可分成三個部分游覽,一是園門前的小院,二是東半部以建筑山石為主的園林,三是西半部以瓶狀水池為中心的園林。我們先來到了一個三角形院落,這就是煦園的序了。粉墻上開一圓門,上面寫著“煦園”,由清大學士英和所書;這是煦園的入口。進園后左邊是一座由太湖石堆成的假山,山上有六角亭一座。有石階登頂,可俯瞰全園。循路前行,這個建筑為桐音館,正中匾額題書“桐音館”。古代桐音指琴音,又引申為知音。這是主人款待知心好友的地方?,F(xiàn)桐音館三字是林散之先生題寫的。桐音館西南有一個雙頂?shù)耐ぷ?,這叫方勝亭,俗稱鴛鴦亭。方勝,又稱雙菱,是兩個菱形相疊。亭基方勝,上為雙頂。遠觀似雙亭并立,近看卻一亭獨佇,小巧玲瓏,頗為別致。這是民國前江南唯一的方勝亭。方勝亭西側(cè)是太平湖,這是西花園的中心。太平湖水池形如巨大的花瓶,南北走向,整個水池面積約占全園面積的一半多,池壁全部用太平軍從明故宮城墻上拆來的城磚修建的。池中有兩組對景:南為不系
舟,北為漪瀾閣,西是夕佳樓,東是喜上眉梢榭。通往不系舟的入口處是太湖石疊成的門洞,依稀像一個“繁體”的“壽”字。穿過小橋,登上一艘建于水中的石舫,名為“不系舟”,是乾隆十一年(公元1746年)兩江總督尹繼善為迎接皇帝南巡而建造的。乾隆稱之為“不系之舟”,“載舟昔喻存深慎,磐石因思永奠安”,是說自己要居安思危,江山社稷才能穩(wěn)如磐石。船上原匾額為乾隆所題,已無存,現(xiàn)字為費新我所書。乾隆、洪秀全、孫中山等都曾于此休憩。與“不系舟”相對景的是一座建于池中露臺之上,四面環(huán)水的建筑漪瀾閣,此刻展出了以“南京臨時政府軍政主官尋蹤”為主題的史料。太平池的西岸是夕佳樓,雙層檐頂,三面臨水。取名夕佳,意指此為黃昏賞景佳地。夕陽無限好的時候,登樓而望,池水鑒平,亭、臺、閣、榭,無不光彩四射,而水中倒影亦是金光耀眼,搖曳生輝。夕佳樓圍以曲欄,此欄名為“吳王靠”,因過去的繪畫作品中常見仕女臨水半依,團扇輕拂,故又稱“美人靠”。與夕佳樓隔水相望的是喜上眉梢榭,那里是一處觀賞晨曦(晨光)的佳地,同時也是早讀的好地方。夕佳樓后面墻壁上鑲嵌有一古碑:天發(fā)神讖碑,又天璽紀功碑。因發(fā)現(xiàn)時即斷為三截,故又有“三段碑”之名。原碑是東吳孫皓天璽元年發(fā)現(xiàn)的,意
為上天保佑孫皓江山穩(wěn)固,孫皓因此而將年號改為天璽。此碑系宣統(tǒng)元年兩江總督端方所復制。碑文有篆書筆法寫隸書,是罕見的書法珍品。沿池北行可見一亭,為乾隆御賜薩載和書麟這兩位兩江總督的詩碑兩座。西花園中還有棕櫚亭、道光皇帝賜給兩江總督陶澍的印心石屋碑、仿照蘇州寒山寺內(nèi)的古碑重新復制的楓橋夜泊碑、園門背面的“綸音”碑等。有時間不妨仔細品味下。
【孫中山臨時大總統(tǒng)辦公處】
1、西花廳由來及建筑風格
2、內(nèi)部布局
從御碑亭北行進入西側(cè)的大門,我們來到的這座小院,就是孫中山臨時大總統(tǒng)辦公地點。呈此刻各位面前的是一座完全西洋式的建筑,這就是清末兩江總督端方出洋考察歸來所建的一座純西洋式的花廳,他的繼任者、最后一任兩江總督張人俊將其完工。整個花廳共一層七間,建于1米多高的臺基之上。花廳南側(cè)為走廊,橫貫東西。廊外上部為拱形,下面為鑄鐵欄桿。入口處為抱廈,凸出走廊2米多。東、西、南三面開有拱門。抱廈屋頂有西洋式雕式山花。整個建筑外觀為淡黃色的墻,白色的線條,落地大窗,頂覆紅色洋瓦,格外醒目,是典型的折衷主義法國文藝復興式樣的建筑。7個房間,中間是穿堂,西邊3間是大總統(tǒng)會議室,重要的會議都在那里舉行。東邊第一間為小會議室和客廳,第二間為大總統(tǒng)辦公室,第三間為大總統(tǒng)休息室。中山先生就任臨時大總統(tǒng)時就在那里辦公和會客;1912年4月1日卸任離開。
到那里呢我們的參觀也就結(jié)束了,我的講解工作也結(jié)束了,謝謝!
南京導游詞(四):
南京導游詞(夫子廟)
【景點概況】
1、秦淮河簡介
2、夫子廟景區(qū)特色及歷史沿革
3、5A級景區(qū)等
各位游客大家好,此刻我們來到秦淮河畔夫子廟游覽。
秦淮河古名淮水,又叫龍藏浦,相傳是秦始皇開鑿,又稱秦淮河。秦淮河是南京人民的母親河,起源于溧水的東廬山和句容的寶華山。秦淮河在南京城東分成兩支,一支從通濟門外的東水關入城,經(jīng)夫子廟,到水西門外的西水關出城,稱為內(nèi)秦淮河,全長約10里,其沿河兩岸,從六朝起便是望族聚居之地,商賈云集,文人薈萃,儒學鼎盛,素有“六朝金粉地,十里秦淮河”之譽。另一支從城外流過,成為南京城東、城南、城西的護城河。兩支在城西匯合,注入長江。南京夫子廟通常是指位于南京城南秦淮風光帶中心位置的集觀光、購物、休閑、餐飲于一體的仿古建筑的商業(yè)區(qū)。南京夫子廟是一座仿明清時期的古建筑群,具有典型的徽派建筑風格,整體布局集“廟、市、景”合一,將儒家文化、科舉文化、民俗文化、飲食文化、建筑文化等完美的結(jié)合在一齊。夫子廟,又叫孔廟、文廟,是祭祀和供奉孔子的廟宇。南京夫子廟始建于宋景佑元年(1034年),現(xiàn)夫子廟是1986年重建,依然保留前廟后學的布局。現(xiàn)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
【廟前廣場】
1、大照壁的體量及作用
2、泮池的由來及作用
3、文德橋及“文德分月”奇景
4、聚星亭、天下文樞坊、魁星閣及欞星門簡介
此刻我們就來到夫子廟前的廣場,這是夫子廟的中心地區(qū)。照壁是秦淮河南岸的一段朱紅色石磚墻,照壁起遮蔽和裝飾作用,是整個夫子廟建筑群的開始。它建于明萬歷三年(1575年),長110米高,10米,為全國照壁之冠。
照壁的北面就是泮池,意思是“泮之池”。泮池是文廟前的規(guī)制。南京夫子廟前的泮池與眾不同,它是利用內(nèi)秦淮河天然河道而構(gòu)成,半月形,南部呈半圓。
文德橋在泮池西側(cè),因儒家提倡文章道德而得名。據(jù)考證,由于橋向與子午線方向一致,所以每逢農(nóng)歷11月15日,在橋的兩邊分別能夠看到橋影將水中明月分為兩個半月,這一景觀被稱為“文德分月”。
西側(cè)的這座六角重檐亭子叫“聚星亭”,取“群星畢集,人才薈萃”之意,初建于明萬歷十四年(1586年),曾幾經(jīng)興廢。這座四柱三門的大牌坊為天下文樞坊??鬃幽颂煜挛恼碌赖轮袠幸?,故得此名,這是進入孔廟的標志。東側(cè)這座臨街傍水的樓閣式建筑,叫做奎星閣,始建于清乾隆年間,曾兩次被毀,1985年重建。這座門叫欞星門,“欞星”是古代天文學中的“文星”,在此表示天下文人學士集學于此。門是石結(jié)構(gòu)的,六柱三門,欞星門東西兩側(cè)便是東市、西市。
【大成門、露臺】
1、大成門的涵義
2、甬道及孔子門生塑像。
3、露臺的規(guī)模、用途及陳設
4、孔子青銅像
走過欞星門,便是孔廟的正門大成門,也叫戟門。因孔子被追封為“大成至圣先師”,故而得名。甬道兩側(cè)立著每尊高1.8米的八座孔子門生的漢白玉雕像,為孔門十二哲中最有名的八位:閔損、冉耕、冉求、端木賜、冉雍、宰予、言偃和仲由。
大成殿前有一露臺,也叫丹墀,是祭祀和歌舞的地方。露臺高1.4米,東西寬21.8米,南北長14米,四周有云頭望柱24根,臺前兩側(cè)設有兩只石燈籠。丹墀上有尊孔子青銅雕像,像高4.18米,重2.37噸,為全國最大的一座孔子青銅像。露臺兩旁的碑廊陳列有趙樸初、林散之、武中奇等30位著名書法家的墨跡,共有30余塊碑石。
【大成殿】
1、大成殿的規(guī)模及建筑特色
2、大成殿的用途及內(nèi)部陳設
3、仿吳道子孔子像、孔子圣跡圖等
此刻請各位游客隨我進入孔廟主殿——大成殿。它高16.22米,闊28.1米,深21.7米,殿堂七開間,四周殿廊上環(huán)立著26根仿木圓柱。這是一座氣勢巍峨、重檐歇山頂?shù)姆鹿沤ㄖU嫖蓍芟潞K{色豎匾上有“大成殿”三字,比喻孔子集大成之意;屋脊鴟吻是造型精美的“雙龍戲珠”立雕,這在同類建筑中屬首創(chuàng)之作;屋面覆蓋青色小瓦所體現(xiàn)的清秀之勢,與北方孔廟屋面采用黃色琉璃瓦的富麗恢宏之勢明顯不一樣,更顯隨和、入俗之意。
大成殿內(nèi)供奉著孔子的畫像,高6.5米,寬3.15米,是國內(nèi)最大的孔子畫像,為畫家王宏喜按照唐吳道子的孔子畫像用一年的時間畫成。兩旁是顏回、曾參、孟軻、孔汲四亞圣的漢白玉塑像;東西兩側(cè)擺放有古代慶典時演奏的樂器,有、琴、臥箜篌、編磬、編鐘、古箏、鼓等。大成殿的四周墻壁上還懸掛著38幅反映孔子生平事跡的鑲嵌壁畫,稱“孔子圣跡圖”;是浙江樂清200多名匠師采用玉石、翡翠、黃金、珠寶等貴重材料,耗時三年雕成。總價值580萬人民幣。表現(xiàn)了孔子“萬世師表”的光輝典范。
【碑刻】
1、玉兔泉點到即可
2、五塊古碑的名稱
此刻大家看到的這口古井叫“玉兔泉”,玉兔泉旁邊這塊碑叫《籌措朝考盤費碑》。記載了李鴻章、左宗棠等人捐白銀作為附屬七縣考生赴京會試公車經(jīng)費的經(jīng)過。這四塊石碑,第一塊是《孔子問禮圖碑》,記載了春秋末年孔子從家鄉(xiāng)曲阜去周王城洛陽考察典章制度的經(jīng)歷。第二塊碑是《集慶孔廟碑》,第三塊碑是《封至圣夫人碑》,碑上刻有文宗加封孔子妻為至圣夫人的詔書。第四塊碑是《封四氏碑》,講的是文宗皇帝加封顏回、曾參、孔、孟軻為四亞圣之事。
【學宮大門】
大門內(nèi)外所懸匾額的名稱及書者
學宮位于大成殿后方,門楣上方題有“大明國子學”,門內(nèi)匾額上題有“東南第一學”,是由乾隆年間的狀元秦大士題寫的。
【明德堂】
1、明德堂的名稱由來及用途
2、仰圣亭和習禮亭的名稱
明德堂是學宮的正堂,也是夫子廟地區(qū)唯一未被破壞的古建筑。當年,這是學子們集會的地方,每月朔、望日朝圣(即孔子)之后,學子們集中在此聽訓導師宣講圣教和上諭(倫理和政府法令),以培養(yǎng)學子們忠君愛國的思想??赡苡械呐笥岩獑?各地孔廟中只有“明倫堂”,為何南京夫子廟例外,叫作“明德堂”?原先當年南宋宰相文天祥北上抗金,飄過南京時,剛好明德堂復建完工。人們請文天祥題字,文天祥親自手書,改“明倫堂”為“明德堂”,以明效忠國家、報效民眾之志氣,故沿用至今。此刻這塊匾額是后人模仿文天祥手跡寫成。明德堂現(xiàn)被辟為雅樂宮,演奏古典宮廷雅樂,再現(xiàn)古代雅樂風情。
庭院西邊為仰圣亭,內(nèi)鑄有青銅“圣音鼓”;東邊為習禮亭,內(nèi)鑄有青銅“禮運鐘”。鼓名和鐘名均為孔子第七十七代嫡孫女孔德懋題寫。
【尊經(jīng)閣及其周邊】
1、建筑特點及用途
2、“尊經(jīng)閣”匾額的書寫者
3、尊經(jīng)閣周圍建筑的名稱
“尊經(jīng)閣”是一座重檐丁字脊歇山頂三層古建筑,始建于明朝中期,古時候為教諭講課的講堂,樓上藏有《十三經(jīng)》、《廿一史》等。尊經(jīng)閣現(xiàn)為民俗風情陳列館,展出有彩燈、云錦、刻經(jīng)、金箔等。匾額由我國當代書壇女杰蕭嫻題寫。
與尊經(jīng)閣并排而立的是崇圣祠和青云樓。崇圣祠祀孔子父母,現(xiàn)為梨園。青云樓清時改為圖書館。尊經(jīng)閣后小高地,叫衛(wèi)山,建有敬一亭,亭內(nèi)立皇帝御題的“敬一箴”,作為生員士子的座右銘。所謂“敬一”就是對孔學的敬業(yè)之意。
【其他】
金陵燈會、徽派建筑特色、夫子廟特色小吃、秦淮八艷、秦淮畫舫、名人舊居等
每年農(nóng)歷正月初一至十八,夫子廟都會舉行“金陵燈會”,熱鬧十分。這一帶的徽派民居建筑也很有特點,“粉墻黛瓦,高低錯落”,“青磚小瓦馬頭墻,回廊掛落花格窗”。夫子廟美食街有以“秦淮八絕”為代表的各種特色小吃。泮池北岸的背景墻上有大型浮雕《秦淮流韻》,其中的“秦淮八艷”是明末清初的卞玉京、顧橫波、寇白門、馬湘蘭、柳如是、董小宛、陳圓圓、李香君。有興趣的游客還可乘坐秦淮畫舫,泛舟河上,欣賞美景,回顧歷史。夫子廟周圍還有吳敬梓故居、王謝故居、烏衣巷、李香君故居等景點,大家能夠自由參觀。
南京導游詞(五):
南京導游詞(明孝陵)
1、景點概況
1、明孝陵的主人、位置、建陵時間及名稱由來
2、寶城寶頂?shù)奶攸c
3、朱元璋生平
各位游客,我們即將參觀的景點就是明孝陵。明孝陵位于紫金山獨龍阜玩珠峰,是明代開國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及其皇后馬氏的合葬墓。朱元璋1328年出生于安徽鳳陽一個貧苦農(nóng)民的家庭,17歲投身皇覺寺,1352年參加了元末郭子興的紅巾軍,1356年領兵攻克南京,1368年登基稱帝。
明孝陵修建于1381年,其實明孝陵的這片土地原是六朝開善寺的原址,也就是我們此刻位于明孝陵東側(cè)的靈谷寺,但是當時朱元璋為了奪取這篇風水寶地呢,還大興土木的將寺址從獨龍阜遷到了紫霞洞的南面。當新寺建成后一些風水先生又來搬弄是非,于是靈谷寺又再次搬遷此刻到了明孝陵以東。
在陵墓動工后一年,馬皇后病逝,因為馬皇后死后謚號“孝慈”,因此陵墓取名“孝陵”1398年朱元璋病逝后入葬于此,整個工程直到1413年才完工。
朱元璋生世:朱元璋生平。明太祖朱元璋(1162-1227),明朝開國皇帝。本名重八,又名興宗,字國瑞,濠州鐘離人。朱元璋自幼貧寒,父母兄長均死于瘟疫,孤苦無依,入皇覺寺為僧。率兵出征,有攻必克,1355年,郭子興死,被明王韓林兒封為左副元帥。1356年,領兵攻占集慶(南京),改名應天府,建江南行省,稱吳國公。實行“高筑墻、廣積糧、緩稱王”之計,積畜實力,1364年,滅陳友諒,自稱吳王,1367年,滅張士誠,后以徐達為征虜大將軍,舉兵北伐,進攻元大都。1368年正月,朱元璋即位稱帝,建國號大明,年號洪武,以應天為京師,是為明太祖高皇帝。
明孝陵依托紫金山,陵園依山就勢神道蜿蜒曲折,陵寢恪守中國建筑之傳統(tǒng),中軸對稱,紅墻金甍,宏門巨碑,神道石刻森嚴肅穆,深遠莊嚴。墳山封土為寶城寶頂,即圍繞墳山起墻,稱寶城。城中封土為山,稱寶頂。自朱元璋開始寶城寶頂均為正圓形(清代帝陵依明制而建,獨改寶城寶頂為橢圓),首創(chuàng)了寶城寶頂,前朝后寢的陵墓形制,開創(chuàng)了明清600多年帝王陵墓之先河。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3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
2、大金門、碑亭
1、大金門的建筑特點及規(guī)模
2、碑亭原先的建筑形式和現(xiàn)有的形式
3、碑亭的俗稱
4、功德碑簡介
5、碑文的資料
在我們看到的就是明孝陵的第一道大門-------大金門,當年明孝陵陵區(qū)從大金門的兩側(cè)延伸出一道45華里的外墻,把整個紫金山都包括在內(nèi)。原先的大金門是重檐歇山頂,頂覆有黃色琉璃瓦,此刻屋頂和大門都蕩然無存了。只剩城座以及三拱門。
過了大金門,我們就來到了四方城,那里原先是一座碑亭,由于頂部毀于清代咸豐年間的戰(zhàn)火,只留下了四面墻壁和四個門券,每邊長26.86米,猶如一個四四方方的古城堡,所以南京人俗稱它為“四方城”。四方城內(nèi)的這座石碑叫“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是明成祖朱棣為朱元璋立的。碑高近4米,上書碑文是由朱棣親筆所撰而成的。,全文有2746個字,共分為七部分,分別記敘了朱元璋的一生事跡。這塊碑是南京現(xiàn)存最大的碑刻。下面這個馱碑的圣獸被稱為,傳說為龍生九子之一,好負重。當年朱棣發(fā)動政變奪取了侄子建文帝的皇位后,立即采取了一系列鞏固政權的措施,其中之一呢就是為朱元璋樹碑立傳,歌功頌德,以此來籠絡人心“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的落成是在1413年,這也是明孝陵工程結(jié)束的標志。
3、神道、梅花山
1、石象路的六種神獸名稱、數(shù)量及排列順序
2、望柱(點到即可)
3、石翁仲路上文臣、武將的名稱、數(shù)量及排列順序
4、欞星門復建的時間
5、孫權墓和賞梅勝地
走過御河橋,我們就來到了明孝陵的神道,神道共分為二段,第一段是石象路,路的兩側(cè)從東往西依次排列有六種石獸,分別是獅子、獬豸、大象、駱駝、麒麟和馬,每組四只,兩立兩蹲。獅子是百獸之王,象征帝王的威嚴;獬豸是傳說中的法獸,象征君王的正直不阿;駱駝乃沙漠之舟,展示大明疆域遼闊,國家西域安寧;大象則是象征國泰民安,民心順服;麒麟是中國神話傳說的一種瑞獸,象征帝王的仁德;最后看到的這種動物是馬,象征對帝王的忠誠。在神道兩側(cè)安置這些石獸的主要有三個功能:一是用來表記朱元璋的功績,二是為了展示大明的國力昌盛,三是祈望鎮(zhèn)妖辟邪。
走過石像路,前方是神道的第二段,翁仲路。在路口有一對望柱,望柱又稱華表,立于陵墓前的神道,又稱陵表。在那里有指示道路的作用,從那里開始,神道開始拐向正北方向。
翁仲路上有兩對武將,身穿盔甲,手執(zhí)金吾,身材魁梧;兩對文臣,身穿朝服,手捧笏板,神情肅穆。他們分別是一對青年的,一對壯年的,預示著大明江山后繼有人。為什么要把石人成為翁仲呢?原先傳說翁仲是秦始皇時的一名有名的武將,他死后,秦始皇為了紀念他,便命人鑄了一尊他的銅像,立于咸陽宮門外。匈奴人覲見,遠遠看到這尊銅像,都以為是翁仲,畏懼不敢接近。此后,人們就把立于廟堂宮闕或陵墓前的銅人、石人統(tǒng)稱為翁仲了。
神道的盡頭,立有一座六柱三門的欞星門,原門毀于清咸豐年間的戰(zhàn)火,此刻看到的這座欞星門是根據(jù)史料在2007年修復的。這是謁陵時通行的禮儀之門。位于神道翁仲路北的明孝陵欞星門,據(jù)史料推斷是在清朝早期到同治年間被毀。2005開始復建,2007年建成開放。據(jù)考證,明孝陵欞星門與北京十三陵的欞星門結(jié)構(gòu)是一樣的。復原好的欞星門西南向,正對神道,仿木結(jié)構(gòu),三門六柱,三門并排,面闊20多米,高7米多。材料盡量用原件,需要添加的石料均采自明孝陵工程原料地——南京青龍山。欞星門的柱頭、云墩等均用石料雕制,石柱礎和抱鼓石按原有樣式復原。欞星門是明孝陵引導部分的結(jié)束,象征著王尊,帝后入葬陵寢地宮時,此門為必經(jīng)之門,所以又被稱為龍鳳門。
在石象路東側(cè),有一座小山,叫梅花山,神道圍繞梅花山轉(zhuǎn)了一個彎。原先這座山是東吳時孫權的陵墓,在修明孝陵時曾有人推薦將此墓移走,但朱元璋說:“孫權也是一條好漢,就留下給我看大門吧”,于是神道因此而彎曲,正好成為了明孝陵的天然屏障。此刻那里已經(jīng)成為南京著名的賞梅基地了。
4、金水橋、陵門、碑殿
1、金水橋(點到即可)
2、陵門建筑特點
3、“個性告示”碑及六國文字
4、碑殿內(nèi)五塊石碑的名稱及資料
此刻我們看到的是金水橋,金水橋的后方就是明孝陵的陵寢建筑,金水橋原本有五座,正對著陵宮的五座大門,后毀于清咸豐年間的戰(zhàn)火,清代只重新修復了三座,我們能夠看到橋面與橋基的石雕任然是明代遺物,橋欄為清代重修。從那里開始,建筑依照中國傳統(tǒng),坐北朝南,中軸對稱。
順坡而上,我們首先看到的是文武方門,這是陵宮的大門。它黃瓦,朱門,紅墻,相互映襯,盡
顯皇家的氣派。這座門是1988年根據(jù)史料重修的大門,在門前在墻外的東側(cè),有一座個性告示碑,立于宣統(tǒng)元年,上面用日德意法英俄六國文字書寫,資料是告誡游人要保護孝陵。
進了文武方門,我們就來到了碑殿,碑殿原為孝陵享殿前的大門,因大門在太平天國的戰(zhàn)火中,清同治年間將毀壞的大門改建為碑殿,殿內(nèi)共有五塊碑刻,正中一塊上刻“治隆唐宋”,為康熙皇帝手書,意思是贊譽朱元璋治理國家的功績超過了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趙匡胤。作為滿清皇帝的康熙如此昭示天下,一方面表示了他對朱元璋的尊重和欽佩之意,另一方面也是有其良苦用心的??滴鯃?zhí)政之初,漢人不服滿人統(tǒng)治??滴跎钪饪繚M人高壓政策是不行的,還須依靠漢人。他一生六次南巡,五次親謁明孝陵,行三跪九叩的大禮,并在1699年第三次南巡謁陵時題“治隆唐宋”,借此籠絡人心。作為旁邊兩塊是乾隆皇帝謁陵時所題的詩碑。后面還有兩塊臥碑分別記敘康熙皇帝第一次和第三次南巡時謁太祖陵的紀事,上面有兩江總督陶岱以及江南織造郎中曹寅所書的記錄。
5、享殿遺址
1、享殿過去和此刻的用途
2、原先的規(guī)模及此刻可見的景觀
這座建筑是孝陵原主要建筑享殿,即孝陵殿舊址,能夠看到原有漢白玉的三層須彌座臺基,臺基高三米,三層臺基的四角上還遺留石雕的螭首,臺基前后各處踏跺三道。塌跺中置丹陛。上陛為“二龍戲珠”,中陛為“日照山河”,下陛為“天馬行空”三層須彌座上為享殿,里面是供奉朱元璋及馬皇后的神位。原先的殿宇毀于清咸豐年間的戰(zhàn)火,我們此刻看到臺基地面上保留下來的56個巨大的石柱礎,每個的直徑都有0.91米,看到那里就不難想象當時的享殿是多么的壯觀。當年的孝陵殿面闊九間,進深五間,重檐廡殿頂,上覆黃色琉璃瓦,斗拱挑檐,高大森嚴,當時孝陵的規(guī)模遠比北京十三陵明成祖的長陵享殿要大。此刻我們看到的是清代同治年間修復的三開間的小殿,規(guī)模已大不如前。
6、方城、明樓、寶城、寶頂
1、方城明樓的布局
2、建筑特色
3、寶城、寶頂?shù)囊?guī)模、形狀和建造特點
4、墳的封土變化
經(jīng)過內(nèi)紅門,走過升仙橋,眼前的建筑就是方城,方城是寶頂前面的一座巨大建筑,外部用大條石與巨大的磚石砌成,方城東西兩側(cè)各有八字墻一堵,墻面四角飾有磚雕花紋,這些磚雕是明代初年的代表作品。穿過方城正中54級甬道,迎面就是寶城的南墻,正面可見用十三層條石壘筑,上書“此山明太祖之墓”七個大字,據(jù)說這七個字刻于民國初年,是用以回答游人詢問的。
從寶城與方城之間的東西夾道折向南拾級而上,能夠登上明樓,它原先是一座重檐歇山頂,上覆黃色琉璃瓦的精美建筑,后毀于清代太平天國的戰(zhàn)火,僅存四壁,2009年明樓加頂保護工程完成,已修復上午明樓于2009年7月正式對游客開放,里面展出了明代分布在全國的十九處帝王陵墓的圖片資料。
方城后面就是寶頂,它是一個直徑約400米的圓形大土丘,寶頂上樹木參天,它的下面就是朱元璋馬皇后埋葬的玄宮。寶城就是圍繞寶頂周長約1100米的磚城。寶城寶頂?shù)幕柿晷沃崎_創(chuàng)了明清500多年帝陵的先河。只是明代的寶頂大致為圓形,清代帝陵的寶頂改為橢圓形了。
墳的封土變化:古代帝王陵墓的形式大致可分為幾個時期:周代,封土為墳。秦漢時期,“方上”,墳上部為四方臺,下部為四方形大基礎,如覆斗形。唐朝,以山為陵,陵為墳墓的別稱就從此而起。宋代,小方上,與秦漢時期類似,但規(guī)模較小。元代,“墓而不墳”,地面上沒有標志。明清,寶城寶頂,外加圍墻,內(nèi)堆山形圓丘并高出圍墻,城即寶城,圓丘即寶頂。明為正圓,清為橢圓。陵墓之所以能夠成為旅游資源,是因其具有以下幾個特點,即建筑雄偉,文物珍貴,環(huán)境優(yōu)美,科研價值高,便于憑古吊今等。
明朝自1368年建都,至1644年滅亡,前后有16位皇帝,除南京明孝陵外,其余皇陵均在北京,只有建文帝朱允沒有陵墓。諸多的明代陵墓遺存給我們留下了無數(shù)觀賞之處。
中國古代陵墓作為中國文化的遺存,為后人研究與了解中國古代經(jīng)濟與文化留下了重要的實物資料。各位游客朋友,我們這天的參觀就要那里結(jié)束,感謝大家對我的導游工作的配合,歡迎您再次游覽明孝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