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王家大院導游詞3篇范文
王家大院位于山西省晉中市靈石縣城東12公里處的中國歷史文化名鎮(zhèn)靜升鎮(zhèn),是中國最大的民居建筑之一,也是山西最大的一座保存完好的建筑群。下面是學習啦為大家?guī)淼纳轿魍跫掖笤簩в卧~,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山西王家大院導游詞范文篇1
王家大院位于山西省晉中市靈石縣城東12公里處的中國歷史文化名鎮(zhèn)靜升鎮(zhèn),是中國最大的民居建筑之一,也是山西最大的一座保存完好的建筑群。王家大院距離平遙古城35公里。該院是清代民居建筑的重要代表,在2006年入選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風景名勝王家大院現(xiàn)以“中國民居藝術館”、“中華王氏博物館”開放的高家崖、紅門堡兩大建筑群和王氏宗祠等,共大小院落123座,房屋1118間。崇寧堡建筑群的總體建筑與紅門堡相似,建筑意象為“虎臥西崗”的院落布局,整體建筑斜倚高坡,負陰抱陽,堡墻高聳,院落參差,古樸粗獷,近于明代風格。設立于崇寧堡內(nèi)的“力群美術館”,陳列著靈石籍當代著名版畫家力群先生的全部作品,是力群總體藝術形象的結晶,它將歷史地傳之后世,并在文藝界產(chǎn)生深遠的影響。高家崖、紅門堡東西對峙,一橋相連,皆黃土高坡上的全封閉城堡式建筑。外觀,順物應勢,形神俱立;其內(nèi),窯洞瓦房,巧妙連綴。博大精深壯觀,天工人巧地利。于貌似千篇一律中千變?nèi)f化,在保持北方傳統(tǒng)民居共性的同時,又顯現(xiàn)出了卓越的個性風采。
總的特點是:依山就勢,隨形生變,層樓疊院,錯落有致,氣勢宏偉,功能齊備,基本上繼承了中國西周時即已形成的前堂后寢的庭院風格,再加匠心獨運的磚雕、木雕、石雕,裝飾典雅,內(nèi)涵豐富,實用而又美觀,兼融南北情調(diào),具有很高的文化品位。最佳旅游時間王家大院冬季長而寒冷干燥;夏季短而炎熱多雨;春季日溫差大,風沙多;秋季短暫,氣候溫和。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3~14℃,四季皆適宜旅游。歷史文化王家大院作為中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建筑文化遺產(chǎn)和民居藝術珍品,開放幾年來,在海內(nèi)外產(chǎn)生了積極的影響,被廣譽為“華夏民居第一宅”、“中國民間故宮”和 “山西的紫禁城”。首都一家報紙曾以“王家歸來不看院”的醒目標題發(fā)表長篇報道,在北京及周邊省市引起了廣泛關注。
朱镕基、尉健行等當時一批黨和國家領導人以及國際知名學者鄭孝燮、羅哲文、余秋雨、王魯湘等視察王家大院后,亦都欣然題詞賦詩,給予很高的評價。王家大院還是倍受關注的影視拍攝基地,近年來先后有《滄海桑田一百年》、《古鎮(zhèn)大河》、《關中往事》、《熬年》和《呂梁英雄傳》等十余部電視連續(xù)劇在此拍攝。
山西王家大院導游詞范文篇2
王家大院位于山西省靈石縣城東12公里處的靜升鎮(zhèn)。距世界文化遺產(chǎn)平遙古城35公里、介休綿山4公里。
王家大院是清代民居建筑的集大成者,由歷史上靈石縣四大家族之一的太原王氏后裔——靜升王家于清康熙、雍正、乾隆、嘉慶年間先后建成。建筑規(guī)模宏大,擁有 “五巷”、“五堡”、“五祠堂”。其中,五座古堡的院落布局分別被喻為“龍”、“鳳”、“龜”、“麟”、“虎”五瑞獸造型,總面積達25萬平方米以上。現(xiàn)以“中國民居藝術館”、“中華王氏博物館”和“力群美術館”開放的紅門堡(龍)、高家崖(鳳)、崇寧堡(虎)三大建筑群和王氏宗祠等,共有大小院落231座,房屋2078間,面積8萬平方米。王氏宗祠分上下兩院,功能齊全,設計考究,祠前有精雕細刻的“孝義坊”。
宗祠作為王氏先祖靈魂棲息的家園,1998年以來,已有數(shù)萬名海外王氏后裔相繼到此觀光并拜祖敬香。自古就有“黃山歸來不看岳”、“五臺山歸來不看廟”、“王家歸來不看院”的說法。且流傳甚廣,近乎約定俗成,可見王家大院的地位之重。王家大院還是倍受關注的影視拍攝基地,近年來先后有《滄海桑田一百年》、《古鎮(zhèn)大河》、《關中往事》、《熬年》和《呂梁英雄傳》等十余部電視連續(xù)劇在此拍攝。使更多的老百姓了解了王家大院。
崇寧堡建筑群的總體建筑與紅門堡相似,建筑意象為“虎臥西崗”的院落布局,整體建筑斜倚高坡,負陰抱陽,堡墻高聳,院落參差,古樸粗獷,近于明代風格。設立于崇寧堡內(nèi)的“力群美術館”,陳列著靈石籍當代著名版畫家力群先生的全部作品,是力群總體藝術形象的結晶,它將歷史地傳之后世,并在文藝界產(chǎn)生深遠的影響。
高家崖、紅門堡東西對峙,一橋相連,皆黃土高坡上的全封閉城堡式建筑。外觀,順物應勢,形神俱立;其內(nèi),窯洞瓦房,巧妙連綴。博大精深壯觀,天工人巧地利。于貌似千篇一律中千變?nèi)f化,在保持北方傳統(tǒng)民居共性的同時,又顯現(xiàn)出了卓越的個性風采??偟奶攸c是:依山就勢,隨形生變,層樓疊院,錯落有致,氣勢宏偉,功能齊備,基本上繼承了中國西周時即已形成的前堂后寢的庭院風格,再加匠心獨運的磚雕、木雕、石雕,裝飾典雅,內(nèi)涵豐富,實用而又美觀,兼融南北情調(diào),具有很高的文化品位。
高家崖建筑群兩主院均為三進式四合院,每院除都有高高在上的祭祖堂和兩廂的繡樓外,還有各自的廚院、塾院,并有共同的書院、花院、長工院、圍院(家丁院)。周邊墻院緊圍,四門因地制宜,大小院落既珠聯(lián)璧合,又獨立成章,其或隱或現(xiàn),多種多樣的門戶,給人以院內(nèi)有院,門里套門的迷宮式感覺?,F(xiàn)在,高家崖各院廳堂及居室內(nèi),依照“尊卑分等,貴賤分級,上下有序,長幼有倫,內(nèi)外有別”的封建禮制格局,將靜升王氏家族歷代流傳下來的大量家什物品已分門別類地陳列于其中,基本上恢復了王家當年的歷史風貌。
紅門堡建筑群的總體布局,隱一個“王”字在內(nèi),又附會著龍的造型。除前堂后寢的院落外,為順應地形,一部分又應變?yōu)榍皥@后院。各院間有的富麗堂皇,有的曲幽小巧。其磚、木、石三雕,有些因出自乾隆早期,古樸粗獷,還保留著明代風格;大多數(shù)同高家崖一樣,皆清代“纖細繁密”之典范。設立于紅門堡東三甲的中華王氏博物館,是目前海內(nèi)外惟一的王氏家族文化博物館,開館后,幾乎天天都有來自國內(nèi)外的王姓族人到此旅游觀光、尋根謁祖或信函、電話咨詢。
王家大院作為中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建筑文化遺產(chǎn)和民居藝術珍品,開放幾年來,在海內(nèi)外產(chǎn)生了積極的影響,被廣譽為“華夏民居第一宅”、“中國民間故宮”和 “山西的紫禁城”。首都一家報紙曾以“王家歸來不看院”的醒目標題發(fā)表長篇報道,在北京及周邊省市引起了廣泛關注。朱镕基、尉健行等當時一批黨和國家領導人以及國際知名學者鄭孝燮、羅哲文、余秋雨、王魯湘等視察王家大院后,亦都欣然題詞賦詩,給予很高的評價。
山西王家大院導游詞范文篇3
山西省臨汾市王家大院地處山西省靈石縣城東12公里處的靜升鎮(zhèn),與千年古剎資壽寺相距2公里。與大同云岡、太原晉祠、平遙古城、壺口瀑布等為同一條旅游線路,公路、鐵路交通十分便利。 王家大院是傳承五千年中華文明的典范。是中國清代民居建筑的抗鼎之作。
其總面積達15萬平方米,列入省級文物保護的4.5萬平方米?,F(xiàn)已被辟為“中國民居藝術館”、“王氏博物館”的高家崖、紅門堡、孝義祠堂三大建筑群,先后建于清康熙、雍正、乾隆、嘉慶年間,面積45000平方米,共有大小院落123座,房屋1118間。 高家崖、紅門堡兩組建筑群東西對峙,一橋相連,皆為黃土高坡上的全封閉城堡式建筑。其總的特點是:依山就勢,隨形生變,層樓疊院,錯落有致,氣勢宏偉,功能齊備,基本上繼承了我國西周時即已形成的前堂后寢的庭院風格。再加上匠心獨具的磚雕、木雕、石雕,裝飾典雅,內(nèi)涵豐富,實用而又美觀,兼融南北情調(diào),具有極高的文化品位。
王家大院是傳承五千年中華文明的典范。是中國清代民居建筑的抗鼎之作。其總面積達15萬平方米,列入省級文物保護的4.5萬平方米?,F(xiàn)已被辟為“中國民居藝術館”、“王氏博物館”的高家崖、紅門堡、孝義祠堂三大建筑群,先后建于清康熙、雍正、乾隆、嘉慶年間,面積45000平方米,共有大小院落123座,房屋1118間。
高家崖、紅門堡兩組建筑群東西對峙,一橋相連,皆為黃土高坡上的全封閉城堡式建筑。其總的特點是:依山就勢,隨形生變,層樓疊院,錯落有致,氣勢宏偉,功能齊備,基本上繼承了我國西周時即已形成的前堂后寢的庭院風格。再加上匠心獨具的磚雕、木雕、石雕,裝飾典雅,內(nèi)涵豐富,實用而又美觀,兼融南北情調(diào),具有極高的文化品位。 王家大院地處山西省靈石縣城東12公里處的靜升鎮(zhèn),與千年古剎資壽寺相距2公里。與大同云岡、太原晉祠、平遙古城、壺口瀑布等為同一條旅游線路,公路、鐵路交通十分便利。
王家大院位于山西省靈石縣城東12公里處的靜升鎮(zhèn)。距平遙古城35公里、介休綿山4公里、十八羅漢頭像海外回歸故里資壽寺2公里。蒲鐵路、108國道縱貫縣境,新開通的大運高速公路靈石出口距王家大院2公里。從介休火車站乘坐介休公共11路(4元)約40分鐘可到達。
文化 到王家大院游覽過的人,都認為王家大院很大,很氣派。其實現(xiàn)在向游人開放的紅門堡、高家崖堡及王氏宗祠三組建筑群,尚不足王家大院總占地面積的四分之一。據(jù)王家史料和現(xiàn)存的實物考證,明萬歷年間至清嘉慶十六年,靜升王氏家族的住宅,隨其族業(yè)的不斷興盛,在村中,由西向東,由低到高,不斷延伸,漸修漸眾,營造了總占地面積達25萬平方米之巨的建筑群體,遠比占地15萬平方米的北京皇家
故宮龐大。在靜升村“五里長街”和“九溝八堡十八巷”的版圖里,王家至少占據(jù)了五溝五巷五座堡。其中,完全城堡式的五座住宅群,在地盤規(guī)模之體內(nèi),更張顯出其磅礴的氣勢。據(jù)王家史料記載,當年王家在修建紅門堡、高家崖堡、西堡子、東南堡和下南堡五座堡群時,分別以“龍、鳳、虎、龜、麟” 五種靈瑞之象建造,以圖迎合天機。即紅門堡居中為“龍”,高家崖堡居東為“鳳”,西堡子居西為“虎”。三者橫臥高坡,一線排開,態(tài)勢威壯,盛氣十足。東南堡為“龜”,下南堡為“麟”,二者辟邪示祥,富有穩(wěn)家固業(yè)傳世之喻意。今天人們所參觀游覽的紅門堡和高家崖堡,可取意為“龍鳳呈祥”或“龍游鳳翔”。此二堡及同時修復開放的王氏宗祠(即孝義祠)均為清康乾嘉年間所建,有大小院落123座,房屋1118間,占地面積45000平方米,是王家大院保存最為完好的建筑之精華。僅此而言,雖沒有恢復到王家當年五種瑞獸雄踞的氣勢,但保存至今,目前在國內(nèi)也該稱為奇跡了。正像國際知名學者、清華大學教授王魯湘先生參觀后所感嘆的那樣:“王是一個姓,姓是半個國,家是一個院,院是半座城”。到王家大院游覽過的人,都認為王家大院很大,很氣派。其實現(xiàn)在向游人開放的紅門堡、高家崖堡及王氏宗祠三組建筑群,尚不足王家大院總占地面積的四分之一。據(jù)王家史料和現(xiàn)存的實物考證,明萬歷年間至清嘉慶十六年,靜升王氏家族的住宅,隨其族業(yè)的不斷興盛,在村中,由西向東,由低到高,不斷延伸,漸修漸眾,營造了總占地面積達25萬平方米之巨的建筑群體,遠比占地15萬平方米的北京皇家!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