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卡AV在线|网页在线观看无码高清|亚洲国产亚洲国产|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學習啦>實用范文>導游詞大全>山西導游詞>

山西王家大院導游詞

時間: 玉鳳635 分享

  各位游客:

  大家好!非常歡迎你們來到王家大院。我是你們的導游小萌,下面為大家介紹王家大院。

  王家大院位于山西省靈石縣城東12公里處的靜升鎮(zhèn)。距世界文化遺產平遙古城35公里、介休綿山4公里、十八羅漢頭像海外回歸故里資壽寺2公里,是山西省近年來以“名城、名山、名院、名寺”為優(yōu)勢,推出的一條精品旅游線路。同蒲鐵路、108國道縱貫縣境,新開通的大運高速公路靈石出口距王家大院2公里,交通十分便利。

  王家大院是清代民居建筑的集大成者,由歷史上靈石縣四大家族之一的太原王氏后裔 --- 靜升王家于清康熙、雍正、乾隆、嘉慶年間所建,總面積達25萬平方米以上。現以“中國民居藝術館”、“中華王氏博物館”開放的高家崖、紅門堡兩大建筑群和王氏宗祠等,共大小院落123座,房屋1118間,面積4.5萬平方米。

  高家崖、紅門堡東西對峙,一橋相連,皆黃土高坡上的全封閉城堡式建筑。外觀,順物應勢,形神俱立;其內,窯洞瓦房,巧妙連綴。博大精深壯觀,天工人巧地利。于貌似千篇一律中千變萬化,在保持北方傳統民居共性的同時,又顯現出了卓越的個性風采。總的特點是:依山就勢,隨形生變,層樓疊院,錯落有致,氣勢宏偉,功能齊備,基本上繼承了我國西周時即已形成的前堂后寢的庭院風格,再加匠心獨運的磚雕、木雕、石雕,裝飾典雅,內涵豐富,實用而又美觀,兼融南北情調,具有很高的文化品位。

  高家崖建筑群兩主院均為三進式四合院,每院除都有高高在上的祭祖堂和兩廂的繡樓外,還有各自的廚院、塾院,并有共同的書院、花院、長工院、圍院(家丁院)。周邊墻院緊圍,四門因地制宜,大小院落既珠聯璧合,又獨立成章,其或隱或現,多種多樣的門戶,給人以院內有院,門里套門的迷宮式感覺?,F在,高家崖各院廳堂及居室內,依照“尊卑分等,貴賤分級,上下有序,長幼有倫,內外有別”的封建禮制格局,將靜升王氏家族歷代流傳下來的大量家什物品已分門別類地陳列于其中,基本上恢復了王家當年的歷史風貌。

  紅門堡建筑群的總體布局,隱一個“王”字在內,又附會著龍的造型。除前堂后寢的院落外,為順應地形,一部分又應變?yōu)榍皥@后院。各院間有的富麗堂皇,有的曲幽小巧。其磚、木、石三雕,有些因出自乾隆早期,古樸粗獷,還保留著明代風格;大多數同高家崖一樣,皆清代“纖細繁密”之典范。設立于紅門堡東三甲的中華王氏博物館,是目前海內外惟一的王氏家族文化博物館,開館后,幾乎天天都有來自國內外的王姓族人到此旅游觀光、尋根謁祖或信函、電話咨詢。


山西王家大院導游詞

  王家大院作為我國優(yōu)秀的傳統建筑文化遺產和民居藝術珍品,開放幾年來,在海內外產生了積極的影響,被廣譽為“華夏民居第一宅”、“中國民間故宮”和“山西的紫禁城”。首都一家報紙曾以“王家歸來不看院”的醒目標題發(fā)表長篇報道,在北京及周邊省市引起了廣泛關注。朱?基、尉健行等當時一批黨和國家領導人以及國際知名學者鄭孝燮、羅哲文、余秋雨、王魯湘等視察王家大院后,亦都欣然題詞賦詩,給予很高的評價。

  1999 年,王家大院被評為“山西省十大著名優(yōu)秀旅游景區(qū)”和“省級文明景區(qū)(點)”; 2001 年,通過了 ISO9000 國際質量管理體系認證; 2002 年初,王家大院又被評定為國家 AAAA 級旅游景區(qū)和中國“質量萬里行”全國示范單位; 2003 年,被評為中國(首選)十佳文明示范旅游景區(qū)。

  2006年05月25日,王家大院作為明至清古建筑,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靈石靜升王氏家族,源出太原,世居本縣汾河峽谷間溝營村(今富家灘鎮(zhèn)溝峪灘村)。元皇慶年間(1312年-1313年)先祖王實遷至靜升后,由農及商,人丁漸旺,繼而讀書入仕,遂“以商賈興,以官宦顯”,成為當地一大望族。

  王氏家族鼎盛于清朝康、乾、嘉年間,其時,除大興土木,營造住宅、祠堂、墳瑩和開設店鋪、作坊外,在當地還辦有義學,立有義倉,而且修橋筑路、蓄水開渠、賑災濟貧、捐修文廟學宮等等,善舉不斷。在此期間,王家入宦者僅五品至二品官員就有12人,包括授、封、贈在內的各種大夫達42人,還有二人分別于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和嘉慶元年(1796年)參加了朝廷舉辦的千叟宴。

  王氏家族從十八世以后(清道光年間)逐漸衰敗,其原因除社會政治經濟多方面客觀因素外,在本身,則主要是子弟不爭,日趨奢靡,盡棄先祖勤儉創(chuàng)業(yè)之品德。一些人荒于學而以錢捐官,還有的疏于耕而醉癮鴉片,終致秋風落葉,大廈日傾。抗日戰(zhàn)爭前,雖還有個別大戶于省內及京津等地多有商號,可蘆溝橋事變后,亦頓收家業(yè),居家南遷,流落他鄉(xiāng)。

  王氏家族歷680多年已傳至27世,新中國成立后,王家人從業(yè)各界多有建樹,遂“以商賈興,以官宦顯”,成為當地一大望族。

207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