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水庫大壩安全管理辦法
浙江省水庫大壩安全管理辦法
水庫大壩安全的突發(fā)事件嚴重威脅到下游區(qū)域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因此開展水庫大壩安全突發(fā)事件風險分析與風險損失評估技術研究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下文是浙江省水庫大壩安全管理辦法,歡迎閱讀!
浙江省水庫大壩安全管理辦法全文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加強水庫大壩安全管理,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建設事業(yè)的順利發(fā)展,根據有關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于本省境內庫容十萬立方米以上或者壩高十五米以上的水庫大壩\(以下簡稱大壩\)。大壩包括永久性擋水建筑物以及與其配合運用的泄洪、輸水和過船建筑物等。
國家有關部門直管的大壩,由其主管部門按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實施管理。
第三條 縣級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門會同有關主管部門對本行政區(qū)域內的大壩安全實施監(jiān)督。
各級水利、電力、建設等有關部門,是其所管轄大壩的主管部門\(以下簡稱大壩主管部門\)。
第四條 各級人民政府及大壩主管部門對大壩的安全管理實行行政領導負責制。
大壩建設和管理應當貫徹安全第一的方針。
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大壩安全的義務。
第五條 在大壩安全管理工作中做出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各級人民政府及大壩主管部門應當給予表彰和獎勵。
第二章 大壩建設
第六條 大壩工程建設必須符合國家規(guī)定的大壩安全技術標準。
第七條 總庫容一千萬立方米以上的大壩和抽水蓄能大壩的工程建設,建設單位應按《浙江省地震安全性評價管理辦法》的規(guī)定,對工程場址進行地震安全性評價,并根據抗震設防標準進行抗震設計。
第八條 大壩工程建設,應當按國家和省基本建設的有關規(guī)定管理,并實行招投標和建設監(jiān)理制度。
第九條 大壩工程的設計,必須由具有相應水利水電設計資質等級的單位承擔:
\(一\)總庫容一億立方米以上的大壩工程,由甲級設計單位承擔;
\(二\)總庫容一千萬立方米至一億立方米的大壩工程,由乙級以上設計單位承擔;
\(三\)總庫容一百萬立方米至一千萬立方米的大壩工程,由丙級以上設計單位承擔;
\(四\)總庫容一百萬立方米以下的大壩工程,由丁級以上設計單位承擔。
大壩工程的設計包括工程監(jiān)測、水文觀測、通信、動力、照明、交通、消防以及管理用房、環(huán)境綠化等設施的設計。設計文件中還應當包括大壩管理范圍和保護范圍。
第十條 大壩工程的施工,必須由具有相應水利水電建筑施工資質等級的單位承擔:
\(一\)總庫容一億立方米以上的大壩工程,由一級施工單位承擔;
\(二\)總庫容一千萬立方米至一億立方米的大壩工程,由二級以上施工單位承擔;
\(三\)總庫容一百萬立方米至一千萬立方米的大壩工程,由三級以上施工單位承擔;
\(四\)總庫容一百萬立方米以下的大壩工程,由四級以上施工單位承擔。
第十一條 大壩工程建設,應由大壩工程質量監(jiān)督機構進行監(jiān)督檢查;大壩工程竣工時,由工程質量監(jiān)督機構提出大壩工程質量評定報告,沒有質量評定報告的大壩工程,不得驗收。
大壩的建設\(監(jiān)理\)單位,應對大壩工程的資金籌措和使用、施工、工程質量等實行全過程的管理。
第十二條 大壩工程竣工后,大壩主管部門必須按國家有關規(guī)定組織竣工驗收;驗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
電力、建設等有關部門建設的大壩工程,竣工驗收時,應當有同級水行政主管部門參加。
第十三條 大壩工程建設時,建設單位應依法報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批準后,劃定大壩的管理范圍和保護范圍。劃定管理范圍和保護范圍有困難的,可以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批準先確定管理范圍和保護范圍預留地。
大壩管理范圍和保護范圍內的土地,未依法報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批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占用。
第三章 大壩管理
第十四條 總庫容一百萬立方米以上的大壩,大壩主管部門必須建立大壩工程管理單位,配備相應的專職管理人員和工程技術人員;總庫容十萬立方米至一百萬立方米的大壩工程,沒有條件建立管理單位的,大壩主管部門必須配備相應的專職管理人員。
大壩工程管理單位或大壩工程專職管理人員應參加大壩工程建設的管理;大壩工程竣工后,負責大壩的日常管理工作。
第十五條 總庫容五千萬立方米以上的大壩所在地,有條件的應當設置公安派出所或者民警值勤室。
第十六條 禁止在大壩壩體修建碼頭、渠道,放牧、堆放雜物、晾曬糧草。禁止在庫區(qū)內圍墾、填庫。
禁止在大壩管理范圍\(含預留地,下同\)和保護范圍內進行爆破、打井、采石、采礦、取土、造墳等危害大壩安全的活動。
在大壩管理范圍和保護范圍內確需修建碼頭、魚塘的,須報經大壩主管部門批準,并與壩腳和泄水、輸水建筑物保持一定距離,不得影響大壩的安全、管理和搶險工作。
第十七條 大壩壩頂確需兼做公路的,須報經大壩主管部門批準,公路主管部門應采取相應的安全加固措施并承擔日常維護費用。
第十八條 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毀壞大壩及其觀察、通信、動力、照明、交通、消防等設施。
非大壩管理人員不得操作大壩的泄洪閘門、輸水閘門以及其他設施。
從事大壩泄洪、輸水閘門的操作,壩體變形、滲流的觀測、水文測報等工作,應當遵守有關規(guī)章制度。操作人員應經專業(yè)培訓并按規(guī)定取得相應的技術等級證書后,方可上崗。
第十九條 大壩管理單位應建立健全工程安全監(jiān)測、巡回檢查、維修養(yǎng)護、控制運用、安全保衛(wèi)、技術資料歸檔、事故處理報告、土石壩白蟻防治等安全管理的規(guī)章制度。
第二十條 大壩管理單位必須按照國家和省有關技術標準,對大壩進行安全監(jiān)測和檢查。已投入運行的大壩,未設置安全監(jiān)測設施的,或安全監(jiān)測設施損壞失效的,應予以補設或修復。管理單位發(fā)現(xiàn)大壩有異常情況,應及時報告大壩主管部門,并采取防范和保護措施。
第二十一條 大壩管理單位必須做好大壩運行、監(jiān)測資料的整編工作;總庫容一百萬立方米以上的大壩,應按規(guī)定進行年度匯編、登記歸檔,并上報主管部門。
大壩的水文觀測資料,應按規(guī)定每年進行整編,并上報省水文機構。
第二十二條 大壩的安全鑒定,實行分級、分部門負責制度??値烊菀粌|立方米以上的大壩,由省大壩主管部門組織鑒定;總庫容一千萬立方米至一億立方米的大壩,由市\(zhòng)(地\)大壩主管部門組織鑒定;其他大壩,由縣\(市、區(qū)\)主管部門組織鑒定。
大壩主管部門應定期組織大壩的安全鑒定。大壩初次蓄水運行三至五年,應組織首次安全鑒定;以后每六至十年組織一次安全鑒定。大壩運行中遭遇特大暴雨洪水、強烈地震或者工程發(fā)生重大事故、出現(xiàn)影響安全的異?,F(xiàn)象時,應及時組織安全鑒定。
電力、建設等部門所管轄大壩的安全鑒定報告,按規(guī)定抄送同級水行政主管部門。新安江、富春江電站大壩的安全鑒定報告,應抄送省水行政主管部門。
第二十三條 各級大壩主管部門,應按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對其所管轄大壩進行注冊登記;電力、建設等部門所管轄大壩的注冊登記表,按規(guī)定抄送同級水行政主管部門。新安江、富春江電站大壩注冊登記表,應抄送省水行政主管部門。
第二十四條 各級大壩主管部門應對其所管轄的大壩管理單位的防汛搶險物料儲備、氣象水文預報、水情傳遞、報警等防汛準備工作,每年進行一次汛前檢查,檢查報告應同時抄送同級人民政府防汛指揮機構。
第二十五條 大壩出現(xiàn)險情征兆時,大壩管理單位應立即向大壩主管部門、當?shù)厝嗣裾蜕霞壢嗣裾姥粗笓]機構報告,協(xié)助當?shù)厝嗣裾龊脩惫ぷ鳎⒓皶r向預計可能受影響的地區(qū)發(fā)出警報。
第二十六條 大壩的安全狀況分為危險壩、病壩及正常壩三類。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危險壩:
\(一\)實際防御洪水標準未達到正常運用洪水標準的;
\(二\)未達到抗震設防標準的;
\(三\)存在嚴重隱患,危及大壩安全的。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病壩:
\(一\)實際防御洪水標準未達到非常運用洪水標準的;
\(二\)存在隱患,尚不影響大壩整體安全的。
除第二款、第三款所列情形以外的大壩為正常壩。
第二十七條 危險壩、病壩的審定和通報,實行分級、分部門負責制度??値烊菀磺f立方米以上的危險壩、病壩,由省主管部門審定并通報;總庫容一百萬立方米至一千萬立方米的危險壩、病壩,由市\(zhòng)(地\)主管部門審定并通報;其他危險壩、病壩,由縣\(市、區(qū)\)主管部門審定并通報。
各級、各部門審定通報的危險壩、病壩,都應當報省水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第四章 危險壩、病壩的處理
第二十八條 各級人民政府及大壩主管部門應限期對危險壩、病壩進行除險加固,也可改變原設計運行方式或廢棄重建。
改變危險壩、病壩原設計運行方式或制定保壩安全應急措施的方案,須按規(guī)定報經大壩主管部門批準;電力、建設等部門的批準方案,應抄送同級水行政主管部門。
第二十九條 危險壩、病壩除險加固工程的設計,必須由具有相應設計資質等級的單位承擔,并經主管部門批準后組織實施。
第三十條 列入基本建設計劃的危險壩、病壩處理工程,應按國家基本建設程序的規(guī)定辦理。
有關人民政府及大壩主管部門,應當優(yōu)先安排危險壩、病壩除險加固工程所需的資金。
第三十一條 危險壩、病壩除險加固工程竣工后,應按本辦法第二十七條規(guī)定的分級原則組織驗收。電力、建設等部門所管轄的危險壩、病壩除險加固工程的竣工驗收,應有同級水行政主管部門參加。
第三十二條 各級人民政府及其防汛指揮機構,應將危險壩、病壩列為防汛搶險重點,并責成大壩主管部門和管理單位組織實施保壩安全應急措施。
第五章 法律責任
第三十三條 違反本辦法第十六條規(guī)定的,由大壩主管部門責令其停止違法行為。對非經營性的違法行為,可給予警告、50元以下罰款;情節(jié)嚴重的,可處以5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罰款;屬經營性的違法行為,可給予警告、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罰款;情節(jié)嚴重的,處以5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的罰款。造成損失的,責令其賠償損失。
第三十四條 違反本辦法第十八條第一款規(guī)定的,由大壩主管部門責令其停止違法行為,造成損失的,責令其賠償損失,并可處以2000元以下的罰款;違反治安管理處罰規(guī)定的,由公安機關依法處理。
第三十五條 行政處罰的實施和罰款的收繳,按照有關法律、法規(guī)和規(guī)章的規(guī)定執(zhí)行。
第三十六條 當事人對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提起行政訴訟。
當事人逾期不申請復議或者不向人民法院起訴,又不履行處罰決定的,作出處罰決定的機關可以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zhí)行。
第三十七條 大壩主管部門、管理單位及其工作人員違反本辦法規(guī)定,濫用職權、玩忽職守的,由其所在單位或監(jiān)察部門給予行政處分。
第三十八條 違反本辦法規(guī)定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六章 附 則
第三十九條 尾礦壩的安全管理,由縣級以上地礦行政主管部門參照本辦法執(zhí)行。
第四十條 庫容十萬立方米以下或者壩高十五米以下的山塘水庫,參照本辦法的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
第四十一條 本辦法自一九九七年十二月一日起施行。
水庫大壩安全管理條例
大壩及其設施受國家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占、毀壞。大壩管理單位應當加可大壩的安全保衛(wèi)工作。
禁止在大壩管理和保護范圍內進行爆破、打井、采石、采礦、挖沙、取土、修墳等危害大壩安全的活動。
非大壩管理人員不得操作大壩的泄洪閘門、輸水閘門以及其他設施,大壩管理人員操作時應當遵守有關的規(guī)章制度。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干擾大壩的正常管理工作。
禁止在大壩的集水區(qū)域內亂伐林木、陡坡開荒等導致水庫淤積的活動。禁止在庫區(qū)內圍墾和進行采石、取土等危及山體的活動。
大壩壩頂確需兼做公路的,須經科學論證和大壩主管部門批準,并采取相應的安全維護措施。
禁止在壩體修建碼頭、渠道、堆放雜物、晾曬糧草。在大壩管理和保護范圍內修建碼頭、魚塘的,須經大壩主管部門批準,并與壩腳和泄水、輸水建筑物保持一定距離,不得影響大壩安全、工程管理和搶險工作。
大壩主管部門應當配備具有相應業(yè)務水平的大壩安全管理人員。
大壩管理單位應當建立、健全安全管理規(guī)章制度。
大壩管理單位必須按照有關技術標準,對大壩進行安全監(jiān)測和檢查;對監(jiān)測資料應當及時整理分析,隨時掌握大壩運行狀況。發(fā)現(xiàn)異?,F(xiàn)象和不安全因素時,大壩管理單位應當立即報告大壩主管部門,及時采取措施。
大壩管理單位必須做好大壩的養(yǎng)護修理工作,保證大壩和閘門啟閉設備完好。
大壩的運行,必須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發(fā)揮綜合效益。大壩管理單位應當根據批準的計劃和大壩主管部門的指令進行水庫的調度運用。
在汛期,綜合利用的水庫,其調度運用必須服從防汛指揮機構的統(tǒng)一指揮;以發(fā)電為主的水庫,其汛限水位以上的防汛庫容及其洪水調度運用,必須服從防汛指揮機構的統(tǒng)一指揮。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非法干預水庫的調度運用。
大壩主管部門應當建立大壩定期安全檢查、鑒定制度。
汛前、汛后,以及暴風、暴雨、特大洪水或者強烈地震發(fā)生后,大壩主管部門應當組織對其所管轄的大壩的安全進行檢查。
大壩主管部門對其所管轄的大壩應當按期注冊登記,建立技術檔案。大壩注冊登記辦法由國務院水行政主管部門制定。
大壩管理單位和有關部門應當做好防汛搶險物料的準備和氣象水情預報,并保證水情傳遞、報警以及大壩管理單位與大壩主管部門、上級防汛指揮機構之間聯(lián)系通暢。
大壩出現(xiàn)險情征兆時,大壩管理單位應當立即報告大壩主管部門和上級防汛指揮機構,并采取搶救措施;有垮壩危險時,應當采取一切措施向預計的垮壩淹沒地區(qū)發(fā)出警報,做好轉移工作。
猜您感興趣:
1.水庫安全管理條例
4.水庫安全通告
5.福建省防汛細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