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撻皮的制作方法是什么
蛋撻皮的制作方法是什么
蛋撻,臺灣稱為蛋塔,撻為英文“tart”之音譯,意指餡料外露的餡餅。那么,蛋撻皮的制作方法是什么?
食材
面粉250克
玉米淀粉50克
黃油45克
片狀馬琪琳(包入用)200克
牛奶200克左右(根據(jù)面團的軟硬程度逐漸添加,不要一下子都倒進去)
方法/步驟
高粉和低粉、黃油、牛奶混合,拌成面團。牛奶不要一下子全倒進去,要逐漸添加,并用牛奶調(diào)節(jié)面團的軟硬程度,揉至面團表面光滑均勻即可。用保鮮膜包起面團,松弛20分鐘。
將片狀馬琪琳用塑料膜包嚴,用走棰敲打,把馬琪琳打薄一點。這樣馬琪琳就有了良好的延展性。不要把塑料膜打開,用壓面棍把馬琪琳搟薄。搟薄后的馬琪琳軟硬程度應(yīng)該和面團硬度基本一致。取出馬琪琳待用。
案板上施薄粉,將松弛好的面團用壓面棍搟成長方形。搟的時候四個角向外搟,這樣容易把形狀搟得比較均勻。搟好的面片,其寬度應(yīng)與馬琪琳的寬度一致,長度是馬琪琳長度的三倍。把馬琪琳放在面片中間。
將兩側(cè)的面片折過來包住馬琪琳。然后將一端捏死。
從捏死的這一端用手掌由上至下按壓面片。按壓到下面的一頭時,將這一頭也捏死。將面片搟長,象疊被子那樣四折,用壓面棍輕輕敲打面片表面,再搟長。這是第一次四折
將四折好的面片開口朝外(如上圖的方向),再次用壓面
。(圖七)
將松弛好的面片開口向外,用壓面棍輕輕敲打,搟長成長方形,然后三折
把三折好的面片再搟開,搟成厚度為0.6CM、寬度為20CM、長度為35-40CM的面片。用壁紙刀切掉多余的邊緣進行整型。
將面片從較長的這一邊開始卷起來。
將卷好的面卷包上保鮮膜,放在冰箱里冷蔵30分鐘,進行松弛
松弛好的面卷用刀切成厚度1CM左右的片
將(11)放在面粉中沾一下,然后沾有面粉的一面朝上,放在未涂油的撻模里。用兩個大拇指將其捏成塔模形狀。撻皮最好捏的長一點,盡量做到底部薄,邊緣長,因為烘烤的過程中撻皮會嚴重收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