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進行體育指導
體育(physical education,縮寫PE或P.E.),是一種復雜的社會文化現象,它以身體與智力活動為基本手段,根據人體生長發(fā)育、技能形成和機能提高等規(guī)律,達到促進全面發(fā)育、提高身體素質與全面教育水平、增強體質與提高運動能力、改善生活方式與提高生活質量的一種有意識、有目的、有組織的社會活動。對于體育的教學方法,應該從哪些方面入手呢?
語言法
(1)科學地組織教學內容。學生的知識來自于教材知識結構,教師用語言的方法使學生掌握知識,并發(fā)展他們運動能力,最為重要的是要對教學內容進行一番必要的加工,包括使教學內容具有邏輯意義和把處于靜止狀態(tài)的知識信息變?yōu)檩敵鰻顟B(tài)的信息。因此,體育教師要在課前認真鉆研教材,重新組織教學內容,做到系統(tǒng)性強、概念明確、條理清楚、重點突出、難易適度等。
(2)教師的語言要清晰、簡練、準確、生動,并富有感染力。這要求教師有很好的語言素養(yǎng)和較高的語言表達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有先天的因素,也有后天訓練的因素。在體育教學中要求教師“精講多練”,這就更要求體育教師善于用清晰、簡練、準確、生動的語言來表達教學內容。在教學中語言還要有啟發(fā)性和感染力,在體育教學中就更是如此。體育教師還要注意語言表達時的舉止與神態(tài),善于利用無聲的語言。
(3)要多用設問和解疑。無論是體育教學中的講解還是指導,都需要有一些教師精心設計的問題,最好是用“問題串”來串聯,以組織和引導學生解決疑難,使學生思維活動不斷處于積極狀態(tài)。體育教師要根據教學的需要和教材內容的特點,精心設計富有啟發(fā)性和思考價值的問題。
但要注意:①問題要符合學生知識與能力水平,難易適度;②問題要明確具體;③要善于鼓勵和引導學生充分發(fā)表自己的見解;④要敏感地抓住學生認識中模糊不清的地方或錯誤之處,及時地加以糾正。
(4)結合黑板、掛圖等進行講授和討論。這種方法會提高體育教學的效果,提高講解和討論的質量,應該予以重視并加強對教學掛圖和板書內容的開發(fā)。
直接感知法
1.事先做好準備工作
教師在體育教學中運用演示法時,要根據體育教學任務的需要,做好必要的準備。體育中的道具在市場沒有出售,需要體育教師自己或請他人制作,制作完成后還要設計演示的時機和演示的程序,并與其他教學程序進行很好地結合后寫入教案。
2.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觀察
演示前要提出問題,以引導學生有目的、有重點地去觀察和思考。要把學生的感知與理解緊密地結合起來,體育教師還要借這種實踐活動教給學生觀察的順序與方法,提高學生在運動學習中的觀察能力。
3.做好總結。將觀察得到的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演示結束后,體育教師還要進一步組織和引導學生通過問答、練習和討論等多種方式,把觀察得到的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把偶然觀察到的結果與必然的規(guī)律聯系起來,使演示真正起到獲得感性知識、驗證和理解知識的作用。
分解練習法
(1)科學對待身體練習中的運動負荷因素。身體練習是體育學習的必須途徑,也是教學達到多種教學目的必須媒介,身體練習中的運動負荷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必須予以重視和科學的對待。既要保證技能學習和素質提高的運動負荷,又不能一切圍著負荷轉,更不能進行所謂“與預測心率的吻合度評價”,使體育課成為“心率課”和“鍛煉課”。
(2)要符合運動技能形成規(guī)律,符合教材的特性。
(3)要與培養(yǎng)動腦、動口、動手的實際操作能力相結合。
(4)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自我監(jiān)督、自我檢查和自我評定等能力和良好習慣。做身體練習時,學生的自主性較強,教師要注意在練習中培養(yǎng)學生自我監(jiān)督、自我檢查、自我評定和自我反饋的習慣和能力。
情景活動法
(1)活動前,要進行情景誘導和競爭欲望的調動。教師在進行情景教學前,要讓學生“入景”;教師在進行比賽教學前,要能讓學生“摩拳擦掌”;教師在進行游戲教學前,要讓學生“想玩”,學生有了這樣的心理調動,就能產生對“當前課題”的動機和興趣。
(2)活動中要不斷激發(fā)學生強烈的情感反應。比賽、游戲和情景體驗都是伴隨著情感反應。教師在這些活動中,要善于利用各種情境,如通過學生相互加油、給予現場鼓勵、增減比賽次數等多種方法不斷激發(fā)學生們的參與熱情。
(3)在活動中還要注意個體差異。每個學生的知識和能力水平不同,在體能上的差別更大,所以在比賽中讓每個學生最大限度地體驗運動樂趣是非常重的。要針對學生的個體差異,進行“成功體育”式的比賽方法,使每個學生都體驗到樂趣,從而達到教學目的。
(4)活動后,要將學習和比賽等進行有機的結合,不能“為游戲而游戲”、“為比賽而比賽”、“為情景而情境”,要通過總結、講解和講評等方式對教學進行總結,對學生的技能學習及提高情況向學生反饋,同時通過總結對學生進行各種其他方面的教育。
探究活動法
(1)依據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確定探究發(fā)現的課題和過程。教師要組織學生進行探究發(fā)現活動,首先要依據教學要求、教學內容的特點和學生知識、能力水平的實際,把教材中的某一知識或問題確定為學生進行探究的課題。當課題確定后,是把一個問題單獨作為一個發(fā)現過程,還是把一個問題分解為幾個問題,構成相應的幾個發(fā)現過程,每個過程的知識容量是多少,這都需要教師依據教材結構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認真進行安排。如果教材難度大,學生基礎較差,自學能力較弱,就應該把課題分解得細一些,知識容量少一些,發(fā)現過程的時間短一些,讓學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開展探究活動。隨著學生發(fā)現能力的提高,發(fā)現過程的跨度應逐步增大,知識量也相應增多,讓他們在更高水平上鍛煉獨立思考的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
(2)嚴密組織教學,積極引導學生的發(fā)現活動。學生的探究、發(fā)現絕不是一種自發(fā)的、隨心所欲的活動,它是在教師的嚴密組織和積極引導下進行的。學生在發(fā)現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各種障礙,這就需要教師隨時幫助學生,啟發(fā)和引導他們進行聯想、對比、分析,使學生思維活動不斷深化。這樣可以減少發(fā)現過程中的曲折,讓學生以盡可能少的時間獲取最好的學習效果。
(3)努力創(chuàng)設一個有利于學生進行探究發(fā)現的良好情境。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進行探究活動需要各種條件的配合。除了在活動場所、教學設備、教學時間等方面給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外,更重要的是要通過師生的努力,創(chuàng)設一種互尊互愛、好學深思、奮發(fā)向上的良好的心理環(huán)境,使學生樂于開展深入的討論,交流心得體會,也敢于發(fā)表不同見解。這對學生的探究和發(fā)現是非常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