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薈有什么好用的養(yǎng)殖方法
除了陶冶情操,蘆薈還有其他很多的藥用價值,那么,如此好的植物是如何養(yǎng)殖出來的呢?下面是小編為你推薦蘆薈的養(yǎng)殖方法,希望能幫到你。
蘆薈的養(yǎng)殖方法
第一步是從山上或種植園里把你喜歡的蘆薈連根拔出來,注意不要去掉根上的土,先放到有細洞洞的小盆里面,扶好,然后慢慢把周圍的有機土放到小盆里面,平整土壤。注意放土要均勻,不要把石頭之類的硬物放到小盆里。
第二步是把你栽好的蘆薈小心翼翼的帶回家中,放到家中水缸附近等比較潮濕的地方,并且盆下面灑一小灘水,放24小時,讓土壤慢慢吸收水分,期間可每隔12小時向盆下面灑點水,這樣吸收是最自然最有效的吸收方法(不要直接往盆里面直接倒水,這樣不容易掌握蘆薈需水量)。剛栽時最好不要讓蘆薈曬過多的太陽,這樣蘆薈容易枯萎掉。
第三步是蘆薈如第二步一樣放置24小時以后,可以將蘆薈抬到陽臺上讓蘆薈吸收陽光了,因為經(jīng)過24小時,蘆薈基本恢復(fù)了把、栽它時受到的傷害。放到陽臺上的時間就可以稍久一些了,一般可以放3—4天,活動時注意不要把蘆薈碰翻掉就ok了。
第四步是放陽臺上3—4天后,給盆里的土壤加一定的有機肥,有機肥最好是純天然的,比方說糞類或尿素類,這樣養(yǎng)殖出來的蘆薈是最茂盛最水嫩的,當(dāng)然最有利于我們采取它的肉葉做藥材用,最好不要一次性放太多有機肥,這樣會適得其反。
第五步是循環(huán)第二到第三步的過程,然后每循環(huán)5次給盆里放適量天然有機肥(也就是第四步啦),每循環(huán)20次將盆里的土壤置換掉,換取新鮮的土壤,換土壤的時候同樣也可以參考上面第一個步驟。
總的來說,根據(jù)上面的步驟,適當(dāng)?shù)目偨Y(jié)原理就是有效了解蘆薈的需求,這跟其他植物的養(yǎng)殖原理是一樣的,即要從蘆薈的適宜土壤、適宜溫度、合適水分、適當(dāng)陽光照射等。
讓蘆薈安全越冬的方法
一、溫度
蘆薈生長最低溫度在10--12 ℃。冬季可將蘆薈轉(zhuǎn)入室內(nèi),天晴氣溫較高時放陽光下日曬數(shù)小時,日落前收回;也可將蘆薈連盆罩上透明的塑料薄膜,放背風(fēng)向陽的陽臺上越冬,晴朗天氣定時將薄膜打開通風(fēng)換氣。
二、光照
如果將蘆薈長期存放于光照太弱甚至無光環(huán)境,蘆薈葉色變淡、變得十分柔嫩易折斷。因此,蘆薈冬季盡量多給予光照,天晴時多一出去曬曬太陽。
三、通風(fēng)
在對蘆薈增光的同時,應(yīng)注意適當(dāng)通風(fēng)換氣,特別不要讓土壤積水。
四、濕度
蘆薈特別耐干,土壤濕度過大會使蘆薈死亡。冬天溫度低,土壤不易干,所以不要頻繁澆水,只有不太干就可以了。
五、澆水
應(yīng)保持蘆薈盆土干燥,15~20天澆1次水,天氣冷時可減少澆水次數(shù)或不澆水。如果種在室內(nèi),可以往葉面噴水。
六、施肥
蘆薈最好施有機肥,冬天40~50天追施1次。通常用濃度不超過2%的尿素溶液等澆施,葉面肥的話濃度最好不超過0.1%。
蘆薈的品種
庫拉索蘆薈(美國蘆薈)
庫拉索蘆薈又稱蕃拉蘆薈,蕃拉為其種名的音譯,又稱美國蘆薈。須根系,莖干短,葉簇生在莖頂。葉呈螺旋狀排列,厚肥汁濃。葉長30-70厘米,寬4-15厘米,厚2-5厘米,先端漸尖,基部寬闊;葉子呈粉綠色,布有白色斑點,隨葉片的生長斑點逐漸消失,葉子四周長菜刺狀小齒。其花莖單生,長有兩三個高60-120厘米的分枝。總狀花序散疏,花點垂下。
【特性】可用于醫(yī)學(xué)、美容和食用。其原汁、濃縮汁及結(jié)晶粉,可作為各種保健食品的原料。因其含豐富的膠質(zhì),對皮膚的保健和美容具有十分顯著的效果,所以也常作為美容化妝品的原料。
中國蘆薈
中國蘆薈是庫拉索蘆薈的變種,又名中華蘆薈。中國蘆薈莖短,葉近簇生,幼苗葉成兩列,葉面葉背都有白色斑點。葉子長成后,白斑不褪。葉子長約35厘米,寬5-6厘米,植株形似翠葉蘆薈。閩南的中國蘆薈植株個體明顯比翠葉蘆薈小。產(chǎn)地:福建、廣東、廣西、云 南、四川、臺灣等省。還有在云南元江地區(qū)、海南和雷州島。
【特性】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嫩葉可做蘆薈色拉的原料食用。
上農(nóng)大葉蘆薈
上農(nóng)大葉蘆薈是從庫拉索蘆薈中培育出的變異品種。上農(nóng)大葉蘆薈的葉片被有白色蠟粉,葉色翠嫩,葉片最大可達85厘米、寬12厘米,葉肉潔白豐厚無苦味,生長速度快,宜于保護,但在盆載條件下分蘗能力弱小,主枝不分枝。產(chǎn)地:中國長江中下游地區(qū)。
【特性】上農(nóng)大葉蘆薈它外觀挺拔青翠,葉肉肥厚,具有清熱、解毒作用,在抗癌、美容等方面有獨特療效。
猜你喜歡:
蘆薈有什么好用的養(yǎng)殖方法
上一篇:蘆薈要怎么養(yǎng)才會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