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綜合實踐教學計劃
小學學校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旨在幫助學生體驗生活并學以致用,養(yǎng)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一起來看看學習啦小編整理的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綜合實踐教學計劃吧,希望對您有幫助。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綜合實踐教學計劃篇一
一、指導思想:
以素質教育理論為指導,全面貫徹全國基礎教育工作會議精神,落實國務院《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的決定》和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的有關要求,結合學校科技特色,地方特色,校本特色;以綜合為特征,以實踐為核心,以活動為載體;以塑造“學校文化”為主線,以探究“校本綜合實踐活動特色”為目標,貫徹新課程理念,通過讓學生主動參與,親自實踐組織各種研究性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觀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形成學校辦學特色。
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目標:
1、情感目標:通過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對社會生活的積極態(tài)度和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興趣。
2、知識目標:了解信息技術、勞動技術、社區(qū)服務和研究性學習的一些常識。
3、能力目標:使學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協(xié)作能力、觀察分析能力、動手實踐能力以及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4、過程目標:初步掌握參與社會實踐與調查的方法、信息資料的搜集、分析與處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實驗求證的方法。
5、人格目標:獲得親身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的經驗,塑造完善人格,初步養(yǎng)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形成對自然的關愛和對社會、對自我的責任感。
綜合實踐活動的總目標是:密切學生與生活的聯(lián)系,推進學生對自然、社會和自我之內在聯(lián)系的整體認識與體驗,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實踐能力以及良好的個性品質。
三、主要工作任務:
1、構建出“以研究性學習為核心,以信息技術教育為載體,以勞動與技術教育及社區(qū)服務與社會實踐為主要活動形式,以非指定領域為拓展”的小學綜合實踐活動基本模式。
2、開展好綜合實踐活動課,開展好綜合實踐活動,任課老師要以布置綜合實踐性作業(yè)為主要形式,指導學生開展好綜合實踐活動。
3、在校內和社區(qū)開發(fā)綜合實踐活動資源,為學生提供活動的舞臺。
4、各年段要制訂好學年段的活動計劃,爭取一學期搞出一到兩個有特色的實踐活動,鼓勵以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開展活動,注意活動過程中資料的積累,期末整理好資料上交教研組以備查。
5、從事綜合實踐活動指導的教師要虛心請教各學科的教師,教導處會通過有效的方式將所有教師的智慧集中起來,對綜合實踐活動進行協(xié)同指導。
四、具體工作安排:
1、開發(fā)綜合實踐活動的資源。
(1)開發(fā)學校資源。一是學校的圖書室進一步增添藏書量,并發(fā)揮好現(xiàn)有圖書的功能,提高圖書的流通率,建設好班級圖書角,讓濃濃的書香彌漫校園;二是重視信息技術教育,教會學生圍繞主題在網上搜尋資料,并結合課本所學,運用軟件或網絡簡單展現(xiàn)自己的成果。三是繼續(xù)完善以科技、藝體教育為特色的各類專用教室和宣傳陣地。四是繼承好學校傳統(tǒng)活動,辦好藝術節(jié)、體育節(jié)。五是結合少先隊系列活動,如 “班級生態(tài)角”、“爭做升旗手”等活動,豐富綜合實踐活動主題。
(2)開發(fā)社區(qū)資源。一是探究周圍的自然狀況,開展一些社會調查,關注環(huán)境,了解社區(qū)經濟發(fā)展情況;二是積極參加社區(qū)社會活動,定期帶領學生參加服務活動;三是繼承和發(fā)揚社區(qū)文化特色,利用社區(qū)教育條件建立穩(wěn)定的綜合實踐活動基地;四是聘請關心學校教育而又有特長的社會各界人士和家長擔任我校的校外輔導員,定期指導學生開展綜合實踐活動。
2、安排好綜合實踐活動的時間。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內容主要包括:信息技術教育、研究性學習、體育活動、社區(qū)服務與社會實踐以及勞動技術教育等。在實踐過程中,要以綜合主題或綜合項目的形式將四大指定領域融合在一起實施,使之彼此滲透,形成整合。綜合實踐活動的課時與學校自主使用的課時結合在一起使用。
另外,指導老師要充分利用雙休日、節(jié)假日、寒暑假充足的時間資源和豐富的校外資源指導學生以活動小組的形式開展好綜合實踐活動,期間也可發(fā)揮校外輔導員和家長的指導作用,以保證活動的質量和學生的安全。
3、確定綜合實踐活動的主題并制定好實施計劃。
本學期我校將綜合實踐活動將圍繞“創(chuàng)設一個安靜優(yōu)美的校園環(huán)境”主題為主線,以班級為單位開展活動。各班要密切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社會發(fā)展的實際,圍繞上面所提供的活動主題,確定好本班的若干綜合實踐活動的子課題,并圍繞子課題制定好切實可行的活動計劃、活動方案,以保證活動有序深入地開展。
五、規(guī)范管理,提高綜合實踐活動實施水平
1、建立領導小組。
學校綜合實踐活動領導小組由校長室領導,教導處具體負責制訂學校綜合實踐活動工作計劃,組織綜合實踐活動的日常運作,檢查各年級的活動情況,綜合實踐活動課題組教師具體負責課程的開發(fā)和研究工作。
2、課程培訓學習。
組織教師以綜合實踐活動“資源包”中的培訓材料為主要學習、觀摩內容,通過學習、觀摩、組內討論、交流體會,促使教師進一步了解課改動態(tài),明確綜合實踐活動的內涵。另結合研訓中心組織的活動,積極選派教師參加,并對培訓及觀摩活動內容及時向廣大教師傳達,實現(xiàn)“互動互強”培訓目的。
3、開展好教研活動。
(1)、我們將堅持每月一次的例會活動,及時分析總結工作中的得失,對研究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查漏補缺,不斷完善提高。
(2)、完善綜合實踐活動課堂教學制度,將課堂教學常態(tài)化,認真?zhèn)湔n、認真上課,充分利用好學生身邊的綜合實踐活動材料,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從中學有所獲,學有所樂。
(3)、為發(fā)揮學校綜合實踐活動骨干教師的模范帶頭作用。 11月份我校將組織開展一次“綜合實踐課開放月”活動,屆時每一年級推薦一位課任老師上一節(jié)教學匯報課,分3周時間完成,以促進教師相互學習、相互提高。
(4)、認真進行總結和評價。通過校園網,力求實事求是地把每一個活動情況、過程、體會及時、全面地公布。并在此基礎上,積極組織全校課任老師結合教學實踐和自身的研究,撰寫“一文一案”,并積極向市綜合實踐活動研訓部及有關雜志、報社投稿。
4、加強對綜合實踐活動的指導。
擔任綜合實踐活動的指導老師,其指導任務貫穿學生綜合實踐活動的全過程,包括對學生活動主題、項目確定的指導、活動過程中的指導、總結和交流階段的指導。
(1)在活動的主題、項目的確定階段,教師應針對學生的文化、科學知識基礎及興趣愛好、學生所處的特定社區(qū)背景和自然條件,引導學生確定合理的活動主題、項目。
(2)在活動實施階段,教師要指導學生進行資料的搜集。針對學生的實際和相關的課程資源,在活動開始階段,可以結合實例對學生進行一定的基礎訓練,幫助學生掌握利用工具書、使用視聽媒體、做筆記、進行訪談、對資料做整理和分類等方面的技能。在具體的活動過程中,要指導學生有目的地收集事實材料,指導學生運用調查、觀察、訪問、測量等方法;指導學生寫好研究日記,及時記載研究情況,真實記錄個人體驗,為以后進行總結和評價提供依據(jù),引導學生形成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在實施過程中,教師要及時了解學生開展活動的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點撥與督促;要組織靈活多樣的交流、研討活動,促進學生自我教育,幫助他們保持和進一步提高學習積極性;對有特殊困難的小組要進行個別輔導。
在實施過程中,教師要注意爭取家長和社會有關方面的關心、理解和參與,開發(fā)對實施綜合實踐活動有價值的校內外教育資源,為學生開展活動提供良好的條件。還要指導學生注意活動中的安全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防止意外的安全事故發(fā)生。
(3)在活動總結階段,教師應指導學生對活動過程中的資料進行篩選、整理,形成結論,指導學生著重對活動中的體驗、認識和收獲進行總結和反思。
5、豐富綜合實踐活動中學生活動的方式。
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要倡導學生學習方式的多樣化,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在每一項活動主題的實施過程中,要求學生盡可能多地進行活動設計、資料搜集、調查、考察、參觀、訪問、實驗、測量、服務、制作、社會宣傳、演示、表演、總結、交流、答辯、反思等學習活動。通過學習活動方式的多樣化,促進綜合實踐活動各領域之間的整合。
6、做好綜合實踐活動過程中的評價工作。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評價的目的是為了激發(fā)學生對本課程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評價應以形成性、發(fā)展性評價為主,注重學生主體參與實踐的過程及在這一過程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積極性、合作性、操作能力和創(chuàng)新的意識。評價應注意多樣性和可選擇性,可自評、生評和師評相結合。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不采用書面考試的方法,可采用作品(手工、勞技、科技作品、調查報告、研究性學習小論文等)評價、展示與交流、成果匯報活動、技能比賽等多種方法進行。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綜合實踐教學計劃篇二
一、實驗研究目標
在三年級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本學期圍繞“美化校園”主題,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校園綠化。使學生獲得親身參與實踐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經驗;對自然,社會、自我之內在聯(lián)系的整體認識,發(fā)展對自然的關愛和對社會,對自我的責任感;形成從自己的周圍生活中主動地發(fā)現(xiàn)問題并獨立地解決問題的態(tài)度和能力。幫助學生體驗生活并學以致用,養(yǎng)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
二、實驗研究內容
(一)課程特征
1、通過“校園綠化”綜合實踐活動,使學生在情意,能力和認知諸方面得到全面的和諧發(fā)展。
在校內外分別設綠化實踐基地,鼓勵學生搞各類調查活動,做到校內外緊密結合,強調語文,數(shù)學,自然,美術,勞動等學間的滲透與整合。
運用調查,研究,觀察,積累等各種方法與形式,重視知識,經驗,技能的綜合運用。
2、讓學生在研究性學習,調查報告,實際栽種,規(guī)劃設計等實踐活動中獲得親身感受和直接經驗,并養(yǎng)成實踐意識,形成綜合實踐能力;以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和社會實踐為基礎發(fā)掘課程資源,讓學生進行有計劃,有成效的實踐活動。
3、讓每位學生都參與到活動中,在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主題活動中發(fā)現(xiàn)和解決問題,體驗和感受生活,發(fā)展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二)課程內容
本學期“校園綠化”綜合實踐活動分為三個方面來開展:
1、專題研究:本學期開展兩次專題研究活動,學生通過觀察調查實踐在老師幫助下確定自己感興趣的有關校園綠化的研究專題。上網或到圖書館查找資料進行文獻研究,到花圃內進行實地的調查和行動研究,小組合作。
2、操作實踐:
春天來臨了,調查適合野外栽種的花木,買花種在校內,外,花圃里栽種,定期養(yǎng)護。
2、學生小組合作,并在美術老師指導下為綠地進行花圃設計,選出一兩套較好的花圃設計圖,按圖紙進行實地花圃種植。
3、植樹節(jié)前后,組織一次植樹活動。
4、在各合作小組之間或班級之間進行盆花栽種比賽。
5、進行市場熱銷花木調查,調查熱銷花木名稱,熱銷原因,養(yǎng)護方法,寫出調查報告。
(三)課程實施
1、課時:每周二課時,安排在周二和周三下午放學后各一課時。
2、課型:
⑴方案設計型——學生在學習了簡單園藝知識及美術圖案知識后,綜合運用所學知識,進行花圃設計,校園綠化總體規(guī)劃設計等,要尊重學生的自我選擇,自主設計和民主交流。
?、浦R普及型——鼓勵學生上網,到圖書館吸取有關知識,教師也可把自己的經驗介紹給學生,要注重學生對普及知識意義的自主建構和運用。
?、菍嵺`活動型——組織參觀訪問,實際練習栽種花草,進行花圃養(yǎng)護等活動。要關注學生對實踐活動過程的經歷,體驗,感悟和探究。
?、葘n}研討型——進行校內綠化情況的專題研討,要引導并鼓勵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在獨立或合作研究的基礎上進行充分而民主的討論。
⑸成果交流型——既要有物化成果的交流,更要有成功過程經驗和失敗過程教訓的交流。對學生的發(fā)展來講,成功過程的經驗和失敗過程的教訓,是綜合實踐活動以后,學生取得的比物化成果更重要的“成果”。
⑹論文答辯型——要提倡讓學生組成“專家組”,對學生撰寫的專題研究論文提問和答辯,培養(yǎng)學生認真傾聽的習慣,思辯能力和自信心理是讓學生經歷“答辯”過程的最終目的。
3、成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心研究小組,校長為實驗研究組負責人。
三年級班主任及綜合實踐課老師、自然、勞動、音樂,美術、科技、體育組成課題小組成員。
(四)課程評價:
該課程評價由學生,教師和課程本身的評價三部分組成。
重點在評價學生在發(fā)展層次和發(fā)展水平上。評價標準應是“自我參照”標準,引導學生對自己在“校園綠化”綜合實踐活動中的各種表現(xiàn)進行“自我反思性評價”。即以學生已有的發(fā)展基礎為評價標準,并突出學習過程的意識、體驗、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綜合能力、思維、方法。
評價方式多種多樣,評價方式運用的先決條件是觀察,通過觀察,記錄和描述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的表現(xiàn),并以此作為評價學生的基礎。在具體操作中,可運用“檔案袋評定”與“協(xié)商研討式評定”等方法,教師運用這些方法時要注意用文字說明學生活動令人滿意或需要改進的地方。每個學生建立自己的綜合實踐活動檔案,以便學生了解和肯定自己的能力,并能與其他人分享自我探索的體會以及進步的喜悅,檔案袋收集資料如下:
(1)學生成果:標本,校園綠化規(guī)劃設計圖,調查報告,專題研究等。
(2)獲獎證書:
(3)各種評價:應以學生的自評為主,應允許學生對不滿意的他評進行重新學習直至獲得滿意的他評為止。對教師的評價應由學校行政和學生評價兩部分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