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打造高效課堂的重要方法
新形勢下的課堂模式給我們解決了內容多、時間少的問題。課堂對教師來說,就是教學方式。下面學習啦小編就來告訴大家高效課堂的重要方法,希望大家喜歡。
高效課堂的重要方法
課堂對教師來說,就是教學方式。新課程倡導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過程,倡導學生自主性的探究性學習模式。高效課堂,不僅是達成高效率的課堂,更是教育教學形式的巨大變革。課堂教學高效性是指在常態(tài)的課堂教學中,通過教師的導和學生積極主動的學,在一節(jié)課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促進學生獲得高效發(fā)展。課堂教學的高效性就是通過課堂教學活動,學生在學業(yè)上有高效收獲、高效提高、高效進步。作為教師,是課堂改革的最直接的一環(huán)。所以,我認為以下幾個方面來打造高效課堂:
一、教師要處理好角色、觀念的轉變
教師角色、觀念的轉變是關鍵。教師的角色應由知識的灌輸者、守護者轉變?yōu)閷W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參與者,在這個學習過程中,教師要以學生為本,依學定教,學生可以用自己的心靈去領悟,用自己的觀點去判斷,用自己的語言去表達,讓學生自主發(fā)展的舞臺。要做到這一方面,教師首先要及時轉變觀念,真正實現(xiàn)從傳統(tǒng)到高效課堂的意識轉變。師生關系的轉變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決定教育成敗的關鍵所在。真心熱愛學生,贏得學生的信任,這是建立朋友式的師生關系的前提。只有讓學生感到你愛他,學生才能信任你,你講的話才有感召力,你的愿望才能得以實現(xiàn)。利用課余時間,盡量去了解學生,充分的接觸是建立朋友式師生關系的基礎。利用課間的休息時間作為了解學生的最佳時機,這樣可以向學生指出他的錯誤或提出自己的建議。因為學生的自尊心都很強,所以應針對不同的學生,用不同的方式向他指出錯誤或提出好的建議,學生極易接受。
二、高效課堂需要充分的準備
緊盯教學內容是教師準備的一方面。“不打無準備之仗”,課堂要高效,教師就要認真?zhèn)湔n,精心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要根據(jù)教學內容、學生實際情況,設計出能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作業(yè)。備好教學對象。課前備課必須充分,特別是“備學生”要落實到位。這節(jié)課你雖然設計得很精彩,但是必須符合你這個班學生的認知水平,如果不符合,就必須修改,因為這是關系到我們所講的這節(jié)課是否能引起大部分學生興趣的一個關鍵之所在,而學生的學習興趣正是我們提高課堂效率的一個重要因素。
三、高效課堂需要活躍的課堂狀態(tài)教師要善于根據(jù)具體教學情況,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發(fā)現(xiàn)和培養(yǎng)創(chuàng)新人才,成為學生創(chuàng)造潛能的開發(fā)者,精心設計調動學生課堂學習主動性的方法。作為課堂的組織者、參與者、合作者,教師要重視課堂民主平等氛圍的營造,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獨立思考、自由表達、愉快合作,讓學生在心理上處于興奮和抑制的最佳狀態(tài),讓學生充滿求知的愉悅感,調動起學生的良好情緒,最大限度激發(fā)學生的主題意識和主題精神。課堂要讓每個學生都動起來。課堂節(jié)奏要隨著學生學習節(jié)奏變化而變化。課堂要面向全體學生。為此,我們還應該端正一種認識――培優(yōu)補差不是課后的工作,而是課堂教學的重要內容。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利用課余補課的學生的成績并不比不補課的學生成績好。因此,加強課堂教學中的培優(yōu)補差工作,尤其是補差工作值得我們重視。
四、教師課堂結構、知識結構的重新構建
高效課堂需要科學的學法指導。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我認為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打造高效課堂的今天,教師應該改變自己的教學方法,更應該指導學生擁有科學的學習方法。傳統(tǒng)的教學重在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教師的講授不易打動學生,導致教學的實效性差。應重視學生之間的互動學習,而這些學習方法離不開教師的指導。課堂教學要堅持以學為主,以練為主。以學生的自主學習為主,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過程,培養(yǎng)學生獨立完成學習任務的能力,提高學習的整體效果。這個過程中,教師始終都是教學的主導,以點撥啟發(fā)為主,通過合適的形式使學生完全動起來,積極參與到學習之中,讓這種主動的學習成為自己的一種習慣。課堂上學生的練習是主線,練習的形式多種多樣,生生互動,師生互動。教師僅起主持人的作用,環(huán)節(jié)的導入、時間的控制、爭議的評價等都可能是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的一種途徑。這個環(huán)節(jié)教師應當視具體情況給予學生合理的評價,以練習去強化課堂的互動,并通過這種練習達到課堂教學效果的及時反饋,以便更好地把握學生對本課學習目標的掌握情況。
此外,高效課堂當然離不開學生的有效合作。我們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成績按照不同的層次搭配劃分學習小組,讓學生結成學習小組,共同學習,共同進步??傊?,高效課堂無論是學習還是借鑒,都在于領會先行學校的精神,而不在于形式。高效課堂雖然不是一種具體的模式,但它的目標是明確的,是對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改革。雖然與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目的有一致的地方,但它的具體要求已經(jīng)超越傳統(tǒng),作為教學主導者的教師必須首先改變自己,才能真正實現(xiàn)高效課堂教學的目標。
高效課堂的意義
(一)課堂實然目標:課堂教學改革走過了一條從傳統(tǒng)低效、負效課堂→有效課堂→高效課堂的過程。通過改變課堂結構,旨在最大幅度提升單位時間效益,原則是讓每一分鐘都有價值意義。唯此,才有可能把學生從時間+汗水的應試模式中解救出來,把時間還給學生,把睡眠、健康、靈性、興趣、發(fā)展還給學生。
(二)課堂應然目標:課堂教學改革走過了另一條從單純追求掌握知識→基礎學習能力→終身發(fā)展能力的路徑。課堂教學的核心應該是體現(xiàn)課堂真正意義上“質”的飛躍——課堂即成長,即從關注知識,到關注獲得知識的途徑、方法、能力,關注人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和精神成長,關注“人”本身,因而高效課堂才會被描述為——知識的超市、生命的狂歡。
我們認為,課堂破局的真正關鍵取決于“學習能力”,只有“會學”才能減少對“教”和“師”的絕對依賴,打破教師專業(yè)化水平對學生發(fā)展的框定、抑制。因而我們主張素質教育的主要素質是“學習能力”。課堂一旦墮落為“知識本位”時,教學就變成了灌輸和死記硬背,學生便變成了“知識的奴仆”,教師則變成了“知識的販賣者”和“二傳手”。而唯有敢于把學習還給學生,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我的課堂我做主,讓學生去“經(jīng)歷”、“體驗”,學習的過程才充滿生命的律動,因律動而感動,又因情感的介入而生動和靈動。所謂學生主體,即包括自主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三性”應始終在課堂上得到最大可能的貫徹和體現(xiàn)。
(三)高效課堂的特征:主動性、生動性、生成性。主動是學習狀態(tài),“主動”會激發(fā)潛能、樂在其中個,帶來效益、生成能力;生動性,是追求課堂的情感價值,突出“學樂”和“樂學”,學習如飲甘露瓊漿,變“怕上學”為“怕下課”;生成性,課堂要敢于變各種“句號”、“嘆號”為“問號”。追求“主體多元”,鼓勵不同個性的學習見解,讓思維激蕩思維,讓思想沖撞思想,讓方法啟迪方法。課堂的智慧、高潮、價值盡在“不可預設”的“現(xiàn)場生成”上,一切的預設應服務于 “現(xiàn)場”,而不是讓“現(xiàn)場”服務于預設。
(四)概念概述:知識的超市、生命的狂歡
超市:體現(xiàn)的是對“學生”和“學習”的尊重性、選擇權、自主性,同時要求課堂呈現(xiàn)出豐富性和多義性,琳瑯滿目、各取所需,謂之知識超市。
狂歡:從“知識”到“生命”,課堂認識、思想、價值的變化帶動課堂發(fā)生“質變”。課堂是學生成就人生夢想的舞臺,是展演激揚青春的芳草地,是放逐靈魂的跑馬場。
(五)高效課堂的支撐:新課改理念。它是對素質教育內涵和新課改理念的“實踐表達”。新課改主張的“自主、合作、探究”,正是高效課堂的“六字真言”,落實成方法恰是——群學、對學、群學,自學、展示、反饋。新課改的核心是學生主體,高效課堂的理解是“學生是最主要的教學資源”。
高效課堂的變革意義體現(xiàn)在:重建教學關系,即變“教中心”為“學中心”;重建師生關系,即變“師中心”為“生中心”。
高效課堂的內涵
(一)定位:致力于“途徑和方法”的探索與應用。今天的教育缺失的不是理論、理念,而恰恰是方法、操作。讓理念落地,轉化成課堂教學行為才能讓理念“魚游大海”,并顯現(xiàn)出理論的價值。
“皈依行動”、做課改的田野研究,唯有找到實踐操作的“入口”,課改可能從象牙塔里走出去,并“活”在課堂。
(二)聚義:課堂聚義、摟抱發(fā)展、相互借道、共同成長
以課為媒,腳踏實地,從問題入手,以方法解決。
問題即課題,行動即研究,發(fā)展即成果。
以“改”促進“新名校”、“新名師”的破繭化蝶;用“新課堂”為當代學校注入“新血液”;讓教育體現(xiàn)出應有的尊嚴、散發(fā)出生命的活力;讓教師感動教育生活的幸福,讓學生盡享成長和發(fā)展的快樂。
(三)模式:五步三查模式
1、模式簡述:第一步,學案自學,找出學習困惑;教師“一查”自學進度、效果
第二步,圍繞困惑對學、群學
第三步,以小組為單位,在組長組織下,“展示”學習成果,謂之“小展示”;教師“二查”展示過程在暴露的問題。
第四步,教師根據(jù)小展示暴露出來的近共性問題,組織全班“大展示”
第五步,學生歸位,整理學案、整理糾錯本;教師利用對子“三查”對子測評。
2、五步三查模式是課堂操作的抓手。是高效課堂的基本規(guī)范。
形象地說:是飛機起飛需要的“跑道”,是到達目的地的載客汽車,是傳統(tǒng)教學方法的升級版,是現(xiàn)代化的收割機取代農(nóng)耕時代的鐮刀。
3、主張模式至上并非唯模式,而是教之“規(guī)”,學之“范”。尊重模式便是尊重“三效”,既效益、效果、效能。
4、模式是課堂產(chǎn)品的“生產(chǎn)標準”,模式是課堂評價的“短兵器”。
猜你喜歡:
1.高效課堂教學
6.高效課堂學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