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記王君課堂實錄(2)
桃花源記王君課堂實錄
桃花源記王君課堂實錄第二課時
師:看一看,這是并字甲骨文,像什么一樣?
生:我覺得應該是不能的,老師從圖上看的話是兩個人,表示兩點,黃發(fā)垂髫就是老人、小孩,沒有青年和壯年的,而“悉、咸”都是指全部的人,所以我覺得不能換。
生:我同意他的看法 但是從甲骨文中看出,好像是人人都是怡然自樂的,不僅是老人和小孩。
師:人人,他比你的范圍大了,還有嗎?
生:從文字上看出他們手牽著手,就好像是他們和睦相處。
師: 手牽著手,我快樂著你的快樂,你快樂著我的快樂,有一句歌詞是“我要和你一起慢慢變老”如果變成“我要和你都變老”味道就不對了,是不是?從最不起眼的詞 上發(fā)現(xiàn)了字里行間的風景和奧妙,得一字而境界全出,真厲害,咱們一起來讀讀這個句子,“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像這樣不經(jīng)意的字上的風景,還有嗎?仔細的 搜尋,有點困難,課堂上我們是學習的伙伴,我們可以相互幫助。我就發(fā)現(xiàn),大家剛才提到了一個比較熟悉的句子
師出示:“便要還家,設酒殺雞做食”, 我們剛才抓住了動詞“設”“殺”“邀”三個字,但是有一個常被我們忽略的字,哪個字?我們一起來說一下?
生:“便”。
師:“便“這個字,什么意思?
生:于是,就。
師:它表示的是?
生:表示的是,漁人到那邊之后,他們就立刻把他邀請到家中去。
師:它有這樣一種過程,那我們來看看原來的吧。
師出示文字:請同學來讀句子,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
師:在這個地方,你發(fā)現(xiàn),他們立刻把陌生人邀請到自己的家里,什么樣的感覺啊?
生:感覺到村中人的熱情好客。
師:很好,熱情好客,除此之外,我們還感覺到了村人對外人的信任,在這里我發(fā)現(xiàn)陶淵明先生把所有表示人稱的詞都省略了,我們試試給他填進去,能填嗎?
師生共同填空。
( )見漁人,乃大驚,問( )所從來。( )具答之。( )便要( )還家,設酒殺雞作食。
師:為了我們初學者方便,我們會把這些詞都放進去,可以嗎?讀讀看,想想,我可以把這些詞保留進來嗎?
生:不可以,我覺得如果把這些省略的詞都加進去的話,會顯得多余
師:多余,不簡潔,那么在表達情境上,有區(qū)別嗎?試著讀讀看?
生讀加上主語的文字。
師:什么感覺?
生:我感覺有點別扭。
師:他感覺到別扭,其他同學有什么感覺嗎?在表情境方面?
生:我覺得加進去之后有一種特別多余的感覺。
師:多在哪?
生:村中人對漁人說的話,有一種默認的感覺,因為漁人來到了世外桃源,見得肯定師村中的人。
師:而且你還會發(fā)現(xiàn)?
生:主人和賓客分的太遠了,沒有一種融洽的感覺了。
師:看來省略不僅是簡潔,還有這樣的妙處啊!一起來把原句讀一讀看。
師:“后遂無問津者”,怎么就沒人找了呢?
生:我覺得我同意他的觀點,還有一點就是,作者感嘆這個社會有很少人像他一樣去找一個安適寧靜的地方。
師:嘆息世人啊。
生:我同意前面同學的觀點,他前面提出了前面的南陽劉子驥,更說他是品德高尚的人,更反映出他對世人的無奈,他想為什么只有我們這樣的人才想到這樣安靜和平的社會。
師:對啊,其他的人呢?為什么都沒人相信了呢?所以讀這個句子要慢慢的讀。怎么讀呢?一起來試試看。
生齊讀。
師:突出哪個字?
生:“遂”“無”。
師生齊讀。
師:在深深地嘆惋中,先生遠去了,但是他追尋的身影,深深地留在我們的心里,來看一看吧,先生的一生就是這樣追尋的一生啊。
年 輕的時候,他做官,希望大濟蒼生,可是官場污濁,他不為五斗米折腰,后來選擇了歸隱,可是,生活依然窘困,寫此文的時候,他已經(jīng)五十七歲了,年近花甲,但 世人都不相信有這樣的夢想,無人問津時,他依然有夢,在桃花源詩的最后,他寫了這樣的兩句:“愿言躡清風,高舉尋吾契。”
我希望能夠駕著清風高高的飛揚去尋找我們的同道之人啊。先生的貢獻就在這里了,他給我們亂世之中的世人一塊“恬靜的心田”。
看過“桃花源記王君課堂實錄”的人還看了:
2.桃花源記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