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二年級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是促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重要方式,是提升教師專業(yè)化水平的重要途徑。接下來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了蘇教版二年級教學反思,一起來看看吧。
蘇教版二年級教學反思篇一
課后反思“幾個幾相加”是認識和學習乘法的生長點,我通過引導學生在圖上數(shù)一數(shù),在算式中比一比,用自己的語言說一說等數(shù)學活動,加強學生對“幾個幾相加”的感性認識,幫助學生真正理解幾個相同加數(shù)連加的含義,為學習乘法做好鋪墊。乘法是求幾個相同加數(shù)的和的簡便計算,我讓學生在加法、乘法算式的自我比較中進行感受和獲得,同時形成對乘法比較全面的理解,練習反饋的提問,有效地讓學生感受到列乘法算式的思考方法。 《2、3、4的乘法口訣》教學反思
教學 2、3、4、6的乘法口訣時,因為有了5的乘法口訣的基礎,在教學中我沒有對編乘法口訣進行引導,而是讓學生通過觀察情境圖,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合作交流、解決問題,再對照乘法算式編出口訣,對口訣進行解釋,同桌之間或小組之間采取提問、對口令等形式進行記憶。
學生學習的效果不錯。我沒有按書上的圖片進行教學,而是舉了個:我們每人都有2只手的例子。課堂上學生學的十分到位。最后讓學生自學例2、例3的情境圖鞏固加深理解,效果很好。因為對乘法意義教學比較到位,在乘法口訣的教學中又比較注重學生對圖、口訣、算式的理解,既對幾個幾相加的理解,因此在教學用乘法解決問題時所遇到的阻力很小,學生對“有兩組同學,第一組有5人,第二組有4人,一共多少人?”和“有兩組同學,第一組有5人,第二組有5人,一共多少人?”能夠準確在進行列式。
通過教學我體會到關于乘法計算和乘法應用題的教學,乘法的意義是關鍵。只有學生對乘法意義有了明確深層次的認識,乘法口訣中積的推導,乘法應用題的正確解答才能迎刃而解。教學時,不光要讓學生知道求幾個幾相加的和用乘法算,更要理解加法和乘法的關系,理解加數(shù)中加數(shù)和相同軌數(shù)的個數(shù)與乘法中因數(shù)的關系。采用改寫算式(加法改乘法、乘法改加法)、看圖寫出加法和乘法算式、擺圖開寫算式、自編應用題等多種形式幫助學生加強加法與乘法之間的聯(lián)系。
蘇教版二年級教學反思篇二
通過本節(jié)課的教學,以下幾個方面值得總結:
1、層次性突出。教學時從生活入手,層層推進,理解平均分,讓學生從生活中分鉛筆、分糖果的生活經(jīng)驗入手。在例一中再次喚醒已有知識,進行無序的分;在認識了平均分后,在試一試里加強動手操作,,強調平均分,此時關注結果,只要符合定義就行;在例二的教學中深化平均分含義,重點教學每幾個一份的平均分,層層推進,使學生認識不斷深入。另外,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上,層次性也比較突出:創(chuàng)設情境,感知平均分;實際操作,學平均分;應用拓展,理解平均分;體驗成功,回味平均分;全課總結,拓展平均分。
2、數(shù)學教學離不開生活。為了讓學生體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使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導入從學生熟悉的分東西場景入手,再到小棒操作平均分,最后再回到生活中找平均分,無疑增強了學生學習和應用數(shù)學的信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其實,例題教學平均分的知識,都在現(xiàn)實的問題情境里進行,練習題幾乎都是生活中常見的實際問題。這樣編排,無疑也增強了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
3、重視了操作。平均分的本質內涵是每份分得同樣多,所以,操作顯得尤為重要。在平時的課堂中,動手操作一直是老師比較頭疼的問題,因為孩子天生好動,組織教學會浪費大量的時間。由于平常的訓練,課堂操作效率大大提高,平常我要求孩子小棒同意豎放在數(shù)學書的另一角,一旦操作,第一時間一字排開小棒在桌子正中央,通過訓練與表揚的手段,學生操作的有序性得到很大提高。本課全班統(tǒng)一操作小棒有4次之多,操作的有效性得到了很好的保證,這樣的操作有效的讓學生抓住平均分的本質。
4、關注教學細節(jié)、有效預設。本課對于平均分的第一種分法的理解是有一定難度的,更何況要學生匯報時用自己的語言,估計學生存在的難度,我進行了有效的預設:在進行敘述“平均分”的過程中,通過提要求,讓學生統(tǒng)一運用一定的語言格式,比如例一我讓學生匯報時說清楚:分成了幾堆,每堆幾根?試一試說一說你什么怎么分的時候,學生很容易遷移,使得匯報有序:分成了幾份,每份幾根。在例二的匯報中,難度進一步加大,我引導學生統(tǒng)一拿小棒在左手,然后右手拿2根說一說,拿2根說一說:每2根一份,每2根一份??運用這樣的語言,學生在理解平均分、匯報平均分來的更有序,語言更有數(shù)學味。
5、針對學生實際情況,有效挖掘教材資源。
學生平均分意義理解比較到位,我抓住例二的試一試進行了有效的拓展:全部匯報完成后,我及時追問:如果給你12根小棒,你還能每幾根一份的平均分呢?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積極踴躍發(fā)言,在學生的發(fā)言補充中,更加完善了12平均分的方法,此時,我并沒有作罷,把幾種方法集中放到了一起,問道:觀察一下幾種平均分的方法,你發(fā)現(xiàn)什么?隨著提問,文字消失,幾種分法的小棒圖清晰的出現(xiàn)在學生面前。此問不但要讓學生總結不管怎么分都是平均分,因為每份根數(shù)一樣的本質,更看學生能不能發(fā)現(xiàn)總根數(shù)與份數(shù)、每份根數(shù)之間的關系,課堂證明,學生是能做到的,兩點學生總結的非常好。為除法的滲透和理解打下了更扎實的基礎。
6、滲透了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在學生理解平均分的含義中,通過擺一擺、分一分、圈一圈、說一說的多種形式練習中滲透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實踐證明,這樣的滲透是必要的,也是有效的,在解決氣球圖問題時,學生匯報時呈現(xiàn)了方法多樣化的策略意識:有的學生用圈一圈,有的用小棒擺一擺,有的連線,有的直接想乘法口訣、有的用除法計算,還有的用12根小棒每2個一份平均分成6份(試一試)聯(lián)想14個每2個平均分應該是7人?? 本課也有一些不足之處:
1、進行“平均分”這個概念的教學有點過快,學生在比較平均分和不平均分時讓學生說的、比的不夠充分,什么叫平均分總結的過快,至于一小部分孩子理解消化的并不是很好,從后面?zhèn)€別孩子匯報的語言可以看出來,在這里,要充分鋪墊,讓概念的引出達到呼之欲出的程度,從而才能讓所有孩子接受。
2、表揚的激勵手段必不可少。本以為孩子到二年級了,對于一些物質性的獎勵會淡卻,盡管課堂對孩子的精神性表揚有過幾次,但是從實際效果來看,孩子還是比較小,對
于各種形式的表揚還是很需要,對于紅花、小能手的表揚手段還是很需求的?;蛟S,這樣的表揚更能在后半節(jié)課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校效率。
3、語言還要進一步精煉。數(shù)學老師的語言,更應該是千錘百煉,一句不多,一句不少。
蘇教版二年級教學反思篇三
本節(jié)課是蘇教版二年級上冊第四單元中的認識除法。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學生通過平均分的活動積累了一定的感性經(jīng)驗后,再從平均分的活動中抽象出除法算式,并讓學生經(jīng)歷這一抽象過程,從中體會并初步理解除法的含義。它既是用乘法口訣求商的基礎,也是以后解決除法實際問題的主要基礎,因此我在講授時注意以下幾點:
1、讓學生經(jīng)歷“實際問題——平均分的活動(實物操作或表象操作)——除法算式”這一抽象過程,建立數(shù)學模型,從而體會除法的實際含義,初步理解把一些物體“每幾個一份地分”或“平均分成幾份”,都可以用除法計算,再介紹除號、除法算式的寫法、讀法以及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在這過程中,認識除法的意義,對低年級學生來講是非常困難的。因此,當學生列出除法算式后,我還要求學生能根據(jù)題意反復說說所列出的除法算式的意思,即除法算式中每個數(shù)所表示的意思,這樣來幫助學生理解除法的含義。整堂課下來,可以看出大部分學生不僅能正確地列出除法算式,還能理解其含義。
2、在練習的過程中,先讓學生觀察情境圖,收集題目中告訴我們的信息和找出要我們解決的問題,接著,充分利用學生已學的知識和本領,放手讓學生自己想辦法去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從而加深理解和鞏固除法知識,培養(yǎng)了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動力和興趣。
3、要充分了解和照顧學習有困難的同學,有針對性地強化練習。比如,除法算式的讀,看似很簡單,但對一部分學習困難生來說肯定會出現(xiàn)問題,因此,在教學時,我非常注意這一細小的環(huán)節(jié),除了齊讀,還指名讓學生讀一讀,這期間我刻意安排一些學習困難生,讓他們反饋學習情況,一旦出現(xiàn)問題就讓大家一起幫助糾正,這樣,有利于加深大家的印象,使學生學得更扎實到位。
猜你感興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