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七年級下學期歷史復習資料
七年級下學期就要走到終點了,那么在期末考試之前,同學們應該怎樣復習好歷史呢?畢竟歷史需要記憶大量的知識點。下面是由學習啦小編整理的蘇教版七年級下學期歷史復習資料,希望對您有用。
蘇教版七年級下學期歷史復習資料第一部分
第17課清朝的制度與政策
一、 清朝入主中原
明朝末年,建州女真首領努爾哈赤創(chuàng)建八旗制度,加強軍事力量,逐步統(tǒng)一了女真各部。1616年,努爾哈赤建立政權,國號金,史稱后金,不久后金與明朝的戰(zhàn)爭爆發(fā)?;侍珮O改女真族為滿洲。1636年,皇太極在沈陽稱帝,改國號為清,1644年,清軍進戰(zhàn)北京,逐步建立了一個強大的王朝。清初幾代皇帝認真吸取明朝滅亡的教訓,勤于政事,執(zhí)行輕傜薄賦、與民休息的政策,百余年間出現了“康乾盛世”。
二、 君主集權與軍機處
順治設置內閣,并設翰林院;康熙帝設南書房,這些措施都強化了皇權。雍正年間軍機處的設立,是君主集權達到了巔峰。
三、 從海禁到閉關
清初,厲行海禁,又頒布了遷海令,強迫沿海居民內遷數十里,設界不得逾越。平定臺灣后,清朝曾解除海禁,指定了四個對外通商口岸。乾隆年間將通商口岸。乾隆年間將通商口岸縮減為廣州一處,有頒布了一系列規(guī)定,嚴格限制外商的活動。清朝的閉關政策雖然帶有一定的自衛(wèi)意義,但從根本上來說,它不能真正阻止外國侵略勢力,反而嚴重損壞了中國自身的經濟發(fā)展,禁錮了中國人的思想,從而使中國拉開了同西方的差距。
第18課 清朝對邊疆的經營
一、 平定個噶爾丹叛亂
康熙初年,噶爾丹在內爭中奪取了準噶爾部的統(tǒng)治大權,此后不斷向外擴張,企圖吞并蒙古喀爾喀蒙古,和清朝對抗。1688年,噶爾丹東遷喀爾喀,首領率部眾南歸附清朝??滴醯弁咨铺幹?。噶爾丹繼續(xù)深入,率兵逼近京城,康熙帝為了鞏固北部邊疆,維護國家統(tǒng)一,三次親征,擊敗喀爾丹。喀爾丹眾叛親離,不久死去。
二、加強對西藏的管理
早在入關之前,清廷就已經與西藏取得了聯系。1652年,__五世進北京謁見順治帝,
雍正時在西藏設辦事大臣,駐拉薩,進一步加強了對西藏的管理。
乾隆年間提高了住藏大臣的職權,明確規(guī)定住藏大臣和__、班禪的地位平等,__、
班禪繼承人的選擇,必須依據“金瓶掣簽”制度,由藏大臣監(jiān)臨決定。
三、統(tǒng)一新疆
乾隆時,準噶爾部發(fā)生內訌。乾隆帝趁機派軍平定準噶爾部,并在伊犁設將軍,派兵
鎮(zhèn)守,鞏固了對天山北路蒙古等族聚居地區(qū)的統(tǒng)治。
乾隆時,回部的大小和卓起兵反清,清廷派兵平定叛亂。隨后清廷在喀什卡爾設置。參
贊大臣,節(jié)制天山南路各城,統(tǒng)屬于伊犁將軍。此后,清廷把天山北路和天山南路全稱為新疆,由伊犁將軍統(tǒng)轄全境。
二、土爾扈特回歸祖國
土爾扈特是漠西蒙古的一支,明末西遷到伏爾加河下游,后來長期遭受東遷的俄羅斯的
殘酷迫害,1771年,土爾扈特人在首領渥巴錫的率領下東歸。乾隆帝對回歸部眾妥善安置。土爾扈特部回歸成為我國民族關系史上光輝的一頁。
蘇教版七年級下學期歷史復習資料第二部分
第19課 保衛(wèi)祖國 奠定疆域
一、抗擊沙俄入侵 ---------------雅克薩之戰(zhàn)
早在明末,沙俄一直侵略到我國的黑龍江流域,并占領尼布楚和雅克薩等地。康熙帝多次派員交涉無效。1685年和1686年,清軍兩次在雅克薩戰(zhàn)勝俄軍,俄軍被迫同意和談。
中俄于1689年達成協議,簽訂了《尼布楚條約》。條約以法律的形式規(guī)定了中俄東段的邊境地區(qū)居民創(chuàng)造了一個和平的生活環(huán)境。
二、臺灣回歸祖國
17世紀,荷蘭和西班牙入侵我國的臺灣。后來荷蘭人打敗了西班牙人,獨占臺灣,一直在東南沿海堅持抗清的鄭成功,決心收復臺灣。1662年,鄭成功大敗荷蘭侵略者,收復了臺灣,他是我國的民族英雄。
三、清朝疆域
清初經過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的經營,建立起一個空前統(tǒng)一和強大的國家。清朝
幅員廣大,基本上奠定了今日中國疆域的規(guī)模。
第20課 明清的科學技術
一、明代的長城與明清紫禁城
明代的長城是明王朝與北方民族沖突的產物。西起嘉峪關,東到鴨綠江,全長6300多千米,被世人稱為“萬里長城”。萬里長城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一個奇跡,也是中華民族偉大智慧的象征。
明清時期,北京成分為宮城、皇城、內城和外城四重。宮城又稱紫禁城,位于全城中心位置,是一組設計嚴謹、宏偉壯麗的建筑群。
二、李時珍與《本草綱目》
李時珍是我國明代的醫(yī)學家,寫成了一部藥物學巨著《本草綱目》,在世界醫(yī)學領域有
很高的的學術地位。
三、宋應星與《天工開物》
宋應星是明朝后期一位杰出的科學技術專家,寫成了名著《天工開物》?!短旃ら_物》涉及了中國古代農業(yè)和手工業(yè)30個生產部門的技術和經驗,體現了作者重農工、重實學的思想。
二、徐光啟與《農政全書》
徐光啟是明末農學家,寫成農學巨著《農政全書》,這是一部中國古代農學的集大成著作。
第21課 明清的文化藝術
一、 明清小說
四大名著:《三國演義》(羅貫中)、《水滸傳》(施耐庵)、《西游記》(吳承恩)、《紅樓夢》(曹雪芹)。明清時期還有許多優(yōu)秀的短篇小說,其中以蒲松齡的《聊齋志異》最為突出。
二、繪畫和戲劇
明朝繪畫有浙派和吳派之分。清初畫壇以石濤和朱耷為代表的“四僧”最有創(chuàng)意。清朝中期以鄭燮、金農等人最有影響,號稱“揚州八怪”。明清時期最有名的戲劇作品是湯顯祖的《牡丹亭》。
三、《永樂大典》和《四庫全書》
《永樂大典》修成于明成祖永樂年間,是我國最大的一部類書。
《四庫全書》是我國最大的一部叢書,分經史子集四類。
蘇教版七年級下學期歷史復習資料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