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100所著名大學排行榜
世界100所著名大學排行榜
世界100所著名大學排行榜,也稱世界百強校。既然這樣,那么下面小編給大家?guī)砹耸澜?00所著名大學排行榜,供大家參考。
排名 | 大學名稱 | University | 國家 | 國家排名 | 總分 |
1 | 哈佛大學 | Harvard University | 美國 | 1 | 100 |
2 | 斯坦福大學 | Stanford University | 美國 | 2 | 76.5 |
3 | 劍橋大學 |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 英國 | 1 | 70.9 |
4 | 麻省理工學院 |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美國 | 3 | 70.4 |
5 |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 美國 | 4 | 69.1 |
6 | 普林斯頓大學 | Princeton University | 美國 | 5 | 61.1 |
7 | 牛津大學 | University of Oxford | 英國 | 2 | 60.1 |
8 | 哥倫比亞大學 | Columbia University | 美國 | 6 | 58.8 |
9 | 加州理工學院 |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美國 | 7 | 57.3 |
10 | 芝加哥大學 | University of Chicago | 美國 | 8 | 53.9 |
11 | 耶魯大學 | Yale University | 美國 | 9 | 52.8 |
12 |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 美國 | 10 | 52.5 |
13 | 華盛頓大學西雅圖分校 |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 美國 | 11 | 50.3 |
14 | 康奈爾大學 | Cornell University | 美國 | 12 | 49.6 |
15 | 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 美國 | 13 | 49.5 |
16 | 倫敦大學學院 |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 英國 | 3 | 47.1 |
17 | 賓夕法尼亞大學 |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 美國 | 14 | 46 |
18 |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 |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 美國 | 15 | 45.7 |
19 |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 | Swiss Feder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Zurich | 瑞士 | 1 | 44.1 |
20 | 圣路易斯華盛頓大學 | 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 | 美國 | 16 | 43.3 |
21 | 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Francisco | 美國 | 17 | 42.4 |
22 | 西北大學(埃文斯頓) |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 美國 | 18 | 41.9 |
23 | 多倫多大學 | University of Toronto | 加拿大 | 1 | 41.6 |
24 | 東京大學 |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 日本 | 1 | 41.5 |
24 | 密歇根大學安娜堡分校 | University of Michigan-Ann Arbor | 美國 | 19 | 41.5 |
26 | 杜克大學 | Duke University | 美國 | 20 | 41 |
27 | 倫敦帝國學院 | Imperial College London | 英國 | 4 | 40.9 |
28 | 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 |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 Madison | 美國 | 21 | 39.7 |
29 | 紐約大學 | New York University | 美國 | 22 | 38.6 |
30 | 哥本哈根大學 | University of Copenhagen | 丹麥 | 1 | 38.5 |
31 | 英屬哥倫比亞大學 |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 加拿大 | 2 | 37.7 |
32 | 愛丁堡大學 | The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 英國 | 5 | 37 |
33 | 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 |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 | 美國 | 23 | 36.9 |
34 | 明尼蘇達大學雙城分校 |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Twin Cities | 美國 | 24 | 36.8 |
35 | 京都大學 | Kyoto University | 日本 | 2 | 36.7 |
36 | 洛克菲勒大學 | Rockefeller University | 美國 | 25 | 36.6 |
37 | 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 |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 美國 | 26 | 36.2 |
38 | 曼徹斯特大學 | The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 英國 | 6 | 36.1 |
39 | 墨爾本大學 | 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 澳大利亞 | 1 | 35.9 |
40 | 巴黎第六大學 | Pierre and Marie Curie University - Paris 6 | 法國 | 1 | 35.5 |
41 | 巴黎第十一大學 | University of Paris-Sud (Paris 11) | 法國 | 2 | 35 |
42 | 海德堡大學 | Heidelberg University | 德國 | 1 | 34.8 |
43 | 科羅拉多大學波爾得分校 | University of Colorado at Boulder | 美國 | 27 | 34.7 |
44 | 卡羅林斯卡學院 | Karolinska Institute | 瑞典 | 1 | 33.3 |
45 | 加州大學圣塔芭芭拉分校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Barbara | 美國 | 28 | 33.2 |
46 | 倫敦國王學院 | King's College London | 英國 | 7 | 33.1 |
47 | 烏得勒支大學 | Utrecht University | 荷蘭 | 1 | 33 |
48 | 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yī)學中心 |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Southwestern Medical Center at Dallas | 美國 | 29 | 32.8 |
49 | 清華大學 | Tsinghua University | 中國 | 1 | 32.8 |
50 | 慕尼黑工業(yè)大學 | Technical University Munich | 德國 | 2 | 32.7 |
51 | 德克薩斯州大學奧斯汀分校 |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 美國 | 30 | 32.5 |
52 | 范德堡大學 | Vanderbilt University | 美國 | 31 | 32 |
53 | 馬里蘭大學帕克分校 | University of Maryland, College Park | 美國 | 32 | 31.8 |
54 | 南加州大學 |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 美國 | 33 | 31.7 |
55 | 昆士蘭大學 | The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 澳大利亞 | 2 | 31.6 |
56 | 赫爾辛基大學 | University of Helsinki | 芬蘭 | 1 | 31.5 |
57 | 慕尼黑大學 | University of Munich | 德國 | 3 | 31.4 |
58 | 蘇黎世大學 | University of Zurich | 瑞士 | 2 | 31.3 |
59 | 格羅寧根大學 | University of Groningen | 荷蘭 | 2 | 31.1 |
60 | 日內瓦大學 | University of Geneva | 瑞士 | 3 | 31 |
61 | 布里斯托爾大學 | University of Bristol | 英國 | 8 | 30.1 |
62 | 奧斯陸大學 | University of Oslo | 挪威 | 1 | 29.9 |
63 | 烏普薩拉大學 | Uppsala University | 瑞典 | 2 | 29.8 |
64 | 加州大學歐文分校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 | 美國 | 34 | 29.4 |
65 | 奧胡斯大學 | Aarhus University | 丹麥 | 2 | 29.1 |
66 | 麥克馬斯特大學 | McMaster University | 加拿大 | 3 | 29 |
67 | 麥吉爾大學 | McGill University | 加拿大 | 4 | 28.9 |
68 | 匹茲堡大學 |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Pittsburgh Campus | 美國 | 35 | 28.7 |
69 | 巴黎高等師范學校 | Ecole Normale Superieure - Paris | 法國 | 3 | 28.6 |
70 | 根特大學 | Ghent University | 比利時 | 1 | 28.6 |
71 | 梅奧醫(yī)學院 | Mayo Medical School | 美國 | 36 | 28.5 |
72 | 北京大學 | Peking University | 中國 | 2 | 28.5 |
73 | 伊拉茲馬斯大學 | Erasmus University | 荷蘭 | 3 | 28.4 |
74 | 萊斯大學 | Rice University | 美國 | 37 | 28.2 |
75 | 斯德哥爾摩大學 | Stockholm University | 瑞典 | 3 | 28.2 |
76 | 洛桑聯邦理工學院 | Swiss Feder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Lausanne | 瑞士 | 4 | 28.1 |
77 | 普渡大學西拉法葉分校 | Purdue University - West Lafayette | 美國 | 38 | 28 |
78 | 莫納什大學 | Monash University | 澳大利亞 | 3 | 27.9 |
79 | 羅格斯大學-新布朗斯維克分校 | Rutgers, 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Jersey - New Brunswick | 美國 | 39 | 27.8 |
80 | 波士頓大學 | Boston University | 美國 | 40 | 27.7 |
81 | 卡內基梅隆大學 |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 美國 | 40 | 27.7 |
82 | 俄亥俄州立大學哥倫布分校 |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 Columbus | 美國 | 40 | 27.7 |
83 | 悉尼大學 | University of Sydney | 澳大利亞 | 4 | 27.5 |
84 | 名古屋大學 | Nagoya University | 日本 | 3 | 27.2 |
85 | 佐治亞理工學院 |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美國 | 43 | 27.1 |
86 | 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大學城) |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 University Park | 美國 | 43 | 27.1 |
87 | 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 | 美國 | 43 | 27.1 |
88 | 萊頓大學 | Leiden University | 荷蘭 | 4 | 27 |
89 | 佛羅里達大學 | University of Florida | 美國 | 46 | 27 |
90 | 魯汶大學(佛蘭德語) | KU Leuven | 比利時 | 2 | 26.9 |
91 | 新加坡國立大學 |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 新加坡 | 1 | 26.8 |
92 | 西澳大利亞大學 | The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 | 澳大利亞 | 5 | 26.8 |
93 | 莫斯科國立大學 | Moscow State University | 俄羅斯 | 1 | 26.6 |
94 | 以色列理工學院 | Technion-Israe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以色列 | 1 | 26.6 |
95 | 巴塞爾大學 | University of Basel | 瑞士 | 5 | 26.3 |
96 | 哥廷根大學 | University of Goettingen | 德國 | 4 | 26.3 |
97 |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 | Th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 澳大利亞 | 6 | 26.1 |
98 | 加州大學圣克魯茲分校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Cruz | 美國 | 47 | 26 |
99 | 卡迪夫大學 | Cardiff University | 英國 | 9 | 25.9 |
100 | 亞利桑那大學 | University of Arizona | 美國 | 48 | 25.9 |
1.懂得主動學習
一旦打開書本,尖子生絕大多數都能做到電視不看、電話不接、零食不吃。精力高度集中,有一種投入其中、自得其樂的狀態(tài)。他們目標高遠,思想單純,不胡思亂想。在他們心目中,學習是正事,理應先于娛樂,一心向學,氣定神閑,心無旁騖,全力以赴,忘我備戰(zhàn)。
2.懂得利用時間
尖子生學習十分自覺,有的在夜深人靜時勤奮學習;有的雞鳴即起刻苦用功;有的放學回家就趁熱復習。能夠鬧中求靜,不會太多地受環(huán)境干擾,他們堅持不懈,做事專一,始終如故。絕不把時間浪費在無謂的事上,顯示出獨特的處事方法。善用零碎時間,每天在晨跑中、吃飯時、課間、課前、休息前等零碎時間里記憶詞語,背誦公式,破 解疑難,調整情緒。無論怎樣各具特色,有一點他們是一致的:保證學習時間,學會見縫插針利用好空余時間,經過日積月累,效果很可觀。
3.懂得總結閱讀方法
學會了速讀和精讀,閱讀前先看目錄、圖表及插圖,先有初步了解后再閱讀正文就能學到更多的知識。當積極的閱讀者,不斷的提問,直到弄懂字里行間的全部信息為止,特別是弄懂知識的起點和終點,梳理好知識要點。一有空時間,就廣泛涉獵課外其他領域的知識。
4.懂得合理安排計劃
把常用的與學習有關的東西都放在伸手可及的位置,做事有主見、有策略,每天有天計劃,每周有周計劃,按計劃有條不紊地做事,不一暴十寒。在合理的時候做合理的事情,該做啥時就做啥,不背道而馳。比如抓課堂效率,當堂聽,當堂記,當堂理解,不理解的話課下或者當天找時間主動找老師請教,做到堂堂清。比如利用好時間,勉勵自己完成當天的學習任務,做到日日清。比如能夠勞逸結合,張弛有度,動靜相宜。比如堅持緊跟老師步伐復習,不誤入歧途。比如堅持勤睜眼常開口,對課本上的東西多看,對未懂的內容能多問??傊龊脤W習、工作、生活的“司令員”,從容做事。
5.懂得追求知識,勇于提問
課堂上勇于提問是尖子生渴望和追求知識的表現,他們知道高分是來自對知識的透徹理解和掌握。在學習的過程中,把沒有弄懂的問題通過提問,通過愛問,達到深入研究,仔細體會的目的。所以在學生群體中間,好問的學生占有老師大量的資源,有一種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而不愛問的學生,就主動放棄了別人的幫助,讓自己在困境中越陷越深。
6.懂得做筆記
尖子生往往一邊聽課一邊記重點,不是事無巨細全盤記錄,特別善于記下老師補充的東西,課本上沒有的東西,特別是思維方法更是認真記錄。老師在課堂上強調的重點,在他的筆記本里都應該找到。有位尖子生在自己筆記中間畫一條線,一邊記老師的重點,一邊寫課文里的注釋,復習一舉兩得。能及時整理自己平時細心積累的筆記本和錯題集,特別注意讓知識系統(tǒng)化,積極思考能解決什麼問題。
7.懂得思考問題
這一條貫穿于聽課、做作業(yè)、復習等各個階段。比如:做完一道題后,要對答案,這里他們會有一個反思的過程,弄清這道題考的是什么,用了哪些方法,為什么用這樣的'方法,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效果。又如:學習時不僅將課本中各知識點記住,還通過思考,抓住各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系,甚至注意到不同學科之間的滲透,以便形成清晰的知識網絡。
8.懂得書寫整潔的重要性
通常,書寫整潔的解答比潦草亂畫的得分高。大家都有體會,乳白的鮮牛奶裝在臟兮兮的杯子里,誰喜歡喝?其實不是老師在試卷評判過程中有多大的隨意性,工整地書寫便于讓老師判斷解題的過程,也是培養(yǎng)一種很好的書寫習慣。尖子生作業(yè)規(guī)范,審題認真,冷靜應答,把每次作業(yè)當作高考,作業(yè)工整,步驟齊全,術語規(guī)范,表述嚴謹。規(guī)范不僅訓練仔細認真品質,更能養(yǎng)成細心用心習慣,從而激發(fā)學習潛能。
9.懂得自我調整
不回避問題,遇到問題能通過找老師或者同學或者自我反思進行自我調節(jié),摒棄外界和自身的壓力,自覺地放下思想包袱,化壓力為動力,不管是課業(yè)繁重還是輕松順利時,都保持一顆平常心。不斷地對自己進行積極的心理暗示,在這樣不斷的積極心理暗示下,信心值就不斷上升,通過努力,去想了、去做了,沒有什么不可能的。一旦在學習中遇到了挫折,心情變得非常急躁時,就暫時停止學習,一個人靜靜地思索,進行心態(tài)的調整,不斷地在告誡自己——“寧可不打仗,絕不打亂仗”。備考階段與前期一樣,每一天都努力學習,完成當天的學習任務,追求高效每一天,不把時間浪費在焦慮上。
10.懂得學習互助
與同學開心地相處,遇事不斤斤計較,寬容豁達;珍視同學間的友誼,在學習中互相支持和幫助,經常一起討論學習中的問題,使用不同的解題方法并相互交流心得。有了這種和諧的同學關系,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從而保持較高的學習效率。
除此以外,絕大多數尖子生還有一條無密可言的“秘訣”,那就是:父母熏陶。他們的父母對孩子高標準嚴要求,不嬌慣,使父母用以教育孩子的使命感,在孩子身上得到了延伸。許多尖子生從小就是在父母熏陶下熱愛學習、善于學習,對學習充滿激情,在學習中體驗樂趣,在學習中增長見識,在成功中充滿自信。
高考是最公平的競技起點。
不論富貴貧窮,都可以通過高考打開新的大門,這是每個人相對最公平的競爭機會。為什么說它公平?因為不管你是男是女、是老是少,來自什么樣的家庭、什么樣的學校和地方,面對的都是一樣的試卷,一樣的考試環(huán)境,一樣的匿名判卷,一樣的期待,一樣或悲或喜的判決結果。
如高考這般公平的考試,在以后并不多見,一些職稱考試或企事業(yè)單位招聘考試,多多少少都有附加條件,如學歷要求、性別要求、工作年限及年齡的要求等等。
現在高考逐漸成為公平選拔機制的一個標桿,也成為了社會規(guī)范的一種示范,一個處處講規(guī)范的社會,才會為真才實干大開方便之門,而不是講關系,講潛規(guī)則及種種不是靠奮斗努力無法獲取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