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雙一流大學名單
時間:
澤慧0由 分享
遼寧雙一流大學有4所,具體學校名單為大連理工大學、東北大學、大連海事大學、遼寧大學。大連理工大學,簡稱“大工”,位于遼寧省大連市,是中國教育部直屬的重點大學,同時也是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學校與國家國防科技工業(yè)局共建,是教育部、遼寧省、大連市共建高校。
遼寧雙一流大學名單
序號 | 學校名稱 | 985 | 211 | 省份 |
1 | 大連理工大學 | 是 | 是 | 遼寧 |
2 | 東北大學 | 是 | 是 | 遼寧 |
3 | 大連海事大學 | 否 | 是 | 遼寧 |
4 | 遼寧大學 | 否 | 是 | 遼寧 |
2024全國雙一流大學名單
全國排名 | 學校名稱 | 辦學層次 |
1 | 北京大學 | 世界雙一流大學 |
2 | 清華大學 | 世界雙一流大學 |
3 | 浙江大學 | 世界雙一流大學 |
4 | 上海交通大學 | 世界雙一流大學 |
5 | 華中科技大學 | 世界雙一流大學 |
6 | 南京大學 | 世界雙一流大學 |
7 | 復旦大學 | 世界雙一流大學 |
8 | 武漢大學 | 世界雙一流大學 |
9 | 中國科學技術(shù)大學 | 世界雙一流大學 |
10 | 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1 | 中國人民大學 | 世界一流大學 |
12 | 南開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2* | 北京師范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3 | 天津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4 | 西安交通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5 | 山東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5 | 中山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7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8 | 四川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9 | 同濟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20 | 廈門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21 | 東南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22 | 吉林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23 | 西北工業(yè)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24 | 華南理工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25 | 北京理工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26 | 中南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27 | 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28 | 大連理工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29 | 蘭州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30 | 電子科技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31 | 湖南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32 | 北京科技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32* | 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33 | 重慶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34 | 武漢理工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35 | 北京交通大學 | 中國雙一流大學 |
36 | 華東理工大學 | 中國雙一流大學 |
37 | 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 | 中國雙一流大學 |
38 | 中國海洋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39 | 河海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40 | 南京理工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41 | 西南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42 | 蘇州大學 | 中國雙一流大學 |
42* | 華中師范大學 | 中國雙一流大學 |
43 | 東北大學 | 中國雙一流大學 |
43* | 南京師范大學 | 中國雙一流大學 |
44 | 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 | 中國雙一流大學 |
45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 中國雙一流大學 |
46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中國雙一流大學 |
47 | 合肥工業(yè)大學 | 中國雙一流大學 |
48 | 北京郵電大學 | 中國雙一流大學 |
49 | 哈爾濱工程大學 | 中國雙一流大學 |
50 | 暨南大學 | 中國雙一流大學 |
什么是雙一流?
“雙一流”戰(zhàn)略是中國在高等教育領(lǐng)域的一項重要政策,自2017年起,國家提出了這一戰(zhàn)略目標,旨在推動高等教育的卓越發(fā)展,以提升中國高等教育的國際競爭力和綜合實力。這項戰(zhàn)略是對之前985工程和211工程的延續(xù)與升級。
“雙一流”中的“一流大學”是指在學科建設、科學研究、師資力量、人才培養(yǎng)等方面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的大學?!耙涣鲗W科”則更側(cè)重于某一學科領(lǐng)域內(nèi)的頂尖表現(xiàn)。這些高校和學科被選定為“雙一流”建設項目,以期通過集中資源和政策支持,進一步提升其國際影響力和學術(shù)水平。
“雙一流”戰(zhàn)略的具體目標包括:一是優(yōu)化高等教育結(jié)構(gòu),提高高等教育質(zhì)量;二是促進學科交叉融合,推動科學研究創(chuàng)新;三是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提升高校的全球競爭力;四是培養(yǎng)更多高素質(zhì)人才,服務于國家和社會的發(fā)展需求。
實施“雙一流”戰(zhàn)略,不僅是為了提升中國的高等教育水平,更為了在國際上樹立中國高等教育的品牌形象,增強中國的國際影響力。這一戰(zhàn)略的實施,將為中國未來的科技發(fā)展、經(jīng)濟建設和社會進步提供強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