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Q正傳讀書筆記1000字
《阿Q正傳》最初發(fā)表于《晨報副刊》,后收入《吶喊》。是魯迅唯一的一部中篇小說。下面是學習啦小編向各位推薦的阿Q正傳讀書筆記1000字,希望對各位能有所幫助!
阿Q正傳讀書筆記1000字篇一
《阿Q正傳》最初發(fā)表于《晨報副刊》,后收入《吶喊》。是魯迅唯一的一部中篇小說。魯迅在談到這篇小說的寫作動機時曾經(jīng)說過,主要是為了揭示“國人的靈魂。”(《阿Q正傳·英文版序》)魯迅在這篇小說中表現(xiàn)出來的改造“國民性”的思想;魯迅對阿Q表現(xiàn)表現(xiàn)出“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態(tài)度。
小說的中心人物是鄉(xiāng)村流浪漢阿Q的。《阿Q正傳》通過阿Q和他周圍人的冷漠形象地揭示了中國農(nóng)民的麻木和不覺悟,揭示了人性的弱點。也折射出中國資產(chǎn)階級革命的致命弱點。
阿Q是一個貧苦的流氓無產(chǎn)者的典型。
阿Q是個受壓迫的農(nóng)民。上無片瓦,下無立錐之地。無名無姓。有個姓氏卻被趙太爺剝奪了。只能靠打短工為生活。——“別人舂米,他便舂米;別人插秧,他便插秧。”
阿Q性格的最主要的特征是“精神勝利法”。所謂的“精神勝利法“就是在現(xiàn)實中無法獲得滿足只好在精神上、在幻想中尋求自我安慰。小說中的《優(yōu)勝記略》和《續(xù)優(yōu)勝記略》都是他的這種精神勝利法的表現(xiàn)“行狀”。歸納起來,精神勝利法的主要特征有:自欺欺人、自我安慰。阿Q只求在精神上戰(zhàn)勝對方,既自尊自大,又自輕自賤,死要面子又欺軟怕硬,麻木健忘而糊涂終生。比如,被人打了,就用“兒子打老子”來自我安慰;別人說他混得差,他就用“祖先比你闊”來搪塞。具有驚人的健忘癥。前面被人打了,轉(zhuǎn)身之間忘得一干二凈。轉(zhuǎn)嫁痛苦,耍無賴。畏強凌弱是他性格的重要特點之一。剛剛被強者假洋鬼子用“哭喪棒”打得鼻青臉腫,轉(zhuǎn)眼之間就去欺辱小尼姑,強行摸小尼姑的頭,還說“為什么和尚摸得,我摸不得”。偷了別人家的蘿卜,卻要蘿卜說話。等等。
但“精神勝利法”不是阿Q最根本的特征,他的根本性格是缺乏起碼的自我意識和個性意識。
阿Q的身上還有封建的正統(tǒng)思想和傳統(tǒng)意識。他認為,凡是革命都是與他作對,革命黨捉住都要殺頭。這體現(xiàn)了阿Q身上的?;室庾R。他自己雖然經(jīng)常受到別人的侮辱,但卻以欺侮女人為樂。并且認為“女人是禍水”,自認為“男女之大防甚嚴”,超過了古今的圣賢。盡管到處流浪,還要傳宗接代,所謂“不孝有三,無后為大”就是這種宗法家族思想的體現(xiàn)。
阿Q參加革命,其實對革命并不了解,一個把自由黨變成了“柿油黨”的流浪漢眼中的革命,是完全根據(jù)自己的本能來確定其含義的。在阿Q的眼中,革命就是古代戲曲中的場面——“銀盔銀甲。三尖兩刃刀”;所謂的革命,就是搶得財產(chǎn),把秀才家的寧式床搬來;就是搶得女人,把秀才老婆和女兒等女人搶來,享受他得三妻四妾式的帝王生活;就是仇殺,把秀才等殺掉,把王胡殺掉;就是欺壓別人,讓小D搬東西,搬不快就打。所以,阿Q的革命一旦成功將比失敗讓人更加可怕。
阿Q性格有著深刻的文化根源。它與中國歷史,特別是近代中國屢遭外國侵略的屈辱歷史相聯(lián)系。是那種雖然破落,但還自認為是天朝上國的鴕鳥精神的折射;它也是中國小農(nóng)經(jīng)濟社會的產(chǎn)物。中國小生產(chǎn)者的保守落后、不覺悟等弱點使阿Q這樣的農(nóng)民更容易染上“精神勝利法”。同時,阿Q的性格還與傳統(tǒng)的儒家文化尤其是道家和釋家文化相連接。回避現(xiàn)實和不敢面對現(xiàn)實,是阿Q和傳統(tǒng)的道家和釋家文化的相通點。
《阿Q正傳》具有豐富的思想內(nèi)涵。魯迅寫作這部小說的目的,就是要揭露“國民的劣根性”,因此,阿Q的性格就是現(xiàn)代中國國民性的象征。小說特通過阿Q身上的“精神勝利法”揭露了中國的民族劣根性,揭示了病態(tài)社會人們的病苦,“以引起療救者的注意”。阿Q時代屬于過去,但阿Q性格包含的內(nèi)容并未絕跡,所以現(xiàn)在阿Q是現(xiàn)代中國國民的靈魂。魯迅對阿Q性格的揭露,意在對整個舊社會的批判,對整個舊的意識形態(tài)的批判。這體現(xiàn)了魯迅深刻的啟蒙主義的思想。
《阿Q正傳》具有很高的藝術(shù)成就。
阿Q正傳讀書筆記1000字篇二
QQ糖吃過么?小小的,黏黏的,嚼在牙間彈彈的。似乎很難將他嚼爛,但最終還是要將他吞下肚去,覺出他的那股味道。
近一個世紀前,就有一個中國人首先品嘗了一顆QQ糖。他蹙額憑軒,遠望亭臺市街。卻見人們雖滿臉堆笑,卻隱隱一派陰鷙之相。他用嘴角勾勒出一個苦澀的弧度,他的眼睛里閃爍著堅毅而熾烈的光芒。他便是魯迅,這個審視著身處世界的戰(zhàn)士,這個咀嚼著QQ糖的作家。他決定在他的書中記錄這粒QQ糖被吞噬消化的過程,于是寫下了四個字: 阿Q正傳。
阿Q,確實很Q,很彈牙。在小說中,他卑怯、欺軟怕硬:遇到人高馬大的王胡,與之打架力氣不敵,便稱“君子動口不動手”;碰到手無縛雞之力的小尼姑,就油嘴滑舌上下其手大肆輕薄。他善于投機,是個“真小人”:起初痛恨革命,可看到趙太爺父子盤辮子鬧革命后,就眼熱心癢地做起了革命黨,其實對其一無所知。他夸大、有“自尊癖”:雖只是個極小極卑微的人物,卻從不把別人放在眼里,就是趙太爺?shù)膬鹤舆M了學,也不免暗地里冷嘲熱諷之。他有一套自己的“精神勝利法”:與人打架吃了虧,就如是想:“我總算被兒子打了,現(xiàn)在世界真不像樣,兒子居然打老子。”
魯迅的嘴角微微抽搐了一下,似乎是覺得這粒QQ糖很是彈牙,再口間彌散的滋味也很是糟糕??傊?,是那么的難以下咽。
可是一粒翻滾在舊中國封建社會中的QQ糖,就算再Q(mào),也終難逃脫被毀滅的命運。在滾滾封建社會的洪流中,阿Q被那黑色腥臭的膿液悄無聲息地吞噬了??杀氖牵钡剿?,仍舊沒弄清自身的處境,仍舊一廂情愿地桎梧自己所筑的精神樂園里。興許只有在回憶到路邊雜沓人群眼睛里冰冷漠然的神情時,才會拾撿到一絲對自己潦倒渾噩半世的憐憫與哀傷吧。
魯迅咀嚼著,咀嚼著。這位戰(zhàn)士也知道,類似于自己創(chuàng)作的阿Q,又何止這一個?放眼彼世,紛紛亂道,蒼蒼天地,可憐何處無阿Q?這些“夸大狂”、“色情狂”、“衛(wèi)道精神論者”、“麻木不仁者”與“投機卑怯者”,太多太多,充溢在社會各個角落。在洋人洋槍洋科技面前茍延殘喘、瞠目結(jié)舌;在熟人朋友街坊面前胡吹大氣、唯我獨尊。阿Q時代啊,血蒙蒙的阿Q時代啊!難道非等到女人們的雙雙腳被裹成“三寸金蓮”,等到紅鼻頭白面皮的異族和留著小胡子的島國漁夫在國土上燒殺劫掠后才能停止那可笑的“精神勝利法”嗎?也許,魯迅同道們正在渴求、在憧憬:那方正義的紅何時得燎旺大地九洲,那片先進的黃何時能團結(jié)南北大江。他們勇敢地提著心中的那盞燈,舔舐著心中的食糧與夢想,繼續(xù)作戰(zhàn)。
一粒小小的“QQ糖”,也能咀嚼出一個時代的味道,關(guān)鍵在于,是將它提煉,還是任其霉爛。但我堅信,如今的中國,莫說是小小的“制糖工藝”,就是制造智能手機、超薄電視,乃至于火箭飛機,也是小菜一碟。那些昔日的“異族”們,用今年春晚趙本山小品中的話說:“美國人不也找咱借錢來了嗎”。至于“制人工藝”么,那被吞噬在深淵的阿Q,只能是“前車之鑒,后世之師”!
我堅信!我堅信!
點擊下頁還有更多>>>阿Q正傳讀書筆記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