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蘭詞讀書筆記(2)
納蘭詞讀書筆記
納蘭詞讀書筆記篇三
《鷓鴣天·送梁汾南還,為題小影》
握手西風淚不干,年來多在別離間。遙知獨聽燈前雨,轉(zhuǎn)憶同看雪后山。
憑寄語,勸加餐。桂花時節(jié)約重還。分明小像沉香縷,一片傷心欲畫難。
手心手心,手里是有顆心的。自“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牽手就成了一個美好動人的愛情符號。愛情,是那樣的觸摸得到。古人別離時的不舍,相逢時的欣喜,亦是通過握手來表達。李白有詩:“握手無言傷別情”,杜甫有詩“萬里相逢貪握手”。世人傳唱的還有柳永的那句“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久別的重逢,必是從手開始;不舍的分離,亦是手令人絕望的緩慢滑落。容若的這闕詞,劈空而來的一句“握手西風淚不干”,分別時的凄清場景一下就烘托出來。若用水墨勾畫出來,必是一個恒久的畫面。
這是康熙二十年秋,顧梁汾因母喪南歸無錫。容若送別顧梁汾。容若是侍衛(wèi)之臣,扈駕出巡是經(jīng)常的事。僅康熙十九年至二十年,容若即先后隨從康熙巡幸鞏華城、遵化、雄縣等地。故而容若說,年來多在別離間。聚少離多,擠壓了友情的空間,也使得友情更加濃醇,更珍貴。因為年來多在別離間,因而分別時握手西風淚不干。
接下來,容若的筆鋒一轉(zhuǎn),由眼前實景轉(zhuǎn)到對分別后的想像。即使相隔很遠,也會知道你孤獨在燈下聽雨。那時候,我也會回憶在一起看雪后山的姿容。詩詞中,時常用描摹對方的處境來表達自己的心境。“獨聽燈前雨”,是一個孤單凄清的意象。昏暗、搖曳,孓孑的身影,斷續(xù)的滴嗒,撥弄人的如雨愁思。這句話是化自唐代司曙《喜外弟盧綸見宿》中的“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辛酸而悲涼。轉(zhuǎn)憶同看雪后山,看似溫暖,其實亦含傷感。因為那曾經(jīng)是一個美好的畫面,而顧梁汾走后,這只能是一個寄托了。元稹有一首《與太白同之東洛至櫟陽太白染疾駐行予九月二十五日至華岳寺雪后望山》“今朝獨自山前立,雪滿三峰倚寺門”,可為顧梁汾走后容若轉(zhuǎn)憶時心情的最好詮釋。
憑寄語,勸加餐。桂花時節(jié)約重還。過片,是一個小小的轉(zhuǎn)折,由傷感轉(zhuǎn)為安慰。與其說是安慰顧梁汾,還不如說是容若安慰自己。分別已是不可更改,還是多給自己一點希望吧。這亦是樸素的叮嚀和殷殷的囑咐。容若的真性情流露無疑??此破狡降膬?nèi)卻有萬丈狂瀾。千言萬語已化一句平平淡淡才是真了。桂花時節(jié)好重還,是這樣的通泰而安然。重逢的那一刻,美好如廝。
分明小像沉香縷,一片傷心欲畫難。容若化用了兩句成句,作為這闕送別小令的結(jié)句。一枚小小的紐扣,用在一件合適的衣服上,會奕奕生輝。一件衣服也會因為一個小小的紐扣而生出無窮的意味。此一道,容若仿若天生就是個高明的設計師,將前人的珠貝天衣無縫的放進自己的詞里。“分明小像沉香縷”,緣于一個美麗的錯誤。李賀的李賀的《答贈》詩里有“沉香熏小像,楊柳伴啼鴉”一句。詩里的“小像”本來是說小象,即象形的熏爐。但后人把他附會為畫像,這是這附會讓人產(chǎn)生更恭敬美好的聯(lián)想和意象,于是將錯就錯下來。
容若離世后,顧梁汾為了紀念納蘭性德,集資募修當年曾與容若竟夕長談的無錫忍草庵,將納蘭性德生前所留小像懸于貫華閣。因性德喜好佛學,鐫有“香界”二字閑章,佛家又有“眾香國”等說法,易忍草庵之名為香界庵。某一日顧梁汾再次來到貫華閣,對著容若生前小像,忍不住悲痛惋惜,不禁提筆寫下詩句:“宛然側(cè)帽影徘徊,彈指韶華老淚垂。誰取沉香熏小像,十年流落一香眉。”
最終,容若還是把更深的“一片傷心欲畫難”留給了顧梁汾。
納蘭詞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1.白話史記讀書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