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狄浦斯王》讀書筆記1000字
《俄狄浦斯王》讀書筆記1000字
篇一:《俄狄浦斯王》讀書筆記1000字
首先,對于“悲劇”的定義,不是在通常漢語語境中的“苦情戲”,而是指“通過莊嚴肅穆的輪專場展開劇情”的敘事藝術(shù)(詳見劉小楓《哲人王俄狄浦斯》),與戲劇戲嚯狂歡的敘事方式相對,因此劉小楓認為定名為“肅劇”更恰當。劉小楓先生這是從悲劇的的表演形式來講,而從悲劇的內(nèi)容的點而言筆者個人認為叫做“悖劇”更合適。悲劇的展開乃是為揭示命運中的一系列悖論而為。具體到《俄狄浦斯》中,悖論主要有:智慧與真理,先知與哲人,偽與惡,看見與看不見,可說與不可說,神義與人義,罪與欠。
俄狄浦斯確實很有哲人的特質(zhì),不甘于常人曖昧投機不清不楚的生活(如在第叁場中王后所言“偶然控制著我們,未來的事又看不清楚,我們?yōu)槭裁磻峙履?最好盡可能隨隨便便地生活。”),而且俄狄浦斯也確實具有哲人的能力——一種從雜多、零亂的表象中提取單一普遍的“真理”的能力(如對斯芬克斯謎語的解答)。然而正是由于他的不斷追問并嚴格根據(jù)追問到的結(jié)果選擇行動,導(dǎo)致了最終這個曖昧投機不清不楚的世界中的各種悖謬展現(xiàn)在眼前。追求清楚純粹的人生卻導(dǎo)致了悲劇的產(chǎn)生。
難道追求清楚和純粹的真理有錯嗎?這個問題本身問的就不對,“錯”到底是實然的偽,還是應(yīng)然的惡?或者有時兩者皆是?而就是因為“偽”與“惡”的糾纏難清導(dǎo)致了俄狄浦斯的人生悖論,最后的結(jié)論便是俄狄浦斯根本就不應(yīng)出生或者一出生就死去。
而造成“偽”與“惡”的糾纏不清塬因即在于“看得見”與“看不見”的悖論。俄狄浦斯洞察力極強,能于雜多、零亂、不清的表象中提取單一、普遍、清楚的“真理”。他看得見“人”的普遍規(guī)律和真理,卻看不見自己命運的具體、特殊的軌跡。盲先知卻知道具體生命的每次詛咒和預(yù)言。在哲人俄狄浦斯來說,知道而不說即“偽”,“偽”即“惡”。而在先知看來,真理也存在“可說”與“不可說”的區(qū)別,知道而不說卻恰恰爲了避免“惡”,這才是“智慧”的做法。
“不去知道”和“知道而不可說”都是爲了給人生的悖論遮一個面紗,使人得以安心地活下去,而如果是以“神圣”或“道德”的方式說法來達到不說的結(jié)果的,那么這就是一塊“溫情脈脈”的面紗,你也可以叫它“高尚的謊言”。但是造成人生悖論的真正塬因又是什麼呢?因為人的“欠然”,也就是人的有限性。而且慾望和追求有多或越強烈,欠然也就表現(xiàn)的越緊張。俄狄浦斯的越是執(zhí)著于真理(或說真相),他的欠然也就越深刻地展現(xiàn)在他的面前。而由深刻的欠然導(dǎo)致了俄狄浦斯深刻的罪感。事實層面的“不能”與倫理道德的“不能”交織在一塊,最終導(dǎo)致了俄狄浦斯的悲劇。
最后,筆者將此文落腳于“神義”與“人義”——人到底能不能靠自己的力量建立一個人間天國(secularheaven)?這類“人義”嘗試在法國大革命、第叁帝國、“”都展示了。而“神義”的上帝之城(thecityofGod)被驕傲無知的現(xiàn)代人斥為“虛偽”。然而“人為”之事哪一件又不是“偽”呢?
篇二:《俄狄浦斯王》讀書筆記1000字
1983年羅念生先生所譯的《索??死账贡染涠N》,到今日書頁已經(jīng)微微發(fā)黃了,封面也是后來重新包上的,翻動的時候還有清脆的小聲響。
俄狄浦斯的這個故事最早是由初中的好朋友告訴我的。我還記得我們到了一個陌生的走廊上,昏黃吊燈隱約照著烏塵的墻,身后是鐵門,我們就坐在那梯階上,說著兩個小女孩見的《俄狄浦斯王》。在這之后的七年時光中,我從未忘記過這些述說中的細節(jié),甚至隱約還能感到當初零散細微、小心翼翼的恐懼和憐憫。
亞里士多德在他的《詩學(xué)》里曾把悲劇看作最優(yōu)秀的文學(xué)形式,因為它能引起人的憐憫和恐懼,使人的感情得以渲泄,使人的精神得以升華。
我并沒有辦法分辨這不作品到底是否對我起了精神升華的作用。但“命運”這個詞卻從那晚開始深深地烙印在了心里。我想象我自己會遭受什么樣的命運,如果我是他,還有補救的機會么,還來得及走上更好的路途么?
可是,如我們所見,俄狄浦斯之所以會“弒父娶母”,犯下如此罪孽并非由于他的過錯,他的命運就是用來實現(xiàn)這一詛咒的。
對于十四歲的我來說,發(fā)現(xiàn)這場悲劇的痛苦雖然渾濁,也足夠膽顫心驚。有別于任何一個恐怖故事,俄狄浦斯這個王子并沒有衍生出一個童話故事來,沒有“幸福生活”的結(jié)局。這讓我第一次想著身上賦含的兩種力量,我發(fā)現(xiàn)這個秘密之日,心里就特別空洞洞的,而我不敢告訴任何人,只有星星會守住我們之間的對話。這種巨大的惶惑,讓我第一次覺得我也漂泊了起來,我的生命沒有力量,我們的結(jié)局被預(yù)先設(shè)定,我的一切只是為了實現(xiàn)它。
相信許多人都會有過類似的不安。長大后覺得這可能是青春期特正常的自我懷疑的過程之一。我不敢說自己是否又堅持我自己生命會來源于我的力量了,而命運的不確立也從此就在心里萌發(fā)了芽。
所以看過《俄狄浦斯在科羅諾斯》后就小激動了一把,在文學(xué)理論上已經(jīng)知道這是繼俄刺瞎了自己的雙眼之后的故事。索??死账咕褪强肆_諾斯人,他在劇中歌者的部分大量頌揚了自己的家鄉(xiāng)與神的偉大。
小楓叔叔寫過一篇文章,叫《這女孩的眼睛為我看路》,頗為深邃,很還是很喜歡小楓叔叔寫的文字,干凈。但他講的很多東西我還不能很好地理解下去,所以先不看了。故事說的就是俄和他的長女到了科后,直至生命終結(jié),他的兩個兒子波呂涅克斯和厄忒哦克勒斯,因搶占爭奪忒拜國王位而即將開展,他作為一個流浪的乞討者被科的過往忒修斯收留保護。他作為一個詛咒的終結(jié)者,也是另一個祈福的開端,他將兩個兒子最終將戰(zhàn)死作了預(yù)言,作為對忒修斯的回報,他所在的墳?zāi)箤⒂肋h保護克羅諾斯。
在文中,域民對神的敬畏是不言自喻的,希臘時代的城邦制度也可以窺見一斑。但最讓我觸動的還是希臘的英雄希臘的神們是如此具有力量感,強烈的存在感,這是讓人生畏而崇敬的。相比中國古代小說中的很多男主人公,不是魯智深就是張生...至于其中對神所居留之地的描述,就是生動的西方油畫,這番生機勃勃的模樣不免讓“坐看云起時”的我小小動心了一下。當然,中國的“留白”依舊是我的最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