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靜的頓河》讀后感2000字5篇
肖洛霍夫用他那炎炎的南方色彩,為我們描繪著從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到蘇聯(lián)國內(nèi)戰(zhàn)爭期間頓河兩岸哥薩克人的生活畫卷。下面是學習啦的小編為你們整理的內(nèi)容,希望你們能夠喜歡
《靜靜的頓河》讀后感2000字
我愿我的作品有助于每個人變得美好,心靈變得更純潔,也希望我的作品能喚起每個人對同伴的愛心。——肖洛霍夫
蘇聯(lián)作家肖洛霍夫的長篇小說《靜靜的頓河》,想看這本書想了好幾個月了,放假回家時也一直在找。終于,還是在這學期開學時到圖書館里找到了它們...。那時候它們就這樣靜靜地躺在圖書館一個角落的書架上,我驚喜地發(fā)現(xiàn)了它們,不過當時還是著實被它們“可怕”的厚度嚇了個夠...;接下來的日子幾乎天天都有看它們。由于還有“繁重”的學習任務,幾乎是按著每星期一本的進度在看。之前我還沒有在真正意義上看過一本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書籍,但是當我著手看這書之后,發(fā)現(xiàn)這本書大大超乎了我的預料,超乎了我的預料的好...;在看過這部書之后,我想我已經(jīng)成為了一個不折不扣的熱愛和平者。大概所有看過這部書的人,都會對戰(zhàn)爭有一種清晰而可怕的印象。在小說的開始,也就是戰(zhàn)爭還沒有打響的時候,頓河的哥薩克們過著多么愜意的幸福生活。
村里的人民,雖然還是貧富有差,但都能自已自足地過著令自己還算滿意的生活。隨著一戰(zhàn)的爆發(fā),井然的秩序被打亂了,村子里的哥薩克越來越小,人們變得越來越窮,心也變得越來越硬了。...;在這場持續(xù)了幾年的戰(zhàn)爭里,我找不出哪一方是明顯的正義的,慢慢地,隨著格利高里多次搖擺不定的足跡,我明白了,在戰(zhàn)爭里,并沒哪一方是所謂的真正的正義的,也并沒有哪一方就是邪惡的。真正的正義,永遠屬于人民,屬于那些善良的熱愛生活的人們的存在;而真正的邪惡,也并不是所謂的“敵方”,卻是那些在戰(zhàn)爭中所有的對人類存在以及文明和理性的踐踏。真的,不看這本書,不會想到這些。
想一想,書里的多少哥薩克們,他們都只是些那么普通的人,只不過想在這場戰(zhàn)爭中保住自己和家人的性命,他們沒有文化,不懂得政治,更不知道自己的“權利”所在,但是,這又怎能么樣...他們和所有的人,不管是和貴族們,士官生人,還和是蘇維埃者們都一樣,徹頭徹尾的是人啊...他們有權利在這個盡管可能不那么盡善盡美的世界上活下去呀...母親們隨時都有可能失去兒子;妻子隨時可能失去丈夫;孩子們則隨時可能失去父親...最不可理解的是,那些可愛的,熱愛生活的,大字不識的哥薩克們,在“白軍(帝制政權),紅軍(蘇維埃政權),哥薩克隊伍”這樣的一個奇怪的三頭天平之間來回擺動著。他們,如格利高里,也一度有過所謂的人生理想,有過明確的斗爭目標,但都在這樣一場殘酷的戰(zhàn)爭中變得蕩然無存,最后剩下的,不過是對自己生存的渴望和對自己家庭幸福生活的追求。政治在他們的心里,劃上了句號。由于這些最樸素的追求,他們在那個三頭的大天平上更迭著變成了戰(zhàn)爭不同方的“砝碼”,卻由于歷史的無情,他們最終或死于不明不白之中,或活在無盡的恐怖回憶里。...;我喜歡格利高里,喜歡他的野性,他的不羈,更重要的,是他心中一直保持的那份堅定的“人性”...;我喜歡娜塔利亞,喜歡她的溫順,她對愛情無言的執(zhí)著,更為她那顆容忍的心敬佩不已。...
從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到國內(nèi)戰(zhàn)爭結束這個動蕩的歷史年代中,描寫了頓河兩岸哥薩克人在戰(zhàn)爭時期的生活和命運,葛利高里是他們的代表。在戰(zhàn)爭中,他在紅軍和白軍中間搖擺不定,從一個單純的孩子成長為暴躁偏激的軍官。在經(jīng)歷了紅軍白軍的多次選擇后,在經(jīng)歷了幾次抗爭和逃避后,這位平民英雄變得兇殘放蕩,最終消失在歷史的洪流里。
小說有兩條情節(jié)線索,一條以麥列霍夫的家庭為中心,反映哥薩克的風土人情、社會習俗;另一條則以布爾什維克小組活動所觸發(fā)的革命與反革命的較量以及社會各階層的政治斗爭為軸心。兩條線索,縱橫交叉,層層展開,步步推進,將讀者帶進了風起云涌的哥薩克鄉(xiāng)村生活,與書中的人物共嘗悲歡。肖洛霍夫經(jīng)歷十四年創(chuàng)作了這部卷軼浩繁的史詩式長篇小說。小說發(fā)表后,肖洛霍夫聲譽鵲起,并于1965年贏得了諾貝爾文學獎。這部作品很容易讓我們聯(lián)想到托爾斯泰的《戰(zhàn)爭與和平》,同樣宏大的構思,磅礴的氣勢;同樣深厚的生活內(nèi)涵;同樣豐滿多樣的人物;同樣生動感人的描寫,
《靜靜的頓河》讀后感
如果說《戰(zhàn)爭與和平》是以上層人士眼光來敘說的史詩,那么《靜靜的頓河》無疑是以下層參與者感受來體驗的史詩。
它殘酷地剝開每一個英雄表面的粉飾,真實的告訴我們,在偉人們揮斥方遒時,將有多少悲劇發(fā)生,無論是歷史前進的代價,還是無謂地犧牲。
大地上真正讓人動容的是來此最底層的咆哮。
該書是蘇聯(lián)著名作家肖洛霍夫的一部力作。此書共分為四部,從1928年開始直至1940年,共用了12年的時間才創(chuàng)作完成。肖洛霍夫這部處女作一經(jīng)問世,立刻受到國內(nèi)外的矚目,被人稱作“令人驚奇的佳作”,“蘇聯(lián)文學還沒有遇到同它相比的小說”。此書于1941年獲斯大林獎金,1965年肖洛霍夫因此書獲諾貝爾文學獎,成為第一位獲此殊榮的蘇聯(lián)作家。
流淌在俄羅斯廣袤的大地上,肖洛霍夫用他那炎炎的南方色彩,為我們描繪著從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到蘇聯(lián)國內(nèi)戰(zhàn)爭期間頓河兩岸哥薩克人的生活畫卷。小說有兩條情節(jié)線索,一條以麥列霍夫的家庭為中心,反映哥薩克的風土人情、社會習俗;另一條則以布爾什維克小組活動所觸發(fā)的革命與反革命的較量以及社會各階層的政治斗爭為軸心。兩條線索,縱橫交叉,層層展開,步步推進,將讀者帶進了風起云涌的哥薩克鄉(xiāng)村生活,與書中的人物共嘗悲歡。
《靜靜的頓河》讀后感
最初的接觸《靜靜的頓河》是在高中時候,那時我們學校辦了自己的期刊《青蘋果》,我們大家都十分踴躍的投稿。但是畢竟時間和精力都有限,很快,就沒有多少人去頭稿了。但是怎么辦呢?難道說讓辛辛苦苦才好不容易辦起來的一期刊就這樣無聲無息的流產(chǎn)嗎?最后就想到了一個辦法:用大量的餓版面來連載肖霍洛夫的長篇小說《靜靜的頓河》,沒想到的是,著小說一上期刊,就立刻為它帶來了前所未有的人氣。我們大家都開始看起我們學校自己辦的期刊來。
但畢竟時間有限,在幾個月的時間內(nèi)不可能將那么大的一本書全部都載到期刊上。我們也就只看了那么一小小的部分。現(xiàn)在上了大學了,時間也多了起來,偶爾一次去圖書館借書的時候,發(fā)現(xiàn)了四本《靜靜的頓河》:是一整套素。我高興的差一點就跳了起來。不見多時,現(xiàn)在終于有和它見面了,我心理別提有多高高興了!但是令人遺憾的是,我們學校一次只能借一本小說,我這個心里的郁悶啊!
于是我憑著以前有過看它的經(jīng)歷,便借了第四本,也就是大結局的那一本。我整天愛不釋手的那著我心愛的書。就這樣終于有了感覺。
這本書講述的是一個普通的俄過人葛利高里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時期,先后加入哥薩克和布爾什維克的故事以及在其中發(fā)生的餓一件又一件令他傷心的事,先是自己哥哥的戰(zhàn)死,然后自己的結發(fā)妻子因為不愿意給他生孩子而自己墮胎是失血過多而死。自己也因為沒有文化而被別人瞧不起,最后不得不有師長降為了一個小小的連長。因不滿哥薩克們的戰(zhàn)爭無目的,后來他有投身紅軍。將自己對那些高高在上的沒有實際作戰(zhàn)的能力的將軍的餓怨恨全都發(fā)泄到了戰(zhàn)場上。
作者通過對他們一家人日常生活的細致描寫,真實的餓反映了生活在戰(zhàn)爭年代的人們對自己命運的無能為力和戰(zhàn)爭給人民帶來的巨大的災難。
靜靜的頓河讀后感
"在描繪頓河的史詩式的作品中,以藝術家的力量和正直,表現(xiàn)了俄國人民生活中的具有歷史意義的面貌"(1965年諾貝爾文學獎頒獎理由)。--在冷戰(zhàn)的高潮,把諾貝爾文學獎頒給一位蘇聯(lián)作家協(xié)會的書記本身就是一種巨大的認同。
這是真正的史詩,真實地描寫了每個生命的悲劇、痛苦和創(chuàng)傷,作品散發(fā)著強烈的有別與社會主義或所謂共產(chǎn)主義的人道主義氣息,你可以感受到哥薩克的生活,哥薩克浪漫不羈的性格,他們對春種秋收的眷戀,他們對生與死的豁達無畏,他們對正教虔誠的信仰。我非常喜歡文字里對頓河大自然風貌的描寫,這些文字讓人安靜,讓人暫時忘卻了殘酷生活里的死亡:黑夜里星星流著悲哀的眼淚,冬日的月亮,像戰(zhàn)爭和火災的血紅光亮一樣,煙霧朦朧地在村莊的上空照耀著;初春的早晨,頓河邊的樹林、草地、湖泊和光禿禿的田野,都莊嚴地和靜靜地被粉紅色霞光的火堆陽照得通紅;像母親的膨脹的乳房一樣的滿潮的小河里流淌著清涼的,像孩子的眼淚一樣純凈的泉水;像緞子一樣光滑的,綠油油的冬小麥,全身凝結著眼淚一樣的露珠,像怕冷一樣緊緊貼在松脆的黑土地上,吸著黑土地的黑色鮮血;野麻叢里,連續(xù)不斷地發(fā)出了鵪鶉斗的咕咕叫聲,金花鼠吱吱叫著,野蜂嗡嗡叫,被風吹動的青草沙沙響,云雀在流動的蜃氣當中歌唱,遠處的干枯的山溝里,有一挺機槍頑強地、兇狠地和沙啞地嗒嗒嗒響著,表示著人類確實是萬物之靈。
在這些美麗的背后是什么呢:在一個明媚的春天,紅軍李哈喬夫被俘并押送上路,"樹枝上那褐色的芽兒已經(jīng)灌足了三月的甜汁;那種淡淡的、隱隱約約的香氣預示著春天的繁榮,預示著太陽轉(zhuǎn)回后生命又要開始。""在離維奧申七俄里的地方,在一片荒涼的、起伏不平的沙地上,幾個押送的哥薩克慘無人道地把他砍死了。先是活活地挖掉了他的眼睛,砍掉胳膊,割下耳朵和鼻子,又在他的臉上來來回回地劃了幾刀。他們解開褲子,一面叫罵,一面對著他那高大、英武、健美的身子撒起尿來。他們對著血肉模糊的軀體罵夠了,然后一個哥薩克踩住輕輕哆嗦的胸膛,踩住仰面倒在地上的身軀,斜砍一刀,把頭割了下來。"最無渲染的文字具有最強的沖擊力。
靜靜的頓河,整篇文字是那樣安靜、平靜、冷靜;就像他筆下那條靜靜的頓河,帶著無限的憂郁、惆悵;流露出一絲一縷"淡淡的哀愁";飽含著對大自然的崇拜,對生命的敬畏;充滿了"那種對人類的痛惜心情"!葛利高里內(nèi)心的傷痛和珍愛;那寧靜的莊嚴的頓河,那"用哥薩克的鮮血灌溉過的"草原,草原上的花草樹木和飛禽走獸;這一切讀來令人心里不由得隱隱發(fā)顫和作痛;為相互殘殺的哥薩克男人,為苦難中頑強生存的哥薩克女人,也為那永遠靜靜地流淌,流向歷史深處的頓河。
對人類的痛惜心情!我不知道俄文和中文在"痛惜"這個詞上的細微區(qū)別,我只按照金人先生選中的詞去解讀。這種發(fā)自肺腑,來自人性深處的悲憫之情,在我們自己的文學或文字中有嗎?另一方面,我們的意識深處是否也潛藏著這樣的心情?當我們看到天災人禍、暴富與貧窮時,當我們讀到礦難和瞬間被埋于地層深處的礦工,當我們想起地震中的孩子,當我們看到在街頭要飯的老人、殘疾的兒童,我們的反應的是什么?是厭惡,是可憐,是統(tǒng)計數(shù)字,還是經(jīng)濟損失,我們是否也從內(nèi)心深處涌現(xiàn)出對生命的痛惜?
我想每個人,或者說大多數(shù)人心里都存在有人道主義的悲憫之情,也許是沒有浮現(xiàn)出來;那么,慢慢地讀《靜靜的頓河》,讓我們?nèi)诵陨钐幍?quot;對人類的痛惜心情"也超越各種意識形態(tài),政治主張,超越我們狹隘的地域及身份偏見,上升到心靈的最高層面!
"快來吧,我親愛的;我們勞動又歌唱,永遠在一起!"
《靜靜的頓河》讀后感2000字
去年年底,俄羅斯多家報紙報道:肖洛霍夫的《靜靜的頓河》的手稿終于找到了。莫斯科的記者列·科洛德內(nèi)經(jīng)過數(shù)年的追尋發(fā)現(xiàn),手稿在肖氏的摯友庫達紹夫遠親的手里。時任總理的普京命令財政部“立即籌款購買手稿”。至此流傳了70多年的肖洛霍夫剽竊《靜靜的頓河》手稿之說不攻自破。就在這一年,俄羅斯的讀者將《靜靜的頓河》推為十大暢銷書的榜首。在這個時候來重讀《靜靜的頓河》具有不同尋常的意義?!鹅o靜的頓河》長期以來被蘇聯(lián)主流批評家闡釋為“一部描寫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時代的人民生活的史詩”,被視為社會主義革命的頌歌。應該說這些批評家們一點沒說錯。肖洛霍夫自己曾經(jīng)這樣談論這部小說:在《靜靜的頓河》中想展示哥薩克人如何通過戰(zhàn)爭、痛苦和流血,走向社會主義。作品把擁護蘇維埃、邁向社會主義稱為“偉大的人類真理”。哥薩克經(jīng)過痛苦的歷程走向社會主義確實是小說的主題之一。無可否認,寫這個主題,肖洛霍夫是真誠的,但這里也隱含著他作為一個蘇聯(lián)作家的生存智慧——假如不寫這個主題,當時他這樣一個20多歲的默默無聞的作家是很難為小說弄到準生證的。米·布爾加科夫的《白衛(wèi)軍》等作品的難產(chǎn)和作家本人的厄運就是前車之鑒。與這個主題相適應,肖氏采用了評價人物的歷史倫理標準,即凡是符合歷史進步趨勢的人物就獲得被敘述的權利。
但是正統(tǒng)的批評家忽視或視而不見的是,在《靜靜的頓河》中還有另一個主題,這就是關于“人的命運”和“人的魅力”的主題。這個主題是作家關注的熱點。作家說,“我在葛利高里身上就想表現(xiàn)出這種人的魅力?!币环矫娓鹄呃镌谕纯嗟乜咕軕?zhàn)爭對他的人性的磨蝕和扭曲,另一方面,他在人格力量方面高于周圍的人。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葛利高里和科曬沃伊同時出現(xiàn)的場面中,在兩人的交鋒中,敘述者情感距離離前者近,而離后者遠。在別的一些場景(比如葛利高里目擊的波得捷爾柯夫砍殺柴爾涅曹夫等場面)里,代表歷史進步趨勢的人物被敘述者冷落,而葛利高里這小子卻成了敘述的聚焦對象,獲得了敘述者的同情。這是因為在這里歷史倫理標準被懸置,代之以審美標準。類似的情況在《麥克白斯》等作品中也出現(xiàn)過。對審美價值的張揚,自然凸現(xiàn)了人的價值,也就導致了對殘酷行為的絕不寬容。肖洛霍夫?qū)?zhàn)爭中戕害人的肉體和精神的殘酷行為大加撻伐,不管其禍首是白軍還是紅軍。作家揭露了在其兄被殺后葛利高里命令叛軍濫殺俘虜?shù)淖镄?,也不回避紅軍中的馬爾金、波得捷爾柯夫們的暴行。在肖氏那里似乎有一種類似于黑格爾的“永恒正義”、托爾斯泰的“我必報應”的懲罰力量。彭楚克在頓河革命軍事委員會革命法庭當執(zhí)法隊隊長,每天半夜到城外去處決犯人,其中有很多是無辜的哥薩克勞動者。當時他形容枯槁,神情恍惚,甚至喪失了性功能??赏频暨@差事后,他又能與戀人共享春宵了。對人的關懷就成了貫串這部小說的一條紅線。
在《靜靜的頓河》中肖氏堅持了一種與歷史家和政治家的立場迥然有別的作家立場。政治家以歷史的進步的宏大目標為惟一的追求,在這樣的追求中個人可能成為犧牲品。歷史家則按照這樣的精神來敘述歷史。作家立場的實質(zhì)是關注個體的權利、愿望和追求。麥列霍夫的家破人亡、彼得羅——伊萬·阿列克塞耶維奇——妲妮婭之間的親人仇殺的悲劇、并非事出無因的月申斯克暴動(肖氏對高爾基說,“發(fā)生暴動是由于對待中農(nóng)哥薩克采取過火行為的結果。”)、雙方都不經(jīng)審判的濫殺俘虜?shù)鹊?,這些同時期別的作家的作品中不敢涉及、政治家和歷史家被忽略掉的細節(jié),這部小說卻大書特書,革命和戰(zhàn)爭中被犧牲者的聲音就這樣曲折地傳達了出來。
其實,對《靜靜的頓河》有一個不斷重讀的過程。對主人公葛利高里的評論就有一波三折的戲劇性轉(zhuǎn)折。在作品剛問世的20年代,評論家通常稱該形象為“人民的敵人”,50年代又認為他是“反叛者”,或認為他陷入了“歷史迷誤”,到了80年代他已被推崇為“真理的探索者”。葛利高里評論史中出現(xiàn)了如此巨大的反差,其實在我們看來,分歧并不像人們想象的那么大。在評論葛利高里的時候,蘇聯(lián)的評論者們局限于同樣的理論思維的框架中。不管是將葛利高里視為“人民的敵人”的批評者,還是將他看成是真理探索者的論者,都只局限在以社會歷史價值確定人物的意義。批評家逐漸將葛利高里由人民的敵人變成真理的探索者,這并不意味著他們真正認識到了這個人物形象的社會學價值或?qū)徝纼r值,這僅僅反映了主流意識形態(tài)對這位聲望日隆的肖洛霍夫的招安策略。80年代的批評家的邏輯是這樣的:既然肖洛霍夫是一位偉大的作家,那么他心愛的主人公葛利高里還會是壞人嗎?于是就有了葛利高里由敵人而變?yōu)槊月氛?,再變?yōu)橛⑿鄣膽騽⌒赃^程。
在《靜靜的頓河》中肖氏采用了頗為聰明的寫作策略。為了既要說出真理,又要讓書能夠到達讀者手中,也為了保護自己,在作品中容納了兩個聲部——勝利者的聲部(即前面說到的第一個主題)和無辜受害者的聲部。作家采取了將兩個聲部交織的敘述策略。因為有了勝利者的聲部,反映了歷史的趨勢,他的作品就可以與主流意識形態(tài)吻合;因為包括了無辜受害者的聲部,當人們重新認識歷史中的冤假錯案的時候,不能不折服作家在逆境中堅持講真話的勇氣。這是肖洛霍夫的作品能在具有不同的價值觀念的人群中都能得到認同的重要原因。
相關文章:
5.靜靜的頓河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