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的讀后感初中作文10篇
《三國演義》把一個個人物描寫地栩栩如生,讓人不得不拍手叫好。今天小編就與大家分享《三國演義》的讀后感,僅供大家參考!
《三國演義》500字讀后感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一開始就是膾炙人口的詞句。沒錯,這首詞句就是出自我過古代一部歷史小說的開篇詞,它的名字叫做——《三國演義》。讀完一本厚厚的《三國演義》我才真正體會到了“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它是一個人物的歷史舞臺,把許多人物刻畫的淋漓盡致,使我不得不掩卷長思……
《三國演義》是明清時代的一部斷代歷史小說,作者是羅貫中?!度龂萘x》里人物眾多,擁護什么,反對什么,誰是正面人物,誰是反面人物,都是很明確的。這部書主要塑造了三個典型:正面人物關羽和諸葛亮,反面人物曹操。
先說曹操,太多數(shù)人都說他奸詐,也有人總結說他“亂世之奸雄,治世之能臣”他“挾天子以令諸侯”體現(xiàn)他做事周到?!皩幬邑撎煜氯?,莫使天下人負我?!边@是曹操的人生哲學。但總說到底曹操也有好的方面,他還是為人熟知的杰出詩人、文學家。曹操站的地位高,形象廣,方面廣,腦子復雜,非封建史家,非世俗人所能理解。
再說關羽,他比較簡單‘丹鳳眼,臥蠶眉,面如青棗,青龍偃月刀,后加上赤兔馬’關羽是神不是人,而且加上歷代加封,直封到:‘蓋天古佛’成為人神的極致,他降漢不降曹,秉燭達旦、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古城斬蔡陽,后來又在華容道義釋曹操。關羽做人有忠有義。但到了三國時期,封建道德的頭一個字忠就很難完成,對忠的要求也很嚴格,雖降了敵,但最后還是回了來,這樣不但算忠,還是難得可貴的忠。
一個國君想要建立一個好的帝國就必須有一個為他鞠躬盡瘁,死而后己的好忠臣,而諸葛亮諸軍士就是這么一個人,劉備三顧茅廬請來諸葛亮。事實證明,諸葛亮也不是一個草包,他顯智慧,展英才,‘草船借箭、空城計……’充分驗證了這一點。則‘五丈原前點四十九盞明燈,一心只為酬三顧’看出諸葛亮的忠心耿耿。
光有‘忠、義、識’還不夠,還需要‘膽’就像趙云一樣,幾乎百戰(zhàn)百勝,他也稱‘趙子龍’,他其實為曹操效過力,但后來歸順了劉。
我們少年就應該從小具有諸葛亮的‘識’,趙云的‘膽’,但關羽的‘忠、義’我們似乎就不必太難為自己,做好自己本分就好了。《三國演義》里還有義絕、奸絕、智絕。關羽見證了義絕,曹操見證了奸絕,諸葛亮見證了智絕。讀過這本《三國演義》我不僅了解到了歷史的流轉,還學到了很多知識,這本書真是使我受益匪淺。
《火燒赤壁》讀后感
今天,我百般無聊地打開語文書,當我翻到83頁時,忽然看見了一個醒目的課題——《赤壁之戰(zhàn)》,我馬上津津有味地看了起來。初讀一下,我知道課文主要寫了在東漢末年時,曹操率領八十萬大軍攻打周瑜的三萬軍隊。周瑜的足下黃蓋將軍,想出了一個計策:就是用火攻。結果曹軍被火燒得打敗。
文中曹操主要因為太過驕傲、太輕敵,所以才會失敗。記得有一次,我與一個朋友比賽游泳,因為我游泳速度是隊上的第二名,而他總是包尾巴,所以我一點也看不起他。一開始,我便遠遠地甩過了他,我看著他像個小豆一樣在遠處慢慢游,心里便漫不經(jīng)心起來,速度隨之也越來越慢,結果不一會,他便超過了我,讓他占了第一位。唉,我從這件事中吸取到了,做事一定要專心致志,不能驕傲、輕視對方,否則往往會失敗。
文章中也是一樣,曹操過于驕傲,驕兵必敗,而東吳的將軍黃蓋既知道自己的實力,又知道敵軍的底細,知己知彼,所以百戰(zhàn)不殆。
《火燒赤壁》讀后感
《三國演義》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它刻畫了魏、蜀、吳這三個國家的故事。今天我讀了選自羅貫中的著名小說《三國演義》中的一個故事——火燒赤壁。
曹操想要奪取江南,吞并東吳,消滅孫權﹑劉備統(tǒng)一中原。孫權與劉備聯(lián)合。黃蓋獻上火攻之計,周瑜﹑黃蓋又連施苦肉計,后來火燒赤壁,曹軍損傷無數(shù)。
曹操為什么會輸?shù)萌绱藨K烈呢?是因為兵力不夠嗎?難道曹軍八十萬大軍還勝不過孫權的三萬人馬嗎?這是曹操罪有應得,其實我們做人應該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壞人、或是沒有用的人。曹操是輕易相信別人的人,先是中了龐統(tǒng)的計,再是信了闞澤的詐降書。曹操,你平時不是謹慎多疑的嗎?為什么現(xiàn)在你也逃不過龐統(tǒng)的連環(huán)計,你太輕敵,仗著自己人多,周瑜人少,就一定會獲勝。
讀完這個故事后,告訴我們做人一定會變通,比如被人抓了,你一定不要放棄,你在那里等死,不如拼一拼,或許還有轉機,所以說我們不管遇到什么困難,一定要堅持到底。
《火燒赤壁》讀后感 王昕云
這個暑假,我把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看了一遍。
《三國演義》的作者是元末明初的羅貫中,這本書描寫了歷時半個世紀的魏、蜀、吳三國的興衰的過程。把人物的形象、特點、性格表達得非常清楚。曹操的詭詐,劉備的謙遜,孔明的謹慎,周瑜的心胸狹窄等,一個個栩栩如生。
《三國演義》中有很多故事如:三顧茅廬,火燒赤壁,草船借箭,空城計等等。書中還有很多的人物,像劉備,趙云,諸葛亮……其中,我最佩服的是諸葛亮,因為他料事如神,足智多謀。
其中,我喜歡《火燒赤壁》:曹操率大軍攻打吳國,吳蜀聯(lián)合抗曹。因魏軍不善水戰(zhàn),孔明、周瑜決定火攻。龐統(tǒng)假意投奔曹操,建議魏軍船只用鐵索連在一起抵御風浪;周瑜假打黃蓋,后者假裝降魏;孔明推測出東風將至。黃蓋帶數(shù)十條船降魏,船里裝滿柴草??斓轿很姇r,黃蓋點燃柴草,火借風勢向魏軍燒去。魏軍不熟水性,船又連在了一起,死傷無數(shù),魏軍逃跑。
總之,這是一本值得讓人反復去看的一本書。
《三國演義》500字讀后感
不是英雄不讀了《三國》。
粗看《三國演義》,對一個人感覺特別有意思,他就是大名鼎鼎的猛將軍——張飛。
張飛是個燕頷虎須,豹頭環(huán)眼的彪形大漢,他性如烈火,嫉惡如仇,非常勇猛。張飛手上拿的是丈八蛇矛,他與劉備、關羽義結金蘭,跟著劉備報效國家。張飛對有學問的人很是很有禮貌的,如劉巴初降時,張飛立即到他家拜訪,但劉巴沒有和他說過一句話,張飛雖然很氣憤,但沒有抱怨說一句。張飛也珍惜英雄看重英雄,如捉到嚴顏時,嚴顏寧死不屈,張飛敬重他的為人,將嚴顏待為賓客。
張飛很勇猛,曾經(jīng)帶領二十騎兵在長坂坡當陽橋頭上一聲大吼,嚇退了曹操十三萬大軍,還嚇死了夏侯杰。張飛實在是太勇猛了,他就這么一吼,居然嚇退了曹操的十三萬大軍!更厲害的是夏侯杰還被嚇死了!這實在是太夸張了,張飛未免也太厲害了吧!
張飛脾氣也很暴躁,對士兵非常嚴厲。劉備經(jīng)常勸張飛:“你用刑太嚴,甚至有時殺錯人,又每日鞭打犯錯誤的軍官,打完之后又把這些人安排在身邊,一點防備也沒有,這樣下去必然會惹禍上身?!钡珡堬w始終沒有醒悟,被劉備不幸說中了。所以當張飛在閬中被部下范疆、張達殺死,劉備聽說張飛的軍營都督有緊急事情上報時,就猜到是什么事情了。
《三國演義》把一個個人物描寫地栩栩如生,讓人不得不拍手叫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真是名副其實啊。
三國演義讀后感
《三國演義》是我最喜歡的一套書,百看不厭里頭有道理,還有些感受
在《三國演義》中,人物都有性格,有的奸詐無比,有的為人寬厚,有的智勇雙全,有的有勇無謀,有的……性格決定他們的霸業(yè),如:呂布有勇無謀反復無常,英雄氣短,兒女情長,所以為人所憎。最后被曹操打敗;袁紹統(tǒng)治冀、青、幽、并四州,精兵70萬與曹家7萬交火,但曹操燒烏巢,收大將張邰、高覽,將袁軍殺得只剩四五萬人,曹操收了無數(shù)軍兵,人馬多達83萬,詐稱百萬,勢力大有增長。
《三國演義》中不僅有故事以及人物性格,還有許多從人物身上得出的道理:關云長大意失荊州告訴我們不可驕傲;袁紹大敗于官渡告訴我們不可輕率;馬超大敗于潼關告訴我們不可心急,曹操曾割須棄袍于潼關,但他說:“大丈夫能屈能伸?!备嬖V我們必須忍住眼前的不利與不快,成功才可以到來。
看《三國演義》對我們十分有好處吧,希望大家也能都來看一看這部歷史巨作。
讀《三國演義》有感 范耘滔
一本好書,是值得我們去反復閱讀的。今天,我就又一次,去細細地品味了一本書——《三國演義》。
在東漢末年,由于漢朝的軟弱無能,從而導致了三股勢力的形成,逐漸成立了異常鼎盛的三國,各自雄霸一方。他們的首領分別是:曹操、劉備、周瑜。為了統(tǒng)一中原,他們便一心想征服對方,成為霸主??上В@個夢想誰都沒有實現(xiàn),最后還是被西晉,翻開了中國歷史長河中的一個新篇章。就這樣,曾經(jīng)那個興盛一時的三國也隨著時間的推移,銷聲匿跡了……
過去,人們?yōu)榱藱嗔εc地位,而相互之間明爭暗斗、發(fā)動戰(zhàn)爭?,F(xiàn)在,人們逐漸明白了暴力不是解決問題的唯一方法。三國時期的波瀾壯闊,無不令人贊嘆,它為歷史,譜寫?zhàn)I了精彩的一頁。其實,現(xiàn)代社會和是三國也有幾分相似。有人為了個人利益,與他人友情破裂、爾虞我詐、勾心斗角、明槍暗箭……人的惡性一面在此暴露無遺。雖然諸葛亮很高明,卻也沒能去說服其他人和平相處啊!
《三國演義》我還會反復去讀,因為這是一本能讓人不斷有收獲的一本好書。
讀《三國演義》有感 舒揚
當我讀完《三國演義》后,有一個故事使我記憶猶新的就是“馬謖拒諫失街亭”。
這個故事是說司馬懿攻打街亭。馬謖愿去守街亭,并立下了軍令狀。諸葛亮便派他和平平去守街亭。到了街亭,馬謖要在山上下寨,王平再三勸阻,馬謖還是上山下寨。魏軍到了街亭,看馬謖在山上下寨,立刻切斷水源,放火燒山。最后馬謖逃走,街亭失守。
這個故事表面是因為馬謖不聽勸告,一塞上山下寨,使蜀軍亂套,街亭失守。但我認為主要原因卻不在他身上,諸葛亮也存在很大的問題。劉備生前說過,馬謖這個人不可大用??芍T葛亮就是“聰明一世,糊涂一時”,讓馬謖去官運亨通蜀軍的咽喉城——街亭,害的蜀軍失去了它。
一個人再好也不可能十全十美。諸葛亮可是蜀軍中的一位絕頂聰明的軍師,可他也會犯很多錯誤。有時優(yōu)點不可能是個純優(yōu)點,它中間也包含著不好的因素。如:諸葛亮太謹慎了,不敢直出敘谷,攻打眉城,不然他應該早就攻取長安了。
“人無完人,金無足赤”,每個人都有缺點,但我們一定要努力改正缺點,爭取讓缺點變得更少。
《三國演義》讀后感[800]
《三國演義》作為四大名著之一,是家喻戶曉的一個故事。第一次接觸是在孩提時代,是老版的電視劇。小孩子理解東西很簡單:就是誰是是非,正義一方與邪惡一方。那時候的觀后感就是劉備是好的他應該贏,曹操是壞的。其他的就什么也記不住了。這里強調一下我是極討厭看的,你知道孩子腦中只有動畫片。但是我爹不許啊,非緊緊抱著我跟他一起看,然后一個一個給我講解人物,我哪聽得進去。枉費了他的一番苦心,只記住了劉備曹操。
再后來,識了幾個字,大概四年級吧,盡管腦中還是只有灌籃高手,光明使者,龍珠等一系列動畫片。但是有一天在幫學校打掃圖書館的時候,發(fā)現(xiàn)了一本插畫版的《三國演義》,里面大刀長矛,刀光劍影,黑白畫把人物畫得很搞笑,真是太有趣了。然后我就決定借了去看了,接著一發(fā)不可收拾,沒日沒夜的看,最激動的莫過于又有新的厲害人物出現(xiàn)這種情節(jié)對故事情節(jié)也有了一點了解,就是一幫英雄幫著曹操劉備打天下,很奇葩的是我居然還記住了一段時間內牛b閃閃的董卓。讀后感:趙云,關羽,張飛,諸葛亮,厲害的蜀將全記住了,還有呂布,周瑜?,F(xiàn)在想想那時候是個人英雄主義在我心底占了主導地位。為什么?因為我記住的全是能打會說的,連孫權這種大人物都被我忽略了,還有司馬懿,全然記不下他這個人。對我影響還是挺大的,所以那時就覺得我要么要非常能打,要么就像諸葛亮一樣上知天文,下曉地理。能打就算了,用不上,況且照我當時又瘦又小的,完全是沒機會做武將了。那就做諸葛亮吧,什么都懂一點,說得小伙伴們一個個全仰視著我,多爽。我想就是那時候養(yǎng)成愛讀書的習慣吧。讀的越多汲取越多。以至于六年級的時候聊到各種歷史人物我都能跟老師夸夸而談,上生物課也能跟老師大論clone,我還記得老師居然不會念這個單詞,跟我說就是克隆技術,不用關心他怎么,小伙伴都驚呆了,然后當時班主任定義我以后讀歷史系肯定特牛b。好吧,如果你的孩子是七八歲,那趕緊給他買本有趣的插畫版三國演義吧。
再后來一次讀就是初中時代了,讀的是原著。雖然情節(jié)還是一樣吸引人,但是你能想象得到讀半古半現(xiàn)的文字是多枯燥。這一階段思考方式也變了,所以記住了一些高光鏡頭: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赤壁之戰(zhàn),千里走單騎,空城計,諸葛亮北伐……這一階段教給我的是:為人臣者必將盡心盡力,對事的態(tài)度上一定的盡全力,這樣也許才有一個好歸屬。當然個人英雄主義仍然存在,比如這階段我就看到了孫權其實還可以,然后曹操已成我偶像了,他看到人才時的那種興奮,對待事情那種方式反正還對我影響蠻大的。你也會為那些人物的心路歷程所吸引,包括他們制定的對戰(zhàn)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