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5000字讀后感
導語:《紅樓夢》,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首,清代作家曹雪芹創(chuàng)作的章回體長篇小說。早期僅有前八十回抄本流傳,原名《石頭記》。程偉元搜集到后四十回殘稿,邀請高鶚協(xié)同整理出版百二十回全本,定名《紅樓夢》。亦有版本作《金玉緣》《脂硯齋重評石頭記》。下面小編給大家推薦一篇關于這部小說的5000字讀后感,歡迎大家閱讀。
此次通讀《紅樓》,共經(jīng)一十三天,耗時四十而有余.然撰此文者,非為一"感"字,僅略表鄙人陋見是也.
可以說,《紅樓》一書實際上是將筆墨集中在一代家族的興衰,進而表現(xiàn)了整個清王朝的大體的興衰史.縱觀全書,最吸引人的地方其實就在于它的《金陵十二釵》,以及它的副冊,又副冊.這里面包含了幾十位性情各異的女子,可以說,實際上整部書的構架,就是圍繞著這些人物而設計的.
可以說,曹雪芹先生在人物塑造上是相當成功的——我之所以不提高先生,是由于整部書的人設幾乎由曹雪芹先生一人完成.縱觀全書,人物間性格或有相似之處,但絕無重復.拿兩個性格同樣潑辣的人物,王熙鳳和探春來說,王熙鳳在性格上更重視錢財,并時常有炫耀自己的心理,而探春則自有一番孤高的性格,與王熙鳳相差甚遠.文中其他的人物也是一樣的道理,可以說,在一個活動背景如此狹窄(容,寧二府,大觀園)的地方,要集中如此之多的人物,又要突出各自的性格特點,本身就是一件奇事.《紅樓》一書的可讀性,在很大程度上與它優(yōu)秀的人設有不可隔絕的聯(lián)系.
《紅樓》一書,在對待人物的處事上大致可分為以下幾類:
情癡情種類:代表人物賈寶玉,秦鐘.
勤懇理家類:代表人物襲人,薛寶釵.
倚強好勝類:代表人物王熙鳳.
下作無恥類:代表人物趙姨娘,王善保家的.
心小計大類:代表人物林黛玉,秦可卿.
麻木不仁類:代表人物香菱.
游手好閑類:代表人物賈蕓,賈瑞.
軟耳無能類:代表人物王夫人.
以下還有若干,皆因人數(shù)過少而不便提及.
從《紅樓》一書的總線來看,故事是圍繞著"寶,黛,釵"三人的悲情戀愛展開的.在這場橫貫全書大約八十回的悲劇中,沒有一個人是勝利者,他們都失去了屬于自己的東西.自然,損失最慘重的是黛玉,她付出了自己的生命.
全書的男主人公賈寶玉,由于他是在曹雪芹的反對封建思想的筆下成長起來的一個人物,因此,他的行為舉止,不免與別人有很大不同.他性格乖張,敢冒當時"大逆不道"的事情,又是個典型的情癡,而且非得在女人堆里才能表現(xiàn)出自己"紳士"的一面.為此,無數(shù)評論家們曾說他是個"天生的敗家子","好色之徒"等等.但我們不應該否定了寶玉所帶來的反封建的積極意義.例如,封建禮教講究婚姻是"父母之約,媒灼之言",而在他所屬的大觀園中,偏偏的有個薛寶釵,又偏有一塊金鎖,講究個"金玉良緣".但寶玉偏不信這一套,以至于在睡夢中都會喊出"什么是金玉良緣,我偏說他是木石姻緣"這樣的話來.俗話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盡管用在這里稍嫌牽強,但寶玉反感于功名利祿的一系列做法都反映了他與封建社會的對立,具有明顯的進步意義.
對于書中的女主人公之一林黛玉來說,——為什么要用"之一",是由于在《金陵十二釵》中把他們兩個人的事單合為一首詩,列所有詩詞之首,她的命運也算得上是數(shù)一數(shù)二凄慘的了:幼年父母雙亡(另一人是史湘云),體弱多病,期望中的愛情不能得到(這其中的典范是迎春),最終死在了封建禮儀制鋯下(香菱也可以算一個,只不過她是精神的死亡),也算得上是一生命運坎坷不斷了.除了心胸不夠開闊和體弱多病以外,她的其他能力都可以在大觀園中的所有女性中算得上是佼佼者了.事實上,黛玉的性格之表現(xiàn),就是受到了寶玉的進步主義思想的熏陶.和寶玉青梅竹馬的她,本希望能有一段圓滿的愛情,
但最終就是死在了這段愛情手里.同時,她的才氣,她的靈性以及她未加掩飾的性格,也因此被一并埋葬了.
至于書中的另一位女主人公薛寶釵,她歷來是人們爭議的焦點所在.有人說,她從一開始所表現(xiàn)的那種端莊識大體,沉穩(wěn),寬容以及能取悅于長輩的能力等等,都是為了一個目的,就是那張寫著"寶二奶奶"的寶座,而在此過程中,她還用了無數(shù)的陰謀.實際上,說出這種話來,真的是冤枉死薛寶釵了.她確實端莊,沉穩(wěn),但并不顯得做作.她和黛玉最大的不同之處就在于這里.本來,她也有活潑的性格,這一點從她聽見黛玉無意間提起《西廂記》中的文字后,笑道"你跪下,我要審你",而后又悄悄揭露自己實際也看過類似的書籍,以及她在螃蟹宴后與黛玉嬉鬧的情景都可見一斑.事實上,寶釵是在封建勢力的魔爪下一步一步走向現(xiàn)在這個樣子的.至于說她"工于心計",這話用在王熙鳳身上還可以,但寶釵本是為選秀女而上京,又在榮府中同眾姐妹一并長大,哪里來的什么"心計"可言 難道說,這"心計"也是像賈寶玉的某事一樣,是"密授"給她的不成 可以說,寶釵實際上背負了太多世人以不公正的眼光給她的壓力.她有的是能夠做事的頭腦,而不是能害人的險惡用心.
說完了三位正牌主角,就不能再提一下有關的副主角.無論是從出場時間還是所起到的作用來看,襲人無疑都是首選.(其實可用的還有王熙鳳等人,這是另說)作為此前賈母屋內的大丫鬟,襲人在書中具有很高的地位(賈府規(guī)矩,服侍過舊主子的奴才,比少爺小姐的地位更高;后文中林之孝家的也提醒寶玉"不可壞了規(guī)矩"),可以說,襲人是全書中出場時間最長的人物,有一百一十回以上.而她在賈府中所起到的作用,對上則是協(xié)調好寶玉和長輩之間的關系,對下則要統(tǒng)領寶玉全屋的丫環(huán),在日常生活中又時常扮演一個賢妻良母的角色(襲人和寶玉之間的關系,在第六回和第一百二十回中皆有提及).因此,這也就注定了襲人一生的命運.總體說來,襲人是一位稱職的管家,她有效的協(xié)調了寶玉和其他人之間的關系(麝月似乎也可以,但那只限于內政而不是外交).如果沒有襲人,我想整部書一定會遜色不少.
除了襲人以外,另一位影響較大的人物就是王熙鳳.在協(xié)領寧國府,籌辦賈母壽宴以及在賈家破敗的時候獨立支撐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無一例外地反映出了她卓越的居家理財才能(要是僅僅論此,恐怕只有秦可卿可以和她相提并論).可是,無論再怎樣褒揚她的功績,都無法掩蓋她身上劣性的一面:貪財,愛使小伎倆,心眼太重.至于無視國家法度,那是當時再平常不過的事,誰權大誰有法,暫且按下不提.在賈家破敗的時候,王熙鳳曾經(jīng)和賈璉商量,"此時再發(fā)個二三百萬的財才好",可見她之前就在賈府內作過了一筆數(shù)目較大的假賬,而且自己從中也是獲利不少.至于設計把尤二姐活活整死,那更是不在她的話下.誰叫她非得有這樣的性格 最終是連氣帶急,吐血亡故.
說完了主要人物,再來對整部書進行一下感悟.總體來說,這部書前八十回和后四十回之間的風格,細看起來還是有不小的差異的.曹先生在這部書中所設下的一個個伏筆,簡直令人拍案叫絕.比如,賈政不走行不行 答案是肯定的:不行.從前文中我們已經(jīng)可以看出,賈政本身是一個教子嚴厲,不容出軌的人.如果賈政不走的話,那么,從此以后大觀園內的故事情節(jié)就可以不再繼續(xù)了,我們也大抵不難想象,如果賈政不走,那么故事發(fā)展應該是寶玉不愛學習,仗著賈母溺愛不服管教,最后成為一個真正的"閑人"什么的,也是說不定的事.因此,他必須要走,而且走的時間越長越好,這就是為什么當賈政冬季即將歸來的時候,曹先生又給他攤派了一個"視察災情"的任務,生生地又讓他在外面足足多呆了近半年的時間.至于修建大觀園,若是按照文中所說,這園子足有"三里多長短",再加上文中對各個庭院的描寫以及一般富貴人家修建屋舍的大小來看,粗略一算的話,這園子至少也有個兩三平方公里大小,在現(xiàn)實生活中自然也不會修這么大的園子,否則,就是"違制",可是要殺頭的死罪.因此,曹先生特地為此借了一塊敲門磚——元妃的回家省親.有了這樣的保障,一切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違制——這是為貴妃準備的園子,大一點也未嘗不可;鋪張——這本來就是通病,難道還想讓人看到自家丟臉不成 真是絕妙至極!而且,大觀園的修建,使得全書的活動核心由榮寧二府轉變到了這里,也為文章提供了一個更大的背景舞臺,徹底解決了文章初期出現(xiàn)的活動空間有限的問題.
我想,所有人應該都對全書中的第九十七和九十八回的"黛死釵嫁"的情節(jié)記憶猶新吧 從全書來看,它是第八十回以后的最高-潮事件.可以說,從藝術效果上來說,它達到了一個絕妙的境界,應該是高先生對曹先生的反封建意識的最好詮釋.它的出現(xiàn),徹底改變了整部書以后的走向,甚至比"失寶玉通靈遇奇禍"一節(jié)更為高-潮迭起.為此,薛寶釵也成為了世人所唾罵的對象,因為就是她間接地逼死了黛玉.但這對于寶釵來說顯然是不公平的.作為一個從小就接受封建禮儀教化的女人來說,她所能做的只有接受父母的安排.況且,在當時的情況之下,那可能是能減輕寶玉病癥的唯一方法,她又怎好駁回已經(jīng)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一般的賈母和王夫人呢 況且這個主義的提出者是王熙鳳,并非寶釵自身.在整個事件中,寶釵只是一顆被利用的棋子而已.但遺憾的是,我們常常注意的是那顆棋子,而非操縱棋子移動的手.
盡管《紅樓》一書是一部不朽的歷史名著,但是我還是要說,它也有它自己的局限性.作為一部反對封建教化的書籍來說,它其中依然摻雜了太多的鬼神因素在里面.但是,我們也決不能因此來責備作者.畢竟,這是在十八世紀,是封建主義依然在中國盛行的時代.但是,這部書依然有一個致命的毛病,就是犯了中國人民"大團圓"的思想,在文章的末尾有增加了壞人或悔過或被誅,好人則終有好報,還增加了"家道復興"之類的吉祥如意好話.我想,這應該是已經(jīng)超出了曹先生所設想的范疇的了.
其實,對于"黛死釵嫁"的情節(jié),我至此都沒有說,是因為我有自己的另外看法.縱觀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但凡一個王朝從極盛開始走向衰敗,至少都需要一百五十年的時間,甚至更長.而《紅樓夢》的寫作背景,剛好是在"康乾盛世"中期之后,清朝開始走向衰退的時候,也就是說,它應該還有一百五十年的時間好走(實際好像也差不多).而在此時表現(xiàn)出進步思想的寶玉和黛玉,我們不能否定的是他們新生的思想和為之大膽的行動,但我們仍要看到,他們面對的是一個時代,一個統(tǒng)治了中國至少兩千年的時代.在這樣的情況之下,他們的失敗成為了一種必然,因為僅僅靠幾個人的力量是絕不足以動搖一個還沒有出現(xiàn)明顯破敗的時代的.只有一個時代將滅而另一個時代即將新生時,那些超前的思想才能真正發(fā)揮他們的作用.至于之前,運氣好的是為他人提供了指路石,其他的,可能甚至是警示.
畢竟,這是一個時代.但舊時代總會過去,就像現(xiàn)在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