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3篇《邊城》讀后感
精選3篇《邊城》讀后感
《邊城》是一本由沈從文著作,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裝圖書,今天小編在這分享一些《邊城》讀后感給大家,歡迎大家閱讀!
一幅黑白色的人物山水畫卷
沈從文是我國著名的文學大師,他的作品深受文學愛好者的喜歡。鳳凰含章新出版的《邊城(紀念版)》匯集了沈從文老先生最著名的一篇文章《邊城》和其他九篇短文,主要都是寫人物和感情的,細讀下去,很能使人深思,令人思考,給人啟迪。
說到沈從文,就容易想到湘西,,畢竟沈從文老先生是湘西人,又寫了許多關于民國時期湘西的文章,讓大家特別是未曾去過和不熟悉湘西的人從他的文章中了解湘西的風土人情,知道湘西的人文地理狀況,就象一位經(jīng)驗豐富的導游向你細細訴說著湘西的一切。
《市集》主要講述的是在湘西市集趕場的情景,底層社會人物的形形色色的表現(xiàn)?!鹅o》寫的是兩個孩子在輾轉(zhuǎn)途中暫居別處等待家人團聚的焦急和期盼心情?!痘被?zhèn)》主要是對槐化鎮(zhèn)這個地方的地理描寫?!锻雷肋叀?、《夫婦》、《蕭蕭》和《三三》寫的是民國時期湘西各種底層人士在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中如何地苦苦掙扎生活下去,象一部舊時湘西生活記錄片,記錄著湘西老百姓的喜怒哀樂。
《如蕤》寫的是一個家境富有的女大學生的一段感情經(jīng)歷,可以看出在民國時期有文化知識的年輕人對愛情、家庭的理想定義和感受。《紳士的太太》,我感覺有點象濃縮版的《金粉世家》,寫出了民國時期婦人在當時的婚姻里種種狀況,能夠體會出那時的女人所處在的社會現(xiàn)實狀態(tài)和生存狀態(tài)。
《邊城》是這本書中的重中之重,我想喜歡沈從文作品的人肯定都看過這篇小說,也一定都會喜歡這篇小說。故事其實很簡單,就是一個跟著爺爺在溪邊撐渡船討生活的女孩被兩兄弟同時喜歡上了,卻因種種原因和狀況,到最后只剩下女孩孤身一人還在溪邊撐渡船,開放式的結(jié)局令人遐想連連。不知道別人心目中的結(jié)局是怎樣的,但在我心目中這個結(jié)局不一定是Bad End。我個人認為,其實沈從文老先生已經(jīng)在書中給出了他自己心目中的答案:“橫豎人是‘牛肉炒韭菜,各人心里愛。’只看各人心里愛什么就吃什么,渡船不會不如碾坊!”盡管爺爺在翠翠嫁誰的問題上有點優(yōu)柔寡斷而造成悲傷的后果,但老人坦蕩的風骨還是令我敬佩:“做一個大人,不管有什么事都不許哭。要硬扎一點兒,結(jié)實一點兒,方配活到這塊土地上!”
整本《邊城(紀念版)》都是寫的小人物、小地方,他(她)們沒有豪言壯語,也沒有驚天動地的行動,只是在小地方憑著本能生活著,卻也讓人看到了許多美麗的瞬間,人性的真、善、美的一面,也讓人對湘西的自然風景留下深刻的印象,宛如一幅黑白色的人物山水畫卷。
《邊城》——她并不如意,她足夠美好。
——它具有的“人性美“光輝,代表了中國現(xiàn)代文學牧歌傳統(tǒng)中的巔峰。
平凡、瑣碎中的故事,滌蕩出琉璃般的存粹與凄美。
帶著崇敬,我小心翼翼的翻開了這本書;對它溢美之詞,不言他說,如上面的介紹一般真實且不刻意;
同樣真實不刻意的還有這部小說中刻畫的每一段文字,溫暖祥和,如茶峒邊城的那條清澈的小溪,其實邊城里描述的倒不多,留下印象的只有那吊腳樓、賽龍舟、酒莊、船總順順的家、還有最后篇幅里出現(xiàn)的碾坊。這是一篇圍繞小溪上渡船開始和結(jié)束的作品,生老病死,四季交替,吵鬧和平靜構成的生活,普通到不能再普通;
沈從文的文章帶有謙卑,帶有對最真實湘西世界的崇敬之感,文字小心翼翼般一個個走進我的心里,像溪流般平靜甘甜。
自然樸實的鄉(xiāng)野生活和邊城生活的碰撞,卻不見火花,更多的是讓人惋惜而曲折的心里對話,爺爺和翠翠還有那只小黃狗,終日為來往的人渡船,在熱鬧的節(jié)日里,也會去往喧鬧的茶峒去趕個熱鬧,喝個小酒是爺爺?shù)淖類?,他的熱心耿直,受得十里八方的尊敬。爺爺唯一的心結(jié),便是翠翠媽當年的過往,在翠翠身上,他想更多的是為她找個靠得住的好人家,
他一生在為小溪兩邊的人渡船,也何嘗不是為翠翠在渡船。
鎮(zhèn)上最有出息的大老、二老都中意翠翠的時候,當二老和翠翠都心有愛意的時候,卻發(fā)生的大佬的事故,產(chǎn)生了莫可名狀的心里隔閡,這揮之不去的念頭占據(jù)著船總順順、占據(jù)著二老、更占據(jù)著爺爺腦海,時不時要出來掙口氣。
這隔閡也源自兩家對自己親人最自然的愛,爺爺愛他的孫女,順順愛他的兒子,二老愛他的哥哥。變故的產(chǎn)生好似在平靜的小溪丟下的石子,激起的漣漪,打破了彼此心照不宣的過往,除了爺爺死皮賴臉的為翠翠,誰都不愿提起;
你可以說,大老的死源于爺爺?shù)木芙^;
你也可以說,爺爺?shù)乃涝从陧橅樇液投系木芙^;
但這個世界找原罪容易,解開心結(jié)卻無比艱難;
那確實是一個閉塞內(nèi)向的鄉(xiāng)野世界,所以才能讓我們用最靠近的心思去體會他們的生活和情感。
我們仿佛在那條渡船的小溪,伴著淼淼的水汽,若有若無的看到翠翠嬌羞的身影,她小心翼翼的看著遠方,還有身旁一直想要保護她,那個不曾離開的小黃狗。
最后的結(jié)局,那個浪漫的二老,那個曾在月光下為翠翠歌唱,使翠翠在睡夢里為歌聲把靈魂慢慢扶起的年輕人還沒有回到茶峒來,他可能仍覺得對不住大哥,或者是覺得對不住爺爺。。。
也許,他不會歸來,也許就在“明天”。
渡船的人依舊在守候,溪水依舊平靜不起波瀾。心照不宣的四季過往。這也許才是那普通而真誠的生活——她并不如意,她足夠美好。
“翠翠在風日里長養(yǎng)著,故把皮膚變得黑黑的,觸目為青山綠水,故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長養(yǎng)她且教育她,為人天真活潑,處處儼然如一只小獸物。人又那么乖,如山頭黃麂一樣,從不想殘忍事情,從不發(fā)愁,從不動氣‘“。
脫線的風箏
“春天日子是極長了的。長長的白日,一個小城中,老年人不向太陽取暖就是打瞌睡,少年人無事做時皆在曬樓或空坪里放風箏。”這是沈從文短篇小說《靜》中的一段話,最合適用沖淡二字形容。
其實在幾年前,我也曾經(jīng)買過一本《沈從文選集》,奈何書太厚,且我太年輕,隨手一翻,密密麻麻的小字,就像水一樣流過來,又像水一樣流回去。我僅僅記住了書中作者年幼時,拿著銅板走在雨后的青石板街上,散漫的逃學時光。
書,厚一些是物有所值,薄一些也是好的。薄薄一本書,你可以把之前被壓縮在角落里的一篇小故事,重新審視一遍,發(fā)現(xiàn)它的亮點。所以在這本以《邊城》命名的小說散文集里,我看到了它以外的幾篇小故事。
短篇小說《靜》,寫了岳珉一家人逃難到小鎮(zhèn),等待著父兄的接濟。同翠翠一樣,女孩岳珉也陷入了漫長的等待。長長的白日,盛開的桃花,初嘗人世艱難的岳珉,上了曬樓,這時脫線的風箏偏偏斜斜地滑過去,而母親在床上咳血。她那張營養(yǎng)不良的小白臉,不知所謂的微笑著,平靜地接受所有苦難。看上去可憐可愛的畫面,其實還可以用一個殘忍的比喻講出來,那就是《屠桌邊》中的那段:“案桌上放的那一方坐墩肉,精的地方間不好久又跳動一下。好奇使她注了意……這時必定知道痛,單不會哭喊”。
短篇小說《夫婦》,寫了一個城里人璜到了鄉(xiāng)下,村里人偶然捉到白日野合的夫妻,像看到交配的狗一樣興奮,把他們兩人捆在一起進行侮辱,“人人皆用‘那城里人也見到了’的神氣,互相作著會心的微笑”,猥瑣、粗野、愚蠢,這類詞匯用來形容他們,一點都不過分。最后璜去見了團總,終于救了這對夫婦。璜本來還很享受鄉(xiāng)下安逸的生活節(jié)奏和秀麗的風景的,可經(jīng)此一事,發(fā)現(xiàn)“地方風景雖美,鄉(xiāng)下人與城市中人一樣無味”,于是預備明后天就進城。
與其他寫人性美的故事不同,《夫婦》卻寫出了大部分人的人性缺失。秀麗的風景,璜也升騰起了野合的欲望。這種人性是發(fā)乎情的,卻并不是止乎禮的,所以遭到眾人詆毀、侮辱。城里人沒有,鄉(xiāng)下人也沒有,僅有一點人性的夫妻,大概以后也不會再有了。
短篇小說《蕭蕭》,寫了女孩蕭蕭做童養(yǎng)媳的故事。抱著不到三歲的丈夫,十二歲的蕭蕭喊他“弟弟”,這樣在今天看來不可思議的景象,在當時卻是再正常不過的。小說開頭一段寫到“鄉(xiāng)下人吹嗩吶接媳婦,到了十二月是成天會有的事情”,嫁作他人婦就像熟了的桃子要被摘下來一樣自然。少女蕭蕭偶爾做些女學生的夢,祖父的玩笑話,她居然認真去幻想。生活看上去有無數(shù)可能,然而被束縛住的蕭蕭卻沒有任何可能了。她唯一可以做出的選擇,是被花狗誘奸。這個選擇的對錯與否不提,反正并不高明。
之后茫然的她被迫接受沉潭或改嫁的命運,卻因為生出兒子而留了下去,并和長大后的丈夫圓房,那個私生子管他丈夫叫大叔。一家人就這樣相處了下去,這種聽天由命的態(tài)度,《邊城》中也有同樣的敘述。茶峒地方,河中春水大漲后,沿河的吊腳樓被大水沖去,而“大家皆在城上頭呆望,受損失的也同樣呆望著,對于所受的損失仿佛無話可說”。然而如果蕭蕭生的不是兒子,結(jié)局會怎樣呢?想到此,頭皮發(fā)麻。
沈從文的小說,總是喜歡寫靜,寫波瀾不驚,寫流水一樣的日子,好像生命總是那樣順理成章,那樣沉默,可是這只是表象。隱藏在表象之下的,才是生命的真相。就像那脫了線的風箏一樣,飄在空中時,也是好看的。摔到地上,骨架破碎的景象,只能你自己去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