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與人的觀后感作文(2)
宇宙與人的關系很微妙,看完老師放映的《宇宙與人》,覺得很神奇,它講述的是宇宙從無到有的演變、人類的起源以及人類對宇宙奧秘進行探索的過程。
在我的腦海中,一直停留著那些畫面,在一個漆黑的無窮大的空間中,為什么一次奇怪的爆炸就改變了它的本質,發(fā)生了變化,變成了大大小小星際物質的浩瀚宇宙。就單單靠那次爆炸就改變了?除了影片上所陳述的,會不會還有其他的一些不明的物質參與當中呢?還有人類的演變,實在是不可思議!
影片中說到宇宙的萬物,大至一個星體,小至一粒塵埃,都是由原子所組成的,只不過是在原子的數目上的差異。而原子又由一些更小的微粒因受到微妙的力平衡而構成,微粒再由更小的微粒構成,究竟有沒有最小的不可分的微粒以構成這個宇宙,至今科學尚未發(fā)現。地球的一切物質準備都經過了一個漫長的時期,而地球是如何發(fā)展成為人類適合生存的物質環(huán)境,當細胞形成時,在一個如此的外部環(huán)境中成長,慢慢的改變自身的內在本質,存在某種意識的想適應外部條件,又經過了一個漫長的時期,如果用哲學的觀點來表達,我認為是說世界是由物質構成,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意識由物質來決定,并對物質具有反作用。但是如果世界是由物質唯一決定,那么整個世界就是由原初的一團死的物質,而形成一個非常有組織、有秩序、有方向、有目標、極其具有合理性的宇宙演化序列。顯然單純的唯物觀和唯心觀都難以解釋宇宙的起源和演化。
實際上,萬物的存在意義都不在自身中,而是一種過渡,
并從屬于某種更超越的目的、目標。大自然就整體就是一個有機的組織,各部分相互協(xié)調并承擔著統(tǒng)一于某種普遍廣義秩序的功能。這種現象就是宇宙存在著內在的、預設的和諧的秩序。哲學已從生物學中重新發(fā)現了生物設計的“目的性”,自然進程的“目的性”是一個普遍的理念。只有理解了這種目的性,才能超越對于自然過程的機械性解釋。
宇宙進程絕對不是無組織、無目的、無理性的。在貌似無
機與偶然的大自然的事件之后,存在著一張神秘而不可見的網。在這張網上有目有綱,這個無形而存在的秩序之網,也就是老子所言的“天網”,就是“天道”,也就是莊子的“天籟”,就是黑格爾的“邏格斯”、“絕對理性”,康德的“先驗理性”。顯然這種以“信息”和“能”概念為基礎的超越物質和精神的第三類哲學本體范疇,實際上對唯物論與唯心論的對立,已經作了某種有意識的消解。這一觀點可稱為辯證唯理論。 至此,我由衷的相信馬克思的那句話"世界上沒有不可認識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認識的事物"。實踐是認識的基礎。鑒于這些事實,我們堅信世界是可以被認識的。剩下的只是時間早晚的事。 然而,這并不能讓我產生“人類是萬物之靈”這樣的觀點。雖然人類擁有智慧,擁有思維,但這也無法改變人類不過是龐大生物鏈中的一個環(huán)節(jié)這一事實。茫茫宇宙中,人類是渺小的,就連地球也不過是宇宙中的一粒沙!濫用上天賦予人類的智慧去破壞生態(tài),最終將遭到我們所在的宇宙無情的報復!
宇宙的本體存在是理性的存在。這種理性,就體現在自然現象之后的
秩序、法則、組織。這種理性不是被人的思維所主觀決定的。相反,人類思維是以符號系統(tǒng)模擬和把握著宇宙中存在的本體邏輯組織。宇宙的誕生是一個奇跡,但生命的誕生更是一個奇跡,一個純粹的物質世界,卻能創(chuàng)造出智能,創(chuàng)造出了人類去反思這個宇宙,這也許就是哲學的真正根源所在。我們可以認識規(guī)律,但也必須尊重規(guī)律,這樣,人與宇宙,才能歲歲年年和睦相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