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卡AV在线|网页在线观看无码高清|亚洲国产亚洲国产|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學習啦 > 在線閱讀 > 讀后感 > 飛向太空的航程讀后感

飛向太空的航程讀后感

時間: 木蘭832 分享

飛向太空的航程讀后感

  飛向太空的航程是高一語文課本的一篇課文,學生讀了都寫什么感想了?來看看學習啦小編精心為你整理飛向太空的航程讀后感,希望你有所收獲。

  飛向太空的航程讀后感篇一

  自從我讀了《飛向太空的航程》后,就有許多感受從我心底萌發(fā)。

  《飛向太空的航程》一文回顧了中國人飛向太空的歷程。 文章開頭記錄了“神舟”五號升入太空的重要歷史時刻,然后以時間為順序,回顧了半世紀以來中國人的航天之路,最后以“神舟”五號載人飛船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結束,全文結構嚴謹,是一篇典范的新聞佳作。

  2005年10月17日,費俊龍、聶海勝駕駛我國第二艘載人飛船神舟六號成功返回了!鮮花簇擁,掌聲雷動。航天員,這個響亮的名稱讓多少人為之向往和憧憬啊!但誰知道他們的背后是多么的艱辛!航天員除了要有獻身載人航天事業(yè)的理想和信念之外,還要有強健的體魄、豐富的學識和良好的心理素質。不僅如此,航天員還要接受科學嚴格的訓練,第一階段學習的是基礎理論培訓。第二階段學習的是專業(yè)技術知識和單項操作技能訓練。在這一階段還要進行航天員的野外生存和救生訓練。如果飛船艙由于意外原因沒有落在預定的著落區(qū),在地面搜救隊一時還不能趕到現(xiàn)場提供救援時,航天員必須積極自救。這次“神六”安全著落,我想,費俊龍、聶海勝在訓練場上撒下了多少汗水啊!第三階段學習的是飛行程序和任務訓練,這是最重要的訓練階段。首先要學習各種飛行文件,我想肯定比我們學習的語文、數(shù)學、英語要多得多,難得多,而且這些文件是要帶到天上去的,在飛行過程中隨時會使用,絕對不允許出一點差錯。然后是利用飛行模擬器進行飛行訓練,多少個白天黑夜,費俊龍、聶海勝在飛行模擬器上反復地進行練習,做到熟練掌握,配合默契。從2005年3月起,費俊龍、聶海勝就和4位隊友開始了嚴格的選拔訓練。“神六”發(fā)射前的5小時,費俊龍、聶海勝被最終確定擔任“神六”的飛行任務。于是,2005年10月12日凌晨,在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的第一場雪中費俊龍、聶海勝踏上了飛向浩瀚太空的征程!

  看看航天員,再看看我們,心中是否還能平靜?學習上、生活上、思想上,老師對我們嚴格要求,這是為我們著想啊!可我們呢,卻這兒埋怨那兒埋怨,仿佛被人剝奪了自由一般。而航天員呢,他們在訓練中要熟悉太空飛行的全過程,從進入飛船到發(fā)射升空、軌道運行、返回和著落,這每一個的環(huán)節(jié)都要一絲不茍。無論教練對他們多么嚴格,他們毫無一點怨言,因為他們深深地知道,如果沒有艱辛作為代價,成功是不會向你招手的!日常的學習、生活不也如此嗎?我們真應該好好地反省反省了!

  飛向太空的航程讀后感:原文節(jié)選

  酒泉10月16日電 2003年10月15日清晨,朝陽暉映著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載人航天發(fā)射場聳入云天的發(fā)射架。乳白色的“神舟”五號飛船內(nèi),楊利偉--中國第一個航天員正靜候著一個舉國關注的時刻。

  上午9時整,隨著一聲驚天動地的巨響,巨型運載火箭噴射出一團桔紅色的烈焰,托舉著載人飛船拔地而起,直刺九霄……

  這是人類航天史上一次不同凡響的發(fā)射,它標志著中國從此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將航天員送入太空的國家。

  為了這個飛天夢想,一個古老的民族已經(jīng)等待了幾百年,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已經(jīng)努力了近半個世紀。

  1957年10月4日,哈薩克大荒原一個小小的角落里,發(fā)出一聲沉悶的巨響,一枚頂端載著一個直徑58厘米鋁制圓球的火箭,夢幻般地升上了星空。

  蘇聯(lián)成功發(fā)射人造衛(wèi)星的消息,震動了最早具有飛天夢想的中國人。中國是嫦娥的故鄉(xiāng),火箭的發(fā)源地,是誕生了人類“真正的航天始祖”萬戶的國度。在航天時代到來之際,中國,不能再一次落伍。

  面對天疆的呼喚,翌年5月17日,毛澤東在中共八屆二中全會上,揮動了他那扭轉乾坤的大手:“我們也要搞人造衛(wèi)星!……”

  北京、上海、南京、天津等全國各個科研機構和高等院校,紛紛行動起來。由錢學森等專家學者負責制定的人造衛(wèi)星發(fā)展規(guī)劃草案,提出了分三步走的設想:第一步,發(fā)射探空火箭;第二步,發(fā)射一二百公斤重的衛(wèi)星;第三步,再發(fā)射幾千公斤重的衛(wèi)星。

  1960年2月19日,中國自己設計研制的第一枚液體火箭豎立在了上海南匯海灘20米高的發(fā)射架上。今天,已經(jīng)可以透露的一個秘密是,這枚火箭的飛行高度,只有8公里!但正是這8000米的距離,為中國后來的衛(wèi)星上天開辟了通路,使中國在走出地球、奔向太空的漫漫遠征路上,邁出了關鍵的一步。

  歷史的腳步終于跨進了一個神圣的日子:1970年4月24日。這一天,在西北大漠深處的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中國成功地將自己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wèi)星送上了天

  拓展閱讀:飛向太空讀后感

  我看了《飛向太空》后,覺得:第一他們的航天服十分高級,有好多功能啊,可以調(diào)節(jié)壓力等,如果把他們的航天服改造成服裝的話就一定很好!還有最早的火箭是中國發(fā)明的,我感到很自豪,而且我們中國人可以把火藥從一種燃燒物變成一種兵器,說明我們是十分聰明的。還有不知道大家是不是和我一樣,我覺得那個叫萬戶的人很,他居然用火箭把自己載上天,哪時候的火箭根本不可能載人的。我還覺得我們的神舟五號載人火箭和神舟六號載人火箭雖然外型一樣,但是里面完全不一樣,書上說神舟六號上的宇航員可以吃熱飯,可以活動、可以安穩(wěn)得睡覺……但是神舟五號卻根本不可以。還有我一開始以為楊利偉是第一個進入太空的中國人,但是看了《飛向太空》后,我就知道楊利偉并不是第一個進入太空的中國人,王贛駿博士才是第一個進入太空的中國人,他早在1985年4月29日就乘著“挑戰(zhàn)者”七號上了太空。我還認識了王贛駿博士,他31歲就獲得了博士學位,我覺得他十分厲害。

課文讀后感相關文章:

1.各種散文的讀后感7篇

2.課文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讀后感

3.一定要爭氣讀后感

4.三年級玩出了名堂課文讀后感范文6篇

5.勵志文章及讀后感3篇

1427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