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盤瑕疵可以修復嗎
硬盤有固態(tài)硬盤(SSD 盤,新式硬盤)、機械硬盤(HDD 傳統硬盤)、混合硬盤(HHD 一塊基于傳統機械硬盤誕生出來的新硬盤)。下面是學習啦小編帶來的關于硬盤瑕疵可以修復嗎的內容,歡迎閱讀!
硬盤瑕疵可以修復嗎:
可以。
硬盤瑕疵分為很多種,通俗的說有兩種,一種被稱作是邏輯壞道,另一種被稱作物理壞道。
例如上圖中紅綠色塊一般來說都屬于物理壞道的范疇,要修復這種缺陷一般需要專用的軟件啟動硬盤的自校準程序,來進行重新映射及屏蔽。
而像圖片右側中的UNC,ABRT等錯誤一般屬于邏輯壞道的范疇,這種情況可以采用MHDD當中的ERASURE(也就是擦除功能)功能進行擦除,當然也可以使用remap功能進行重映射。
PS:個人不建議開啟此功能,因為這項功能對老款硬盤支持的還可以,新款硬盤基本上都不太可用了,再者說了硬盤本身就有一套自我修復功能,遇到無法修復的壞道,它會自動識別并重映射的,這樣做反倒會導致G表資源的大量浪費。
其實在日常使用的過程中,很多時候并不是硬盤壞導致的檢測軟件報警。特別是采用SATA接口的硬盤,其實很多時候是因為硬盤的數據線老化以及電源供電不足造成的檢錯軟件報警。
例如HD Ture當中報的CRC校驗錯誤就典型的是因為數據線老化或者接觸不良所造成的。而報的電機重試錯誤則是由于電腦的電源供電不足或者供電不穩(wěn)定造成的。
相關閱讀推薦:
SATA Ⅲ
正式名稱為“SATARevision3.0”,是串行ATA國際組織(SATA-IO)在2009年5月份發(fā)布的新版規(guī)范,主要是傳輸速度翻番達到6Gbps,同時向下兼容舊版規(guī)范“SATARevision2.6”(也就是現在俗稱的SATA3Gbps),接口、數據線都沒有變動。SATA3.0接口技術標準是2007上半年英特爾公司提出的,由英特爾公司的存儲產品架構設計部技術總監(jiān)Knut Grimsrud負責。Knut Grimsrud表示,SATA3.0的傳輸速率將達到6Gbps,將在SATA2.0的基礎上增加1倍。
SCSI
SCSI的英文全稱為“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小型計算機系統接口),是同IDE(ATA)完全不同的接口,IDE接口是普通PC的標準接口,而SCSI并不是專門為硬盤設計的接口,是一種廣泛應用于小型機上的高速數據傳輸技術。SCSI接口具有應用范圍廣、多任務、帶寬大、CPU占用率低,以及熱插拔等優(yōu)點,但較高的價格使得它很難如IDE硬盤般普及,因此SCSI硬盤主要應用于中、高端服務器和高檔工作站中。
光纖通道
光纖通道的英文拼寫是Fibre Channel,和SCSI接口一樣光纖通道最初也不是為硬盤設計開發(fā)的接口技術,是專門為網絡系統設計的,但隨著存儲系統對速度的需求,才逐漸應用到硬盤系統中。光纖通道硬盤是為提高多硬盤存儲系統的速度和靈活性才開發(fā)的,它的出現大大提高了多硬盤系統的通信速度。光纖通道的主要特性有:熱插拔性、高速帶寬、遠程連接、連接設備數量大等。
光纖通道是為在像服務器這樣的多硬盤系統環(huán)境而設計的,能滿足高端工作站、服務器、海量存儲子網絡、外設間通過集線器、交換機和點對點連接進行雙向、串行數據通訊等系統對高數據傳輸率的要求。
RAID的分類
RAID 0,無冗余無校驗的磁盤陣列。數據同時分布在各個磁盤上,沒有容錯能力,讀寫速度在RAID中最快,但因為任何一個磁盤損壞都會使整個RAID系統失效,所以安全系數反倒比單個的磁盤還要低。一般用在對數據安全要求不高,但對速度要求很高的場合,如:大型游戲、圖形圖像編輯等。此種RAID模式至少需要2個磁盤,而更多的磁盤則能提供更高效的數據傳輸。
SAS
SAS(Serial Attached SCSI)即串行連接SCSI,是新一代的SCSI技術,和現在流行的Serial ATA(SATA)硬盤相同,都是采用串行技術以獲得更高的傳輸速度。并通過縮短連結線改善內部空間等。SAS是并行SCSI接口之后開發(fā)出的全新接口。此接口的設計是為了改善存儲系統的效能、可用性和擴充性,并且提供與SATA硬盤的兼容性。
看了硬盤瑕疵可以修復嗎文章內容的人還看:
2.電腦硬盤故障現象
6.如何修復硬盤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