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下GPS設備編程實例
Linux系統(tǒng)的裁減的目的就是建立一個在特定的嵌入式環(huán)境下與需求相匹配的嵌入式Linux系統(tǒng)。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linux下GPS設備編程實例 ,希望能幫到大家。
linux下GPS設備編程實例
1、GPS設備工作時一直不停地通過串口(或其他的接口)向主機發(fā)送具有一定協議格式的數據,在主機端只需對協議中特定的語句進行解析即可獲得所需的經度、緯度和高度。
2、協議介紹——NMEA-0183協議
NMEA是National Marine Electronics Association(美國國家海事電子協會)的縮寫。NMEA-0183協議是目前GPS接收機上使用最廣泛的協議,大多數常見的GPS接收機、GPS數據處理軟件、導航軟件都遵守或者至少兼容這個協議。
NMEA-0183協議定義的語句非常多,但是常用的或者說兼容性最廣的語句
只有$GPGGA、$GPGSA、$GPGSV、$GPRMC、$GPVTG、$GPGLL等,名稱如下:
(1)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Fix Data(GGA)GPS定位信息
(2) GPS DOP and Active Satellites(GSA)當前衛(wèi)星信息
(3) GPS Satellites in View(GSV)可見衛(wèi)星信息
(4) Recommended Minimum Specific GPS/TRANSIT Data(RMC)推薦定位信息
(5) Track Made Good and Ground Speed(VTG)地面速度信息
(6) Geographic Position(GLL)定位地理信息
3、 本程序主要通過GPS設備獲得經度、緯度和高度,只需對該語句$GPGGA進行解析,
該語句所具有的語法為:
$GPGGA,<1>,<2>,<3>,<4>,<5>,<6>,<7>,<8>,<9>,M,<10>,M,<11>,<12>*hh
<1> UTC時間,hhmmss(時分秒)格式
<2> 緯度ddmm.mmmm(度分)格式(前面的0也將被傳輸)
<3> 緯度半球N(北半球)或S(南半球)
<4> 經度dddmm.mmmm(度分)格式(前面的0也將被傳輸)
<5> 經度半球E(東經)或W(西經)
<6> GPS狀態(tài):0=未定位,1=非差分定位,2=差分定位,6=正在估算
<7> 正在使用解算位置的衛(wèi)星數量(00~12)(前面的0也將被傳輸)
<8> HDOP水平精度因子(0.5~99.9)
<9> 海拔高度(-9999.9~99999.9)
<10> 地球橢球面相對大地水準面的高度
<11> 差分時間(從最近一次接收到差分信號開始的秒數,如果不是差分定位將為空
<12> 差分站ID號0000~1023(前面的0也將被傳輸,如果不是差分定位將為空)
只需對上面語句中的<2>,<3>,<4>,<5>,<6>,<9>六項即可滿足要求。
4、 實現
由于程序從串口中讀取數據,故需要首先對串口進行設置。
NMEA通訊協議所定義的標準通訊接口參數:
波特率:4800bit/s
數據位:8位
停止位:1位
奇偶校驗:無
程序中的main函數如下:
看了“linux下GPS設備編程實例 ”還想看:
1.Linux下C語言編程基礎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