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叔牙薦管仲的典故講了什么
常說伯樂相馬關鍵在于伯樂,要是沒有伯樂哪里有千里馬能發(fā)揮作用?那么歷史上鮑叔牙薦管仲,也真是多虧鮑叔牙,管仲才能施展抱負。
鮑叔牙薦管仲的典故講了什么
周平王在公元前年把國都遷到洛邑。從這一年起到公元前年周被秦消滅為止,歷史上稱為東周。東周又分為兩個時代,一般把公元前年到公元前年叫做春秋,把公元前年到公元前年叫做戰(zhàn)國。東周是個動蕩的時期,周天子一天天喪失了權勢和威力,稱霸的諸侯國的權力大于天子。到后來周天子的國土只相當于一個很小的諸侯國了。
春秋初期,齊(都城臨淄,在今山東淄博)是個大諸侯。公元前年到公元前年,齊桓(huán)公在位。齊桓公即位七年后就開始稱霸。他得力于管仲,管仲又叫管敬仲,名夷吾,字仲,治理國家的本事很大。齊桓公任命他為國相以后,齊國一天比一天強大??墒且郧肮苤賲s是齊桓公的死敵。這是怎么回事呢?那就不能不歸功于鮑叔牙了。
原先,齊國的國君是齊桓公的哥哥齊襄公。齊襄公殘暴荒.唐,連他的兩個兄弟都逃到別國去了。這兩個兄弟是兩個母親生的。一個叫公子糾,逃到了魯國(都城在今山東曲阜)姥姥家。一個叫公子小白,就是后來的齊桓公,逃到了莒(jǔ)國(都城在今山東莒縣)的姥姥家。公子糾的師傅是管仲,公子小白的師傅是鮑叔牙。
管仲和鮑叔牙從小就是好朋友。他們分別在當糾、小白公子的師傅以前,合伙做過買賣。鮑叔牙本錢出得多,管仲家里窮,出的本錢少。賺了錢呢,管仲倒多拿一份?;镉嫴环?,鮑叔牙說:“管仲家里難,等著錢用,多分點給他我樂意。”他們倆也一塊兒打過仗。沖鋒時,管仲排在鮑叔牙后頭,退兵時,管仲跑在鮑叔牙前頭。人家說管仲貪生怕死。鮑叔牙分辯說,管仲不貪生,不怕死,他的母親老了,多病,不能不奉養(yǎng)母親。還說:“他的勇敢天下少有。”管仲聽了這些話就對人說:“唉,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卻是鮑叔牙!”
公元前年,齊襄公被人殺死了。第二年春天,齊國的大臣派使者迎接公子糾回去做國君。魯國的國君魯莊公親自派兵護送。管仲怕小白搶在前頭,就帶著幾十輛兵車趕緊走。走到即墨(在今山東平度東南),聽人說公子小白已經(jīng)跑在頭里了。管仲使勁地追,追了三十多里路才追上。管仲瞧見公子小白坐在車里,也不多說,偷偷地拿起弓箭,對準了公子小白,“嗖”地一箭射過去。公子小白大叫一聲,口吐鮮血,倒在車子里。管仲一看,小白死了,急急忙忙帶著人馬逃跑。他想公子小白已經(jīng)被射死,公子糾的君位穩(wěn)坐了。
誰知道公子小白并沒有死,只是咬破舌頭,弄得滿口的鮮血裝死。鮑叔牙護著小白抄小道趕到都城臨淄(zī),可是公子糾年齡比公子小白大,照理應該立公子糾。鮑叔牙硬是說服了大臣們,立公子小白為國君,就是齊桓公。齊桓公任命鮑叔牙做宰(最高助手),鮑叔牙推辭不做,說管仲才可以當這個官。
不久,魯國的兵馬送公子糾回到了齊國地界。齊國的鮑叔牙立即請齊桓公發(fā)兵抵抗,結果魯莊公吃了敗仗,又把公子糾和管仲帶回魯國。不料齊國的追兵追上門來打。魯莊公沒有法子,逼死了公子糾,拿住管仲。鮑叔牙關照齊國的使者對魯莊公說:管仲射過齊桓公,齊桓公要報一箭之仇,親手殺了他。魯莊公只好把管仲裝上囚車,押回齊國。管仲明白,自己能活著回去,全是鮑叔牙的主意。原來鮑叔牙要舉薦管仲幫助齊桓公治理齊國,怕魯國先殺管仲。等到管仲一回到齊國,鮑叔牙就親自到城外迎接。
接著,鮑叔牙大力把管仲保舉給齊桓公。齊桓公說:“他拿箭射我,要我的命,你還叫我用他嗎?”
鮑叔牙說:“那會兒他是公子糾的師傅,管仲自然冒死幫著公子糾啦。管仲的本領比我強十倍。主公要是用他,他準能給您立大功。”
齊桓公聽了鮑叔牙的話,立即拜管仲為相國。鮑叔牙反倒做了管仲的副手。
管仲當相國以后,發(fā)揮他的政治才能,大力實行改革,使齊國的國力迅速增強。七年后,齊桓公就稱霸四方,不久齊桓公就成了春秋第一霸。他尊稱管仲為仲父。鮑叔牙則一心為齊國著想,甘居管仲之下,歷史上傳為美談。
歷史上對管仲的評價是什么
孔子:“微管仲,吾其被發(fā)左衽矣。”(《論語·憲問篇》)意思是:管仲輔助齊桓公做諸侯霸主,尊王攘夷,一匡天下。要是沒有管仲,我們都會披散頭發(fā),左開衣襟,成為野蠻人了。又說:“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 如其仁, 如其仁!” [26]
《淮南子·泰族訓》:“文王舉太公望、召公奭而王,桓公任管仲、隰朋而霸,此舉賢以立功也,夫差用太宰嚭而滅,秦任李斯、趙高而亡,此舉所與同。故觀其所舉,而治亂可見也;察其黨與,而賢不肖可論也。” [27]
司馬遷:①”管仲,世所謂賢臣,然孔子小之。豈以為周道衰微,恒公既賢,而不勉之至王,乃稱霸哉?語曰:將順其美,匡救其惡,故上下能相親也。豈管仲之謂乎?“ [28] ②“晏子儉矣,夷吾則奢;齊桓以霸,景公以治。” [29]
蜀漢名相諸葛亮經(jīng)常把自己比作管仲,樂毅。歷史上管仲相齊,使齊國成為春秋五霸之首;諸葛亮相蜀,使劉備與曹操,孫權三分天下。二人皆嘔心瀝血,鞠躬盡瘁,而且居功至偉。
房玄齡:“至若夷吾體仁,能相小國,孔明踐義,善翊新邦,撫事論情,抑斯之類也。” [30]
李靖:“若樂毅,管仲,諸葛亮,戰(zhàn)必勝,守必固,此非查天時地利,安能邇忽?” [31]
劉勰:“古之將相,疵咎實多。至如管仲孝竊,吳起之貪淫,陳平之污點,絳灌之讒嫉,沿茲以下,不可勝數(shù)??坠庳摵鈸?jù)鼎,而仄媚董賢,況班馬之賤職,潘岳之下位哉?王戎開國上秩,而鬻官囂俗;況馬杜之磬懸,丁路之貧薄哉?然子夏無虧于名儒,浚沖不塵乎竹林者,名崇而譏減也。若夫屈賈之忠貞,鄒枚之機覺,黃香之淳孝,徐干之沉默,豈曰文士,必其玷歟?” [32]
司馬貞:“夷吾成霸,平仲稱賢。粟乃實廩,豆不掩肩。轉禍為福,危言獲全。孔賴左衽,史忻執(zhí)鞭。成禮而去,人望存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