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觀音的傳說
傳說不論處在哪個時代都是隨著歲月的變遷而不斷變化的,即便是現(xiàn)在仍然處在不斷變化之中。學習啦小編這里為大家整理了滴水觀音的故事傳說,希望大家喜歡。
《滴水觀音》
小城叫翠城,因了那條穿城而過的翠江而得名。有了江,水路就方便,早年從山里出來的木頭在東山渡碼頭上堆積如山,江面上木排如梭,浩浩蕩蕩一路出水口,匯閩江,達南平,抵福州。木商運出去的是木材,帶進來的是一箱箱的真金白銀,于是沿江兩岸因了木材的交易而人口稠密,商鋪酒肆林立,一派繁榮景象。
別看木商個個都腰纏萬貫,揮金如土,但木商們都知道,其實木材漂運是件極為危險的行當,稍有不慎就排毀人亡,血本無歸。翠江的季節(jié)性極強,只有夏至到立秋這段時間才能放排,可這段時間暴雨來得急,山洪隨時都會暴發(fā),風平浪靜的翠江轉(zhuǎn)眼就可能濁浪滔天。翠江從東山渡口出城后,一過“山羊跳”,江面驟窄,水流湍急,迂回曲折,暗礁、險灘又多,出水口200來里的水道上就有“猴子孔”、“烏龍峽”、“剪刀架”、“黃鯰洞”、“七姑瀧”、“鬼見愁”等令人心驚肉跳的險惡之處,不要說遇上暴風驟雨,就是風和日麗也讓多少放排工提心吊膽,喪魂失魄。盡管放排工個個水性極好,但遇上惡劣天氣木排一旦把持不住就會觸礁散架,那滿江漂浮的木頭在暴烈的洪水沖擊下如萬馬奔騰,橫沖直撞,每年都有放排工被撞得腦漿迸裂,葬身魚腹。雖然木商在放排前必在江邊殺豬宰牛拜祭河神,祈求_路順風,但木排依舊隔三岔五會出事,城西亂葬崗年年都添上不少衣冠冢。
因此,經(jīng)營木頭生意久了的木商大多都有在翠江上覆排翻船的經(jīng)歷,當然也有例外,李牧之在翠江上放排幾十年,不管風吹浪打,總能安然無恙,這在翠城是個傳奇,對木商們也是一個猜不透的謎。更讓木商們佩服的是,李牧之通曉天象,他的木排總能選擇適時的天氣出航,避過惡劣的天氣順風順水到達目的地。有時候明明驕陽似火,碧空萬里,行至中途的李牧之會突然停排泊岸,斷定午后必有暴雨。果不其然,正午剛過,萬里晴空轉(zhuǎn)瞬間就烏天黑地,風狂雨驟。而有時暴雨如注,別的木商心驚膽戰(zhàn),不敢放排,而李牧之卻趁水漲船高,放排出城,行出20里居然就雨過天晴。一開始木商們都認為是巧合,但這樣的事多了,木商們就發(fā)現(xiàn)李牧之每回都能先知先覺,宛如神算。再想想這么多年來,李牧之放排總能順風順水,似有神助,必是異人。不少木商臨放排的頭天晚上都備上一份厚禮登門討教,李牧之也有求必應,對第二天的天氣好壞據(jù)實相告,從無差錯,使不少木商避過許多狂風暴雨。因此木商們都尊稱李牧之為“活神仙”。
其實只有李牧之知道,自己并不是什么活神仙,他能預測天氣,靠的是他祖上留給他的一尊“滴水觀音”。那是一尊一尺來高的青銅觀音。李牧之每次放排前,總要在觀音面前焚香點燭祈求平安。漸漸地,李牧之發(fā)現(xiàn),那觀音有個十分神奇的規(guī)律,天氣晴朗,通體金黃發(fā)亮,可只要天氣變化,她身上就滲出水珠,滲出的水珠小,就下小雨;水珠大,就下大雨,極為靈驗,從沒偏差。這個發(fā)現(xiàn)讓李牧之欣喜若狂,料是祖上積下陰德,菩薩顯靈。因此李牧之放排時,總是將那尊“滴水觀音”帶在身邊,片刻不離身,憑著這尊滴水觀音的預兆避過無數(shù)大風大雨,將生意做得順風順水,成了翠城里有名的大縉紳。當然這個秘密只有李牧之自己知道,他從沒和外人說過。
60歲那年,李牧之收心上岸,將生意交給兒子李享打理,同時也將“滴水觀音”的秘密傳給了兒子。不久小鬼子軍艦開到了閩江口,省城吃緊,當局開始在沿江構筑防御工事,木材一下緊張起來。翠江上燈火通明,長龍般的木排日夜不停放出城,只是此時節(jié)翠江時常暴發(fā)山洪,風高浪險,許多木排還未出水口就觸礁散架。唯有李享憑借父親傳給的滴水觀音,每回木排都能適時避過風浪抵達省城。物以稀為貴,讓李享賺了個盆滿缽滿,眉開眼笑。
夏至這天,有個徽商要將一大批木材漂運至省城,臨行前特來向李牧之討教。李牧之見滴水觀音通體金黃發(fā)亮,斷定必是好天氣,便叫徽商火速啟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