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卡AV在线|网页在线观看无码高清|亚洲国产亚洲国产|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學(xué)習(xí)啦 > 語文學(xué)習(xí) > 民俗文化 > 傳說 > 孔子和孟子的傳說故事簡短一點

孔子和孟子的傳說故事簡短一點

時間: 玉珊879 分享

孔子和孟子的傳說故事簡短一點

  孔子和孟子都是我國偉大的思想家,有關(guān)他們的故事你們知道多少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guān)于孔子和孟子的故事,歡迎大家閱讀。

  孔子的傳說故事:磨咀磐對問項橐

  昔仲尼,師項橐;

  古圣賢,尚好學(xué)。

  司馬遷《史記》有云:“孔子居陳三歲,會晉、楚爭強,更伐陳。”公元前489年,楚、吳兩國陳兵陳國,兩軍對峙、劍拔弩張,大有一觸即發(fā)之勢,負函(今河南信陽)成為前線。居于負函的孔子師徒不得不告別于對他們禮遇有加、勤于問政的楚大夫葉公,接受楚昭王之聘,準備前往楚國都城郢都。

  金秋十月,丹桂飄香,麥浪翻滾,稻谷金黃??鬃訋е勇?、子貢、顏回等高足,沿大別山經(jīng)邾國準備前往郢都。他們乘著馬車,奔馳在古棧道上。沿途風(fēng)光,飽覽無余:農(nóng)夫在田間荷鋤勞作,牧童在山間牧牛牧羊。一條條河流彎延曲折,清澈見底;一行行樹林綠蔭遮日,一片片竹林隨風(fēng)搖曳;一座座村莊緊密相連,阡陌交通,雞犬之聲相間,間或聽到悠揚的笛聲在空中回蕩。天黑了,他們便寄居在附近的村莊,或者找村民了解當(dāng)時的歷史掌故、風(fēng)俗人情,搜集民歌、民謠,或者舉辦講壇,探討宣講高深的“仁、義、禮、智、信”之道。有時也在某個村落駐足二、三天以采風(fēng)。

  一天,伴隨著陣陣蹄聲,漫漫塵煙,他們來到了新洲道觀河南面的舊街境內(nèi)。只見大崎山似美女橫臥于藍天白云之下,風(fēng)高林茂;沙河漪瀾清清流水潺潺;獅子巖如猛獅踞伏,氣吞日月。這里山色迷蒙,湖光瀲艷,鳥語花香,好一片人間仙境。走出街南不遠,車夫突然勒住韁繩,馬兒長嘯一聲,車子停下了。

  孔子問道:“何故停車?”

  車夫答道:“前面有一群小孩擋道,夫子。”

  “讓他們讓道。”

  “小孩,你們見馬車來了,為什么還不讓道?”子貢跳下車,沒好氣地說。

  “憑什么要我們讓道,你們不能走其它的道嗎?“一個似乎是領(lǐng)頭的小孩答道。

  子貢怒目圓睜地吼道:“你知道這是誰的車嗎?告訴你,這是孔夫子的車!”

  聽到子貢與小孩發(fā)生爭執(zhí),孔子無奈只得親自下車瞧個究竟。見到儀表堂堂、儒衫飄逸\舉止優(yōu)雅的一位長者,小孩們毫無懼色,不以為然,繼續(xù)用石塊壘筑他們的“城池”。

  孔子撫摸著一個俊俏的小男孩的頭,和顏悅色地說:“小公子,請你們將石塊搬開,讓我們過去行嗎?”

  小孩仰望著孔子說:“我們正在筑城,恕難從命。”

  “那好,我出一個問題,如果你答不出來,你就給我們讓道。”孔子思忖,要以“禮”服人,對小孩一視同仁。

  “你出吧,”這個小孩心想,我是東周守藏史老子的高足,你還能難倒我?

  “你聽好了,”孔子問:“父母與夫妻熟親?”

  “夫妻親。”小孩答道。

  “不對,父母親。沒有父母哪有后代!”

  “夫妻親,沒有夫妻,哪有父母!”

  他們各執(zhí)一理,誰也說服不了誰。“父母親”、“夫妻親”反復(fù)了二遍。

  子曰:父母者,衣食也。父母從小撫育兒女,衣食住行、吃喝拉撤、教育成人、傳道授業(yè),那樣不操心!父母當(dāng)然親。

  項橐還之以顏色:夫妻也,恩恩愛愛,男耕女織,同眠共枕,相濡以沫,愛意綿長,白頭偕老,永不分離。一日夫妻還白日恩呢!當(dāng)然夫妻親。

  孔子想,我孔丘名聞天下,稱圣華夏,今天還說服不了一個小孩,“是可忍,熟不可忍!”轉(zhuǎn)念一想,“君子無所爭”,我氣度如海,有容乃大,不與小孩一般見識。便拿掉大儒的身價,搭躬施禮道:“神童在上,老夫有禮了。我們有要事在身,萬望高抬貴手,給我們借道。”

  小孩理直氣壯地說:“請問先生,自古以來,是城應(yīng)讓車,還是車應(yīng)讓城?”

  子路說:“你這是什么城池,只是小孩的游戲!”

  “就是城池!”

  韁持了一會兒。小孩自知理虧,便問道:“你們有什么要事嗎?”

  “周游列國,傳道授業(yè)啊。”孔子說。

  “傳道授業(yè)就得有一套本事和才學(xué),那您知道一些什么呀?”

  孔子答道:“不是老夫夸口,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什么事我都略知一、二。”

  小孩說:“天文地理無所不知。那我問您,您有多少根眉毛?”

  孔子說道:“眉毛本人又看不見,怎么能知道有多少根呢?”

  小孩靈機一動,接著問:“嫌看不風(fēng),天上的星星能看見,您說有多少顆?”

  “天上的星星浩如煙海、多如牛毛,怎么數(shù)得過來呢?”孔子為難地說。

  小孩笑道:“啊,您又嫌多,那太陽只有一個,早晨像冰盤,晌午賽玉環(huán),什么時候離我們近?什么時候離我們遠?”

  孔子想了半天,喃喃地說:“這個,這個……還真不知道。你乃神童,惟楚有才!還望多多指教。”

  小孩說:“指教不敢,我現(xiàn)在正忙著呢,咱們后會有期。”

  這時弟子們都在嚷道:“師傅,咱們走吧!”孔子只得朝小孩躬躬首:“后會有期!”心里想著,這些知識還真沒好好研究過呢!隨即令車夫調(diào)轉(zhuǎn)車頭,繞道而行。

  不料,行進約一公里后,因剛才轉(zhuǎn)彎過急,車轱轆折斷了??鬃訜o奈,讓子路到前邊的村莊去借一把斧子修理。

  子路急步來到前邊的村莊,見一位中年婦女正在屋里織布。子路恭敬地說:“大嬸,請向你借一件東西。”那女子還未等子路把話說完,已轉(zhuǎn)身從里屋拿出一把锃亮的斧子,“給你!”子路驚呀不已,她怎么知道這是要借用斧子!婦人微笑著說道:“你不是要借一個“東西”嗎?‘東’是東方甲乙木,‘西’是西方庚辛金,斧柄是木做的,斧子是鐵做的,‘金’乃鐵也。你是要借斧子吧!”子路拿著斧子跑回停車處,并將剛才的事情訴與孔子。

  孔子聽后,慨嘆不已。剛才遇一聰穎孩童,現(xiàn)又遇一村婦,不僅樂于助人,還十分聰敏。不禁贊曰:楚乃藏龍臥虎之地也!

  那個難倒孔圣人的小孩乃是項橐。《戰(zhàn)國策•秦策》云:“甘羅曰:項橐七歲為孔子師。”俗文學(xué)作品《孔子項橐相問語》流傳神州大地,也在很早的時候就傳到了日本、朝鮮、越南、俄羅斯等國?!度纸?jīng)》中亦載:“昔仲尼,師項橐;古圣賢,尚好學(xué)。”

  因之,孔子與項橐對問系千古美談。因湖北鄂東方言言某人喜歡巧舌爭辯為磨嘴皮子 故將孔項對問之地命名為磨嘴磐將孔子繞道修車的地方稱為回車埠,以紀其事。

  孟子的傳說故事:殺豚不欺子

  當(dāng)孟家還在廟戶營村集市旁居住時,孟子看到鄰居殺豬,不解地問母親:“鄰家殺豬干什么?”孟母當(dāng)時正忙,便隨口應(yīng)到:“煮肉給你吃!”孟子十分高興,等待食肉。孟母深知做人要誠實,所謂“言必信,行必果”,而且她深深知道身教重于言傳。為了不失信于兒子,盡管家中十分困難,孟母還是拿錢到東邊鄰居家買了一塊豬肉,讓兒子吃了個痛快。

  孟子的傳說故事:三遷擇鄰

  孟子家居住在鄒城北馬鞍山下,附近是一片墓地,山麓墳瑩處處,不時看到喪葬的情形。孟子和村中兒童一起模仿大人扮演喪葬的過程,有時還搶人家的供果吃,孟母發(fā)現(xiàn)兒子受到了不良環(huán)境的影響,就從鳧村遷到了城西廟戶營。這里是一個“日中為市”的交易集市,市場上行商坐賈,拍賣喧鬧,而且鄰居是個殺豬的屠夫,孟子就用泥巴捏成小豬,模仿他鄰居的樣子用竹片殺掉,沿街叫賣。孟母忐忑不安,再次遷居,把家搬到了到縣城南部的學(xué)宮旁。學(xué)宮附近常常有讀書人來往,高雅的氣韻,從容的風(fēng)范,優(yōu)雅的舉止與循規(guī)蹈矩的禮儀行為,對孟子產(chǎn)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他和伙伴們一起,演練學(xué)宮中揖讓進退的禮儀,一片莊嚴肅穆的景象,使得遠遠察看的孟母內(nèi)心深處大為高興:“這才是孩子們最佳的居住環(huán)境!”她由衷地發(fā)出感嘆,并把孟子送入學(xué)宮讀書,留下了“三遷擇鄰”的美談。

  孟子的傳說故事:斷機喻學(xué)

  孟子最初對學(xué)習(xí)很有興趣,時間一長就厭煩了,經(jīng)常逃學(xué)。孟母知道后非常生氣,拿起刀來,把織布機上的經(jīng)線割斷,說道:“你的廢學(xué),就像我割斷織布機上的線,這布是一絲一線織起來的,現(xiàn)在割斷了線,布就無法織成。君子求學(xué)是為了成就功名,博學(xué)多問才能增加智慧。你經(jīng)常逃學(xué)怎么能成為有用之材呢?你今天不刻苦讀書,而是惰于修身養(yǎng)德,今后就不可以遠離禍患,將來不做強盜,也會淪為廝役!”孟母用“斷織”來警喻“輟學(xué)”,指出做事必須要有恒心,一旦認準目標,就不為外界所干擾。半途而廢,后果是十分嚴重的。“斷織喻學(xué)”的一幕在孟子小小的心靈中,留下了既驚且懼的鮮明印象,孟子從此旦夕勤學(xué),終于成為我國歷史上的儒學(xué)大師.

  孔子的傳說故事:孔子使子路問津

  問津遺跡今尤在,

  鐫得豐碑立古岑。

  約一個小時后,馬車修好了。帶著“惟楚有才,楚地藏龍臥虎” 的喟嘆,孔子師徒一行繼續(xù)往舊街的東南方向馳行。約走了3公里,前邊一條山谷河流擋住了去道。河流水深岸闊,不知津口在哪兒??鬃右恍熊P躇岸邊,忽見河的上游有兩名身材高大頎碩的男子正在田間并頭而耕,便叫子路去問渡口之處。

  子路來到那兩人的身旁,恭敬地揖揖手,問道:“先生,請問這條河流的渡口在何處?”

  一農(nóng)夫答非所問,反問道:“車上坐著的執(zhí)轡的人是誰呀?”

  “是孔丘。”

  “是魯國的孔丘嗎?”

  “是。”

  “那么,他應(yīng)該知道渡口在何處。”

  另一農(nóng)夫又問道:“你又是誰呢?”

  “我是子路。”

  “是孔丘的徒弟?”

  “是。”

  農(nóng)夫說:“你看,天下哪兒都是一樣的動蕩不安,誰可以改變它呢?你與其跟著這種避人之人四處奔波,不如跟著我們這種避世之人還更安逸自在。”

  子路不僅未問到津口,反而還遭一番奚落、教訓(xùn),沮喪地回告孔子??鬃勇犝f后,悵然長嘆。說道:“人是應(yīng)該有社會責(zé)任的,怎么能夠隱居山林,置天下的黎民蒼生于不顧,而終日與鳥獸為伍呢?如果天下太平的話,那也用不著我孔丘四處奔波了。”

  這兩位在田間耕作的農(nóng)夫便是當(dāng)時有名的隱者長沮和桀溺。人各有志,儒家一直主張入世,匡時濟世,“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而隱者認為天下大亂,已無可救藥,只能自保。因為孔子曾在此地使子路問津于長沮與桀溺,人們便將那條擋住孔子去路的河流稱作孔子河。在河流的兩旁,長沮、桀溺耕種過的那片呈梯形的田壟,一邊稱之為長沮沖,一邊稱之不桀溺畈。

  《論語》、《史記》對子路問津均有記載。

  《論語•微子》載:“長沮、桀溺耦而耕,孔子過之,使子路問津焉。”

  《史記》載:“長沮、桀溺耦而耕,孔子以為隱者,使子路問津焉。”并進行了一番對話:“桀溺曰:‘悠悠者天下皆是也,而誰與易之?且與其從辟人之士,豈若從辟世之士哉!’?而不輟。子路以告孔子,孔子憮然曰:‘鳥獸不可與同群。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

  據(jù)錢穆《論語新解》注:“長沮、桀溺兩隱者,姓名不傳。沮,沮洳。溺,淖溺。以其在水邊,故取以名之。桀,健義,亦高大義。一人頎然而長,一人高大而健。”

  孔子是否在新洲使子路問津于長沮、桀溺,眾說不一。河南新蔡城南二十余里的關(guān)津,亦傳說是當(dāng)年子路問津處;羅山縣有子路村,拓城縣、葉縣亦傳說有子路問津處,山東魚臺亦有此說。子路到底在何處問津,無史籍記載?!妒酚洝酚涊d孔子自葉返蔡,見沮、溺耦耕使子路問津,其在葉在蔡,還是在新洲,也未詳細道明。《圣賢冢墓記》載:“黃城山即沮溺所耕處,下有東流,子路所問津處也。”明萬歷《黃州府志》云:“按史記孔子自蔡如葉,注云,葉有黃城山……古志載,縣以北十里有永安城,為楚所筑,楚因當(dāng)都之矣。今淋山河(今團風(fēng)縣地,與孔子河村南北毗鄰)正當(dāng)官道,亦有黃山。”清光緒《問津院志》云:“黃山,在孔子河北,一名黃山鋪,一名黃林墅。”按府志之說,葉有黃城山,而孔子河這個地方也有叫黃山的地名。黃城山、黃山僅一字之差,也許是后來簡稱之,且附近又有楚城,本地又是官道,孔子由此到楚似在情理之中。明《統(tǒng)一志》、清《湖廣通志》均載:“相傳孔子自陳蔡適楚,至此問津。”

  據(jù)史料記載,約于西漢文帝十六年(前164年)至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年)間,邑人在孔子山旁挖掘出“孔子使子路問津處” 石碑,淮南王劉安為紀其事,遂在當(dāng)?shù)亟ㄍち⒈?,修孔子廟,以供人祭祀,并征召學(xué)士在廟內(nèi)講學(xué)著書。石碑仍在,雖經(jīng)年歷月,字跡依昭然,明代進士、書院主持人蕭繼忠有詩云:“霧暗秦碑澀,云生漢殿荒。”由此推斷,問津碑為秦時所立。原碑不知毀于何時,現(xiàn)僅存明人書寫的同文碑一塊。


猜你喜歡:

1.關(guān)于孟子的成語故事

2.出自孟子的寓言故事

3.神話傳說故事大全

4.老子的傳說和故事

5.孔子和孟子的傳說故事

6.有關(guān)菊花的傳說故事

160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