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標專用權侵權賠償
商標專用權侵權賠償
怎么確定商標侵權賠償數(shù)額呢?有沒有什么標準?一起來看看下面學習啦小編為你帶來的“商標專用權侵權賠償”,這其中也許就有你需要的。
商標侵權賠償標準
我國商標法第五十六條規(guī)定,商標侵權的賠償標準,為侵權人在侵權期間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或者被侵權人在被侵權期間因被侵權所受到的損失,包括被侵權人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前款所稱侵權人因侵權所得利益,或者被侵權人因被侵權所受損失難以確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據侵權行為的情節(jié)判決給予五十萬元以下的賠償。
該規(guī)定對商標侵權賠償?shù)臄?shù)額看似比較完善,但在實際操作中卻存在問題,最具體的無外侵權獲得的利益是哪些,被侵權人受到的損失又是哪些,具體數(shù)額如何確定。這些問題無法解決對商標侵權的賠償就是一句空話,在此筆者欲從侵權獲得利益、侵權損失利益和法定利益出發(fā)予以介紹。
(一)侵權獲利計算問題
對侵權人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計算問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商標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第十四條規(guī)定:“商標法第五十六條第一款規(guī)定的侵權所獲得的利益,可以根據侵權商品的銷售量與該商品單位利潤計算;該商品單位利潤無法查明的,按照注冊商標商品的單位利潤計算。”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在1999年12月29日的《關于商標行政執(zhí)法中若干問題的意見》中也規(guī)定:“侵權人在侵權期間因侵權所獲得的利潤一般是指銷售收入減去成本及應繳納的稅金。銷售收入的計算只涉及侵權人的實際收入,即已銷出商品部分的收入不包括庫存商品。”
以上兩種計算方法雖然不同,但其基準都是侵權獲得利潤。然而在商業(yè)運行中,企業(yè)獲得的利潤可以分為主營業(yè)務利潤、利潤總額和凈利潤三種。主營業(yè)利潤是指銷售獲得的所有收入,扣除成本后的部分;利潤總額是指稅前收入,所得稅應當退庫作為銷售賠償額的一部分,其他支出應予扣除,產品銷售稅則不退稅;凈利潤是指利潤不僅應當扣除成本,還應當扣除其他支出,以侵權人在侵權期間獲得的純利潤作為賠償額。在侵權獲得利潤的賠償問題上,選擇主營業(yè)利潤作為侵權賠償?shù)慕痤~是較為合理的,既無需交納非因自己經營產生的所得稅以保護被侵權人的利益,還有利于阻嚇侵權行為。
但是,對于商標侵權中有的商標侵權的對象只是商標權人產品中的一項或幾項產品,而非所有產品的情況,就應當采取不同的計算方法。在實踐中比較實用的計算公式是:侵權獲利=侵權期間總銷售額×侵權商品配比率×利潤率。其中,侵權商品配比率是指侵權商品在所有商品中所占的比例,而根據以上對侵權獲得利潤的論述,侵權期間總銷售額與侵權商品配比率的積就是上文中的主營業(yè)利潤。
假冒注冊商標罪的立案標準
1、對生產者、銷售者違反商標管理法律、法規(guī),假冒他人注冊商標,達到本規(guī)定立案標準的,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2、假冒他人注冊商標,違法所得(即銷售收入,下同)數(shù)額達到下列標準的,應予立案:
(1)未經注冊商標所有人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違法所得數(shù)額在二萬元以上的;
(2)銷售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違法所得數(shù)額在二萬元以上的;
(3)偽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或者銷售偽造、擅自制造的注冊商標標識,違法所得數(shù)額在一萬元以上的。
同假冒他人注冊商標犯罪人通謀,為其提供制造、銷售、使用、倉儲、運輸、郵寄、隱匿等便利條件,以假冒注冊商標的共犯追究刑事責任。
3、假冒他人注冊商標,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視為情節(jié)嚴重,應予立案:
(1)具有本規(guī)定第二條第(1)項所列行為,非法經營額在十萬元以上的;
(2)具有本規(guī)定第二條第(3)項所列行為,偽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或者銷售偽造、擅自制造的注冊商標標識在二萬件(套)以上的。
4、假冒他人注冊商標,雖未達到第二條第(1)、(3)項或第三條規(guī)定的標準,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也視為情節(jié)嚴重,應予立案:
(1)因假冒他人注冊商標,被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給予兩次行政處罰又假冒他人注冊商標的;
(2)假冒他人已經注冊的人用藥品商標的;
(3)利用賄賂等非法手段推銷假冒商標商品或者偽造、擅自制造的他人注冊的商標標識的;
(4)假冒他人注冊商標造成惡劣社會影響、國際影響的。
5、企業(yè)事業(yè)單位具有上列行為達到第二、三、四條立案標準的,人民檢察院應當予以立案,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6、凡與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犯罪行為具有直接聯(lián)系的假冒他人注冊商標案件,由檢察機關立案偵查。檢察機關認為需要自己直接受理的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犯罪的案件,也可自行立案偵查。
推薦閱讀:
如何確定商標侵權賠償數(shù)額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規(guī)定:關于商標侵權的賠償數(shù)額,為侵權人在侵權期間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或者被侵權人在被侵權期間因被侵權所受到的損失,包括被侵權人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
前款所稱侵權人因侵權所得的利益,或者被侵權人因被侵權所受損失難以確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據侵權行為的情節(jié)判決給予五十萬元以下的賠償。
法律規(guī)定了確定商標侵權人賠償數(shù)額的計算方法和使用法定計算方法難以確定賠償數(shù)額由人民法院判決給予五十萬元以下的賠償。但是法律并沒有把侵權賠償數(shù)額的計算方法的主動權賦予受害人?!蹲罡呷嗣穹ㄔ宏P于審理商標侵權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彌補了這一缺憾?!督忉尅芬?guī)定:“人民法院依據商標法第五十六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確定侵權人的賠償責任時,可以根據權利人選擇的計算方法計算賠償數(shù)額。”
被侵權人在計算侵權賠償數(shù)額時,不僅要計算商標被侵權的損失,而且還要計算被侵權人為制止侵權所支付的調查、取證、協(xié)商、調解、訴訟等所支付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訴訟而支付的聘請律師的費用。
當然,被侵權人依法律規(guī)定作出賠償計算方法并計算出賠償數(shù)額后,人民法院還應考慮具體的侵權行為的性質、期間、后果、商標的信譽、許可使用費等綜合因素后最后作出判決。
以上就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提供的“商標專用權侵權賠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看了“商標專用權侵權賠償”的人還看了:
1.商標侵權賠償標準
2.商標侵權如何索賠
6.侵犯商標專用權
8.商標侵權如何處罰
9.商標侵權如何維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