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燭殘年成語意思解釋
風燭殘年是一個成語,讀音是fēng zhú cán nián。偏正式;作賓語、定語、分句;含褒義。出自《題衛(wèi)夫人筆陳圖后》。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成語風燭殘年的相關內(nèi)容,供大家參考。
一、風燭殘年成語解釋
風燭:被風吹的蠟燭,容易熄滅;殘年:殘余的歲月,指在世不太久。比喻人到了接近死亡的晚年。晉·王羲之《題衛(wèi)夫人筆陳圖后》:“時年五十有三,或恐風燭奄及,聊遺教于子孫耳?!?/p>
二、風燭殘年成語近義詞
人老珠黃 [ rén lǎo zhū huáng ]
比喻婦女老了被輕視,像珍珠年代久了變黃就不值錢一樣。
行將就木 [ xíng jiāng jiù mù ]
快要進棺材了。指人臨近死亡。《左傳·僖公二十三年》記載,晉公子重耳奔狄,娶季隗,“將適齊,謂季隗曰:‘待我二十五年,不來而后嫁?!瘜υ唬骸叶迥暌?,又如是而嫁,則就木焉。’”木:棺材。
徐娘半老 [ xú niáng bàn lǎo ]
指尚有風韻的中年婦女。
風中之燭 [ fēng zhōng zhī zhú ]
比喻隨時可能死亡的人或隨時可能消滅的事物。
桑榆暮景 [ sāng yú mù jǐng ]
落日的余暉照在桑榆樹梢上,比喻老年的時光。
風前殘燭 [ fēng qián cán zhú ]
比喻隨時可能死亡的老年人。也比喻隨時可能消滅的事物。
風燭之年 [ fēng zhú zhī nián ]
比喻人到了接近死亡的晚年。
三、風燭殘年成語造句
1、這位風燭殘年的老人,依然為了養(yǎng)活殘障的兒孫四處奔波。
2、她已是風燭殘年,身子當然十分衰弱。
3、畫中的老人雖然已是風燭殘年,眼睛里卻充滿了對生活的熱愛。
4、那位老人風燭殘年,所剩日子已經(jīng)不多了。
5、這位風燭殘年的老人含辛茹苦地供五個孩子讀完了大學。
6、油菜,像風燭殘年的老人,被歲月壓彎了腰。
7、爺爺已經(jīng)七十多歲,已到了風燭殘年的時候,但他仍然堅持寫作。
8、深秋寒冷的街道邊,已是風燭殘年的風水師正在招攬生意。
9、惟有懦夫才會羞辱風燭殘年的正人。
10、已是風燭殘年的他,昔日戰(zhàn)場上的英姿已不復可見。
11、聽到兒子在受獎時所說的感言,已是風燭殘年的父親感動得流下淚來。
12、已是風燭殘年的他,昔日戰(zhàn)場上的英姿已不復可見。
13、試著去了解我已經(jīng)是風燭殘年來日不多。
14、當然,風燭殘年的我,已經(jīng)無法成為一個出色蠅釣者了。
15、試著了解我已是風燭殘年,來日可數(shù)。
16、邁入風燭殘年的無依老兵,需要社會大眾的援助及關懷。
17、他年輕時好賭成性,導致夫妻離異,如今風燭殘年,心生悔悟,但已為時太晚。
18、他雖是風燭殘年、行將就木之人,但內(nèi)心卻仍保有一分赤子之心。
19、如果沒了活力,沒了生氣,日復一日地一成不變,與風燭殘年又有什么差異?
20、他年紀太大了,不能去滑雪,他已是風燭殘年了。
21、她已屆風燭殘年,身體當然十分衰弱,受一點兒風寒就會一臥不起。
22、老爺子已到了風燭殘年,眼見兒孫不成器,已無能為力了。
23、雖已屆風燭殘年,只要有心,依然可以對社會作出貢獻。
24、他已到了風燭殘年之際,日子越發(fā)的難過了。
25、他看來已風燭殘年了。
26、戰(zhàn)火中,他失去了親愛的家人,只能一個人孤寂地度過風燭殘年。
27、身邊有兒孫承歡膝下,是讓風燭殘年的老人感到最欣慰的事。
28、我有文學士學位,有四千塊的債務,還有個風燭殘年的母親。
29、掐指一算,分手快半個世紀了,現(xiàn)在都已是風燭殘年。
30、陳錚故意彎下腰雙腿顫著,裝作一副風燭殘年老頭子的樣子。
31、在風燭殘年的他并沒有冒險離開他的寶座。
32、即便看似風燭殘年,但她舉手投足間都透著一股懾人之氣。
33、而江陰,很快變成了一個風燭殘年的老人。
風燭殘年成語意思解釋相關文章:
★ 成語解釋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