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如何設計園林道路?
如何設計好園林景觀道路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關于應該如何設計園林道路?希望能夠幫助到你們。
方法/步驟
1.首先對園林道路尺寸與密度進行規(guī)劃布置
園路的尺度與分布密度應根據(jù)人流的密度客觀、合理地設計。游人多的地方(如游樂場、公園主入口等)尺度和密度要大;休閑散步區(qū)域則相對減小,要盡可能多地保留綠地。此外,為方便游人在園內參加各種活動,園林綠地中還應增加相應的活動場地。
另外,由于現(xiàn)代園林的形式和內容更加多樣化,傳統(tǒng)的園路分級已經(jīng)不能滿足游人的需要。近幾年新興的一些園林形式,如世博園等,由于人流、車流均較多,因此其園路系統(tǒng)應更加多元化、多層次布置,園路的尺度相比傳統(tǒng)園林要更寬大,以滿足游覽者和車輛通行的需求。
2.然后對園林道路線形進行研究設計
園路設計既要控制好合理、宜人的尺度關系,線形設計也是園路效果好壞的重要因素之一。在進行線形設計時,我們應該遵循“符合功能需要,因地制宜,具有美感,契合整體園林環(huán)境”的原則。
園林中的主要道路是整個路網(wǎng)體系中最重要的一環(huán),其線形設計應力求簡潔,方向指引明確,使游人能快速、通暢地到達各個景點;次要道路是深入到景區(qū)的通道,線形設計時要充分考慮到人的分流趨勢和各景區(qū)的冷熱程度等因素,應避免多條道路交于一點,使游人搞不清楚游覽方向。休閑小徑、游步道是與游人最親近的道路,遍布于景區(qū)的各個角落,它不要求“快捷、指引性強”,相反地,游步道會特意設計成彎繞、起伏的效果,以便讓游人從各個角度去欣賞園林景色。小徑的布置是為了組織風景,延長游覽路線,擴大景區(qū)的深度與廣度,線形設計應貼合景區(qū)的特點,或幽靜神秘、或迂回曲折,要做到“曲徑通幽”。線形設計還應根據(jù)實際環(huán)境的地形地貌,因地制宜的安排線路,要盡可能地利用原地形的起伏與分布情況,正確處理自然與人工對人的關系。
3.路口的設計一定要充分考慮 主干道從公園大門入口處起,聯(lián)系各個主景區(qū)、次景區(qū)和公共服務區(qū)的游覽大道。主干道應考慮人車公用,特別是一些大型客車、園務車以及消防車的通行,道路寬度一般為4~6米。主干道一般距離中心景區(qū)較遠,避免過多的機動車與人流。地面鋪裝通過不同的材料、質地、色彩以及圖案的導向性,合理地組織各個景點,是對整個公園的性質、風格、造園手法最直接的體現(xiàn)。
園路路口的設計是園路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自然式園路系統(tǒng)中以三岔路口為主,而在規(guī)則式園路系統(tǒng)中則以十字路口比較多,但從加強導游性考慮,路口設置也應少一些十字路口,多一點三岔路口。
園路的路口設計要遵循以下幾個原則:(1)避免多路交叉,這樣路況復雜,導向不明。(2)盡量靠近正交。斜相交時角度如呈銳角,其角度也盡量不小于60%。銳角過小,車輛不易轉彎,人行要穿越綠地。(3)做到主次分明。在寬度、鋪裝、走向上應有明顯區(qū)別。(4)要有景色和特點。尤其在三叉路口,可設計花壇等裝飾性景物,形成對景,讓人記憶猶新而不忘。
4.轉彎曲折 為景觀道路提高舒適及趣味性
園路經(jīng)常是迂回曲折的,一方面是地形、地物的要求,當?shù)缆吩谇斑M的方向遇到山體、水體、建筑或山路較陡時,為了減緩坡度,就需要盤旋而上,或者繞路而行;另一方面,這種自然蜿蜒起伏的道路還能延長游覽路線,增加游覽趣味,提高綠地的利用率。要做到“因地制宜”,“得主隨形”,“自成天然之趣,不煩人事之工”,自然式園路設計還應在道路轉折處布置一些山石、樹木,或者地勢升降,做到曲之有理,路在綠地中;但切忌三步一彎、五步一曲,為曲而曲,脫離綠地而存在。陳從周說:“園林中曲與直是相對的,要曲中寓直,靈活應用,曲直自如。”要做到“雖由人作,宛如天開”。
5.技術性的坡度設計要精確把握
園路在豎向上是有起伏變化的,設計時應緊密的結合地形,依山就勢。在豎向的設計上還要考慮地面水的排除。一般園路應有0.3%~8%的縱坡和1.5%~3%的橫坡,以保證排水。當人行坡度≥10%時,要考慮設計臺階。
應該如何設計園林道路?相關文章:
4.園林設計平面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