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蛋鵝市場養(yǎng)殖前景怎么樣
蛋鵝,指飼養(yǎng)起來專門生蛋以供應蛋只的鵝,因為鵝蛋需求量還是挺大的,所以未來蛋鵝的發(fā)展前景還是不錯的。下文是蛋鵝養(yǎng)殖前景,歡迎閱讀!
蛋鵝養(yǎng)殖前景
鵝產品的營養(yǎng)價值也符合目前綠色健康的消費潮流,其中的鵝肥肝更是世界公認的三大美食之一。據(jù)浙江省農科院畜牧所專家陶爭榮介紹,鵝肥肝的營養(yǎng)價值是豬肉的好幾倍,不飽和脂肪酸達到60%,有預防心腦血管疾病、降低膽固醇、清除自由基等多重功效。
一些畜牧專家認為,鵝產業(yè)是世界范圍內一項有巨大開發(fā)潛力的朝陽工程。目前鵝肉的國內外市場需求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況。我國對鵝的年需求量為8-9億羽,而飼養(yǎng)量僅6億羽左右。據(jù)預測,上海年需要鵝2000萬羽,廣州年需要7000-8000萬羽,廣西也在7000萬羽左右,香港每天就需要10萬羽。在國際市場上,鵝肉的需求量也呈明顯增長趨勢,預測缺口在2億羽左右。
據(jù)悉,在肉類市場消費份額中,鵝肉已經從10年前的1%上升到4%,且仍呈上升趨勢。
鵝肉消費量的增加給養(yǎng)殖戶帶來了豐厚收益。買一羽苗鵝需2--5元,養(yǎng)殖65-70天即可出售,共需成本15-16元;按每斤12元的售價計算,一羽鵝可賣70元左右,獲利40元。鵝是草食類家禽,具有耗糧低、投入少、產出多、易飼養(yǎng)、效益高和適合農戶飼養(yǎng)等特點,非常適宜在我省飼養(yǎng),也正是由于這些特點,養(yǎng)鵝被國家農業(yè)部列為發(fā)展農村經濟、帶動農民致富的首選項目。
蛋鵝如何養(yǎng)殖
從管理上,產蛋期母鵝行動遲緩,放牧時只宜跟隨走,不可急趕。
盡量少走坡地與高低不平的路,以防造成腹內與輸卵管內出血導致腹膜炎等;及時收集種蛋,放牧時發(fā)現(xiàn)有的鵝有產蛋表現(xiàn),如不愿隨群、高聲叫、尋巢、行動不安等應及時趕回舍內或抱回鵝棚讓其產蛋,特別是應仔細觀察初產階段的母鵝,防止產野外蛋與水中蛋。
鵝在產蛋期間的光照時間,每天不應少于13小時,產蛋高峰期應保持15~16小時光照。
產蛋期鵝的喂養(yǎng)應以舍飼為主,放牧以輔。日糧配合比例大致為谷物類60%~70%、糠麩類10%~15%、餅類10%~15%、礦物質飼料4%~5%、填充料(草粉)10%~15%。
飼喂量除自由采食青料外,大型鵝種每只鵝每次喂料150~180克,小型鵝種100~130克,日喂3次。喂料時應定時定量,先粗后精。
早上放牧至10點回舍喂料,喂后在水邊蔭涼處休息,并投給青料,下午2時喂一次料,3時后放牧,黃昏回舍后喂第3次料。
蛋鵝飼養(yǎng)注意事項
1、供給足夠飼料
產蛋前四周開始喂給谷物占25%-30%、青草菜葉占70%的混合飼料,其中加有豆餅,使粗蛋白水平占15%-16%,每天每只喂給250克-300克,并全天供應足夠優(yōu)質粗飼料,如秕谷、干草粉等。若有放養(yǎng)條件的,以放牧為主,適當喂少量精料。
2、放牧不要太遠
鵝是草食水禽,有放養(yǎng)條件的也不要將產蛋鵝放得太遠,因鵝有回穴產蛋的習慣,如果看到母鵝不吃草,頭頸伸長、鳴叫則是戀巢的表現(xiàn),就要把它趕回棚內產蛋。
3、加喂夜食
晚上喂食是提高產蛋率的重要措施,特別是產蛋前期和產蛋期一定要喂夜食,每夜1-2次,可提高產蛋率。
4、人工輔助交配
鵝喜在水上配種,受精率高。生產中還可采取人工輔助交配法,其方法是用手握母鵝兩腳和翅膀,引誘公鵝靠近,當公鵝踏上母鵝背上時,可一手把住母鵝,另一手把母鵝尾翅提起,以便交配。訓練幾次,公鵝看到人捉住母鵝就會主動接近交配,每當母鵝產蛋一次,就要人工輔助交配一次,以提高種蛋鵝受精率。
5、留好公鵝
農戶養(yǎng)鵝一般是自繁自養(yǎng),這樣的好處是避免引入新病。一般鵝群可利用3-4年,要選留好公鵝。公鵝好斗,編群最好在產蛋前(即在繁殖季節(jié)),以免臨時編群造成騷擾,影響產蛋鵝受精率,鵝的公母比例為1:6。
猜你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