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高的大咸水湖是什么湖
咸水湖是指湖水含鹽量較高的湖泊(一般以1%以上為咸水湖)。那你知道世界最高的大咸水湖是什么湖嗎?下面就讓小編告訴你吧。
世界最高的大咸水湖是什么湖
納木錯湖,又稱騰格里海、騰格里湖,是在中國僅次于青海湖的第二大咸水湖。它位于西藏拉薩市以北當雄、班戈兩縣之間。湖的形狀近似長方形,東西長70多千米,南北寬30多千米,面積1920多平方千米。湖水最大深度33米,蓄水量768億立方米,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湖泊。“納木錯”為藏語,而這個湖的蒙古語名稱為“騰格里海”,兩種名稱都是“天湖”之意。
形成演變
納木錯所在的青藏高原,是起自于約7000萬年前開始的造山運動中歐亞大陸板塊與印度板塊相擠壓而隆起的產物。根據(jù)地質學的勘測資料和科學考察,納木錯地區(qū)屬拉薩地體,以至少10億年前的前寒武紀陸殼構成基底,經過漫長歲月,約在晚侏羅紀增生到部分羌塘地體上面。
納木錯是第三紀末和第四紀初,喜馬拉雅運動凹陷而形成的巨大湖盆。其形成和發(fā)育受地質構造控制,是經喜馬拉雅運動凹陷而成,為斷陷構造湖,并具冰川作用的痕跡。后因西藏高原氣候逐漸干燥,納木錯面積大為縮減,現(xiàn)存的古湖巖線有8~10道,最高一道距現(xiàn)在的湖面約80余米。
流域特征
區(qū)位納木錯地處被稱作“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上,屬于中國五大湖區(qū)的 “青藏高原湖區(qū)”。
納木錯在北緯30°30′至30°35′和東經90°16′至91°03′之間。位于藏北高原的東南部,西藏自治區(qū)的中部,拉薩市區(qū)劃的西北邊界上和其以北的當雄縣和那曲地區(qū)東南邊界班戈縣之間,距離拉薩240公里。約有五分之三的湖面在那曲地區(qū)的班戈縣內,五分之二的湖面在拉薩市的當雄縣內。納木錯向南距拉薩市區(qū)約100千米。納木錯湖南邊和東邊是高峻的岡底斯山脈和雄偉的念青唐古拉山脈,北邊是起伏較小的藏北高原丘陵,整個區(qū)域形成了一個封閉性較好的內流區(qū)域。
納木錯南面有終年積雪的念青唐古拉山,北側和西側有高原丘陵和廣闊的湖濱。它的東南部是直插云宵,終年積雪的念青唐古拉山的主峰,北側倚偎著和緩連綿的高原丘陵,廣闊的草原繞湖四周,天湖象一面巨大寶鏡,鑲嵌在藏北的草原上。
水體
面積1940平方公里,是青藏高原眾多湖泊的第二位,周長約318千米,是中國西藏自治區(qū)最大的內陸湖,是世界上最高的大湖[8] 。湖水清澈透明,湖面呈天藍色。[7] 中國的第三大咸水湖(在20世紀70年代以前為中國第三大咸水湖,自從羅布泊干涸后成為中國第二大咸水湖,第一大是青海湖;據(jù)從事青藏高原湖泊研究的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的數(shù)據(jù)顯示,截至2014年6月,原本是中國第三大咸水湖的西藏色林錯面積已達2391平方公里,較納木錯多出369平方公里,取代納木錯成為僅次于青海湖的中國第二大咸水湖。[9] ),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咸水湖,湖面海拔高達4718米,高出第一大湖青海湖約1500米。最深處約33米以上。其周圍有大小湖泊1500多個。
地形
納木錯湖是念青唐古拉山西北側大型斷陷洼地中發(fā)育的構造湖泊,屬內流湖。其湖盆呈西南—東北走向,西側寬、東側窄。納木錯湖的北面是高原丘陵,海拔約5000米~5500米,地勢較平緩,其南面和東面是岡底斯山和念青唐古拉山的谷地,海拔高度約4000米~4300米,自南向北逐漸增長,念青唐古拉山脈高約5500米~6000米以上,其主峰高達7000多米,形成了一天然屏障,所以盡管納木錯湖水面海拔高,但由于念青唐古拉山脈以東的阻隔而成為內流湖。
納木錯湖中有3個較大的小島,這些島很少受到外界的干擾,故棲息的鳥類繁多,人稱鳥島。西北部的朗多島是湖中最大的島嶼,其東西長2千米,海拔為4854米。
水文
納木錯是世界最高的大湖,也是西藏的第一大湖。最大水深達33米以上,湖水礦化度大致為1.7克/升左右,水質微咸,不能飲用,是中國僅次于青海湖的第二大咸水湖。納木錯是一個封閉式湖泊,湖區(qū)降水衡少,日照強烈,出水途徑只有湖面蒸發(fā),每年蒸發(fā)的水量為23.04億立方米;入水途徑有兩部分:湖水來源主要是天然降水和高山融冰化雪補給,一部分是流域內冰川的融水,另一部分是流域總面積土地上降雨所形成的徑流。據(jù)計算,進入湖泊的冰川融水為1.24億立方米/年,降水徑流為13.34億立方米/年,按年降雨量410mm計算,直接降落到湖面上的水量為7.87億立方米/年。以上兩項合計年入湖水量約為22.56億立方米。據(jù)以上數(shù)據(jù)計算,納木錯每年的出、入水量基本平衡,湖泊的換水期為34.15年。
氣候
納木錯屬半濕潤半干旱過渡地帶,光、熱、水資源充足,氣壓低,在當雄班戈測得的空氣密度為0.73千克/立方米,年輻射總量約7000兆焦耳/平方米,年日照時數(shù)達3000小時左右,年均日照率大于65%,雨、旱季節(jié)分明,每年6月~10月為雨季,多年平均降水量為410毫米,11月至翌年5月為旱季。[3]
多風是納木錯流域及其附近地區(qū)氣候的顯著特點,對比當雄和班戈的資料,多年平均8級以上大風日為:當雄73.8天,班戈85.5天。大風日主要集中在12月至翌年5年,該時期當雄的大風日占全年的79.4%,班戈占全年的71.7%;一日之中大風常常出現(xiàn)在下午和傍晚,納木錯水面上風力尤為猛烈;納木錯的主導風向為西南風[10] 。
冰期
由于氣候高寒,冬季湖面結冰很厚,至翌年5月開始融化,融化時裂冰發(fā)出巨響,聲傳數(shù)里,亦為一自然奇景。每年藏歷元月十五日左右一天之內,整個湖面結冰封凍,到藏歷四月十五左右,也在一天之內湖面大部分冰凍消失。納木錯地處藏北高原,每年冰封期長達5個月(完全封凍時間近3個月)。湖體完全封凍后,冰面厚達2米以上,不但可行人走畜,而且可行駛汽車。
水系
納木錯有羅薩、打爾古藏布、查哈蘇太河等水注入。[11] 納木措湖水靠念青唐古拉山的冰雪融化后補給,沿湖有不少大小溪流注入。
人文歷史
宗教圣地
納木錯,蒙古語稱“騰格里諾爾”(或“騰格里海”);藏語全稱為“納木措普摩”,意為富裕天湖(或天湖、靈湖或神湖);兩種名稱都是“天湖”之意。
歷史文獻上記載,此湖像藍天降到地面,故稱“天湖”。而湖濱牧民說因湖面海拔很高如同位于空中,故稱“天湖”。藏語中,“措”是“湖”的意思。當?shù)夭刈迦嗣窠兴?ldquo;騰格里海”,意思是“天湖”。信徒們尊其為四大威猛湖之一,傳為密宗本尊勝樂金剛的道場,是藏傳佛教的著名圣地。
納木錯是西藏的“三大圣湖”之一,也是古象雄佛法雍仲本教的第一神湖,在雍仲苯教的經典中記載:“納木錯有七十二個圣地”。[1] 后來納木錯成為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伸入湖心的扎西多半島上的札西寺。香火旺盛。每當藏歷羊年,成百上千的信徒前來朝圣”。
納木錯還是預卜兇吉禍福的圣湖,據(jù)說如果是“命大”之人登上湖邊的山丘,即可見到湖中的靈異現(xiàn)象,因此,過去這里常成為藏傳佛教進行圓光卜的場所。每逢夏天,有不少喇嘛前往朝圣,以湖中顯現(xiàn)的靈異景象來預卜未來。[1]
公元十二世紀末,藏傳佛教達隆嘎舉派創(chuàng)始人達隆塘巴扎西貝等高僧,曾到湖上修習密宗要法,并始創(chuàng)羊年環(huán)繞納木靈湖之舉。信徒傳說,每到羊年的時候,諸佛、菩薩、護法神集會在納木湖設壇大興法會,如人此時前往朝拜,轉湖念經一次,勝過平時朝禮轉湖念經十萬次,其福無量。所以每到藏歷羊年僧俗信徒不惜長途跋涉,前往轉湖。這一活動在四月十五達到高潮。[7] 納木措湖畔瑪尼堆遍布。如有教徒經過這里,總會投下一顆石子。這個西藏人心目中的圣湖,每年都吸引著西藏當?shù)睾颓嗪!⑺拇?、甘肅、云南的教徒們迢迢千萬里,完成艱辛的旅程,來轉湖朝圣,以尋求靈魂的超越。世界海拔最高的湖,遠離現(xiàn)代文明的污染,保持著自然原始生態(tài),是朝圣者心目中的圣地。
世界最高的大咸水湖是什么湖
上一篇:世界上最大的鯊魚是什么鯊魚
下一篇:世界上最長的公路隧道有多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