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先天性心臟病先天性心臟病的防治(2)
先天性心臟病的治療
1.一般先天性心臟病中僅有少數(shù)類型的先天性心臟病可以自然恢復,有的則隨著年齡的增大,并發(fā)癥會漸漸增多,病情也逐漸加重。
選擇何種治療方法以及選擇正確的手術時機,主要取決于先天性心臟畸形的范圍及程度。簡單而輕微的畸形如房間隔缺損、單純肺動脈瓣狹窄,如缺損直徑小,則對血流動力學無明顯影響,可以終身不需任何治療。嚴重的先天性心臟病如完全性大動脈轉位或左心發(fā)育不良綜合征,在出生后必須立即手術,否則患兒將無法生存。
2.保守觀察的先天性心臟病病例。
(1)直徑較小、無肺高壓傾向的繼發(fā)孔房缺者,可觀察到3~5歲再手術;
(2)直徑小于4毫米的膜部室間隔缺損,對心功能影響輕,并且有自動閉合的可能,所以也可以觀察到3~5歲,如室缺仍未能閉合則應考慮手術治療。由于小室缺有誘發(fā)細菌性心內膜炎的可能,而目前外科手術安全性己非常高,所以目前多不主張較長時間等待;
(3)跨瓣壓差小于40mmHg的主動脈瓣、小于60mmHg的肺動脈瓣狹窄。這些病例采用保守治療的前提是,必須在有較高先心外科治療水平的醫(yī)院檢查心臟超聲兩次以上,另外在觀察期間需定期進行隨訪觀察和必要的檢查,以免造成誤診而貽誤治療時機。
3.選擇合適的手術時機是先心病手術成功并取得良好預后的關鍵。
目前,確定手術時機有幾個主要因素:
(1)先心病自身的病理特征及對血流動力學的影響程度 一般講,畸形越復雜,對血流動力學影響越大,越應盡早手術治療。
(2)繼發(fā)性病理改變的進展情況 左向右分流類先心病,應爭取在發(fā)生肺血管阻塞性改變之前進行手術矯治。發(fā)紺性、梗阻性先心病應爭取在發(fā)生嚴重心肌肥厚、纖維變性前手術。
4.先天性心臟病的治療方法:
有手術治療、介入治療和藥物治療等多種。選擇何種治療方法以及什么時候最適宜手術應根據(jù)病情,由心臟??漆t(yī)生針對患兒的具體情況提出建議。無分流類或者左到右分流類,經過及時通過手術,效果良好,預后較佳。右至左分流或復合畸形者,病情較重者,手術復雜困難,部分患者由于某些心臟結構發(fā)育不完善而無法完全矯正,只能行姑息性手術減輕癥狀、改善生活質量。
介人治療大致分為兩大類:一類為用球囊擴張的方法解除血管及瓣膜的狹窄,如主動脈瓣狹窄、肺動脈瓣狹窄、主動脈縮窄等;另一類為利用各種記憶金屬材質的特質封堵器堵閉不應有的缺損,如房間隔缺損、室間隔缺損、動脈導管末閉等。由于醫(yī)學技術的進步和的材料及工藝不斷研究與完善,介入治療目前在國內外臨床應用得到進一步的發(fā)展,不僅可避免開胸手術的風險及創(chuàng)傷,而且住院時間短、恢復快,是非常有效的治療方法。介入性治療部分代替了但還不能完全替代外科手術開胸手術,該技術有嚴格的適應證。
先心病的外科手術方法主要根據(jù)心臟畸形的種類和病理生理改變的程度等綜合因素來確定,手術方法可分為:根治手術、姑息手術、心臟移植三類。
(1)根治手術 可以使患者的心臟解剖回到正常人的結構。
(2)姑息手術 僅能起到改善癥狀的作用而不能起到根治效果,主要用于目前尚無根治方法的復雜先心病,如改良Glenn、Fontan手術、或者作為一種預備手術,促使原來未發(fā)育完善的結構生長發(fā)育,為根治手術創(chuàng)造條件,如體—肺分流術等。
(3)心臟移植 主要用于終末性心臟病及無法用目前的手術方法治療的復雜先心病。
先天性心臟病的預防
1.適齡婚育
醫(yī)學已經證明,35歲以上的孕婦發(fā)生胎兒基因異常的風險明顯增加。因此最好在35歲以前生育。如果無法做到這一點,那么建議高齡孕婦必須接受嚴格的圍產期醫(yī)學觀察與保健。
2.準備要孩子前要做好心理、生理狀態(tài)的調節(jié)
如果準媽媽有吸煙、飲酒等習慣,最好至少在懷孕前半年就要停止。
3.加強對孕婦的保健
特別是在妊娠早期積極預防風疹、流感等風疹病毒性疾病。孕婦應盡量避免服用藥物,如必須使用,必須在醫(yī)生指導下進行。
4.孕期盡量少接觸射線、電磁輻射等不良環(huán)境因素。
5.孕期避免去高海拔地區(qū)旅游
因為已經發(fā)現(xiàn)高海拔地區(qū)的先天性心臟病發(fā)生率明顯高于平原地區(qū),可能與缺氧有關。
看過“先天性心臟病的防治”的人還看了:
什么是先天性心臟病先天性心臟病的防治(2)
下一篇:世界上最大的巖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