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的基本知識_建筑施工安全常識
建筑施工的基本知識_建筑施工安全常識
對建筑施工企業(yè)來說,建筑施工質(zhì)量管理是企業(yè)工程項目管理的首要目標,也是企業(yè)工程建設的根本。你還知道哪些關于建筑施工知識呢?以下是由學習啦小編整理關于建筑施工的基本知識的內(nèi)容,希望大家喜歡!
建筑施工的基本知識
一、連梁和框架梁的區(qū)別是什么?
連梁是指兩端與剪力墻相連且跨高比小于5的梁(具體條文詳見“高規(guī)”第7.1.8條);框架梁是指兩端與框架柱相連的梁,或者兩端與剪力墻相連但跨高比不小于5的梁。
兩者相同之處在于:一方面從概念設計的角度來說,在抗震時都希望首先在框架梁或連梁上出現(xiàn)塑性鉸而不是在框架柱或剪力墻上,即所謂“強柱弱梁”或“強墻弱連梁”;另一方面從構造的角度來說,兩者都必須滿足抗震的構造要求,具體說來框架梁和連梁的縱向鋼筋(包括梁底和梁頂?shù)匿摻?在錨入支座時都必須滿足抗震的錨固長度的要求,對應于相同的抗震等級框架梁和連梁箍筋的直徑和加密區(qū)間距的要求是一樣的。
兩者不相同之處在于,在抗震設計時,允許連梁的剛度有大幅度的降低,在某些情況下甚至可以讓其退出工作,但是框架梁的剛度只允許有限度的降低,且不允許其退出工作,所以規(guī)范規(guī)定次梁是不宜搭在連梁上的,但是次梁是可以搭在框架梁上的。一般說來連梁的跨高比較小(小于5),以傳遞剪力為主,所以規(guī)范對連梁在構造上作了一些與框架梁不同的規(guī)定,一是要求連梁的箍筋是全長加密而框架梁可以分為加密區(qū)和非加密區(qū),二是對連梁的腰筋作了明確的規(guī)定即“墻體水平分布鋼筋應作為連梁的腰筋在連梁范圍內(nèi)拉通連續(xù)配置;當連梁截面高度大于700mm時,其兩側面沿梁高范圍設置的縱向構造鋼筋(腰筋)的直徑不應小于10mm,間距不應大于200mm;對跨高比不大于2.5的連梁,梁兩側的縱向構造鋼筋(腰筋)的面積配筋率不應小于0.3%”且將其納入了強條的規(guī)定,而框架梁的腰筋只要滿足“當梁的腹板高度hw≥450mm時,在梁的兩個側面應沿高度配置縱向構造鋼筋,每側縱向構造鋼筋(不包括梁上、下部受力鋼筋及架立鋼筋)的截面面積不應小于腹板截面面積bhw的0.1%,且其間距不宜大于200mm。” 且不是強條的規(guī)定。
在施工圖審查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設計人常犯的錯誤有:一是把兩端與剪力墻相連且跨高比小于5的梁編成了框架梁,而且箍筋有加密區(qū)和非加密區(qū),或把跨高比不小于5的梁編成了連梁;二是在連梁的配筋表中不區(qū)分連梁的高度和跨高比而籠統(tǒng)的在說明中交待一句“連梁腰筋同剪力墻的水平鋼筋”,這時如果連梁中有梁高大于700mm或跨高比不大于2.5而剪力墻墻身配筋率小于0.3%或水平分布筋的直徑不大于8mm時,容易違反“高規(guī)”第7.2.26條的規(guī)定,而且該條還是強條,這應引起設計人的注意。
二、框架梁和次梁有什么不同?
一般情況下,次梁是指兩端搭在框架梁上的梁。這類梁是沒有抗震要求的,因此在構造上它與框架梁有以下不同,現(xiàn)以國標圖集”03G101-1”為例加以說明:
(1)次梁梁頂鋼筋在支座的錨固長度為受拉錨固長度la,而框架梁的梁頂鋼筋在支座的錨固長度為抗震錨固長度laE。
(2)次梁梁底鋼筋在支座的錨固長度一般情況下為12d,而框架梁的梁底鋼筋在支座的錨固長度為抗震錨固長度laE。
(3)次梁的箍筋沒有最小直徑的要求、沒有加密區(qū)和非加密區(qū)的要求,只需滿足計算要求即可。而框架梁根據(jù)不同的抗震等級對箍筋的直徑和間距有不同的要求,不但要滿足計算要求,還要滿足構造要求。
(4)在平面表示法中,框架梁的編號為KL,次梁的編號為L。
在實際的施工圖中,設計人員容易犯的錯誤主要有以下兩類:一是在次梁的平法表示中,對箍筋按加密區(qū)和非加密區(qū)來表示,如φ8#100/200等。二是當次梁為單跨簡支梁時,支座的負筋數(shù)量往往不滿足“混凝土規(guī)范”第10.2.6條的規(guī)定(第10.2.6條 當梁端實際受到部分約束但按簡支計算時,應在支座區(qū)上部設置縱向構造鋼筋,其截面面積不應小于梁跨中下部縱向受力鋼筋計算所需截面面積的四分之一,且不應少于兩根)。
三、基礎拉梁與次梁的區(qū)別有哪些?
基礎拉梁是指兩端與承臺或獨立柱基相連的梁,與次梁相同之處在于基礎拉梁也是沒有抗震要求的、基礎拉梁的梁頂鋼筋在支座的錨固長度也為受拉錨固長度la、基礎拉梁的箍筋也沒有加密區(qū)和非加密區(qū)的要求。與次梁不同之處在于基礎拉梁的梁底鋼筋也必須滿足受拉錨固長度la的要求、基礎拉梁的寬度不應小于250mm、基礎拉梁除按計算要求確定外梁內(nèi)上下縱向鋼筋直徑不應小于12mm且不應少于2根(詳見“地基規(guī)范”第8.5.20條)、箍筋不少于Φ6@200(詳見《全國民用建筑工程設計技術措施結構篇》第3.12.1-9條)
在實際的施工圖中,設計人員容易犯的錯誤主要是將基礎拉梁簡單套用框架梁的平法表示,編號為JKL,對箍筋按加密區(qū)和非加密區(qū)來表示,如φ8#100/200等。而現(xiàn)有的國標平法圖集中并沒有專門針對基礎拉梁的構造,如果設計人員想借用平法圖集的話,將基礎拉梁編號為JL較為合適,同時應在說明中注明JL的配筋構造應按“03G101-1”中次梁(非框架梁)的配筋構造執(zhí)行,同時梁底鋼筋錨入支座的長度必須滿足受拉錨固長度la的要求。
四、構造柱和普通柱子什么區(qū)別?
構造柱不參與結構計算。一般做法是先砌墻后澆柱。其縱筋及箍筋只需構造配置,不需要滿足最小配筋率。而普通柱其縱筋及箍筋需根據(jù)計算配置,且不得小于最小配筋率。
五、工地為什么要打樁?
房屋即地面以上的建筑群,必須要有一個牢固的基礎.如不經(jīng)處理基礎產(chǎn)生的不均勻沉降,輕則造成房屋裂縫開口,重則造成房屋倒塌.為了保證房屋的安全,地基必須經(jīng)專業(yè)勘察部門勘察,根據(jù)上部荷載設計采用何種基礎.樓層高的采用深基礎處理,象打粧挖樁到深部持力層,或挖到房屋的地下室負標高再打樁(水泥樁,振沖粧)到持力層,樓層低的就直接大開挖或 振沖碎石粧(提前液化基礎抗地震效果好),以消除地基的不均勻沉降,滿足上部建筑的承載要求。
簡單地說就是:當?shù)鼗鶞\層土質(zhì)較差,持力土層埋藏較深時,需要采用深基礎才能滿足結構物對地基強度、變形和穩(wěn)定性要求時,就用樁基礎,即打樁。反之則用明挖擴大基礎。